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要用好內部資金互助功能

2020-12-05 大眾數字報

  省政協委員、臨沂市交電家電站綜合公司經理莊滌非還有另一個頭銜:蒙陰縣東大神谷種植養殖專業合作聯合社理事長。作為一個城裡人,他在年近花甲之際,一頭扎進了農村,帶著農民辦起了聯合社。
  帶著工商資本進入了農村,莊滌非說自己完全是懷著「對農業、農民的感情」。正因為如此,他對合作社的觀察,既充滿關切的情感,又有旁觀者清的冷靜。從培訓、融資到時髦的「網商」,莊滌非有很多話要說。
「老知青」再度下鄉
  莊滌非年輕時曾在莒南縣「下鄉」,幹農活對他來說並不陌生。2014年6月,他出資成立的公司在蒙陰縣岱崮鎮東上峪村,後來成立了聯合社,涵括了之前種植、養殖、資金互助三種合作功能。在聯合社裡,公司以現金入股,當地農民以土地入股,從事蜜桃、山羊、長毛兔等產品的種植養殖。
  聯合社成立後,莊滌非被推選為理事長。他到全國各地參加學習培訓,對外接洽銷售農產品,實地組織農民生產,在運營合作社的過程中收穫了樂趣,也產生了思考。
不夠規範是通病
  真正深入到農業經營一線,莊滌非對合作社的發展狀況有了更多認識。他認為:目前國內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規模小,人力、財力薄弱,內部管理機制不夠健全,很多合作社的民主選舉、民主決策監督的制度不能夠落實。
  合作社對年輕農民的吸引力還不夠。莊滌非說,目前,一些在外打工的年輕人對回村創業產生了興趣,但都還停留在觀望階段。尤其是一些農村走出去的大學畢業生,不願回到家鄉的合作社工作,不利於合作社提升經營水平。
互助資金要用好
  莊滌非建議,政府要利用農閒時間舉辦有關合作社的新型農民職業培訓,多培養一批懂技術、會管理、懂市場的合作社掌門人。在這個基礎上,農民合作社可以建立網絡銷售平臺,尋找新的賣點,通過營銷創新、包裝創新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今年,東大神谷種植養殖專業合作聯合社,準備招募一些大學生,創建網絡銷售的渠道。
  在融資方面,莊滌非認為要重視社員內部資金互助所發揮的作用。經過前些年的滾動發展,東大神谷聯合社的資金互助部已經形成了約11萬元互助金的規模。這些完全來自社員的股金,都被用於其他社員短期的、生產性投入。「借款人有兩個社員做擔保,風險極低。從創辦至今,資金互助從未發生風險,老百姓都是在約定時間前提前還上。這個方法,要比從銀行貸款簡便得多。只要規範運作,這是農民融資的一條很好的路子。」莊滌非說。

相關焦點

  • 興農棉花合作社內部資金互助效果好
    原來,老李是高唐興農棉花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社員,種了6畝雜交棉,去年,老李拿著雜交棉種植合同從合作社貸出了5萬元互助金,補上了兒子買樓和購農資的資金缺口。  憑合作社種植合同貸款,是該合作社的一項內部資金互助探索。  合作社收購棉花缺資金,社員有生產生活資金需求時貸款難,如何變這「兩難」為「雙贏」?成立於2007年的興農棉花種植專業合作社進行了積極探索。
  • 合作社走出資金互助新模式
    由於缺少法律規範和支持,資金互助發展的規模和發揮的作用,與當前農業農村對金融發展的需求還很不適應。農民合作社內部信用合作的潛力仍很大。  □ 本報記者 孟 佳 趙洪傑 本報通訊員 李宇人資金互助社難註冊轉向合作社內求互助  自2007年銀監會批准首家全部農村資金互助社掛牌算起,這一備受關注的農村合作金融組織已走過6個年頭。
  • 汝南縣天中合作社:資金互助讓資金「活」起來
    映象網訊網訊(記者 黃向陽 實習生 吳國華 通訊員 朱曉吾)「資金互助手續簡便、門檻低、信譽好、效率高,特別適合我們農戶資金需求量小、季節性強、有效抵押物不足的客戶。」5月3日上午,正在種植基地查看藥材長勢的青年農民李宏傑向記者講述了這種資金互助的好處,並連聲稱道:「汝南縣天中合作社幫過我的大忙,是他們的資金互助解決了俺家的燃眉之急。」李宏傑是汝南縣常興鎮王莊村人,2019年他在本地流轉土地40畝種植中藥材,並帶動周邊20多家農戶一起種植。去年6月份,他在包收農戶藥材時出現了資金缺口。
  • 合作社開展資金互助必須堅守「紅線」
    然而,從2004年全國第一家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社成立至今,資金互助社的發展飽受爭議,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由於缺乏有效風險控制和監管,不少互助社倒閉,或被利用當做非法集資的幌子,導致農民嚴重受損。本是為解決農民資金問題而產生的組織形式,反而成為吞噬農民財產的「吸血鬼」。不少農民賠上了一輩子的積蓄,著實讓人痛心。因此,開展農村資金互助,核心是進行有效風險防控、嚴格監管措施,守好法律法規規定的「紅線」。
  • 六安市星供合信用互助專業合作社依託產業服務三農 資金互助增強...
