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魚養殖要定期更換新水,加強精細化管理,這樣產量才會高

2020-11-22 騰訊網

烏魚養殖技術:

一.烏魚的精養化:

(1)池塘要求: 烏魚精養池以土池為好,不但造價低且適合其生活習性,便於調節水質,還不損傷魚體。水面大小均可,但水面太大則容易造成烏魚苗攝食不均,馴食困難,難於管理。因此,精養塘一般3—5畝為宜,水深1.5米以上,池底以沙泥為宜,魚池四周環境安靜,排灌方便。魚苗下池前,魚池徹底排乾曬底,用生石灰和茶粕清塘消毒後進水培育浮遊生物,池水PH值要求8.0—8.5,透明度為40—50釐米。

(2) 魚苗投放:一般從3月份至10月份均可放養烏魚苗,但放養時間多集中在4—6月份。放苗前,先放20—30尾桶裝試水,以觀察水體藥性是否已消失。放養規格要整齊,魚種健壯、低傷病。放苗量視放養規格,一般全長3釐米規格的魚種每畝放15000—20000萬尾。

(3)飼料投餵:烏魚屬肉食性魚類,目前人工養殖生魚仍以冰鮮魚、小雜魚作為主要餌料,但現用膨化飼料取代冰鮮雜魚,飼養生魚取得成功,而且這也將成為今後集約化精養生魚的主要方式。

投餵膨化飼料馴食方法為:開始用冰鮮魚漿誘食,2、3天後根據魚苗口徑用相應大小的膨化飼料與冰鮮魚漿拌喂,直至主要用膨化飼料(90%以上)或全用膨化飼料,馴食過程需5—7天。每天早、晚投喂,日投餵量為魚體重的2—4%。投餵量應視天氣變化來調整。

二、飼養管理:

(1)經常調節水質:防止水質惡化 高密度養殖產生大量糞便,如不換水將造成水體中氨氮、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的含量大大增加,水體溶氧含量減少,影響生魚食慾,出現生魚吐料現象,從而影響生魚生長,且容易滋生各種病菌。因此,要經常加注新水,防止水質惡化。池水每隔3天施放陳家珍菌群B型,用量為1一2.5Kg/畝水面/次, 施用後起到降解氨氮、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 淨化養殖池塘水環境。

(2)防病治病: 每10—15天投餵藥餌3克磺胺嘧啶,以加強生魚的抗病能力。一旦發現魚病及時治療,連續投餵藥餌4-5天。

病害預防: 生魚的養殖是一個集約化、高密度的生產過程,與野生自然環境下相差很大,所以這就大大增加了魚種感染各種各樣疾病的可能。一旦發病,很容易使病情擴散,即使採取治療措施,花費往往很高而結果也未必理想,給養殖戶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所以在生魚養殖過程的病害防治,應注重於「以防為主,防重於治」的方針。

魚的發病: 是魚體受傷、病原菌、水體環境三者相互作用下,致使魚體抵抗力. 免疫力會很低的, 會因此形成魚體患病。了解到這一點,對於生魚的病害防治,可從改良環境、增強生魚抵抗力、減弱病原菌二方面來著手。

