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互助促發展 利息收入敬老人

2020-12-05 齊魯晚報數字報刊
     本報訊 「我在終興鎮承包了一項工程,急需一筆資金周轉。正好村裡的敬老互助合作社有資金,我就從合作社貸了一筆資金。當天申請,當天放款,方便又快捷,幫我解決了融資難題。」近日,單縣李田樓鎮齊樓村村民齊偉強有了10萬元互助資金的及時補充,心裡的石頭落了地。
  近年來,單縣不斷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往深裡走、往實裡走。在鄉村振興實踐中,農村普遍面臨融資難題,在外部金融難以滿足發展需求的情況下,農民通過內置金融合作社,充分發掘內部潛力,聚集閒散資金,切實為鄉村振興提供內生動力。
  單縣新時代文明實踐敬老互助合作社是單縣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創新舉措,村民可以將閒置的資金、房屋、土地等作價入股,由合作社統一調配、運營,資金、房屋、土地得到循環利用,村民從中獲得分紅。
  新時代文明實踐敬老互助合作社把村民組織起來、資源資產資金集約經營起來、產權實現和交易起來,實現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村民變股民,重構合作文化、孝善文化、鄉賢文化,激發了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新時代文明實踐敬老互助合作社通過借款利息收入、農資集中採購收益、資產經營收益三種方式營利,盈餘按照一定比例用於社員分紅和集體經濟、公益事業發展,其中用於年長社員養老紅利佔比最大。
  互助合作社開闢了農民「死資產、死資源」變「活錢、活資本」的新路徑,為擴大內需激活了動力源泉。齊樓村黨支部書記、新時代文明實踐敬老互助合作社理事長齊泮彬說:「新時代文明實踐敬老互助合作社的核心理念是『資金互助促發展,利息收入敬老人』。一方面解決村民資金難的問題,給年輕人幹事創業提供有力的支持,另一方面合作社產生收益用於孝敬老人,能夠為村民和村集體帶來共富和雙贏。」

