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4日,白令三維獲悉,空間製造技術的領導者 " Made In Space"(MIS),將於9月29日將第一臺陶瓷3D列印製造設備送入國際空間站(ISS)。
作為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第14次商業補給任務(NG-14)的一部分,這臺渦輪陶瓷製造設備(CMM)將成為第一臺在軌運行的立體光刻(SLA)3D印表機。
MIS的首席工程師、MIS母公司和航空航天集團Redwire的首席技術官Michael Snyder說:"這次任務是一個令人興奮的機會,進一步證明了國際空間站作為商業創新和利用平臺的價值。通過與NASA的合作,我們正在確定和開發先進的在軌製造工藝,可以從地面市場產生可持續的需求。"
△Redwire對Made In Space的收購不會影響公司與NASA或國際空間站的合作,圖片來自MIS
增材製造與國際空間站
CMM將是MIS向國際空間站發送的第五個設備。2019年10月,MIS與巴西石化公司Braskem合作開發了站內3D列印部件的塑料回收裝置。而第一代和第二代3D印表機的在軌和離軌業務可以追溯到2014年。
去年,NASA在國際空間站上安裝了美國航空航天公司Tethers Unlimited的Refabricator系統。Refabricator系統是一個3D印表機和塑料回收機,由NASA的小企業創新研究計劃資助開發。美國宇航局還與KULR技術集團合作,通過熱失控屏蔽(TRS)存儲解決方案在ISS上運輸和存儲電池。
7月,工業界、學術界和政府專家來到太空科學促進中心(CASIS)的虛擬空間快速成型製造研討會。與會者討論了空間微重力下的快速成型製造,以及其開發新型先進材料的潛力。
△上一期的空間增材製造研討會,圖片來自ISS國家實驗室
CMM
據MIS介紹,CMM代表著在國際空間站上實現了一種 "全新的 "3D列印技術,而且這種技術可以提高空間站的商業利用率。
這個空間製造裝置用於證明在微重力環境下製造單件陶瓷渦輪部件的可行性。以這種方式製造渦輪部件可以使其表現出更高的強度和更低的殘餘應力,因為可以消除重力引起的缺陷,如沉澱和成分梯度。
CMM與詹森航天中心的NASA國際空間站研究集成辦公室合作開發,CMM的SLA 3D列印方法使用UV固化樹脂和UV雷射器來列印高度精確的渦輪部件。
MIS空間運營副總裁Matthew Napoli說:"Made In Space向空間站發送的陶瓷製造技術代表了商業能力在軌道上的擴展,我們正在與NASA和我們的技術合作夥伴一起,開發可以產生改變遊戲規則的創新,通過在太空製造向地球提供效益。"
位於加州的HRL實驗室和Sierra Turbines公司也作為技術合作夥伴參與了CMM任務。
△Braskem回收機,圖片來自 "Made In 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