仟葉教育:星辰大海,永不止步

2020-07-26 烏魯木齊仟葉學校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啟航,正式開啟自主探測火星之旅!


「天問」的徵途


「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兩千多年前,屈原以一首《天問》 抒發了古人對宇宙萬物的好奇和追問。


今有「天問一號」升空,對這份「問卷」標註了當代科學的一種回答。同時「天問」也是火星任務,行星探測共有的名字,是中國人探尋更遙遠天際的開始。


從地球出發到達火星,天問一號要經歷4億公裡的旅途。有人打了個比方:相當於從巴黎擊出一隻高爾夫球,準確落入東京的一個洞裡。迄今為止發射的44個火星探測器,只有一半成功「進洞」。可見此行的難度!


仟葉教育:星辰大海,永不止步

著陸巡視組合體的工作過程:著陸火星、分離火星車、火星車開展巡視探測。| CCTV


而「天問一號」將攜帶環繞器(軌道器)、著陸架和火星車三個大傢伙,完成「環繞」、「著陸」、「巡視」火星的三大任務,這在世界航天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想要一次把3個大傢伙運上火星,首先必須解決的難題就是運輸工具——火箭。要知道,相比於40萬公裡外的月球,火星可遙遠得多得多。


仟葉教育:星辰大海,永不止步

圖源NASA

不過,直線距離的對比,對我們理解火箭的發射難度其實並沒有直接的意義,因為不管是去月球還是去火星,探測器都不是直 線飛過去的,而是通過火箭的運力把探測器送入一個大橢圓軌道,讓探測器飛著飛著自然而然和火星「相遇」——這就是傳說中的「霍曼轉移軌道」。


仟葉教育:星辰大海,永不止步

從地球到火星的霍曼轉移軌道,這樣的發射窗口每26個月一次。凡是跟你們說火星發射窗口是地球和火星距離最近


之所以選擇這樣的方式飛往火星,完全是因為對我們可憐弱小又無助的地球人來說,相比於珍貴的火箭燃料,時間可以說是極其廉價——為了儘可能節省燃料,在路上花上個一年半載根本不是事兒。


歷經坎坷,「胖五」就位


儘管路程不等於直線距離,但去往更遙遠的火星,依然需要我們有更強大的火箭


那就是——長徵五號


仟葉教育:星辰大海,永不止步

長徵五號——胖五就位

江湖人稱「胖五」的長徵五號火箭,經歷過真正的至暗時刻。


· 2016年11月3日,長徵五號遙一火箭雖然二級出了些狀況,但還算順利完成任務,將實踐十七號衛星送入地球靜止軌道。

· 2017年7月2日,長徵五號遙二火箭發射失敗,帶著實踐十八號衛星一同葬身太平洋,也直接導致原計劃2017年11月發射的嫦娥五號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延期。

· 之後,就是在黑暗中漫長的摸索,尋找故障原因,不斷測試和驗證。


908個日日夜夜,這黑暗如此漫長。


直到2019年12月27日,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成功將實踐二十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歷經坎坷,王者歸來。


仟葉教育:星辰大海,永不止步

長徵五號遙三發射升空。這份沉甸甸的成功背後,是無數航天工作者們兩年多的嘔心瀝血,是無數中華兒女的堅韌和拼搏 | 我們的太空 史悅 呂炳宏


2020年1月19日,長徵五號遙四火箭的氫氧發動機完成了總裝出廠前的最後一項驗證:100秒校準試車——標誌著這臺發動機性能達到預定要求,即將轉入火箭總裝階段。


長徵五號遙四,就是負責發射天問一號的火箭


在7月17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已經被垂直轉運至海南省文昌航天發射中心的發射區。此刻,「胖五」已經帶著「天問一號」,前往紅色的火星。


4億公裡外的訊息傳遞


5噸重的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升空,但這才僅僅是個開頭。


火星最遠時距離地球4億公裡,是地月距離的1000倍。而距離越遠,不僅信號傳輸時間越長,更重要的是信號衰減也越劇烈。相比於月球,遙遠的火星顯然為地球與探測器之間的通訊帶來了更大的挑戰。


與火箭和探測器保持通訊,或者說「測控和數傳」,可以拆分為三個方面的問題:1)跟蹤(火箭、探測器的)位置和速度;2)向探測器發送指令;3)接收探測器傳回的探測數據。


而這三個方面都需要強大的地面站,或者說數目更多、分布更廣、口徑更大的地面天線,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事實上,中國從嫦娥任務開始就已經在一步一個腳印地組建深空測控和地面接收網了。


2013年,佳木斯66米和喀什35米天線深空站正式建成並投入使用;2017年底,阿根廷35米天線深空站建成並正式投入使用。


至此,中國已經初步組建了自己的深空測控網。

仟葉教育:星辰大海,永不止步

全球主要深空測控設施分布。截止目前,我國深空測控網由中國中國西北部喀什地區35米深空站、中國東北部佳木


在此基礎上,為了火星和接下來更遠的深空探測任務,中國還在繼續強化測控網的建設,向著更大、更多、更廣的目標邁進。


2019年10月底,西安衛星測控中心位於喀什的3臺35米天線完成吊裝。


另一邊,在探測數據的接收方面,2020年4月25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在天津武清的70米天線(GRAS-4)吊裝成功,預計到2020年10月投入使用,可以在天問一號抵達火星之後加入數據接收工作。


