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菏澤市首批以農村內置金融為核心的合作社——單縣高老家鄉張武樓村、李田樓鎮齊樓村、楊樓鎮崇福集村、龍王廟鎮劉土城村新時代文明實踐敬老互助合作社開業運營。
單縣農村敬老互助合作社是農村公共福利互助養老的探索,也是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又一創新舉措。
單縣新時代文明實踐敬老互助合作社的核心理念是「資金互助促發展,利息收入敬老人」,旨在為村民提供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綜合服務,把村民組織起來、資源資產資金集約經營起來、產權實現和交易起來,實現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村民變股東,「三起來」拉動「三變」,重構合作文化、孝善文化、鄉賢文化,激發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
單縣新時代文明實踐敬老互助合作社由村黨組織領辦,鄉賢和長者自願參與,是農民自己建、自己管、自己用的綜合服務組織,堅持「入社自願,退社自由;封閉運行,內部循環;入股分紅,自負盈虧;民主管理,集體決策」的原則,敬老互助合作社社員分為長者社員、鄉賢社員、集體社員、社會社員、消費社員、普通社員、投資社員、土地入股社員、房屋入股社員等,其中長者社員為60周歲以上的自願交納2000—3000元資格股金入社的本村村民,每年可享受優先分紅;鄉賢社員是指自願交納1—10萬元資金,兩年不領取任何收益的本村村民。
敬老互助合作社通過借款利息收入、農資集中採購收益、資產經營收益三種方式營利,盈餘按照一定比例用於社員分紅和集體經濟、公益事業發展,其中用於年長社員養老紅利佔比最大。
據悉,單縣四個村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敬老互助合作社共吸納社員200多名、入股資金200多萬元,並分別選舉成立了理事會、監事會、互助金審批小組、資產評估小組等組織機構,同時制定了章程,規定「文明富豪」借用互助資金可優先,並在借款上限為10萬元的基礎上上浮10%,借款利率下浮10%。
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農村普遍面臨融資難題,在外部金融難以有效滿足發展需求的情況下,農民通過內置金融合作社,充分挖掘內部潛力,聚集閒散資金,切實為鄉村振興提供內生動力。村民可以將閒置的資金、房屋、土地等作價入股,由合作社統一調配、運營,資金、房屋、土地得到循環利用,村民從中獲得分紅,實現農戶和村集體雙贏、共富。
互助合作社開闢了農民「死資產、死資源」變「活錢、活資本」的新路徑,為擴大內需激活了動力源泉。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何慧麗、中國鄉建院副院長胡曉芹等專家,參加了單縣新時代文明實踐敬老互助合作社運營儀式,對單縣做法給予充分肯定。
2018年以來,單縣不斷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往深裡走、往心裡走、往實裡走,大力開展農村垃圾分類、鄉村夜話、孝善敬老餃子宴、文明實踐銀行、紅色代辦等5項特色活動,實行文明積分制,評選表彰「文明富豪」,樹立「群眾身邊的榜樣」。新時代文明實踐鞏固了群眾主體地位,順應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打通了服務群眾工作的「最後一米」,把黨的關懷送到了群眾的心坎上,助力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動力。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蔣鑫 通訊員 劉厚珉 報導)
責任編輯: 梁利傑 籤審: 王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