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安縣:互助合作社 脫貧好幫手

2020-12-05 中安在線網站

  8月24日下午,記者走進來安縣張山鄉仰山村三河村民組貧困戶周善雨的5畝蔬菜大棚裡,看見七八個人正忙著對成熟的豇豆進行採摘、分類、綑紮、搬運。儘管每個人臉上都掛滿了汗水,卻依舊掩飾不了他們內心的喜悅。 「雖然這豇豆不是我們家的,但是因為參與了種植的全過程,就像自己家的豇豆豐收了一樣高興。 」正在摘豇豆的田慶久對記者說。

  原來,正在大棚裡忙碌的除周善雨外,其他人都是仰山村農業互助合作社的社員。仰山村是縣級重點貧困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57戶98人。為幫助農戶儘快脫貧,今年2月,該村農民群眾自發成立了互助合作社。該合作社不以盈利為目的,將村裡有勞動能力的村民組織到一起,以互助合作的形式,義務幫助貧困戶平整農田、種植作物、除草收割、餵養牲畜等。同時,合作社還經常組織有經驗的種養大戶,向貧困戶傳授種植養殖技術,並聯繫客商統一上門收購,優先組織貧困戶到種養大戶處務工,多途徑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

  種糧大戶田慶久,是合作社的帶頭人之一。他告訴記者,貧困戶周善雨因老伴去世前治病花光了家裡的積蓄,他本人又患有多種疾病,開始時根本建不起蔬菜大棚。田慶久組織社員召開緊急會議並達成一致意見,籌集資金幫助老周建大棚……

  眼看天快黑了,記者和社員們一起把豇豆裝上車,送到合作社過秤,晚上就發往上海市場。「這幾畝蔬菜,除了地是我的,其他都是社員的功勞啊!收入有保障,脫貧就有希望了! 」拿到賣豇豆的錢,周善雨的淚水在眼裡打轉。他告訴記者,菜種是大家幫助買的,建壟、打藥、銷售等都是大家幫忙幹的。「自己日子過好了,看見仍有鄉親生活在貧困中,心裡不是滋味啊!成立互助合作社,大家你幫我、我幫你,不等不靠,靠大家的努力一起過上好日子,這是我們共同的願望。」提起成立農業互助合作社的初衷,田慶久對記者說。

  據來安縣扶貧辦工作人員介紹,目前該縣11個貧困村全部成立了不同類型的農業互助合作社,已組織開展近200次互助活動,直接為貧困戶籌集資金5萬餘元,免除人工勞力費用30多萬元。

