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標】掌握運動和力的關係及其相關的實驗探究,體會理想實驗法.
【知識點睛】
1. 探究運動和力的關係
實驗現象:去掉木板上的棉布,運動的小車所受的阻力減小,向前滑行的距離變大.
設想:如果小車運動時不受阻力,它將永遠運動下去.
注意:
(1)每次實驗,都要使小車從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保證小車在滑下斜面的時候具有相同的速度.
(2)結論並非直接由實驗得出,而是經過符合邏輯的科學推理得來的.這是運用了理想實驗法.
2. 運動和力的關係:
(1)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
(2)力是物體運動狀態改變的原因;
(3)運動的物體若不受阻力,它會永不停息的運動下去.
【隨堂練習】
1.人類對「運動和力的關係」的認識經歷了一個曲折漫長的探索過程.
(1)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認為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這一根據生活經驗和事物表象得出的錯誤觀點被人們沿用了近兩千年.
(2)十七世紀,伽利略通過理想斜面實驗,正確地揭示了「運動和力的關係」.如圖所示,伽利略的斜面實驗有如下步驟:
①減小第二個斜面的傾角,小球在這個斜面上仍然要達到原來的高度.
②兩個對接的斜面,讓小球沿一個斜面從靜止滾下,小球將滾上另一個斜面.
③如果沒有摩擦,小球將上升到原來釋放時的高度.
④繼續減小第二個斜面的傾角,最後使它成水平面,小球將沿水平面以恆定速度持續運動下去.
上述步驟中,有的屬於可靠事實,有的則是科學推論,將這些事實和推論進行分類和排序,以下正確的是_______.
A.事實②→事實①→推論③→推論④
B.事實②→推論①→推論③→推論④
C.事實②→推論①→推論④→推論③
D.事實②→推論③→推論①→推論④
(3)伽利略得出:運動物體如果不受其他物體的作用,將會_________下去,伽利略由此開創了實驗和推理相結合的科學研究方法.
2.如圖是探究阻力對運動物體的影響的實驗裝置.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每次實驗時,應使小車從同一高度從靜止開始滑下
B.每次實驗時,應保持水平桌面的粗糙程度相同
C.水平表面越粗糙,小車的速度減小得越快
D.實驗證明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3.在運動和力的關係時,我們做了如圖所示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1)每次實驗,都要使小車從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是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中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的越_________,運動的距離越___________.
(3)在實驗的的基礎上推理出:運動物體如果不受其它物體的作用,將會_______________.
隨堂練習答案:
1.D;永遠運動下去;
2.BD;
3.(1)保證小車在滑下斜面的時候具有相同的速度;
(2)慢;遠;
(3)永遠運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