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批新時代文明實踐敬老互助合作社有啥不一樣?資金互助促發展...

2020-12-05 閃電新聞

8月8日,菏澤市首批以農村內置金融為核心的合作社——單縣高老家鄉張武樓村、李田樓鎮齊樓村、楊樓鎮崇福集村、龍王廟鎮劉土城村新時代文明實踐敬老互助合作社開業運營。

單縣農村敬老互助合作社是農村公共福利互助養老的探索,也是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又一創新舉措。

單縣新時代文明實踐敬老互助合作社的核心理念是「資金互助促發展,利息收入敬老人」,旨在為村民提供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綜合服務,把村民組織起來、資源資產資金集約經營起來、產權實現和交易起來,實現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村民變股東,「三起來」拉動「三變」,重構合作文化、孝善文化、鄉賢文化,激發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

單縣新時代文明實踐敬老互助合作社由村黨組織領辦,鄉賢和長者自願參與,是農民自己建、自己管、自己用的綜合服務組織,堅持「入社自願,退社自由;封閉運行,內部循環;入股分紅,自負盈虧;民主管理,集體決策」的原則,敬老互助合作社社員分為長者社員、鄉賢社員、集體社員、社會社員、消費社員、普通社員、投資社員、土地入股社員、房屋入股社員等,其中長者社員為60周歲以上的自願交納2000—3000元資格股金入社的本村村民,每年可享受優先分紅;鄉賢社員是指自願交納1—10萬元資金,兩年不領取任何收益的本村村民。

敬老互助合作社通過借款利息收入、農資集中採購收益、資產經營收益三種方式營利,盈餘按照一定比例用於社員分紅和集體經濟、公益事業發展,其中用於年長社員養老紅利佔比最大。

據悉,單縣四個村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敬老互助合作社共吸納社員200多名、入股資金200多萬元,並分別選舉成立了理事會、監事會、互助金審批小組、資產評估小組等組織機構,同時制定了章程,規定「文明富豪」借用互助資金可優先,並在借款上限為10萬元的基礎上上浮10%,借款利率下浮10%。

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農村普遍面臨融資難題,在外部金融難以有效滿足發展需求的情況下,農民通過內置金融合作社,充分挖掘內部潛力,聚集閒散資金,切實為鄉村振興提供內生動力。村民可以將閒置的資金、房屋、土地等作價入股,由合作社統一調配、運營,資金、房屋、土地得到循環利用,村民從中獲得分紅,實現農戶和村集體雙贏、共富。

互助合作社開闢了農民「死資產、死資源」變「活錢、活資本」的新路徑,為擴大內需激活了動力源泉。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何慧麗、中國鄉建院副院長胡曉芹等專家,參加了單縣新時代文明實踐敬老互助合作社運營儀式,對單縣做法給予充分肯定。

2018年以來,單縣不斷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往深裡走、往心裡走、往實裡走,大力開展農村垃圾分類、鄉村夜話、孝善敬老餃子宴、文明實踐銀行、紅色代辦等5項特色活動,實行文明積分制,評選表彰「文明富豪」,樹立「群眾身邊的榜樣」。新時代文明實踐鞏固了群眾主體地位,順應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打通了服務群眾工作的「最後一米」,把黨的關懷送到了群眾的心坎上,助力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動力。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蔣鑫 通訊員 劉厚珉 報導)