任探測器飛得再遠,都能「抓得住」,「收得到」,這是我們邁向星辰大海的前提和保障。

著陸火星:挑戰「探測器墳場」


即使順利飛到火星附近,地面站也沒和探測器失聯,對於一個著陸任務來說,其實才只成功了一半。


這一點也沒有誇張。從1960年人類第一次嘗試發射火星探測器至今,一共有15次火星著陸任務成功進入了火星大氣層,但只有8次任務成功著陸並順利開展探測工作——近一半的失敗率讓這顆紅色星球至今還保有「探測器墳場」的稱號


仟葉教育:星辰大海,永不止步

截止2020火星發射窗口之前的火星著陸版圖,括號裡的是抵達年份。數據來源:MOLA,製圖:haibaraemily


著陸火星比著陸月球要危險得多,這很大程度上要怪火星有大氣層。儘管火星大氣層很稀薄,表面大氣壓只有地球的6%,但也足以形成一個「屏障」,讓毫無防備的探測器「未達火星先燒壞」了。


總之,相比於簡單直接的月球著陸任務,火星著陸任務多了很多複雜的步驟。例如著陸組件得先被塞進一個隔熱盾裡保護起來,降落傘要能打得開撐得住,減速到一定程度隔熱盾還要打得開拋得掉…… 而這些都得靠探測器自主判斷和完成


更複雜,也往往意味著更多不確定性。任何一個操作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會讓探測器無法成功著陸。這對於第一次嘗試著陸火星的中國來說,顯然有太多太多巨大的挑戰。


探索火星,我們已經啟程,這註定是一條充滿挑戰的荊棘之路,但也是中國想要邁向行星,去往更遠的星球所必須拿下的起點。

仟葉教育:星辰大海,永不止步

星辰大海,永不止步!


孩子們:未來,還有更多未知等待你們去探索。


星辰大海,並非只是一場夢。希望你敢於追夢,去擁抱宇宙的浩瀚!