相關焦點

  • 資金互助合作社助力脫貧有實效好評如潮
    近年來,隨著「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戰略高度的上升,助推貧困群體快速致富,加速步入小康社會,已成為社會各行業的共同認知。地處大別山紅色革命老區的六安市成立了「資金互助合作社」,從金融助力脫貧入手打通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任督二脈」。
  • 六安市星供合信用互助專業合作社依託產業服務三農 資金互助增強...
    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19年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000萬以上」,「加大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力度」。在革命老區安徽省六安市,有這樣一家企業,他們立足農村,專注於解決農民創業之路上的資金短板,積極創新勇於承擔,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這就是六安市星供合信用互助專業合作社,他們是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好幫手,鄉村振興大潮中的實幹家。
  • 渝北成立首批生產互助農業股份合作社
    將著力整合土地規模經營、破解銷售融資難題  1月20日,渝北區首批3個生產互助農業股份合作社——大盛鎮青龍村生產互助農業股份合作社、統景鎮東河畔生產互助農業股份合作社、大灣鎮金鳳村生產互助農業股份合作社正式成立。這標誌著渝北三社融合發展探索出了新路徑。
  • 合作社要用好內部資金互助功能
    正因為如此,他對合作社的觀察,既充滿關切的情感,又有旁觀者清的冷靜。從培訓、融資到時髦的「網商」,莊滌非有很多話要說。「老知青」再度下鄉  莊滌非年輕時曾在莒南縣「下鄉」,幹農活對他來說並不陌生。2014年6月,他出資成立的公司在蒙陰縣岱崮鎮東上峪村,後來成立了聯合社,涵括了之前種植、養殖、資金互助三種合作功能。
  • 興農棉花合作社內部資金互助效果好
    原來,老李是高唐興農棉花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社員,種了6畝雜交棉,去年,老李拿著雜交棉種植合同從合作社貸出了5萬元互助金,補上了兒子買樓和購農資的資金缺口。  憑合作社種植合同貸款,是該合作社的一項內部資金互助探索。  合作社收購棉花缺資金,社員有生產生活資金需求時貸款難,如何變這「兩難」為「雙贏」?成立於2007年的興農棉花種植專業合作社進行了積極探索。
  • 合作社走出資金互助新模式
    ◆農民融資是個「老大難」,這些年我省農村風生水起的專業合作社資金互助,就是緩解融資難題的有益探索之一。據統計,全省開展資金互助合作的合作社達到了869家,佔到全省合作社總數的1.2%。這其中,有600多家合作社是由省供銷社領辦。
  • 創新互助合作的有益嘗試——襄陽市創辦農村綜合服務互助合作社的...
    2019年以來,湖北省襄陽市開展了農村綜合服務互助合作試點。農村綜合服務互助合作是一種以村為單位、農民合作社為載體、成員為主體,籌措資金在內部循環、收益用於分紅和壯大集體經濟、封閉運行的互助合作模式。襄陽市農業農村部門會同市場監管、銀監等部門出臺文件,確保互助合作規範運作。一是規範完善組織載體。互助合作社必須到市場監管部門登記,將「信用合作和資金互助」納入經營範圍,保證業務開展的合法性。二是規範完善內部設置。
  • 自貢市試點建立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社管好農民「錢袋子」
    自貢市試點建立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社管好農民「錢袋子」 【字體:大 中 小】   自貢市近三年來成立了大安區三綠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社
  • ...建立新鄉賢資金互助合作社等舉措,探索出一條適合農村貧困老人...
    農村貧困老人一直是脫貧攻堅過程中受關注的群體。如何讓他們穩定脫貧,有尊嚴地安享晚年?  近年來,運城市大力發掘德孝文化內涵,通過開辦農村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建立孝善扶貧機制,探索新鄉賢資金互助合作模式等孝善助老的扶貧實踐,讓貧困老人有錢花、有飯吃,實現物質與精神雙重幫扶的同時,也涵育了文明鄉風、良好家風和淳樸民風。
  • 合作社開展資金互助必須堅守「紅線」
    毛曉雅  門檻低、手續便捷、貸款靈活,這是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社的天然優勢。一般來說,社員因季節性生產所需的短期資金周轉,都能得到滿足,極大緩解了農民發展生產的資金難題。資金互助社在商業銀行、財政支農、民間小貸公司等農村金融主體之外,又開闢了一道更加接地氣的金融活水。
  • 汝南縣天中合作社:資金互助讓資金「活」起來
    映象網訊網訊(記者 黃向陽 實習生 吳國華 通訊員 朱曉吾)「資金互助手續簡便、門檻低、信譽好、效率高,特別適合我們農戶資金需求量小、季節性強、有效抵押物不足的客戶。」5月3日上午,正在種植基地查看藥材長勢的青年農民李宏傑向記者講述了這種資金互助的好處,並連聲稱道:「汝南縣天中合作社幫過我的大忙,是他們的資金互助解決了俺家的燃眉之急。」李宏傑是汝南縣常興鎮王莊村人,2019年他在本地流轉土地40畝種植中藥材,並帶動周邊20多家農戶一起種植。去年6月份,他在包收農戶藥材時出現了資金缺口。