(1)加強飼養管理,增強魚體自身抗病能力。適量投喂,保證飼料質量,加強日常養殖管理。

(2)改善生態環境 ,保持水質乾淨清新,定期更換新水,保持水環境的穩定。

相關焦點

  • 寶應縣政協雙月協商座談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
    (12月15日)下午,寶應縣政協召開雙月協商座談會,協商座談加強寶應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  近年來,寶應縣城市管理工作深入貫徹落實江蘇城市管理「三為兩新」新理念,突出「精管善治」主題,以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為契機,以開展「城市品質提升」、「城市重點道路周邊環境整治」活動為抓手,堅持高標準嚴格執法,高效率為民服務
  • 如何在田間飼養烏魚,養殖中應該注意哪些方面
    1,養殖準備在稻田間養殖烏魚,需要具備適合烏魚生長的養殖條件,設置一個寬為三米的池塘,然後回形式的枸杞,這樣最適合飼養烏魚,因為烏魚特別喜歡跳躍,所以需要增加一個防逃網的設備,需要在池壁上安裝一個1米5高的圍欄或者是網格的覆蓋物,而且在水面上需要種植一些水草或者是水花生等植物,用來給烏魚增加一些天然的餌料
  • 茄子開花後這樣做,產量才會高
    茄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要有一定的陽光。這樣茄子才會長得好。調整過種植地以後,我們就要來催芽了,我們要選擇比較優良的種子播種。在播種之前,我們要先把種子給浸泡一下,用溫水浸泡一天的時間,在浸泡的時候,我們還要時不時的對浸泡的種子進行攪拌。把浸泡好以後的種子用毛巾包好,放在溫度在30攝氏度的環境中進行催芽。催芽的期間每天最好用清水衝洗一下種子。
  • 蠅蛆養殖需注意,養殖場所是關鍵,這樣就能輕鬆提高產量
    蠅蛆是非常高蛋白的,雞鴨吃點的話,它們會長得非常的好,所以如果家裡有養禽類的話,一般都會養殖一些,因為之前從來沒有人養過,不知道怎麼才能讓它們長得非常的多,而且含有的營養非常的豐富。有的養的非常好的,還可以拿到餐桌上,廣東人是很喜歡吃的,賣的是非常昂貴的,這可以增加我們一定的經濟收入,今天我們就來簡單的介紹一下蠅蛆養殖需注意事項,養殖場所是關鍵,這樣就能輕鬆提高產量。
  • 肉無雜刺受到廣大消費者青睞,養殖前景好,經濟效益高,鱘魚養殖
    肉無雜刺受到廣大消費者青睞,養殖前景好,經濟效益高,鱘魚養殖劉春平鱘魚屬亞冷水性魚類,其生長的最適溫度為 18~25 ℃,溶解氧的含量要求在 5 mg/L 以上,具有生長快、產量高、抗病能力強,以及養殖技術易掌握等優點。
  • 農村養殖:鷓鴣的養殖方法,考驗養殖人的精細程度,你了解多少
    農村養殖:對鷓鴣的養殖方法,考驗養殖人的精細程度,你了解多少不知大家對各種鳥類有什麼初步的印象,小時候家住在農村,除了與小夥伴們去爬樹摘花,下河捕魚之外,不少調皮的朋友應該還會用簍子去捕鳥吧,並且還經常更換落腳的地點,是個實打實的「流浪者」。
  • 斑節對蝦精細養殖技術
    斑節對蝦精細養殖技術基金項目:陽江職業技術學院校級科研項目(2017kj08)。斑節對蝦( Penaeus monodon )俗稱草蝦,屬節肢動物門、甲殼綱、十足目、對蝦科、對蝦屬,屬於廣溫廣鹽熱帶蝦類,是養殖對蝦中體形最大、經濟價值最重要的種類之一。
  • 新奧數能泛能網驅動原料藥生產能源管理邁向可視化、精細化、智能化
    原料藥產業綠色升級和高質量發展,首先要克服自身高耗能、高汙染的頑疾。新基建下,數位化為處在新一輪發展的十字路口的藥企,提供了把握趨勢、謀求高質量發展的著力點。為了保證藥品的質量壓縮空氣的流量控制、壓力穩定性至關重要,這就需要實現對空壓系統的精細化調控。
  • 精細化管理理念下的醫院衛生材料管理實踐
    醫用衛生材料是醫院正常經營的物資保障,種類繁多,數量龐大,個別材料單位價格高,是醫院經濟管理的重心。加強衛生材料管理,強化內部控制與有效監管,是醫院管理者研究的重點與熱點。如:通過完善預算管理制度加強管理[1],通過完善內部控制措施實施管理[2],對於高值耗材實行「零庫存管理」和「二級庫管理」[3]等。結合醫療衛生行業要求以及醫院管理工作實踐,借鑑企業經營管理經驗,倡導精細化管理,從加強內部控制視角,對衛生材料從進入到消耗、使用全過程進行管理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 「大腦」和「神經末梢」助力城市精細化管理