    在革命老區安徽省六安市,有這樣一家企業,他們立足農村,專注於解決農民創業之路上的資金短板,積極創新勇於承擔,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這就是六安市星供合信用互助專業合作社,他們是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好幫手,鄉村振興大潮中的實幹家。  [鄉村試點]合作養殖幫助73戶脫貧  六安「星供合」通過「合作社+實體經濟+貧困戶」的模式助脫貧、增就業,實踐證明,效果非常好。
  • 自貢市試點建立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社管好農民「錢袋子」
    自貢市試點建立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社管好農民「錢袋子」 【字體:大 中 小】   自貢市近三年來成立了大安區三綠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社
  • 山東600多家「資金互助」合作社助力春耕 農民可賒購
    今年,山東有600多家合作社開展資金互助,解了不少農民燃眉之急。  這些天,棗莊山亭區棗店香紅棗合作社的農民們正忙著儲備農資,由於參加了合作社的資金互助,他們買農資時不僅可以享受會員價,還能進行賒購。  棗莊棗店香紅棗合作社社員張召臣:「你看我兩個孩子都在上學,但是合作社自從入股之後給了很多方便,等到秋天,我把棗打下來之後呢,賣給合作社,再把這個帳還上。」
  • 這批新時代文明實踐敬老互助合作社有啥不一樣?資金互助促發展...
    單縣農村敬老互助合作社是農村公共福利互助養老的探索,也是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又一創新舉措。單縣新時代文明實踐敬老互助合作社的核心理念是「資金互助促發展,利息收入敬老人」,旨在為村民提供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綜合服務,把村民組織起來、資源資產資金集約經營起來、產權實現和交易起來,實現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村民變股東,「三起來」拉動「三變」,重構合作文化、孝善文化、鄉賢文化,激發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
  • 創新互助合作的有益嘗試——襄陽市創辦農村綜合服務互助合作社的...
    2019年以來,湖北省襄陽市開展了農村綜合服務互助合作試點。農村綜合服務互助合作是一種以村為單位、農民合作社為載體、成員為主體,籌措資金在內部循環、收益用於分紅和壯大集體經濟、封閉運行的互助合作模式。襄陽市農業農村部門會同市場監管、銀監等部門出臺文件,確保互助合作規範運作。一是規範完善組織載體。互助合作社必須到市場監管部門登記,將「信用合作和資金互助」納入經營範圍,保證業務開展的合法性。二是規範完善內部設置。
  • 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社再現倒閉事件 問題出在哪兒?
