《危機13小時》情節緊湊,跌宕起伏,有種讓人投入在《使命召喚》裡的感覺,沒有個人英雄主義的色彩,而是將一段真實的事件娓娓道來,視覺感受很強烈。
挺好的一主旋律風格電影,符合麥可貝一貫的大場面風格,影片在調度、動作、槍戰、配樂方面都很出色,很好的拍出了戰爭的真實感。劇情緊湊,有一種寫實的視角,呈現中東亂局下的反思。有點像特種部隊的反恐作戰,從美國的視角呈現出利比亞的混亂社會。
這裡根本無法區分敵我好壞,美國人無法理解利比亞人的心理和行為,卻自以為是的攪和以致深陷在這個難以自拔的泥潭中,反映出美國政客的中東政策的失敗,而受害的是無辜的家庭。前四十分鐘鋪墊冗長,夜幕降臨便是狂轟濫炸,5000萬投資一點火藥賣拷貝都不吝嗇,夜幕燈影、碧空藍天配合槍林彈雨不能再贊。
如果片長能縮短到110分鐘左右還能更好,而最震撼的恐怕只是暴風雨後的寧靜。爆炸貝算是炸完變形金剛之後挽回了點顏面。無論是火爆的戰爭場面,還是深邃的題材內涵,都可以與《黑鷹墜落》相媲美。唯一遺憾的是,並沒有展示美國大使的遭遇,而是以特種兵與恐怖分子的交火為重點。這就難以一睹勁爆的場面,也算是麥可·貝多少給美國人留下一點自尊心。最有《黑鷹墜落》範的片子了,比《孤獨的倖存者》來得精彩。
麥可貝喜歡大場面,但本作裡相對比較克制,而不斷追拍,搖晃的畫面配上凝重的音樂,讓人緊張感十足。不過音樂我覺得有些太足了,而時間上也過長,兩個半小時的內容裡依然有不少冗餘,如果重新編輯的話應該會更好。戰爭中沒有絕對勝利者,參與方都用血的教訓換取暫時的利益。
最後利比亞人民在滿是同胞屍體的殺戮之地尋找辨認自己親朋這組鏡頭滿分。美國大兵們也搞不清楚戰爭的意義,Jack說關乎這場戰爭的一切他們都覺得和自己沒有關係,就算死也是莫名其妙,哪怕他們一槍槍的在槍林彈雨中來往。其實也不過是為了金錢完成契約工作。
這部電影給我最大的震撼是幾個美國大兵,堅守著情報站的據高點,憑藉著手裡的先進武器裝備,擊退了極端分子的兩波進攻。很著名的班加西事件,爆炸貝拋開變形金剛還是有些東西的,著眼於6個普通士兵,一部群像戲,劇情推進精彩程度可以與《黑鷹墜落》比肩。上帝、天堂、地獄,藏與汝心。對於6個士兵,對於cia,對於恐怖分子,對於利比亞街頭那些孩童都是如此。
事跡和角色都很感人,戰鬥場面也充滿了聽覺刺激,但導演對人物塑造和敘事的節奏如何配合顯然掌握得不好,而且戰鬥場面的剪輯和調度混亂且無序,大大削弱了現場命懸一線的危機感,也讓角色那種為生存而死戰的英雄氣概和義薄雲天的責任感扁平化。儘管明顯可以看出對黑鷹墜落的致敬,但差距依然客觀存在。
賣拷貝我覺得收斂了些,不只追求視覺和場面效果,而是力求真實,看到結尾恐怖分子的母親,孩子看到他們的屍體那一幕,不僅動容,他們為何而死,他們也是兒子,也是父親,也有家庭,誰主宰了他們的生命,這樣的死去到底意義何在。整個世界的動蕩紛亂、無可理喻,在某個時刻突然具化為一些人的困獸之鬥,而真正的英雄主義——以個人的意志超越塵世的喧囂正是在這時得以展現。
麥可·貝[勇闖奪命島]後最佳作,角色塑造、場面設計、節奏把控在同類影片中皆屬不俗,劇情弱化國家情懷,但對於真實事件的多角度呈現和反思力度仍略顯不足。全片突出表現親情和戰友情給予他們的動力,妥妥的美國主旋律大片。戰鬥場面激烈緊張,火線清晰,敘事明確。不愧是麥可貝的拿手好戲。最可惜的是那位千裡救援而來的戰士,來了沒開幾槍就死於迫擊炮的進攻。
電影也許誇大了某些槍戰對峙成分,不像《黑鷹墜落》那樣最大限度的還原事件本身,但是拋開先入為主的虛構理念,以電影本身的角度把片中發生的一切都當成真的那麼你絕對不會懷疑它的真實性,可以說是繼《黑鷹墜落》之後最精彩的一部戰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