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生意」三部曲:失落的夢想、狂野的淘金潮和荒誕的PPT項目

2021-01-11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IT時報」(ID:vittimes),作者:孫鵬飛,36氪經授權發布。

作者 | IT時報記者 孫鵬飛

編輯 | 挨踢妹

排版 | 馮誠傑

30秒快讀

1 發射一次獵鷹重型火箭的成本在9000萬美元至1.5億美元之間,如果從火星出發一次最多只能運16.8噸,每噸運輸成本最低也要500多萬美元。

2 今年1月,SpaceX再度提出,打算在2050年之前用火箭把100萬人送上火星。

黑色背景中,一大一小兩輪「新月」。7月27日「天問一號」探測器升空4天後,在離地球約120萬公裡處,發回了地月合影的畫面。

圖源/中國探月工程微信公號

這是一段漫長的旅程,直到明年2月份,「天問一號」才會被火星引力捕獲,成為一顆火星衛星,隨後準備降落。屆時,中國將成為世界上首個首次探索火星就完成軟著陸任務的國家。

「天問一號」並不孤獨。這個月,阿聯和美國也會發射火星探測器,其中美國的「毅力號」火星車還會探索火星生命存在過的痕跡。地球上有一群人等待這顆神秘的紅色星球更多秘密被揭開。

2020年,火星探索熱潮再度到來。仰望天空時,飛躍地球、火星探寶、移民太空等等科幻小說和電影片段會在腦海中划過,只是,夢想背後,還有融合著落差、狂野和荒誕的火星生意,有的故事已上演,有的仍繼續。

01 序幕:一「箭」升空,追!

製造火箭,是在探索火星過程中看得見的生意。如同長途旅行時乘坐的飛機,運載火箭是進入深空的唯一交通工具。這是火箭生意的價值。

一「箭」成功發射,是多少人的夢想。只是現實有落差。

圖源/Pixabay

中國的航天民企起步較晚,社會資本入場在2015年之後。與此相比,成立於2002年的Space X如今已有19年的發射經驗。

《IT時報》記者發現,中國航天民企主要集中於中小衛星製造、運營和應用,而從事運載火箭製造的企業並不多,而且多數企業研製的是低成本小型運載火箭。

一位業內人士透露:「(民營企業)能研製出運載重量在2噸以上的火箭已經算了不起!」技術門檻高、投入大、風險高、投資回報期長,火箭研製民用化不是個容易做的生意。

要知道,天問一號探測器由環繞器、著陸器和巡視器組成,重達5噸,很少有火箭研發民企能將其送上火星。

即便獲得資本扶持,新的煩惱隨之而來。

藍箭航天、零壹空間分別成立於2015年和2016年,他們均對外稱自己是中國版Space X。遺憾的是,這兩家企業發射首枚火箭分別在2018年10月和2019年3月以失利告終。

曾有媒體報導,發射前,有投資人要求先發奪人,佔據優勢,即便當時企業還未能形成初始服務能力。心急的資本焦急等待變現。但民營企業的航天夢,誰來買單?

即便如日中天的馬斯克,也曾遭遇過連續3次火箭發射失敗的經歷,Space X一度面臨破產,最後孤注一擲,2018年火箭回收項目成功,獲得NASA的15億美元訂單,死裡逃生。

但資本會給中國民企們多少次機會?

即便如今全球三臺火星探測器相繼升空,催熱一波航天熱,但在前述業內人士看來,資本方仍在觀望狀態,「實際融資情況並沒有想像得美好。」

在這片航天市場中,民營企業不像國家隊有技術、人才、資源和資金,處於尷尬地位。

另一方面,護送「天問一號」升空的是目前運載能力最強的火箭——長徵5號。資料顯示,長徵5號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達25噸,地球同步軌道14噸。相比Space X重型獵鷹火箭在相同環境下63.8噸、26.7噸的數據,略顯遜色。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15秒,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實施發射。圖源/中國探月工程微信公號

在火箭研發領域,中國航天企業仍需追趕。

02 高潮:去火星免費挖礦,虧!

