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互助合作的有益嘗試——襄陽市創辦農村綜合服務互助合作社的...

2020-12-05 中國農民合作社

2019年以來,湖北省襄陽市開展了農村綜合服務互助合作試點。農村綜合服務互助合作是一種以村為單位、農民合作社為載體、成員為主體,籌措資金在內部循環、收益用於分紅和壯大集體經濟、封閉運行的互助合作模式。2019年,襄陽市在棗陽市吳店鎮西趙湖村、南漳縣九集鎮八泉村和穀城縣五山鎮堰河村創辦了試點。2020年,市委、市政府決定擴大試點,確定全市33個村為擴大試點村,試點工作在今年10月底前全面完成。

做好五個「規範完善」。襄陽市農業農村部門會同市場監管、銀監等部門出臺文件,確保互助合作規範運作。一是規範完善組織載體。互助合作社必須到市場監管部門登記,將「信用合作和資金互助」納入經營範圍,保證業務開展的合法性。二是規範完善內部設置。互助合作社設立「四部」:資金互助管理部,負責資金發放的審批、跟蹤管理和到期回收等;資產資源管理部,管理成員入社的土地、房屋等資產、資源;勞務管理部,統一組織勞動力就地和外出務工;綜合管理部,負責對內協調和對外聯絡。三是規範完善成員組成。成員主要由村民成員、鄉賢成員和集體成員組成。四是規範完善收益分配。堅持「入股不攬儲,分紅不付息」,村民成員股分紅高於鄉賢成員股和集體成員股。五是規範完善監督管理。指導合作社制定《互助合作社章程》《資金互助管理辦法》等,嚴格內部監管;試點縣(市)農業農村部門會同鄉鎮經管部門等,定期對互助合作社運營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把好五個「關」。開展農村綜合服務互助合作,彌補了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改革和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之後農村金融改革創新的缺失,在實踐操作中,襄陽市注重把好「五關」:一是把好「入口」關。堅持入股不攬儲,在村內吸股,不跨村吸股。二是把好「放款」關。嚴格按規章、程序辦事,實行民主決策。三是把好「分配」關。堅持分紅不付息,在提取風險金、公積金和公益金的基礎上,盈餘用於成員分紅。四是把好「協作」關。農業農村、地方金融、市場監管等部門配合協調,共同推進互助合作業務規範開展。五是把好「促進」關。通過互助合作,把農村資源、資產、資金有效集約利用起來,切實為鄉村振興增添動能和活力。

實現五個「有利於」。襄陽市開展農村綜合服務互助合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有利於解決經營主體融資難題。棗陽市西趙湖村村民陳學明將房屋改造成農家樂後,餐飲生意較好,想把裝修好的大廳桌椅設備設施配齊,多次從金融機構及民間融資未能如願。2019年5月,陳學明通過土地經營權抵押,從合作社獲得放款5萬元,至年底新增營業收入10萬多元。二是有利於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力。農村集體資金存放在「三資」管理帳戶基本沒有多少收益,將部分資金作為集體股入股互助合作社,既有效發揮了集體資金的作用,又通過分紅增加了集體經濟收入。三是有利於提高村黨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影響力。在村黨組織領導下,通過開展互助合作業務,把農村土地、勞力、資金要素有效聚集起來,村民們認同感增強,增強了黨組織的影響力和凝聚力。四是有利於改善鄉風民風。互助合作業務開展,增強了村民的獲得感,把民心凝聚起來了。五是有利於提升鄉村治理能力。開展互助合作業務,強化了村級組織自治功能,提升了鄉村治理能力和水平。

(作者:李宇江 吳先輝 王珊;作者單位:湖北省襄陽市農業農村局)

