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鄉【二十四】|探究耐鹽綠植,聚焦生態養殖

2021-01-20 海小洋

當前,我國沿海水產養殖業帶來的水體汙染問題日趨嚴重,對沿海生態環境存在較大危害。對養殖場的水體淨化和局部生態環境修復成為一個重要課題。

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綠淨靈」暑期三下鄉團隊深入探究一種神奇的植物——海馬齒對福建近岸養殖水體的淨化可行性,幫助養殖戶探尋生態養殖之路,助力鄉村振興及美麗鄉村建設。

7月初,剛成立的「綠淨靈」三下鄉團隊通過各種途徑認真查閱資料。了解了我國養殖水體汙染現狀,水產養殖汙染的生物修復技術以及海馬齒的生長特點、淨化能力等。明確了下一步實地調研的內容和方向。

帶著盛夏的熱情,「綠淨靈」三下鄉團隊在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蔡真珍老師和董燕青老師的帶領下,開展了對海馬齒的水體淨化應用的三下鄉實地調研活動。

7月6日,實踐團隊抵達第一站福建省水產研究所。研究所的鄭老師帶領團隊參觀了海馬齒養殖基地、海馬齒相關的專業實驗室,並詳盡介紹了海馬齒對海洋與漁業生態環境汙染的修復能力等科研成果。海馬齒是一種耐鹽植物,能夠吸收水體中氮、磷和吸附懸浮顆粒物以達到淨化水質的效果,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在海馬齒養殖基地,團隊成員們看到了在不同溫度環境下頑強生存的海馬齒,葉片翠綠,不禁感慨其生命力的頑強,也對海馬齒應用於養殖場水體淨化擁有了更大的信心。



7月7日,實地調研到達第二站水產養殖基地。來到漳州市漳浦興海水產養殖有限公司,公司負責人陳先生熱情地接待了三下鄉團隊,帶領大家參觀公司養殖場,介紹養殖場情況。三下鄉團隊現場進行採樣,利用帶來的水質檢測多參數分析儀對育苗區、幼魚養殖區、成魚養殖區三種水體進行檢測,發現不同養殖區水體各具特點。育苗區因魚苗個體小,水池中的水非常潔淨,採用海馬齒淨化意義不大;成魚養殖區每日換水可達200%,即使用了海馬齒淨化,也很難評估淨化效果;而幼魚養殖區每日換水量適中,水體水質較差,可作為開展海馬齒淨化的研究區域。

從養殖場離開後,三下鄉團隊又馬不停蹄地回到省水產研究所,對待測水體進行過濾和進一步的氮磷營養鹽測試。

通過本次「三下鄉」實踐活動,團隊成員學習到了許多,見識到了許多,可以說是收穫滿滿。後面將對海馬齒水體淨化修復效果做進一步的可行性研究,充分利用海馬齒吸收營養鹽、淨化養殖廢水的功能,讓海馬齒成為養殖廢水的天然過濾網,使海水養殖業走上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道路。