在大多數人印象中,火星不過是一顆橙紅色的星球。鮮為人知的是,紅色來自於其表面的赤鐵礦,相比於地球上有限的鐵礦產,火星是名副其實的「寶藏男孩」。

火星土壤的化學成分主要以富鐵、中等的硫、鎂、鈣和貧鋁為特徵,而火星原巖成分仍需要被解鎖。

2015年NASA根據好奇號火星車探測資料,發現了火星上存在礦脈,位於高5000米夏普山附近的盆地,這裡還存在液態水、硫酸鈣、硫酸鎂和氟等物質。

如果火箭能夠準確自如地在太空中穿行,火星是否會成為下一個地球人的礦區?

中國礦業大學一位專業人士表示,儘管目前關於太空採礦的認識幾乎停留在「近科幻」階段,但國內外學者在太空資源勘查、鑽孔技術及原位利用等方面已經展開探索性研究,為太空採礦進一步奠定了基礎。

在這次2020火星計劃中,NASA展露了小心機,計劃再發一顆火箭,帶回由毅力號火星車保存的火星土壤、巖石樣本,似乎為之後的採礦鋪路。

早在2015年11月,美國頒布了《商業太空發射競爭法》,明確私人企業太空採礦的合法性和太空資源私有財產權。

此後,盧森堡宣布太空採礦計劃,採取「誰開採誰擁有」的權益。

圖源/Pixabay

自此,太空淘金潮開啟。成立於2012年的美國公司行星資源(Planetary Resources)打出了「擴張地球自然資源基地」的口號。2016年,該公司獲得盧森堡政府2500萬美元投資和合作協議。企查查數據顯示,同年該公司A輪投資方還出現中國企業騰訊、創新工場的身影。

這家公司曾發射兩顆測試衛星,原計劃於今年首次執行勘測任務,只是2018年因無法獲得新一輪融資,最終宣告「死亡」,被一家區塊鏈企業收購。

類似的,還有美國深空工業(Deep Space Industries),儘管曾和NASA籤署兩份小行星採礦商業化和工業性探索合同,最終也難逃被收購的命運。

國內也有一家從事太空資源商業化的公司——起源太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2019年10月該公司獲得經緯中國和線性資本5000萬元天使輪投資,不過7月30日,記者多次嘗試點擊起源太空在工商登記信息裡顯示的官網,均無法打開,撥打天眼查裡顯示的電話,也拒絕接受採訪。 

如果回到故事原點,宇宙中有無窮盡的資源,只要搶先一步就能免費佔為己有,相比地球上新開發一座稀土金屬礦約需10億美元的確划算。

圖源/Pixabay

但不可忽視的是礦產運輸成本,發射一次獵鷹重型火箭的成本在9000萬美元至1.5億美元之間,如果從火星出發一次最多只能運16.8噸,每噸運輸成本最低也要500多萬美元。與此相對應的是,今年上半年,稀土品種中較貴的鐠釹金屬交易價格不過40萬人民幣/噸。

此外,上述礦大專業人士認為,在太空資源開採上,目前仍需解決星球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時保證在風暴下能自主運行。

這說明,我們距離狂野的火星淘金潮,仍很遙遠。

03 結局:移民火星,等!

火星被認為是最像地球的一顆太陽系行星。只是和地球相比,火星大氣層很稀薄,總量為25兆噸,而地球有5148兆噸。當太陽風襲來,火星的大氣會被捲走,宇宙射線也會直接穿過大氣層到達地面。

因此,火星生態地球化的第一步,便是改造大氣層。曾有不少科學家提出,增加火星磁場,吸附大氣層,採取方式包括調快火星自選和公轉速度,捕獲小行星使之成為火星的衛星,甚至人工安裝一個能產生1-2萬高斯強磁場的大型永磁體。

圖源/Pixabay

馬斯克提出一個更激進的方案,往火星丟核彈,通過加熱火星大氣層,形成類似地球的氣候環境,不過俄羅斯宇航局執行主任亞歷山大·布洛申科認為,據此方案,至少需要扔1萬枚核彈。

對此,潤米諮詢創始人劉潤表示你,火星氣候不可能通過這種方式迅速調整,就像此前宣告失敗的美國「生態圈2號」實驗,人類無法通過模擬地球生態存活,也還沒有改造火星氣候的能力。

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焦維新曾列出通過加熱火星、增加大氣濃度並改變成分、建立生態環境、開發農牧業、能源和工業建設、興建生活基礎設施和火星移民七個步驟,耗時1000年左右改造火星。

