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養殖準備
在稻田間養殖烏魚,需要具備適合烏魚生長的養殖條件,設置一個寬為三米的池塘,然後回形式的枸杞,這樣最適合飼養烏魚,因為烏魚特別喜歡跳躍,所以需要增加一個防逃網的設備,需要在池壁上安裝一個1米5高的圍欄或者是網格的覆蓋物,而且在水面上需要種植一些水草或者是水花生等植物,用來給烏魚增加一些天然的餌料。
2.繁育方法
在每年冬天的時候就是烏魚繁殖最旺盛的階段,這個時候應該選擇體重在50克以上,體格健壯的烏魚,作為親魚放入池塘中進行培育,需要把培育的面積設置在50平方米,水深在一米,選擇體重在0.75公斤的親魚,每25平方米可以放置一對烏魚,在飼養的過程中需要經常通過一些小魚小蝦作為天然的蛋白質餌料,也可以和其他的魚種進行混養,需要每畝放養20條左右,到來年4月份的時候便可以發育成熟。
在水溫比較適宜的時候進行人工催產,性成熟的雌性烏魚,這個時候烏魚的腹部會有突起的跡象,而且烏魚的胸部的鱗片也會有發紅的反應,尤其是生殖孔呈三角形,而且比較突出,出現粉紅色的顏色狀態,雄魚基本上它的顏色會表現得更加發黑,而且充滿亮澤,生殖孔會非常狹小,呈現粉紅色,背上有白色的小圓點排列,非常整齊。對於雌魚來說,它背上的白點也比較大,而且非常不規則,呈半透明狀。在挑選烏魚的時候,按照1:1的雌雄配對方法注射人工催產術,按照每公斤的雌魚注射垂體三個,然後加一個計數的單位,注射之後12個小時再註冊一次,雄魚使用激素量是雌魚的1/2。
3.苗種培育
完成注射後的烏魚放回池塘,需要注意在注射催產針的時候,兩個針的間隔時間為三個小時,並且要嚴格控制水的溫度在25到30度以下。在產卵之後要將魚卵部撈出,將魚卵放置在育雛室中孵化,孵化期間需要早上6點和下午6點各換水一次,排出池塘的髒水,同時換入清潔的水。要注意孵化魚苗用的水,最好是含有蜉蝣植物或者是非常肥沃的水,顏色呈淺綠色最為適宜,而且效果也比較好,水溫保持在25度左右,一般孵化的時間需要36個小時,等待卵黃囊全部吸收完畢,這個時候就可以把魚苗放回培育池。
在田間養殖的魚苗可以採用人工繁殖的方法,在產卵的季節需要從池塘中撈出,然後在每年的5月份捕撈六釐米左右的小魚苗,選擇體態一致的個體放到稻田的溝渠當中,然後提前捕撈七毫米的幼苗,作為培養魚苗的準備。魚苗除了池中已經培育的餌料生物之外,仍然需要補充餌料。也可以用蛋白質含量在35以上的人工飼料研磨成粉進行投喂,作為補充飼料,一般在三周後就可以餵食小蟲小蝦等活性的餌料或者是剁碎的魚肉,這樣連續投餵六個星期之後魚苗就可以達到快速生長的狀態,一般體長可以達到六釐米,這樣就可以放入田間進行養殖了。
4.餵食方案
為了提高魚苗的成活率,培育的關鍵需要均勻的餵食,因為烏魚有集群生存的習性,特別當魚苗下塘的20天內,很多魚苗都會堆積在一起。這樣會使中心的魚苗難以採食,由於攝食的不均勻導致魚苗的體長生長的差距比較大,造成一些弱小的魚苗無法獲得食物而導致存活率的下降。
並且由於弱肉強食的習性還會導致自相殘食的現象發生,造成了存活率低下的原因,為了提高烏魚的魚苗成活率,需要在育苗池投餵充足的餌料,而且量少多次,而且結合給魚苗池換水,用流水將育苗衝散,並且將餌料投入流水當中,這樣既可以保持水質的清潔,而且還能使魚苗得到均勻採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