    「盛世東元南區,下水管道不停往外排臭水,請儘快協調處理。」正在巡查中的路長第一時間將問題反映到玉泉區數位化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接到案件後,指揮中心立即通知轄區工作人員聯繫協調供排水熱線對下水管道進行抽排。一天後,「下水管道抽排完畢,已恢復正常工作」的消息由路長反饋回指揮中心。
  • 這烏魚做法千篇一律,不如試試這樣烹飪!
    黃瓜切片 烏魚去頭,骨,起出烏魚肉切去皮備用 水沸騰後倒入配菜焯水 焯好水的配菜撈起來 熱鍋倒入適量油,加入薑絲,烏魚頭、骨煎香加入適量水熬湯汁
  • 亞洲「烏魚」引美國恐慌,人魚大戰敗下陣來!泛濫成災靜待時機
    但是近幾十年來,由於各種原因,導致烏魚的數量急劇下降,烏魚成了水產類中的稀有品,野生的更是一條難求,市場上大家買到的幾乎都是通過人工養殖的烏魚,即使是人工養殖的烏魚,價格也是不便宜,比一般的鯽魚,鯉魚,草魚,花白鰱魚都要貴上1到2倍。為了滿足食客的需求,四川、湖北、重慶、廣東、江蘇等省市出現了一批烏魚養殖專業村、鎮分布區域。
  • 推進政府職能精細化管理是轉變政府職能的重要途徑
    那麼,怎麼把精細化管理作為推動工作的重要方法來推行呢,筆者認為,要把握以下幾點:一、政府管理需要精細化  精細化管理思想,源於企業管理,最早由美國人泰勒提出。這位被稱為「科學管理之父」的學者從事過學徒、雜工、技工、技師、維修工長、總工程師。1911年,泰勒發表《科學管理原理》一書,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本涉及精細化管理的著作。
  • 石斑魚的養殖方法
    (育苗選擇):1、我們要在正規的養殖場裡進行選擇,要選擇線條流暢,遊動盡力強,鱗片每有明顯的損傷,皮膚光澤這樣的魚苗適合養殖。我們可以使用網箱相知,和池塘養殖者2種方法,建議大家有網箱養殖的密度高,方便管理,自然效益也高,所以目前養殖戶都是用網箱來進行養殖。池塘養殖管理麻煩,水質不好控制,池塘的病菌太多,很容易讓石斑魚生病。
  • 豬知樂—(2021新版)豬場精細化管理SOP
    豬場總體設計更科學化、精細化、並具有前瞻性:①布局設計科學,不僅適宜豬的正常生長所需,更趨於人性化操作;②設計考慮豬舍光照強度、通風風速、豬群呼吸強度、飲水總量、糞尿總量及配套設備設施。③日常生產:自動化、智能化,餵料、刮糞、環控等較高工作量的工作逐步被自動化設備替代。
  • 湖北旅遊景區加強精細化管理 新員工入職必學「微笑服務」
    此次出臺的地方標準,按照微笑服務標準要求,在精細化管理和遊客接待服務過程做到每個崗位都適用、標準細則能全覆蓋、文明與優質服務相結合,對旅遊景區現場管理、對客窗口接待服務,工作人員崗位技能、員工工作能力和要求有了指導性標準和細則,是新員工入職和崗位培訓的「基本教材」。
  • AI應用僅在數字種植和精細化養殖;我國將吸引資金技術人才下鄉
    「要聞」1、報告顯示:AI應用僅在數字種植和精細化養殖據《報告》顯示,當前AI應用於農業集中在「數位化種植」和「精細化養殖」兩大領域。在數位化種植領域中,AI在衛星遙感、智能農機、農業物聯網等技術與設備的配合下,在播種、施肥、灌溉、除草、病蟲害防止、採摘分揀等環節都已實現小規模應用。
  • 加州鱸池塘健康養殖技術
    4、水質調控養殖池塘的水質應溶氧豐富且肥度適中,根據池塘水質情況定期加注新水,一般為10-15天加注一次,每次加注新水不超過池塘水三分之一。高溫季節在加注新水的同時,定期使用微生態製劑調節水質(微生態製劑不能和殺菌、生石灰同時用,間隔3-5天使用),池塘水體透明度保持25-35cm左右,定期打開增氧機(高溫季節,晴天中午打開2h),保持池塘水質 「肥、活、嫩、爽」。
  • 養殖蟾蜍要注意什麼?怎麼養殖蟾蜍,才能提高產量?
    導讀:養殖蟾蜍要注意什麼?怎麼養殖蟾蜍,才能提高產量?怎麼養殖蟾蜍才能提高產量,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聊聊這些。在養殖蟾蜍的時候需要注意的東西有很多。養殖場地要選擇在有水塘和水池,蟲源比較豐富、水源充足、保水良好但偏瘦的稻田作養殖場。養殖場要用磚砌築1.5米高的圍牆,防止蝌蚪外逃。
  • 平均產量35斤/方,山東工廠化養蝦模式大揭秘
    主要有兩種代表形式:一是專業打造的工廠化循環水養殖,另一種則是由原來的大菱鮃、海參、鮑魚、鰻魚等品種養殖池改造轉養的,如東山鮑魚池、長樂鰻魚池、山東/遼寧/河北大菱鮃/海參池等。一方水產35斤蝦?這聽起來略顯誇張的數據,在山東濰坊卻已成為尋常事。今天就帶大家一起走進山東,踏尋濰坊,探索工廠化養蝦成功的秘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