這似乎過於漫長。

今年1月,SpaceX再度提出,打算在2050年之前用火箭把100萬人送上火星,並在火星建立人類的第二根據地。

也有等不及的。

去年7月,曼為科技在上海發布會上宣布火星移民計劃,其中提出將人類DNA製成凍乾粉裝入太空膠囊,用火箭運輸到火星軌道上,以人類分身的形式移民火星。曼為科技的創始人為馮侖和李海林。

圖源/網絡

據曼為介紹,2018年10月已將8位志願者的DNA經過真空冷凍乾燥處理放入太空基因庫DSB-01號,並發射至距地950公裡軌道。

為了解火星移民計劃更多詳情,記者兩度撥打曼為科技官網顯示的電話,但對方均表示電話打錯了。弔詭的是,曼為科技官網指向的官方微博顯示,2019年5月29日公司未進行年審。企查查顯示,2020年7月6日因未在規定期限公示年度報告,該公司被普陀區市場監管局列入經營異常名單,直至7月27日移出。火星環境尚未改變,該如何移民火星?

記者手記 警惕「PPT火星」

火星,火熱。

或許和此前區塊鏈、P2P熱潮一樣,難免市場中滋生一批PPT公司,或為取得投資人關注,或為收割一波韭菜。

2013年,荷蘭一家非營利性基金會推出了一項宏偉的太空計劃——火星一號,計劃以電視直播的方式選定最終在火星定居的第一批人。成立當年,該項目還來上海開發布會,吸引上萬名國人註冊,其中25人合計交報名費約100萬元人民幣。