本稿件所含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

齊魯晚報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相關焦點

  • 這批新時代文明實踐敬老互助合作社有啥不一樣?資金互助促發展...
    單縣農村敬老互助合作社是農村公共福利互助養老的探索,也是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又一創新舉措。單縣新時代文明實踐敬老互助合作社的核心理念是「資金互助促發展,利息收入敬老人」,旨在為村民提供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綜合服務,把村民組織起來、資源資產資金集約經營起來、產權實現和交易起來,實現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村民變股東,「三起來」拉動「三變」,重構合作文化、孝善文化、鄉賢文化,激發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
  • 合作社開展資金互助必須堅守「紅線」
    毛曉雅  門檻低、手續便捷、貸款靈活,這是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社的天然優勢。一般來說,社員因季節性生產所需的短期資金周轉,都能得到滿足,極大緩解了農民發展生產的資金難題。資金互助社在商業銀行、財政支農、民間小貸公司等農村金融主體之外,又開闢了一道更加接地氣的金融活水。
  • 重慶渝北農戶以土地資金入股生產互助股份合作社推三社融合發展
    4月27日,豔陽高照,重慶市渝北區茨竹鎮方家溝村民們都聚集到了一起,大家熱情高漲,一同見證方家溝生產互助農業股份合作社的成立,看著一排排農業生產機械用具,村民們愛不釋手,都湊上前去摸一摸。作為渝北區「三社」融合發展推進村,方家溝村593戶農戶以3000畝土地入股生產互助農業股份合作社為基礎,按照「一社三部」模式,即生產合作部、供銷合作部、資金互助部,積極開展「三社」融合發展,為「三社」融合發展打好基礎。
  • 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社再現倒閉事件 問題出在哪兒?
    【中國經營網綜合報導】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社再次發生倒閉事件。江蘇省徐州市賈汪鎮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社一名社員日前反映,去年5月,賈汪鎮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社突然倒閉,至今仍無法返還本金和利息,涉及金額達千萬。值得一提的是,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社倒閉事件並非個例,這與其背離互助本質、缺乏金融監管不無關係。
  • 資金互助的路如何走
    設立互助資金上限,單筆互助資金原則上不得超過該社員股金的10倍,最高上限不得超過3萬元,期限不得超過1年。細化關鍵環節,推行「負面清單」,保證資金安全。  四是有一個穩固的產業支撐和不斷健康發展的產業鏈條。合作社始終堅持資金互助制度創新是產業發展的重要補充,著力在主導產業發展壯大上進行有益嘗試。
  • 江蘇鹽城試點農民資金互助合作 引發擠兌倒閉潮
    田榮富說,當時銀聯合作社不遺餘力地宣傳自己,稱合作社受國家法律保護,得到了鹽城市政府的支持,大廳裡展示有鹽城市主要領導鼓勵發展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的批示。  銀聯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和一般的商業銀行無異,但支付的利息要高很多。嚴春元回憶,當時商業銀行存款年息約為3%,而銀聯合作社一開始給儲戶承諾的年息為6.48%,後來更是漲到10%、12%。
  • 聚焦「三農」:促進農民資金互助組織可持續發展
    原標題:促進農民資金互助組織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農業和農村發展為我國農村金融改革與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歷史機遇,也催生了各類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全國各地均出現了各種類型、規模不一的農民資金互助組織。
  • 興農棉花合作社內部資金互助效果好
    據合作社社長李清濤介紹,隨著2008年黨中央關於「允許有條件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信用合作」和2009年國務院「支持供銷合作社領辦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農村資金互助社和互助合作保險試點工作」等有關政策的出臺,為他們開展資金互助業務增添了底氣。「2009年,合作社召開了全體股東會,全體股東一致同意將閒餘資金進行資金調劑互助。」他說。於是,專門開展這項業務的資金互助部很快成立,資金互助模式迅速推行。
  • ...建立新鄉賢資金互助合作社等舉措,探索出一條適合農村貧困老人...
    近年來,運城市大力發掘德孝文化內涵,通過開辦農村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建立孝善扶貧機制,探索新鄉賢資金互助合作模式等孝善助老的扶貧實踐,讓貧困老人有錢花、有飯吃,實現物質與精神雙重幫扶的同時,也涵育了文明鄉風、良好家風和淳樸民風。
  • 六安市星供合信用互助專業合作社依託產業服務三農 資金互助增強...
    去年,由於是第一年種草莓,沒見收成,也沒有財產到銀行抵押貸款,資金周轉困難,一籌莫展之際,僅憑一張身份證一天之內就借到了7萬元互助金。  [信用互助]出實招解決農戶創業資金  「星供合」結合現階段農村發展實際,以信用互助為前提,勇做鄉村振興的排頭兵。
  • 合作社走出資金互助新模式
    ◆農民融資是個「老大難」,這些年我省農村風生水起的專業合作社資金互助,就是緩解融資難題的有益探索之一。據統計,全省開展資金互助合作的合作社達到了869家,佔到全省合作社總數的1.2%。這其中,有600多家合作社是由省供銷社領辦。
  • 汝南縣天中合作社:資金互助讓資金「活」起來
    5月3日上午,正在種植基地查看藥材長勢的青年農民李宏傑向記者講述了這種資金互助的好處,並連聲稱道:「汝南縣天中合作社幫過我的大忙,是他們的資金互助解決了俺家的燃眉之急。」李宏傑是汝南縣常興鎮王莊村人,2019年他在本地流轉土地40畝種植中藥材,並帶動周邊20多家農戶一起種植。去年6月份,他在包收農戶藥材時出現了資金缺口。
  • 自貢市試點建立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社管好農民「錢袋子」
    自貢市試點建立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社管好農民「錢袋子」 【字體:大 中 小】   自貢市近三年來成立了大安區三綠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社
  • 「MMM金融互助」高收益從何而來?
    「此類運作模式違背價值規律,資金運轉難以長期維繫,一旦資金鍊斷裂,投資者將面臨嚴重損失。」銀監會等在預警中強調。  省銀監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還沒有接到類似的情況反映,如果是非法集資,省內投資者可以向公安部門進行報警。  1個月30%利息?
  • 互助卓扎灘:昔日「沙坑坑」 今朝「金窩窩」
    金秋的互助土鄉,鳥語花香,景色宜人。9月15日,「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全媒體大型採訪活動報導組來到互助土族自治縣威遠鎮卓扎灘村,沿著乾淨整潔的柏油路進村,獨具特色的土族院落,淡黃色的牆上繪上了彩虹圖案,整個村莊充滿濃鬱的土族氛圍。
  • 「MMM金融互助社區」系非法機構
    據新華社北京1月18日電 (記者李延霞)銀監會、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民銀行、工商總局四部門18日發布風險提示,「MMM金融互助社區」及類似金融互助平臺和公司未經工商部門註冊登記,系非法機構,具有非法集資、傳銷交織的特徵,廣大投資者要高度警惕。
  • 合作社要用好內部資金互助功能
    2014年6月,他出資成立的公司在蒙陰縣岱崮鎮東上峪村,後來成立了聯合社,涵括了之前種植、養殖、資金互助三種合作功能。在聯合社裡,公司以現金入股,當地農民以土地入股,從事蜜桃、山羊、長毛兔等產品的種植養殖。  聯合社成立後,莊滌非被推選為理事長。他到全國各地參加學習培訓,對外接洽銷售農產品,實地組織農民生產,在運營合作社的過程中收穫了樂趣,也產生了思考。
  • 資金互助合作社助力脫貧有實效好評如潮
    地處大別山紅色革命老區的六安市成立了「資金互助合作社」,從金融助力脫貧入手打通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任督二脈」。  創新金融支農方式:「支農、支小、支散」  2015年11月24日,六安市星供合資金互助合作社(原六安市供銷農業專業合作社為主體打造的「六安市供銷資金互助社」,以下簡稱為「互助社」)成立了。
  • MMM金融互助平臺再次被凍結
    30000元,下個月可收穫的利息高達9000元。在凍結和等待出售期內,每天都有1%的利息。② 動態:將此項目推薦給親朋好友。被推薦人每次投資金額的10%,都算作推薦人的提成。此外,發展「下線」還有額外的管理獎:第一代5%、第二代3%、第三代1%、第四代0.25%。因此,發展更多的人「入局」更有賺頭。
  • 鎮江丹徒一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千餘萬資金去向不明
    中國江蘇網2月2日訊 昨天,丹徒區農委和丹徒公安分局相關負責人來到榮炳,就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千餘萬資金去向不明、農民能不能拿回血汗錢的情況進行情況通報和答覆,計劃在春節前按比例向相關農民發放百萬資金。他說,所涉資金都是農民的血汗錢、養老錢,對此,榮炳鹽業區黨委、農委、公安等方面都很重視,多次召開協調會。公安部門也多次找合作社負責人季子雅談話,督促其籌集資金。竇主任說,榮炳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是在民政部門註冊登記的非企業法人,季子雅為獲得更大利益違規操作,將大量本應在榮炳運作的資金流向外地,屬違法行為。他們將加大督查力度,最大限度地降低農民的損失。必要時,將對季子雅採取法律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