相關焦點

  • 中國人首次太空漫步12周年,朋友圈這樣發,星辰大海永不止步!
    星辰大海,永不止步,這很中國!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可以發在朋友圈的幾條文案。2、即使人類於浩瀚宇宙生如蜉蝣,我們也不曾停止探索的腳步3、銘記歷史瞬間,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4、"問天"徵途,永不止步,漫步太空,星辰大海
  • 星辰大海 永不止步
    中國人從未停下「問天」的步伐星辰大海,永不止步銘記驕傲瞬間
  • 仟葉教育:送給每一個仰望星空的孩子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終將飛得更遠。仟葉教育知識店鋪,將大自然探索系列課程送給每一個仰望星空的孩子。
  • 星辰大海,永不止步!VR直播見證「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半個世紀以來,中國航天從無到有,從篳路藍縷到星辰大海,我們從未停止前進的腳步。在凌晨的四點,整個VR直播間觀看人數高達幾十萬,每個人都在為嫦娥五號加油助威,「中國加油」等評論被刷屏,千千萬萬的中國人心懷強國理想。當發射成功的那一瞬間,為我們的航天技術感到驕傲,吾輩應自強不息,奮力拼搏。
  • 扭曲機器 2020「永不止步」三城專場演出正式公布
    在艱難低谷的一年裡,扭曲機器將以凝聚在音樂中的陽剛與熱血,給人們帶去「永不止步」奮力前行的希望與祝福。他們是中國搖滾樂的開創者,自千禧年之前開啟樂隊生涯,至今已然走過22個年頭,以獨樹一幟的鮮明風格和永不止步的堅定態度奠定了在中國搖滾史上舉足輕重的地位,也見證著中國搖滾樂的發軔與裂變。
  • 零壹空間航天科普基地掛牌成立,弘揚航天精神永不止步
    近日,零壹空間航天科普基地掛牌成立,弘揚航天精神,推廣航天文化,零壹空間永不止步。零壹空間航天科普基地建築面積1500㎡,展廳面積1000㎡,包含航天發展歷程區、火箭展示區、衛星展示及應用區等,科普教育內容板塊設有太空飛行器、固體發動機、制導一體化、通用地面站等七大主題。
  • 致敬伽利略 OPPO Find X探索永不止步
    代表了Find永不停止的探索精神,而當想像力基因遇上勇於探索的精神,必定會激發出顛覆性的科技。本文屬於原創文章,如若轉載,請註明來源:致敬伽利略 OPPO Find X探索永不止步http://mobile.zol.com.cn/690/6908490.html http://mobile.zol.com.cn/690/6908490.html
  • 金雞雕塑正式揭幕 可以不停旋轉 象徵中國電影人永不止步
    金雞雕塑正式揭幕 可以不停旋轉 象徵中國電影人永不止步 2019-11-19 19:10:14 來源:廈門網  |  作者:詹文 | 字號:A+ | A- 【金雞雕塑揭幕】今天下午,第28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金雞雕塑揭幕儀式在海峽大劇院前廣場舉行
  • 辣椒、番茄茄科類生長環境及仟金方營養方案!
    3、水分: 番茄地上部莖葉繁茂,蒸騰作用比較強烈,蒸騰係數為800左右,需水較多。但番茄根系十分發達,吸水能力較強,對水分要求屬半耐旱特點,空氣相對溼度45-50%為宜。
  • 仟葉教育:「北鬥」拍了拍你,告訴你這些秘密
    登攀永無止境,夢想催人奮進,北鬥系統建設者們追求卓越的本色永不改變。走向全球的中國北鬥,大有可為,未來可期。
  • 【崇德向善 見賢思齊 德耀中華】張信威:永不止步的科技尖兵
    【崇德向善 見賢思齊 德耀中華】張信威:永不止步的科技尖兵央視網  作者:  2019-07-22 1960年,張信威從北京大學物理系畢業後
  • 熱血院士葉培建:面向未來 探索星辰大海
    葉培建央視網消息(記者 賽欣言):總有人問:「去月球幹什麼?能帶來多少GDP?」 葉培建說:「宇宙就是個海洋,月亮就是釣魚島,火星就是黃巖島,我們現在能去我們不去,後人要怪我們。別人去了,別人佔下來了,你再想去都去不了。
  • 永不止步,開啟湘鋼一中 「二次創業」新徵程
    ,潛力越大,活力釋放得也就越充分——這是湘鋼一中教育領頭人的共識。在當前改革和發展的教育發展大勢下,實現學校發展由粗放型向內涵型轉變,教師教學由經驗型向研究型轉變。第二,始終保持謙恭與謹慎,努力提升修養與水平,進步成長。第三,始終以學生發展為核心,意志堅定、充滿激情地推動學校改革發展。在學校領導班子的不斷探索和對教育事業的追尋中,湘鋼一中保持著昂揚的步伐和前進的姿態,精誠團結、不斷超越,爭創一流、永不止步。
  • 花葉永不相見,花色絢麗,人稱「花不見葉」的彼岸花,你認識嗎?
    彼岸花有個奇特的生長特性,總是先開花後長葉,開花時沒有葉子,長葉子時絕對沒有花,故花葉永不相見。由於這一特性,彼岸花又被稱為「花不見葉」。彼岸花,花開開彼岸,花葉兩不相見,生生相錯。人們相傳此花只開於黃泉,是黃泉路上唯一的風景,所以,彼岸花的花語叫做「悲傷的回憶」。
  • 全國先進工作者高峰:在追求正義的路上永不止步
    詳細分析總結全市近三年涉校園犯罪案件呈現出的特點及反映出的問題,向教育等部門發送檢察建議,提出建立校園性侵害應急處置制度、法治教育和師德教育長效機制、強化校外培訓機構監管等針對性建議,並走訪抽查轄區內部分學校的校園安全情況,對「一號檢察建議」傳達情況、校園安全管理制度、預防性侵未成年人措施的落實情況進行全方位的了解,確保制度剛性落地。
  • 仟和鎂業:實現電池箱輕量化的突破
    作為當今國內鎂合金材料領域的領軍企業,重慶仟和鎂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仟和鎂業」)將鎂合金運用到電池包箱體結構中,實現了電池包箱體輕量化的重大突破。近日,仟和鎂業董事長餘洪軍、總經理劉真、銷售總經理袁帥接受了筆者的採訪。  據餘洪軍介紹,目前的純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箱體,普遍採用的是鈑金衝壓引深+焊接、鋁合金擠壓型材+焊接、鋁合金低壓鑄造等形式。
  • 「中國網評」天問一號將尋訪火星,這是中國向星辰大海的再次進發
    中國人在永不止步探索未知的科學精神驅使下,再次將目光投向宏大深邃的浩瀚蒼穹。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對蒼茫宇宙保持著強烈的好奇,屈原用長詩《天問》將這種好奇表達得淋漓盡致。此次火星探測器以這首長詩命名,是2000多年後的中國對華夏先人跨越時空的回應。天問一號計劃實現火星環繞和著陸巡視。若能一次完成環繞、著陸、巡視三項任務,中國這一跨越式火星探測方案將刷新人類歷史。
  • 代表愛情忠貞及悲慘的彼岸花,花葉永不相見,又稱曼珠沙華
    代表愛情忠貞及悲慘的彼岸花,花葉永不相見,又稱曼珠沙華在我們的生活,相信很多人對於花草都是非常喜愛的。不得不說,隨著我們的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現在很多人都是喜歡在家中養一些植物,這樣不僅能夠起到淨化空氣的作用,還能夠陶冶人們的情操。
  • 業績逆勢上揚,從珠峰到極地 波司登的探索永不止步
    (原標題:業績逆勢上揚,從珠峰到極地 波司登的探索永不止步) 南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