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融資是個「老大難」,這些年我省農村風生水起的專業合作社資金互助,就是緩解融資難題的有益探索之一。據統計,全省開展資金互助合作的合作社達到了869家,佔到全省合作社總數的1.2%。這其中,有600多家合作社是由省供銷社領辦。由於缺少法律規範和支持,資金互助發展的規模和發揮的作用,與當前農業農村對金融發展的需求還很不適應。農民合作社內部信用合作的潛力仍很大。
□ 本報記者 孟 佳 趙洪傑 本報通訊員 李宇人
資金互助社難註冊
轉向合作社內求互助
自2007年銀監會批准首家全部農村資金互助社掛牌算起,這一備受關注的農村合作金融組織已走過6個年頭。6年來,這種由農民、農村小企業自願入股組成的社區互助性金融組織,尚未掀起「大風大浪」。
資金互助社成立的初衷很美:互助社內部吸收社員存款,為有資金需求的社員提供貸款,成為一個封閉運行的「農民銀行」。不過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資金互助社卻遭遇「高門檻」。
「太難註冊。」棗莊市山亭區水泉鎮供銷社主任劉興喜說。在水泉鎮供銷社的辦公室,至今仍掛著「山亭區水泉強源農資資金互助合作社」的章程。歷經多年,該章程早已泛舊,但這個資金互助社卻並未存在過。
按照銀監會《農村資金互助社管理暫行規定》,設立農村資金互助社需參照正規中小金融機構的組織架構,在註冊資本、營業場所等方麵條框甚多。對農村尤其是偏遠貧窮地區的農村來說,幾乎不具備這種條件。
水泉鎮供銷社走的是另一條路子。無法註冊具備獨立法人資格的資金互助社,水泉鎮供銷社就在創辦的各類專業合作社內部探索資金互助。早在2005年,水泉鎮供銷社就在新成立的強源農資合作社內部探索開展信用合作。此後,水泉鎮供銷社領辦的倪莊祥明大櫻桃專業社、田坑冬桃專業社也曾嘗試過類似信用合作。
閒置資金跨社調劑
搭建鎮級互助平臺
不過,專業合作社本身就是同業集聚的產物。社員種同一種果樹,用錢高峰時,所有人都需要錢,不用錢時所有資金都閒置。資金需求時段沒有錯位,專業合作社內部社員之間資金互助有難度。
基於此,2007年,水泉鎮供銷社推動以上三家專業合作社聯合成立了強源農資資金互助部。劉興喜介紹,冬桃9月份可採摘,櫻桃過年後就能銷售。農民獲得銷售款後,可存入資金互助部。而農資合作社備貨用款高峰期為次年春天,與其他兩個合作社期限上錯配,強源農資資金互助部可為農資合作社調劑資金。
「我們的存款月息是4到5釐,高於農信社。貸款一般不超過7釐,低於農信社。」劉興喜說,這讓農民有了存款積極性,讓專業合作社獲得低成本資金。2009年,資金互助部又吸收了9家專業合作社加入。這樣,資金互助部實際上成為一個鎮級資金互助平臺。
據了解,山亭區目前組建鎮級互助平臺的鄉鎮供銷社有3個,參與資金互助的社員1613戶,資金互助本金1730萬元,累計資金互助金額5860萬元。
允許實物入股
借力擔保公司
資金互助部成立時,山亭區供銷社入股5萬元,其餘14名合作社社員共入股10.9萬元。社員股東可獲得每年盈利部分不超過12%的分紅。按照成立章程,除非資金互助部解散,否則股金無法退出。
劉興喜說,這幾年的盈利早讓這些股東「回本」了,本身也沒多少錢,大家都無所謂。退掉股東的分紅,資金互助部成立幾年來,共盈利16萬,這些盈利全部轉為風險準備金,以增強互助部抗風險的能力。
和資金互助社必須以資金入股不同,山亭區的資金互助模式中,除資金外,也可以採用實物入股。例如,店子鎮東剪山村村民張繼生,2011年以3.6畝土地和180棵棗樹入股棗店香大紅棗種植專業合作社,折合人民幣1.8萬元。據此,他2013年可獲得1170元分紅。
除在合作社之間調劑資金外,資金互助部還與山亭區供銷社下屬的信用擔保公司相互調劑資金。另外,擔保公司與山亭區農信社合作,擔保公司將擔保基金存入山亭區農信社,後者以不超過基準利率上浮30%為合作社融資。
目前,水泉鎮專業合作社參與資金互助的社員有610戶,資金互助本金達630萬元,累計調劑資金2600多萬元。資金互助部的資金50%用於強源農資合作社春季、夏季、秋季儲備農資,30%用於各專業社之間資金調劑,20%用於社員零星借款和調劑給擔保公司。
山東省供銷社合作指導處處長肖錫章表示,目前省供銷社已在53個縣市領辦的600餘家合作社中開展了資金互助,互助額12億元左右,資金調劑能力可達30億至40億元。44個縣市區供銷社通過組建小額貸款公司或信用擔保公司初步形成了縣域融資平臺,同時密切與金融機構合作,不斷延長金融服務鏈條。有的還參與了當地村鎮銀行的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