  • 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社再現倒閉事件 問題出在哪兒?
    【中國經營網綜合報導】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社再次發生倒閉事件。江蘇省徐州市賈汪鎮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社一名社員日前反映,去年5月,賈汪鎮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社突然倒閉,至今仍無法返還本金和利息,涉及金額達千萬。值得一提的是,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社倒閉事件並非個例,這與其背離互助本質、缺乏金融監管不無關係。
  • 這批新時代文明實踐敬老互助合作社有啥不一樣?資金互助促發展...
    8月8日,菏澤市首批以農村內置金融為核心的合作社——單縣高老家鄉張武樓村、李田樓鎮齊樓村、楊樓鎮崇福集村、龍王廟鎮劉土城村新時代文明實踐敬老互助合作社開業運營。單縣農村敬老互助合作社是農村公共福利互助養老的探索,也是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又一創新舉措。
  • 總社倡議:大力弘揚互助合作精神全力做好扶貧工作
    供銷合作社是黨和政府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要載體,致力脫貧攻堅義不容辭、責無旁貸。為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大力弘揚互助合作精神,全力做好供銷合作社扶貧工作,為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做出更大貢獻,現向全國各級供銷合作社發出如下倡議:一、切實提高政治站位。
  • 山東600多家「資金互助」合作社助力春耕 農民可賒購
    今年,山東有600多家合作社開展資金互助,解了不少農民燃眉之急。  這些天,棗莊山亭區棗店香紅棗合作社的農民們正忙著儲備農資,由於參加了合作社的資金互助,他們買農資時不僅可以享受會員價,還能進行賒購。  棗莊棗店香紅棗合作社社員張召臣:「你看我兩個孩子都在上學,但是合作社自從入股之後給了很多方便,等到秋天,我把棗打下來之後呢,賣給合作社,再把這個帳還上。」
  • 鎮江丹徒一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千餘萬資金去向不明
    中國江蘇網2月2日訊 昨天,丹徒區農委和丹徒公安分局相關負責人來到榮炳,就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千餘萬資金去向不明、農民能不能拿回血汗錢的情況進行情況通報和答覆,計劃在春節前按比例向相關農民發放百萬資金。公安部門也多次找合作社負責人季子雅談話,督促其籌集資金。竇主任說,榮炳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是在民政部門註冊登記的非企業法人,季子雅為獲得更大利益違規操作,將大量本應在榮炳運作的資金流向外地,屬違法行為。他們將加大督查力度,最大限度地降低農民的損失。必要時,將對季子雅採取法律手段。近日民政部門將拿出合作社押金100萬元交農委並按比例付給農民。
  • 「新春走基層」生產互助農業股份合作社還能這麼玩兒?看重慶渝北...
    當天,該區首批3個生產互助農業股份合作社——大盛鎮青龍村生產互助農業股份合作社、大灣鎮金鳳村生產互助農業股份合作社、統景鎮東河畔生產互助農業股份合作社同時揭牌,標誌該區「三社融合」發展蹚出一條新路。1月20日,大盛鎮青龍村生產互助農業股份合作社成立大會現場,新當選的合作社理事會成員、監事會成員與股東見了面,明確了合作社的主要業務範圍。渝北區政府副區長顏其勇介紹,該區村級生產互助農業股份合作社,是一個生產服務、供銷服務、信用服務「三位一體」的融合社。
  • "民間互助合作"新模式 陝西成立果業專業合作社
    4月20日,經陝西省民政廳批准,陝西省果業專業合作社聯合會在西安成立。  由10家果業專業合作社的理事長共同發起成立的這個聯合會匯集了陝西省120家規模大、標準高的果業專業合作社,今後將在蘋果、獼猴桃、柑橘、酥梨等主要水果產業發展中,搭建「技術推廣、信息傳播、市場銷售」的新平臺,這也是陝西省果業發展開啟「民間互助合作」的新模式。
  • 奶山羊養殖合作社敲開脫貧「致富門」
    因為在村上奶山羊養殖合作社務工的他,眼看自己精心照料的羊群中,有20隻奶山羊在近日陸續生了羊羔,他心想,只要自己把羊養得好,產奶品質好,在不久的將來,眼前的奶山羊定會幫他脫貧致富,敲開幸福的大門。何應輝是何家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以前一家5口人僅靠幾畝薄地和他打零工來維持生計,日子過得很拮据。
  • 渝北將建58個「三社」融合農業股份合作社
    渝北引導農民以土地和資金入股發展高效農業將建58個「三社」融合農業股份合作社近日,渝北區興隆鎮永興村、木耳鎮金剛村、雙鳳橋街道興旺村同時成立村級生產互助農業股份合作社「三社」指的是供銷社、合作社和信用社,它們是服務農村的三大主力軍。渝北區在村級創新成立生產互助農業股份合作社,下設融合「三社」功能的生產合作部、供銷合作部和資金互助部。其中,生產合作部負責土地協調、產業規劃設計和日常管理管護;資金互助部負責解決村民、合作社生產上的資金需求,確保股東分紅收益;供銷合作部則對接渝北區供銷社,實現優質農資統一配送和打通銷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