生物技術系:「綠淨靈」實踐隊

攝影:王鈺鎣,張釗揚

編文:範勇    

相關焦點

  • 【多彩「三下鄉」 獻禮「七十年」】藍色:宣傳海洋保護 助力水產養殖
    中國青年網北京8月15日電(記者 王龍龍 左橙 實習生 楊晴 徐健聰)正值暑期,在不少地方會看到這樣的場景:有大學生在沙灘上搭起帳篷宣傳海洋資源保護,放流珍貴海洋生物;有大學生傾聽河長介紹河流保護舉措,進行水資源取樣;有大學生考察水產養殖戶,助力養殖產業發展……這些青年學生利用參加2019年「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契機,走近藍色海洋,宣傳河長制湖長制,助力水產發展
  • 家居綠植擺放三個要點介紹,6中好看又好養的植物,提升空間美感
    家中生活是少不了植物的陪伴,不僅僅可以讓生活中多一些別樣的色彩,還可以淨化空氣一舉多得啊,那麼對於植物的養殖也是有講究的,也是需要跟家中一些搭配相吻合,這樣看起來效果也就更加完美,並且植物養殖的特性也是不一樣的,接下來給大家介紹介紹養殖擺放的三個要點,和6個好養又美觀的植物吧。
  • 關於2017年全國大中專學生「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千校千項...
    王馨悅 東北師範大學 東北師範大學新苗支教隊 金柏聰 長春師範大學 喜迎十九大·青雲志愛幫農」經管科技支農幫扶團 胡人友 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 育苗支教貴州沙坪隊 趙倩怡 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 華義暑期星火支教團隊 杜悅 長春大學 長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中外國情社情觀察團 姜蘊暉 黑龍江大學 黑龍江大學西語學院「情暖童心」三下鄉服務隊
  • 綠植微景觀成就小朋友「綠水青山」
    綠植微景觀成就小朋友「綠水青山」 2020-12-23 17: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水產養殖對水生生態系統的影響
    但在現有的養殖環境下,一些生態環境問題也逐漸顯現出來。圍繞圍網養殖、網箱養殖、池塘養殖、外來物種入侵等4&nbsp個方面闡述了水產養殖對水生生態系統的影響以及對我國水產養殖將來的發展方向提出了幾點看法。
  • 中華鱉的生態養殖方法
    導語:歡迎來到暮色年華情感屋,今天我們聊一聊中華鱉的生態養殖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一、養鱉場地的選擇和設計建造1.應選擇在水源充足、水質良好且無汙染、環境安靜、交通方便處建場,水源水質應符合《無公害食品淡水養殖用水水質標準》。
  • 生態養殖循環系統(狐尾藻)
    狐尾藻可以大量吸收水中的氮和磷,同時自身飛快地生長,其數量一星期就能翻一番。「水體的富營養化越嚴重,粉綠狐尾藻就生長得越好。等水質轉好後,因為失去營養來源,它又會自然枯萎,不留下生態後遺症。 狐尾藻治水技術由中科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專家,通過近8年的研究探索取得治理農業汙染的最新成果。
  • 生物科技+創意設計助基塘生態養殖
    順德區榕樹頭村居保育公益基金會等單位主辦的美麗鄉村創意競賽,連續4屆得到順德農商銀行獨家冠名贊助,至今已成為廣東首個聚焦傳統文化保育、鄉村振興的藝術鄉建大賽。今年6月20日,第四屆創意競賽啟動,大賽圍繞《青田範式——中國鄉村文明的復興路徑》體系框架,開展以「美麗田園,綠色基塘」為主題的田野調查和創意活動。
  • 宜豐縣南門片送教下鄉活動在石市鎮中心小學舉行
    宜豐縣南門片送教下鄉活動在石市鎮中心小學舉行 2020-11-21 20: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AI應用僅在數字種植和精細化養殖;我國將吸引資金技術人才下鄉
    「要聞」1、報告顯示:AI應用僅在數字種植和精細化養殖據《報告》顯示,當前AI應用於農業集中在「數位化種植」和「精細化養殖」兩大領域。在數位化種植領域中,AI在衛星遙感、智能農機、農業物聯網等技術與設備的配合下,在播種、施肥、灌溉、除草、病蟲害防止、採摘分揀等環節都已實現小規模應用。
  • ——「託管+架子牛培育」肉牛養殖模式探究