來源:《中國農民合作社》2020年第11期

相關焦點

  • 合作社走出資金互助新模式
    ◆農民融資是個「老大難」,這些年我省農村風生水起的專業合作社資金互助,就是緩解融資難題的有益探索之一。據統計,全省開展資金互助合作的合作社達到了869家,佔到全省合作社總數的1.2%。這其中,有600多家合作社是由省供銷社領辦。
  • 六安市星供合信用互助專業合作社依託產業服務三農 資金互助增強...
    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19年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000萬以上」,「加大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力度」。在革命老區安徽省六安市,有這樣一家企業,他們立足農村,專注於解決農民創業之路上的資金短板,積極創新勇於承擔,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這就是六安市星供合信用互助專業合作社,他們是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好幫手,鄉村振興大潮中的實幹家。
  • 渝北成立首批生產互助農業股份合作社
    當前,農村一些地方存在土地無人種、種地不賺錢、農產品供銷脫節、融資難、集體與農民關係不緊密等諸多問題。2019年,渝北區結合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實施「雙十萬工程」(十萬畝經果林、十萬畝生態林),在大盛鎮、大灣鎮等9個鎮(街)的12個村創新「一社三部」組織模式,開展三社(供銷合作社、農民專業合作社和信用社)融合發展試點,促進農業產業結構優化。
  • 合作社要用好內部資金互助功能
    省政協委員、臨沂市交電家電站綜合公司經理莊滌非還有另一個頭銜:蒙陰縣東大神谷種植養殖專業合作聯合社理事長。作為一個城裡人,他在年近花甲之際,一頭扎進了農村,帶著農民辦起了聯合社。
  • 這批新時代文明實踐敬老互助合作社有啥不一樣?資金互助促發展...
    8月8日,菏澤市首批以農村內置金融為核心的合作社——單縣高老家鄉張武樓村、李田樓鎮齊樓村、楊樓鎮崇福集村、龍王廟鎮劉土城村新時代文明實踐敬老互助合作社開業運營。單縣農村敬老互助合作社是農村公共福利互助養老的探索,也是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又一創新舉措。
  • 資金互助的路如何走
    2010年年初,三農樂糧食專業合作社承擔了「陝西省農村金融改革」實驗項目,在合作社內部成員之間開展信用合作業務。之後該社秉承千年民間互助傳統,基於百裡鄉親誠信保障,以做強做優主導產業為紐帶,探索開展了合作社內部資金互助試點工作,目前已經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應。  2010年、2011年,該合作社連續被評為「渭南市示範農民專業合作社」。
  • 「新春走基層」生產互助農業股份合作社還能這麼玩兒?看重慶渝北...
    去年以來,結合全區農村「雙十萬工程」(十萬畝經果林、十萬畝生態林)建設,渝北區委、區政府選擇在大盛鎮青龍村和魚塘村、大灣鎮金鳳村、統景鎮遠景村等9個鎮(街)的12個村創新「一社三部」組織模式,開展「三社」融合發展試點,促進農業產業結構優化,增強了村集體經濟綜合實力,成效初顯。
  • 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社再現倒閉事件 問題出在哪兒?
    【中國經營網綜合報導】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社再次發生倒閉事件。江蘇省徐州市賈汪鎮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社一名社員日前反映,去年5月,賈汪鎮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社突然倒閉,至今仍無法返還本金和利息,涉及金額達千萬。值得一提的是,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社倒閉事件並非個例,這與其背離互助本質、缺乏金融監管不無關係。
  • 合作社開展資金互助必須堅守「紅線」
    毛曉雅  門檻低、手續便捷、貸款靈活,這是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社的天然優勢。一般來說,社員因季節性生產所需的短期資金周轉,都能得到滿足,極大緩解了農民發展生產的資金難題。資金互助社在商業銀行、財政支農、民間小貸公司等農村金融主體之外,又開闢了一道更加接地氣的金融活水。
  • 資金互助合作社助力脫貧有實效好評如潮
    地處大別山紅色革命老區的六安市成立了「資金互助合作社」,從金融助力脫貧入手打通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任督二脈」。  創新金融支農方式:「支農、支小、支散」  2015年11月24日,六安市星供合資金互助合作社(原六安市供銷農業專業合作社為主體打造的「六安市供銷資金互助社」,以下簡稱為「互助社」)成立了。