    【中國經營網綜合報導】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社再次發生倒閉事件。江蘇省徐州市賈汪鎮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社一名社員日前反映,去年5月,賈汪鎮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社突然倒閉,至今仍無法返還本金和利息,涉及金額達千萬。值得一提的是,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社倒閉事件並非個例,這與其背離互助本質、缺乏金融監管不無關係。
  • 鎮江丹徒一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千餘萬資金去向不明
    中國江蘇網2月2日訊 昨天,丹徒區農委和丹徒公安分局相關負責人來到榮炳,就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千餘萬資金去向不明、農民能不能拿回血汗錢的情況進行情況通報和答覆,計劃在春節前按比例向相關農民發放百萬資金。他說,所涉資金都是農民的血汗錢、養老錢,對此,榮炳鹽業區黨委、農委、公安等方面都很重視,多次召開協調會。公安部門也多次找合作社負責人季子雅談話,督促其籌集資金。竇主任說,榮炳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是在民政部門註冊登記的非企業法人,季子雅為獲得更大利益違規操作,將大量本應在榮炳運作的資金流向外地,屬違法行為。他們將加大督查力度,最大限度地降低農民的損失。必要時,將對季子雅採取法律手段。
  • 渝北成立首批生產互助農業股份合作社
    將著力整合土地規模經營、破解銷售融資難題  1月20日,渝北區首批3個生產互助農業股份合作社——大盛鎮青龍村生產互助農業股份合作社、統景鎮東河畔生產互助農業股份合作社、大灣鎮金鳳村生產互助農業股份合作社正式成立。這標誌著渝北三社融合發展探索出了新路徑。
  • 資金互助的路如何走
    2010年年初,三農樂糧食專業合作社承擔了「陝西省農村金融改革」實驗項目,在合作社內部成員之間開展信用合作業務。之後該社秉承千年民間互助傳統,基於百裡鄉親誠信保障,以做強做優主導產業為紐帶,探索開展了合作社內部資金互助試點工作,目前已經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應。  2010年、2011年,該合作社連續被評為「渭南市示範農民專業合作社」。
  • 資金互助合作社助力脫貧有實效好評如潮
    地處大別山紅色革命老區的六安市成立了「資金互助合作社」,從金融助力脫貧入手打通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任督二脈」。  創新金融支農方式:「支農、支小、支散」  2015年11月24日,六安市星供合資金互助合作社(原六安市供銷農業專業合作社為主體打造的「六安市供銷資金互助社」,以下簡稱為「互助社」)成立了。
  • 來安縣:互助合作社 脫貧好幫手
    原來,正在大棚裡忙碌的除周善雨外,其他人都是仰山村農業互助合作社的社員。仰山村是縣級重點貧困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57戶98人。為幫助農戶儘快脫貧,今年2月,該村農民群眾自發成立了互助合作社。該合作社不以盈利為目的,將村裡有勞動能力的村民組織到一起,以互助合作的形式,義務幫助貧困戶平整農田、種植作物、除草收割、餵養牲畜等。
  • 「新春走基層」生產互助農業股份合作社還能這麼玩兒?看重慶渝北...
    按照計劃,2020年,渝北區要在近50%條件成熟的行政村建立生產互助農業股份合作社;到2022年,行政村100%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有意願的農村常住農戶100%加入合作經濟組織,農民與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利益聯結更加緊密。
  • 資金互助促發展 利息收入敬老人
    本報訊 「我在終興鎮承包了一項工程,急需一筆資金周轉。正好村裡的敬老互助合作社有資金,我就從合作社貸了一筆資金。當天申請,當天放款,方便又快捷,幫我解決了融資難題。」近日,單縣李田樓鎮齊樓村村民齊偉強有了10萬元互助資金的及時補充,心裡的石頭落了地。
  • ...建立新鄉賢資金互助合作社等舉措,探索出一條適合農村貧困老人...
    近年來,運城市大力發掘德孝文化內涵,通過開辦農村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建立孝善扶貧機制,探索新鄉賢資金互助合作模式等孝善助老的扶貧實踐,讓貧困老人有錢花、有飯吃,實現物質與精神雙重幫扶的同時,也涵育了文明鄉風、良好家風和淳樸民風。
  • 聚焦「三農」:促進農民資金互助組織可持續發展
    這些基於農民內部信用合作而誕生的組織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當地農民的資金需求,緩解了農民和小微企業的資金困境,已成長為我國普惠金融體系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發展新型農村合作金融組織。在管理民主、運行規範、帶動力強的農民合作社和供銷合作社基礎上,培育發展農村合作金融,不斷豐富農村地區金融機構類型。
  • 重慶渝北農戶以土地資金入股生產互助股份合作社推三社融合發展
    4月27日,豔陽高照,重慶市渝北區茨竹鎮方家溝村民們都聚集到了一起,大家熱情高漲,一同見證方家溝生產互助農業股份合作社的成立,看著一排排農業生產機械用具,村民們愛不釋手,都湊上前去摸一摸。作為渝北區「三社」融合發展推進村,方家溝村593戶農戶以3000畝土地入股生產互助農業股份合作社為基礎,按照「一社三部」模式,即生產合作部、供銷合作部、資金互助部,積極開展「三社」融合發展,為「三社」融合發展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