    在這些肉牛養殖優勢地區,既有幼犢繁育、自繁自育、專業育肥、等傳統模式,也有契合綠色高質量發展的生態種養結合、母牛肉用、奶公犢育肥等新型模式,還有大型工商資本進入開展良繁、育肥、屠宰、加工、配套服務等全產業鏈現代化模式。
  • 這三種高顏值小綠植完爆仙人掌十條街!
    分分鐘甩出仙人掌好幾條街,快來看看這些屬於「懶主人」的春天是那些神奇的小綠植呢?雖然綠蘿好養,網上也不乏諸多綠蘿養殖的小妙招,但我們在真正養殖的過程中,再懶也記得稍微觀察一下植物的狀態,若出現一些枯葉,衰敗的勢頭,需及時調整位置,檢查根莖,注意修剪澆水,這樣能大大促進其茂盛的生長狀態。2.蘆薈作為風靡一時的蘆薈膠的主要原料,蘆薈也算得上被人們低估的綠植了,不論是其功效性、觀賞性來講,都是極具價值的存在。
  • 三下鄉 | 環境學院赴陝西省榆林地區毛烏素沙漠生態系統修復調查暑假社會實踐活動
    8月1日至8月5日,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赴陝西省榆林地區毛烏素沙漠生態系統修復調查暑假社會實踐團,為了探究毛烏素沙漠地區生態環境的變化,切實感受治沙帶來的顯著改變,立題「綠野追蹤,探訪毛烏素沙漠」,展開本次實踐調研。
  • 探究廣西水產養殖能手謝燦的高效養殖法
    探究廣西水產養殖能手謝燦的高效養殖法2015-05-26 16:19: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通心粉社區        瀏覽量: 2637 次 我要評論 敢於嘗試新技術、新摸式、新設備、運用通威365模式,大力開發大水面、勢力提煉適合廣西大水面的山塘養殖摸式。——謝燦  或許開篇的導語介紹讓大家或多或少知曉了廣西養殖能手謝燦的高效養殖方法:輪捕輪+365模式+因地制宜。這位剛剛在第二輪月度明星榮登第十位的養殖高手從事養殖行業近十年,目前已有200畝的養殖面積。
  • 微生態製劑在水產健康養殖中的應用_淡水養殖(水產養殖百科)_水產...
    所謂健康養殖,就是通過投放無疫病苗種,採用合理養殖模式並加強對投入品的管理,控制養殖環境等技術措施,使養殖生物保持最良好的生長和發育狀態,以減少養殖病害發生,提高養殖產品的品質。  使用微生態製劑是實施水產健康養殖的重要技術手段之一。
  • 水蛭養殖技術哪裡有,田盛源生態農場豐富養殖經驗帶你發財致富
    現代研究表明,水蛭主要成分水蛭素是目前世界上所發現的最有效的天然凝血酶特異抑制劑,與青蒿素、胰島素並稱為二十世紀拯救人類疾病最有效的「世界三素」,在治療血栓性疾病,如冠心病、腦血管梗塞、心肌梗塞、高血壓、糖尿病等,療效確切。目前,全國年需求量為2.85億人,可謂市場前景壯觀。
  • 綠植葉子突然變黃的幾個原因,聽聽經驗豐富的人怎麼說!
    很多人們現在都喜歡在自己家中養殖幾盆綠植,它們可以為我們的家居環境注入一抹新鮮的色彩,使我們的生活更加有生機和活力。但令我們苦惱的事情是,如果我們一個不慎很有可能就導致綠植出現不好的現象,比如葉片變黃、枯萎,甚至還有可能死亡。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 洪江區開展小學科學「送教下鄉」活動
    懷化新聞網訊 (通訊員 胡竹林、汪衛華)為加強城鄉教師之間的交流與溝通,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5月24日,區小學科學學科「送教下鄉活動」在區橫巖鄉中心小學舉行。
  • 聚焦人類與自然的關係,呂永勝「星球至上」生態攝影作品展開幕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錚 文/圖8月7日下午,「星球至上」——呂永勝生態攝影展在鄭州升達藝術館開展。本次展覽共展出自然生態攝影家呂永勝創作的以關注自然生態為主題的攝影作品64幅。「星球至上」生態系列攝影作品是呂永勝繼2018年獲得平遙國際攝影節優秀攝影師大獎和2019年中國三門峽自然生態國際攝影大展典藏獎金獎後,用影像持續關注自然生態系列的又一力作。
  • 貴州省遵義市池塘工程化循環水養殖技術
    三、示範推廣應用存在的問題(一)養殖技術不夠成熟。池塘工程化循環水養殖模式生態原理一方面是通過在小水體推水養殖區末端採取物理技術機械集中收集養殖糞汙,另一方面是通過大水體生態淨化區生物淨化水質,整個養殖過程中,除了需要適時增添被蒸發和滲漏的少量水以外,無需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