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日報第482期
今日名言:時間是人類發展的空間。——馬克思
看三農日報,發現更大的產業!
「要聞」
1、報告顯示:AI應用僅在數字種植和精細化養殖
據《報告》顯示,當前AI應用於農業集中在「數位化種植」和「精細化養殖」兩大領域。在數位化種植領域中,AI在衛星遙感、智能農機、農業物聯網等技術與設備的配合下,在播種、施肥、灌溉、除草、病蟲害防止、採摘分揀等環節都已實現小規模應用。在精細化養殖領域中,主要通過圖像識別、聲音識別等技術提高畜禽存活率,提高產品質量。
2、我國將吸引資金技術人才下鄉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餘欣榮說,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下一步要吸引更多資金、技術、人才、土地等資源向鄉村匯聚。引導地方在安排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時,加大對鄉村產業發展用地的傾斜支持力度,探索針對鄉村產業的省市縣聯動「點供」用地政策,開展縣域鄉村閒置集體建設用地、宅基地及「四荒地」等土地綜合整治,盤活土地資源用於支持鄉村新產業新業態發展。。
「地方大動作」
3、山東畜禽糞汙綜合利用率達79%以上
山東省畜牧獸醫局消息,今年年底前,全省畜禽糞汙綜合利用率要達到79%以上,規模養殖場糞汙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95%以上,大型規模養殖場糞汙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100%。
4、今年黑龍江省扶持建設5萬畝苜蓿種植基地
黑龍江省2019年苜蓿基地建設項目日前啟動。全省將扶持建設5萬畝苜蓿種植基地,苜蓿草產品質量要求達到國家標準2級以上,為奶業發展提供優質苜蓿草產品,促進提升奶牛綜合生產能力和牛奶質量安全水平。
苜蓿基地建設項目採取「先建後補」的方式,主要支持飼草生產合作社、飼草生產加工企業、奶牛養殖企業(場)或奶農合作社三類主體。申報單位需有適宜苜蓿標準化種植的土地,原則上土地集中連片1000畝以上。按照每畝600元的標準給予補助,每個項目最多申報6000畝。
5、江蘇省上半年農產品網絡營銷額增長31.9%
最新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江蘇省農業結構持續優化,提質增效明顯。5家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20個省級三產融合先導區示範帶動作用明顯,融合主體不斷壯大。836家省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上半年實現銷售(交易)額近3700億元,增長6.1%。全省休閒農業園區景點新增300個左右,總數增至9500個,各地舉辦梨花節等農事節慶活動達600餘個,遊客接待量達1.2億人次,綜合收入超過350億元。全省農產品網絡營銷額達310億元,同比增長31.9%。
6、山東青島有望建設國內最大植物工廠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綠色城市產業聯盟組織,市科技局協辦的科技引領綠色發展沙龍活動在青島舉辦。
據了解,西海岸省級農業高新區與中科三安公司進行對接,中科三安公司有意向與青島合作建設目前國內最大的植物工廠,該工廠主要通過無土栽培蔬菜水果,進行立體養殖農作物,面積達3.8萬平米,投資2億元以上。
「產業新勢力」
7、我國冷水魚產業前景廣闊
據中國水產學會鮭魚專業委員會統計資料估算,我國目前可利用的冷水資源流量超過5000立方米/秒,冷水魚養殖的潛力超過50萬噸。2018年鮭鱒魚類養殖年產量僅佔可利用資源的8%。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鄧偉表示,結合冷水魚產業發展現狀,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將進一步在良種選育、養殖管理和漁業機械化投入等方面深入研究,推進設施漁業建設,注重生態健康養殖模式研究,助推冷水魚這一朝陽產業做大做強。
8、報告:2025年「AI+農業」市場規模將達到15.7億
近日,艾瑞諮詢發布《 2019 年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研究報告》,《報告》中指出,隨著農業數位化水平提升,以及農業企業和農業規模戶對「AI+農業」產品服務的逐漸認可,AI在農業中的成長壯大將迎來新的發展階段。2018年我國「AI+農業」領域的市場規模為1.9億元,預計未來數年內,市場規模將以35.2%的年複合增長率高速發展,並在2024年突破10億元,2025年達到15.7億元。
9、報告:構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用評價機制助鄉村振興