  • 興農棉花合作社內部資金互助效果好
    據合作社社長李清濤介紹,隨著2008年黨中央關於「允許有條件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信用合作」和2009年國務院「支持供銷合作社領辦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農村資金互助社和互助合作保險試點工作」等有關政策的出臺,為他們開展資金互助業務增添了底氣。「2009年,合作社召開了全體股東會,全體股東一致同意將閒餘資金進行資金調劑互助。」他說。於是,專門開展這項業務的資金互助部很快成立,資金互助模式迅速推行。
  • ...建立新鄉賢資金互助合作社等舉措,探索出一條適合農村貧困老人...
    農村貧困老人一直是脫貧攻堅過程中受關注的群體。如何讓他們穩定脫貧,有尊嚴地安享晚年?  近年來,運城市大力發掘德孝文化內涵,通過開辦農村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建立孝善扶貧機制,探索新鄉賢資金互助合作模式等孝善助老的扶貧實踐,讓貧困老人有錢花、有飯吃,實現物質與精神雙重幫扶的同時,也涵育了文明鄉風、良好家風和淳樸民風。
  • 自貢市試點建立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社管好農民「錢袋子」
    自貢市試點建立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社管好農民「錢袋子」 【字體:大 中 小】   自貢市近三年來成立了大安區三綠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社
  • 江蘇鹽城試點農民資金互助合作 引發擠兌倒閉潮
    次年,鹽城市委、市政府決定支持碩集鎮這5位農民的「創舉」——2006年初,該市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下發文件,要求按照中央有關文件精神,探索發展適合農村特點的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組織。  當年10月,在鹽城市亭湖區便倉鎮,該市正式開展試點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
  • 汝南縣天中合作社:資金互助讓資金「活」起來
    5月3日上午,正在種植基地查看藥材長勢的青年農民李宏傑向記者講述了這種資金互助的好處,並連聲稱道:「汝南縣天中合作社幫過我的大忙,是他們的資金互助解決了俺家的燃眉之急。」李宏傑是汝南縣常興鎮王莊村人,2019年他在本地流轉土地40畝種植中藥材,並帶動周邊20多家農戶一起種植。去年6月份,他在包收農戶藥材時出現了資金缺口。
  • 來安縣:互助合作社 脫貧好幫手
    原來,正在大棚裡忙碌的除周善雨外,其他人都是仰山村農業互助合作社的社員。仰山村是縣級重點貧困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57戶98人。為幫助農戶儘快脫貧,今年2月,該村農民群眾自發成立了互助合作社。該合作社不以盈利為目的,將村裡有勞動能力的村民組織到一起,以互助合作的形式,義務幫助貧困戶平整農田、種植作物、除草收割、餵養牲畜等。
  • 吳曉玲:農村金融走互助合作的道路是未來方向
    我認為農信社由於植根於農村,我希望它還是更好地就走商業化道路、股份制改造。但是這種股份制改造,並不完全等同於普通的商業銀行可以實行股份合作制的改造。  它的股權結構和治理結構走了股份制道路,但是服務的對象還應該是農村為主。我想一會吳理事長會做一個很好地詮釋。 但是中國確實是需要信用合作,特別是小農經濟難以適應社會化的大生產。
  • 中共中央印發《關於農業生產互助合作的決議(草案)》的通知
    顯然,黨中央的和共同綱領上的這個方針在實際上教育著廣大農民,使他們逐步地懂得勞動互助和生產合作比起單純的孤立的個體經濟有極大的優越性,啟發他們由個體經濟逐步地過渡到集體經濟的道路。     (四)各地農民在農業生產上的互助合作運動的發展是隨著各地農村經濟的發展與生產的要求,而有各種不同的歷史和複雜的形式,但是大體上有三種主要的形式。
  • 關於農業互助合作的兩次談話
    一般規律是經過互助組再到合作社,但是直接搞社,也可允許試一試。走直路,走得好,可以較快地搞起來,為什麼不可以?可以的。各級農村工作部要把互助合作這件事看作極為重要的事。個體農民,增產有限,必須發展互助合作。對於農村的陣地,社會主義如果不去佔領,資本主義就必然會去佔領。難道可以說既不走資本主義的道路,又不走杜會主義的道路嗎?
  • 互助合作保險不能「裸奔」
    互助合作保險與商業保險有什麼區別,為什麼要鼓勵發展互助合作保險,如何來發展這種保險形式?江泰保險經紀有限公司農林部總經理、首席專家郭永利為讀者詳細解答。  《農村金融時報》: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鼓勵發展多種形式的互助合作保險」,為什麼中央要提出發展互助合作保險呢?  郭永利:其實查閱歷年的一號文件以及其他相關文件,這個提法已經不是第一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