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小孩子的錢是最好賺的,但同時,賺小孩的錢,也是要求最講「良心」的。例如就我們的照明行業而言,如何用光保護祖國未來小花朵的視力成長,也就是個不容迴避和忽視的問題之一。
今天,小編就跟大家一起來關注一下國內多個省市學校裡的教室照明現況。
教室照明對學生影響有多大?
從前,教室裡的照明一般只要求夠亮,不容易壞就行。如今,時代不一樣了,隨著教學環境的改進,照明技術的發展,採光達標已經是教室照明的最低要求,更進一步要考慮到的是視力保護、節能環保的指標。
據中國首份系統研究視覺健康的白皮書《國民視覺健康》調研顯示,5歲以上人群中,近視比例為35.16%至39.21%,即每3個人就有1個人是近視,近視的總患病人數在4.37億至4.87億之間。
可見,預防近視就要從娃娃抓起。有調查顯示,我國中小學生每天約60%的時間在教室,當教室採光和照明條件不足、光線過暗,學生就會本能地靠近書本,時間一久,自然會使眼睛屈光系統產生變化,導致近視發生。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於光生物效應的教室健康照明研究》實驗中更科學地表明,學校教室照明將直接影響學生學習效率及視力健康。
目前有越來越多的學校意識到照明對學生視力影響的重要性,著手開始進行燈光改造工程,升級了原有的照明方式,例如將教室、走廊、操場、宿舍、食堂的照明改為LED照明。然而,針對學校LED照明產品使用的國家標準暫缺,學校在採購和使用中還沒有相關的依據。
廈門市
政企聯合成立學校照明環境研究中心
2016年6月17日,教育部教育裝備研究與發展中心和廈門立達信照明有限公司聯合成立了「學校照明環境研究中心」。據稱,這一中心致力於學校健康照明環境研究,向學校科普健康教室照明的知識,為學校提供專業的照明檢測與設計服務,為師生建立良好的視覺環境,為國家相關部門制定相關學校照明標準提供數據支撐及參考意見。
由於當下市場上LED照明燈具參差不齊,部分標榜節能的產品卻以犧牲學生的視力健康為代價。針對這個現狀,該中心將開展研發保護學生視力的全護眼照明燈具工作,從照度、眩光、光頻閃、顯色指數、色溫、藍光等六大核心參數進行全面提升優化。並進一步考慮如何科學合理布置燈具的安裝位置,解決學校教室照度均勻度不均、眩光危害等問題。
目前,該中心確立《學校健康教室照明標準化及產品實現研究》作為研究課題,並將在全國範圍開展學校教室燈光照明環境調研。為讓學校對健康光環境教室有更直觀的體驗,將從前期被調研的學校中挑選學校進行照明改造,並對改造前後學校教室各項照明指標進行比對,確保優於國家標準。最後輸出《學校健康教室照明標準化及產品實現研究》的課題研究報告。
2016年7月1日,教育部教育裝備研究與發展中心相關人員前往廈門調研,走訪了8所學校,其中包括4所小學、2所初中、2所高中。同時,還向20所學校發放調查問卷。據悉,廈門是教育部此行調研活動的第一站,目的是為學校照明工作收集數據,並將出臺教室照明的行業標準。
據教育部教育裝備研究與發展中心學校後勤裝備處處長沈英琪介紹,現在教室使用的燈光包括有螢光燈、白熾燈、LED燈等多個品種,為了搜集科學而客觀的數據,找出對學生最理想的光源,教育部將進行全國範圍的調研,最終出臺「教室燈光照明環境標準」。
佛山市
正式發布《中小學教室照明設計標準》
2016年5月11日,佛山市第二屆產業跨界交流會暨佛山照明行業+阿里巴巴市場戰略高峰論壇舉行,會上,健康照明產業佛山聯盟聯合發布《中小學教室照明設計標準》。據悉,標準由健康照明產業標準聯盟提出,由中山大學、復旦大學、佛山市技術標準研究院、佛山市照明燈具協會、中國賽西(廣州)實驗室、國星光電、歐司朗等共同負責起草。
標準從6大指標進行規範,包括對藍光的危害等。此外,標準提出,對於無視覺顯示終端的教室,維持平均照度應≥300lk(lk為照度單位),眩光值≤16ugr等。佛山市照明燈具協會秘書長張華介紹,這一標準參照上海等地標設計,比全國性標準技術參數更與時俱進。如申請省地方標準獲得通過,今後將成為廣東省內中小學教師照明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