近日,由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等單位聯合編制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用評級研究報告建議,構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用評價機制,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報告認為,緩解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貸款難、貸款貴」是當下我國農村金融改革與發展的重點,通過系統探析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用風險的演化機理和信用提升策略,既是研究涉農融資約束的重中之重,也是建立健全農村信用評價體系,改善農村信用環境,踐行金融服務支持鄉村振興的關鍵。
10、水稻小穗發育新基因克隆成功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萬建民團隊克隆了水稻小穗發育新基因OsPEX5,並對其調控水稻小穗發育的分子機制進行了深入研究。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新植物學家》(New Phytologist)上。
該團隊以水稻小穗發育畸形突變體為材料,通過圖位克隆方法鑑定了一個編碼過氧化物酶體受體蛋白基因OsPEX5。OsPEX5蛋白可以與茉莉酸生物合成途徑的12-氧-植物二烯酸還原酶發生互作,並影響其過氧化物酶體定位,造成突變體中茉莉酸含量下降,且通過外源甲基茉莉酸處理可以部分恢復其小穗異常的表型。
11、nasa將在太空種植蔬菜
據外媒報導,NASA近日選擇了埃斯帕諾拉辣椒Espa chile pepper作為其下一個太空作物項目。雖然這種辣椒經常被歸到蔬菜裡,但實際上它是一種水果,這也意味著它將成為NASA在太空種植的第一種水果。
NASA計劃生理學家Ray Wheeler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我們還在尋找那些長得不太高但在我們將在太空中使用的受控環境下產量很高的品種。」
「公司情報」
12、本來生活崇明農業農村委員會共建綠色食品廠
7月15日消息,本來生活網攜手崇明區農業農村委員會於7月13日啟動「崇明綠色食品福利工廠」建設,雙方在上海籤訂戰略合作協議。今後,雙方將在農產品銷售、單位福利市場開拓、訂單農業發展等方面建立合作。
本次雙方牽手合作,本來生活網將利用在供應鏈管理、物流配送、品牌營銷等方面的經驗,讓上海市民共享崇明的生態福利。同時,通過本來生活網平臺賦能,也將推動崇明供給側改革的進行,將農業基地打造成單位和市民日常需求的供應基地。
13、大北農將發力農業人工智慧
大北農生物農業創新園開工奠基儀式在中關村翠湖科技園舉行。據悉,大北農生物農業創新園將圍繞生物育種、生物飼料、農業生物製劑、農業大數據、農業人工智慧等現代農業關鍵核心技術,建立大型企業開放創新創業生態圈,成為中國現代農業高技術自主創新發源地。
14、富邦股份:擬將肥料助劑業務劃轉至全資子公司
近日,富邦股份(300387)公告稱,為優化組織架構,實現業務板塊化管理,公司擬將目前所擁有的肥料助劑業務相關資產、負債劃轉至全資子公司湖北富邦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邦新材料」)。
公告顯示,富邦股份將以2019年5月31日為基準日的肥料助劑業務相關資產、債務,按帳面淨值劃轉至富邦新材料。經中審眾環會計師事務所測算,劃轉資產不超過1.84億元(未經審計),包括生產線、原材料、包裝物等。
此外,公司所有與肥料助劑生產業務有關的資源也將整體劃轉至富邦新材料,包括有關協議、資料庫、業務渠道、商業訊息等,並按照「人隨業務走」原則進行人員安置。
「觀點」
15、唐光亮:社區團購只要有投資人和網際網路人加入,就不可能賺錢
考拉精選、快樂惠和新高橋品牌的創始人唐光亮:「社區團購原本非常賺錢的,但只要投資人和網際網路人加入,這個行業就不可能賺錢。」
他認為,所謂的社區拼團本質就是生鮮電商,只不過很多人(尤其是創始人)不願意叫生鮮電商。這一模式衝擊四大行業:第一菜市場,第二大賣場,第三快消品B2B,第四傳統電商。
16、極飛科技龔檟欽:農業用無人機市場潛力巨大
極飛科技龔檟欽表示,無論是農業無人機還是航拍無人機都是非常新的領域,中國一方面有製造優勢,第二有巨大的市場,第三中國政府給了很大的寬容度,讓我們先來去發展。
對於為什麼中國無人機發展會那麼快,一個是工業的發展工業能力製造能力的成長,第二就是市場應用其實比國外要多,國外由於它的農業已經非常的機械化非常好,所以農民要再花錢用一個新的技術,它成本很高,所以很多人並不會選擇無人機。
本文由農俠會整理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