責任編輯: 梁利傑 籤審: 王菁華

相關焦點

  • 資金互助促發展 利息收入敬老人
    本報訊 「我在終興鎮承包了一項工程,急需一筆資金周轉。正好村裡的敬老互助合作社有資金,我就從合作社貸了一筆資金。當天申請,當天放款,方便又快捷,幫我解決了融資難題。」近日,單縣李田樓鎮齊樓村村民齊偉強有了10萬元互助資金的及時補充,心裡的石頭落了地。
  • 合作社走出資金互助新模式
    ◆農民融資是個「老大難」,這些年我省農村風生水起的專業合作社資金互助,就是緩解融資難題的有益探索之一。據統計,全省開展資金互助合作的合作社達到了869家,佔到全省合作社總數的1.2%。這其中,有600多家合作社是由省供銷社領辦。
  • 興農棉花合作社內部資金互助效果好
    雜交棉和買樓有什麼關係?原來,老李是高唐興農棉花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社員,種了6畝雜交棉,去年,老李拿著雜交棉種植合同從合作社貸出了5萬元互助金,補上了兒子買樓和購農資的資金缺口。  憑合作社種植合同貸款,是該合作社的一項內部資金互助探索。  合作社收購棉花缺資金,社員有生產生活資金需求時貸款難,如何變這「兩難」為「雙贏」?
  • 合作社開展資金互助必須堅守「紅線」
    毛曉雅  門檻低、手續便捷、貸款靈活,這是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社的天然優勢。一般來說,社員因季節性生產所需的短期資金周轉,都能得到滿足,極大緩解了農民發展生產的資金難題。資金互助社在商業銀行、財政支農、民間小貸公司等農村金融主體之外,又開闢了一道更加接地氣的金融活水。
  • 汝南縣天中合作社:資金互助讓資金「活」起來
    5月3日上午,正在種植基地查看藥材長勢的青年農民李宏傑向記者講述了這種資金互助的好處,並連聲稱道:「汝南縣天中合作社幫過我的大忙,是他們的資金互助解決了俺家的燃眉之急。」李宏傑是汝南縣常興鎮王莊村人,2019年他在本地流轉土地40畝種植中藥材,並帶動周邊20多家農戶一起種植。去年6月份,他在包收農戶藥材時出現了資金缺口。
  • 六安市星供合信用互助專業合作社依託產業服務三農 資金互助增強...
    在革命老區安徽省六安市,有這樣一家企業,他們立足農村,專注於解決農民創業之路上的資金短板,積極創新勇於承擔,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這就是六安市星供合信用互助專業合作社,他們是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好幫手,鄉村振興大潮中的實幹家。  [鄉村試點]合作養殖幫助73戶脫貧  六安「星供合」通過「合作社+實體經濟+貧困戶」的模式助脫貧、增就業,實踐證明,效果非常好。
  • 重慶渝北農戶以土地資金入股生產互助股份合作社推三社融合發展
    4月27日,豔陽高照,重慶市渝北區茨竹鎮方家溝村民們都聚集到了一起,大家熱情高漲,一同見證方家溝生產互助農業股份合作社的成立,看著一排排農業生產機械用具,村民們愛不釋手,都湊上前去摸一摸。作為渝北區「三社」融合發展推進村,方家溝村593戶農戶以3000畝土地入股生產互助農業股份合作社為基礎,按照「一社三部」模式,即生產合作部、供銷合作部、資金互助部,積極開展「三社」融合發展,為「三社」融合發展打好基礎。
  • 資金互助合作社助力脫貧有實效好評如潮
    在推進資金互助業務中,互助社針對「四有一缺」(有意願、有技術、有勞力、有基礎、缺資金)的農戶、農村中小微企業以及貧困戶,創新性地實施「資金互助合作社+理事長+村級黨組織負責人+農戶」的創新金融支農模式,有效解決了發展資金短缺問題,為深化農村金融「造血式」扶貧提供了實踐經驗。  互助社將鄉鎮幹部、村幹部納入業務體系中,充分發揮當地基層組織的作用。
  • 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社再現倒閉事件 問題出在哪兒?
    【中國經營網綜合報導】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社再次發生倒閉事件。江蘇省徐州市賈汪鎮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社一名社員日前反映,去年5月,賈汪鎮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社突然倒閉,至今仍無法返還本金和利息,涉及金額達千萬。值得一提的是,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社倒閉事件並非個例,這與其背離互助本質、缺乏金融監管不無關係。
  • 合作社要用好內部資金互助功能
    正因為如此,他對合作社的觀察,既充滿關切的情感,又有旁觀者清的冷靜。從培訓、融資到時髦的「網商」,莊滌非有很多話要說。「老知青」再度下鄉  莊滌非年輕時曾在莒南縣「下鄉」,幹農活對他來說並不陌生。2014年6月,他出資成立的公司在蒙陰縣岱崮鎮東上峪村,後來成立了聯合社,涵括了之前種植、養殖、資金互助三種合作功能。
  • 創新互助合作的有益嘗試——襄陽市創辦農村綜合服務互助合作社的...
    襄陽市農業農村部門會同市場監管、銀監等部門出臺文件,確保互助合作規範運作。一是規範完善組織載體。互助合作社必須到市場監管部門登記,將「信用合作和資金互助」納入經營範圍,保證業務開展的合法性。二是規範完善內部設置。