「火星一號」公布的首款概念太空服 圖源/網絡

該項目宣稱要在2025年登陸火星,耗資60億美元,還搬來諾貝爾物理學獎得者做背書。但對於項目具體建設細節,負責人從未詳談。

去年2月,火星一號計劃破產,一個火星PPT項目終結。但傷害已經帶來,除了參與者損失慘重,火星一號計劃消耗了天文愛好者對火星探索的熱情。

1971年,英國歌手大衛·鮑伊發布了一首單曲《火星生活(Life on Mars)》。多變的高音,詭譎的歌詞意境,將火星生活的含義指向荒誕一邊。

對於很多人來說,前往火星本該是一個美好意境,無論是中國在航天領域的追趕,還是一群人為之奮鬥,只為觸碰那顆橘色的星球。

49年後,當這首歌再度響起,或許更像是一種警醒。面對火星生意,我們需要有一份敬畏和一份腳踏實地。

相關焦點

  • 「火星生意」三部曲:失落的夢想、狂野的淘金潮和荒誕的PPT項目
    仰望天空時,飛躍地球、火星探寶、移民太空等等科幻小說和電影片段會在腦海中划過,只是,夢想背後,還有融合著落差、狂野和荒誕的火星生意,有的故事已上演,有的仍繼續。01序幕:一「箭」升空,追!製造火箭,是在探索火星過程中看得見的生意。如同長途旅行時乘坐的飛機,運載火箭是進入深空的唯一交通工具。
  • 送人類到火星,馬斯克夢想,值得相信
    除了在可回收火箭方面,馬斯克與他的SpaceX公司,一直在努力之外,對於殖民火星計劃也沒有閒著。在近日的壓力測試中,SN星際飛船原型,再次表現了其優秀的材料結構,可以適應未來的太空任務。如果一切順利,可能到2024年,馬斯克便可以將星際飛船,發射到太空之中,經過數月飛行到火星軌道。
  • 《五十度飛》不僅是最爛三部曲,還是一部劇情荒誕的搞笑片!
    對此,小希我真的是感到非常的開心,因為這部荒誕可笑的電影終於有了個完結!那老掉牙的場景,無趣的對白,即使是一些浪漫的場景但因為審美疲勞,也顯得沒什麼亮點。(下面文章含劇透,如果沒看過電影的可以先收藏一下)《五十度飛》中的兩位主角安娜和克裡斯蒂安終於在一系列的糾纏中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 看看人家馬斯克的PPT!人類夢想:火星殖民全計劃詳解!
    「矽谷鋼鐵俠」馬斯克一直夢想著火星移民項目進展「龍」飛船更新:龍1號可跟空間站自動對接和停靠;龍2號可不藉助機械臂直接停靠;完美的熱屏蔽技術可以經受住再進入的極度高溫。推進器:燃料倉、氧倉、圓球倉(儲存著陸推進劑)、圓頂(分離甲烷和氧氣)
  • 嫦娥五號,月潮和稀土
    是的,火星有些遙遠,而月球採礦越來越近。像淘金熱一樣的「月潮」已經開始1848年,加利福尼亞發現了黃金,掀起了加利福尼亞淘金熱。追逐財富的人絡繹不絕。只有一小部分礦工從19世紀的淘金熱和其他淘金熱中致富。但也有許多人通過向定居者提供交通基礎設施、住房、物資和妓院而致富。且不論早期阿波羅登月的真假,如今探月、月球村、月球採礦風靡全球......「月潮」已然開拔。
  • 三部曲系列2:庫布裡克-未來三部曲
    而在這些電影裡,最讓人津津樂道的無疑是他的未來三部曲。1964年,未來三部曲的第一部《奇愛博士》上映。電影中,美國空軍將領派轟炸機去摧毀蘇聯,而另一方面,蘇聯威脅如果受到攻擊,將毀滅地球。4年後的1968年,三部曲中的第二部《2001太空漫遊》上映。影片圍繞一塊神秘的黑石板展開闡述。
  • 《狂野星球》超能職業介紹
    法師,作為一個經典遊戲元素,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傳統。然而,《狂野星球》中的科技文明已經發達到能夠進行跨星系的空間航行,甚至是瞬間榨乾一個星球上所有的生命能源,那麼法師這個元素自然顯得有些不合時宜,而通過高科技設備強化生物念力進行作戰的超能,則由此應運而生。
  • 剛果金日記:在非洲的黑暗森林,尋找淘金的中國人
    在這些文字中,你將會看到調研途中驚心動魄的故事:險些被抓進監獄、被勒索、做臥底;你也會通過黃老師的親身經歷學到許多技巧:怎麼拿到國際組織的項目、如何做好一次跨國調研;更重要的是,你會跟隨黃老師的腳步,深入你想都不敢想的非洲國家,探索神秘面紗下的利益瓜葛和無數人的傳奇命運。
  • 豆瓣9.2,卓別林的《淘金記》至今仍是最好的喜劇電影之一
    而如此逼真的「危險鏡頭」卻是通過「玻璃接景法」(Glass Matte Painting)去拓展視角中的場景——在玻璃上繪畫出現實難以實現的景觀放置於攝影機和布景之間。而嗜血成性、殺人如麻的布萊克·拉森,在打暈大吉姆試圖私吞金礦時,為了表現「惡人終將自吞惡果」影片編排了一場雪崩戲。
  • 送人類去火星,馬斯克沒有「吹牛」
