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桂林 趙永斌
蛇年大年三十,山東高唐縣梁村鎮李化梓村的李丙樂一家邊包水餃邊熱鬧地拉著家常,李丙樂對兒子李健說,去年咱家那6畝雜交棉可立了功了,否則,你買樓缺的錢還真是很難辦。
雜交棉和買樓有什麼關係?原來,老李是高唐興農棉花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社員,種了6畝雜交棉,去年,老李拿著雜交棉種植合同從合作社貸出了5萬元互助金,補上了兒子買樓和購農資的資金缺口。
憑合作社種植合同貸款,是該合作社的一項內部資金互助探索。
合作社收購棉花缺資金,社員有生產生活資金需求時貸款難,如何變這「兩難」為「雙贏」?成立於2007年的興農棉花種植專業合作社進行了積極探索。據合作社社長李清濤介紹,隨著2008年黨中央關於「允許有條件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信用合作」和2009年國務院「支持供銷合作社領辦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農村資金互助社和互助合作保險試點工作」等有關政策的出臺,為他們開展資金互助業務增添了底氣。「2009年,合作社召開了全體股東會,全體股東一致同意將閒餘資金進行資金調劑互助。」他說。於是,專門開展這項業務的資金互助部很快成立,資金互助模式迅速推行。
據了解,資金互助模式推行後,由於資金量的不斷擴大,為保證社員的資金支取,形成了「532」機制,即:合作社吸收的資金的50%用於棉花收購,30%用於合作社內部社員互助或供銷社相關經營實體使用;20%資金作為互助準備金。社員使用資金必須用種植合同做擔保,每畝合同最高可使用2000元,累計不超過5萬元,資金在棉花收購後連本帶利一次收回。
「『封閉運行'是我們的一大特色。」李清濤說,為防範資金風險,合作社資金主要用於合作社的自身發展和需要,其次用於社員間的生產生活,資金不放高利貸,不進城,確保資金互助這項業務嚴格控制在合作社內部,使之真正取之於社員,用之於社員,讓社員受益。合作社的種棉大村郭豐村去年因村內道路改造急需資金,該村便以種植合同作擔保從合作社貸款6萬元,確保了村內道路整修的順利完工。李丙樂去年4月份因兒子買房造成資金困難,連買農資都成了問題。正發愁時合作社的資金互助給其帶來了「及時雨」。李丙樂以種植合同做擔保很快便從合作社得到5萬元互助金,解了「燃眉之急」。「在合作社用互助金比在銀行貸款手續簡單得多,方便快捷,全天候24小時服務,只要俺們社員一個電話,不論白天黑夜、颳風下雨、節假日都立刻辦理,並且利率不比銀行高。」李丙樂滿意地說。他所用互助金款去年11月份已全部由合作社從棉花款中自行扣除。「合作社封閉運行的資金互助模式對合作社和社員來說都非常安全,互利共贏,既解決了合作社收棉花的資金問題,又因合作社最了解社員的家庭狀況,不需要考察,沒有風險,自成立資金互助業務後沒有一筆壞帳。合作社在資金總量上進行控制,在社員使用上把風險控制在了零風險。」談起這一運行模式的安全性李清濤自信地說。
目前合作社融資已達1200萬元,調劑資金2000餘萬元,且全部在合作社內部運行,全部使用在社員的生產生活中。資金全部來自於社員的棉花款。合作社真正形成了完整的「育繁推一體化,購銷加一條龍,資金互助促發展」的棉花經營服務體系。
合作社的資金互助模式「體內循環」,「體內受益」,這一「草根銀行」帶富一方棉農,更育壯了棉花產業的「大樹」。合作社現有團體社員5個,個體社員556個,股東社員16人,擁有200畝高標準的雜交育種棉基地一處,良種棉基地2萬畝,帶動周邊種植面積10萬畝,為農民年增收3000萬元。
日前在聊城召開的農村合作組織工作座談會上,李清濤的發言贏得來聊城調研的省委副書記、省長郭樹清的三次帶頭鼓掌。李清濤說,最根本的是我們推行的資金互助模式符合有關政策和近期剛出臺的中央一號文件,特別是近年來該模式成功運行的良好效果得到了大家的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