  • ...建立新鄉賢資金互助合作社等舉措,探索出一條適合農村貧困老人...
    如何讓他們穩定脫貧,有尊嚴地安享晚年?  近年來,運城市大力發掘德孝文化內涵,通過開辦農村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建立孝善扶貧機制,探索新鄉賢資金互助合作模式等孝善助老的扶貧實踐,讓貧困老人有錢花、有飯吃,實現物質與精神雙重幫扶的同時,也涵育了文明鄉風、良好家風和淳樸民風。
  • 資金互助的路如何走
    合作社互助資金只在社內流動,對社外人員一律不開展業務;本社社員只有持社員證和資金互助證,才能辦理資金互助業務。在互助方式上,建立了社員登記評價體系,將社員分為5個星級,一星設定為6000元,初次借款必須從一星開始,建立良好的信用記錄後才可升級換星,提高互助金額;有不良信用記錄的,便會減星降額。  三是有一套嚴格的風險防控體系和規範的資金互助流程。
  • 鎮江丹徒一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千餘萬資金去向不明
    中國江蘇網2月2日訊 昨天,丹徒區農委和丹徒公安分局相關負責人來到榮炳,就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千餘萬資金去向不明、農民能不能拿回血汗錢的情況進行情況通報和答覆,計劃在春節前按比例向相關農民發放百萬資金。他說,所涉資金都是農民的血汗錢、養老錢,對此,榮炳鹽業區黨委、農委、公安等方面都很重視,多次召開協調會。公安部門也多次找合作社負責人季子雅談話,督促其籌集資金。竇主任說,榮炳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是在民政部門註冊登記的非企業法人,季子雅為獲得更大利益違規操作,將大量本應在榮炳運作的資金流向外地,屬違法行為。他們將加大督查力度,最大限度地降低農民的損失。必要時,將對季子雅採取法律手段。
  • 渝北成立首批生產互助農業股份合作社
    將著力整合土地規模經營、破解銷售融資難題  1月20日,渝北區首批3個生產互助農業股份合作社——大盛鎮青龍村生產互助農業股份合作社、統景鎮東河畔生產互助農業股份合作社、大灣鎮金鳳村生產互助農業股份合作社正式成立。這標誌著渝北三社融合發展探索出了新路徑。
  • 來安縣:互助合作社 脫貧好幫手
    儘管每個人臉上都掛滿了汗水,卻依舊掩飾不了他們內心的喜悅。 「雖然這豇豆不是我們家的,但是因為參與了種植的全過程,就像自己家的豇豆豐收了一樣高興。 」正在摘豇豆的田慶久對記者說。  原來,正在大棚裡忙碌的除周善雨外,其他人都是仰山村農業互助合作社的社員。仰山村是縣級重點貧困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57戶98人。為幫助農戶儘快脫貧,今年2月,該村農民群眾自發成立了互助合作社。
  • 聚焦「三農」:促進農民資金互助組織可持續發展
    這些基於農民內部信用合作而誕生的組織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當地農民的資金需求,緩解了農民和小微企業的資金困境,已成長為我國普惠金融體系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發展新型農村合作金融組織。在管理民主、運行規範、帶動力強的農民合作社和供銷合作社基礎上,培育發展農村合作金融,不斷豐富農村地區金融機構類型。
  • 山東600多家「資金互助」合作社助力春耕 農民可賒購
    今年,山東有600多家合作社開展資金互助,解了不少農民燃眉之急。  這些天,棗莊山亭區棗店香紅棗合作社的農民們正忙著儲備農資,由於參加了合作社的資金互助,他們買農資時不僅可以享受會員價,還能進行賒購。  棗莊棗店香紅棗合作社社員張召臣:「你看我兩個孩子都在上學,但是合作社自從入股之後給了很多方便,等到秋天,我把棗打下來之後呢,賣給合作社,再把這個帳還上。」
  • 自貢市試點建立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社管好農民「錢袋子」
    自貢市試點建立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社管好農民「錢袋子」 【字體:大 中 小】   自貢市近三年來成立了大安區三綠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社
  • 江蘇鹽城試點農民資金互助合作 引發擠兌倒閉潮
    讓人沒想到的是,僅僅9年過後,因部分合作社違背服務三農的初衷,挪用資金投資失敗,引發儲戶擠兌潮,鹽城一大波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倒閉。隨之而來的巨額資金窟窿、農戶上訪等問題,讓「鹽城模式」從當地政府極力推動的香餑餑,變成了燙手山芋,進退兩難。  11月15日上午,嚴春元站在鹽城銀聯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門口,臉上布滿和當天陰沉天空一樣的愁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