    除了在可回收火箭方面,馬斯克與他的SpaceX公司,一直在努力之外,對於殖民火星計劃也沒有閒著。在近日的壓力測試中,SN星際飛船原型,再次表現了其優秀的材料結構,可以適應未來的太空任務。如果一切順利,可能到2024年,馬斯克便可以將星際飛船,發射到太空之中,經過數月飛行到火星軌道。
  • 《熊出沒·狂野大陸》:快樂到底是什麼?歸根結底是人生的價值
    《熊出沒》作為合家歡題材的影視劇,多年以來也是一直陪伴著小朋友和大朋友,光頭強和熊大、熊二的快樂故事,給了廣大群眾多年以來太多笑聲。第七部《熊出沒》加入了新的元素,尤其是思考快樂到底是什麼,大城市的現代人忙忙碌碌、重複單調的生活究竟有多少意義,他們如果想逃脫是不是應該支持呢?這些思想很是狂野,尤其是春節期間有著足夠的時間來思索。
  • 上座率100%的《熊出沒·狂野大陸》憑什麼零差評?
    《緊急救援》、成龍主演的《急先鋒》,亦不乏動畫電影《熊出沒·狂野大陸》和《姜子牙》等,競爭激烈程度可見一斑。 某個程度而言,「春節看熊出沒」,已經成為了一家人每年的固定項目。在難得的休息時間裡,家長們帶著孩子走進電影院收穫快樂、開心和驚喜,也成為了新春的另一份儀式感。 本期觀影團活動中就有一位漂亮媽媽向話娛笑著說道,《熊出沒》不僅是一部能夠讓自己樂開懷的電影,更是為家人提供了陪伴的場景和樂趣。
  • NCSOFT出品 《狂野星球》正式進入中國
    這裡沒有故弄玄虛,也沒有肝腸寸斷,只有《狂野星球》自己的狂放不羈和美式幽默。  獨有體系 生涯系統  不止是世界觀,玩家最關注的「玩法」,在《狂野星球》中也是經歷了海外的驗證,完整而豐富。除了戰鬥之外的一大亮點,每一個玩家都將隨著遊戲流程的推進,獲得一塊屬於自己的、懸浮在空中的島嶼,在這裡,所有人都可以建造自己夢想中的房屋,並且根據自己的審美來對房屋進行自定義的裝修,而在實際收益上,家園系統更可以為玩家帶來有趣的增益效果,並且能和其他好友進行意想不到的互動。
  • 《神秘海域:失落遺產》首發喜人 登頂英國周銷量榜
    頑皮狗每次出手總能獲得不錯的成績,在英國遊戲銷量榜上,繼《古惑狼三部曲》拿下第七個周冠軍之後,《神海》裡的兩位女強人Chloe和Nadine接過了接力棒,登上周本周的銷冠寶座。
  • 馬斯克39頁火星計劃PPT,也許是人類史上最偉大的PPT
    馬斯克的終極計劃是並不只是想把幾個勇敢者送上火星,還想把火星完全變成人類的殖民地。他要打造一個龐大的艦隊,讓火星適合居住,使生命遍布多個行星。
  • 《黑衣人》:科幻外衣下的荒誕喜劇
    但我卻不是第一個瞎說的人,因為文章中所有的依據來源就是湯米·李·瓊斯和威爾·史密斯主演的系列科幻電影——《黑衣人》三部曲。而這部電影改編自洛厄爾·坎寧安的同名漫畫作品《黑衣警探》。動畫片中的主人公形象就是依據湯米·李·瓊斯和威爾·史密斯的形象設計的,據說一共58集,國內引進了51集。漫畫原作我沒看過,所以也沒有任何評價的權利。但是從該系列的電影作品到動畫作品都是以一種荒誕戲謔的方式去講述外星人事件。
  • 《奇遇人生2》北極淘金 劉雯於世界盡頭守望愛情
    她們和「四姐妹」一起荒島淘金,在廣闊的北冰洋乘風破浪,在蒼茫的北極荒原徒步跋涉,與高聳綺麗的冰川擦身而過。斯瓦爾巴德群島充滿粗曠原始的生命力,阿雅和劉雯直嘆這景觀簡直是難得一見的奢侈品,更讓網友們大呼「看完節目就想打包去北極!」
  • 技術狂人伊隆·馬斯克系列:馬斯克的太空火星殖民夢想終將實現
    相信很多人,在小時候,都有想探索太空,做太空人的夢想。時至今日,你還在為夢想奮鬥嗎? 你是否有想過,或許在不久將來,真的可能實現移民太空的夢想。家用及商業光伏發電項目,全美最大太陽能發電公司建立太陽能發電,解決火星中的能源問題。
  • SpaceX殖民火星,去另一個星球淘金,夢想與現實有距離
    考慮到安全性,更可能是繞火星軌道一圈,再返回到地球表面。不少人擔心,馬斯克大膽殖民火星計劃,無法完成任務。不少人質疑,到了2024年去往火星旅行的乘客,可能是單程的,一旦在火星表面著陸,或者在軌道附近無法返回地球,航天員將有嚴重的生命安全危險。地球和火星最佳交匯時間需要26個月,人類在太空中的時間一般只有幾個月,很少有超過2年不返回地面的情況。
  • 火星雲集錄
    不敢想像,如果我們傾盡所有了解到最有希望的火星最終還是無疾而終,那時的我們是否會帶著絕望繼續消耗著有限的地球,最後進入生命倒數的煎熬? 康乃爾大學教授史蒂夫-斯奎爾斯說:「幾乎每一個人都想知道是否火星曾孕育過生命!」 現在他們將自願代替我們實現全人類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