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雲集錄

2021-01-21 網際網路周刊


2013年2月,荷蘭MarsOne宣布了一項驚為天人的「火星一號計劃」,欲將地球人移民火星。

主辦方日前公布了從全球招募的20萬報名者中的第三輪選出的百人候選名單,候選者中包括科學家、學者、天文愛好者、追求極致和勇於冒險者。有4名華人入圍100人候選名單,他們是中國的李大鵬和林曉霞,美國華裔女子邊思恩和英國華裔女性麥琪·劉。最終將海選出24名地球人進行培訓,預計在2023年優選出兩男兩女搭乘載人宇宙飛船前往火星開始「單程之旅」。

火星是從地球向外的第一顆行星,向我們展示的是我們如何表達自我,如何達到目的和採取行動。在傳統佔星學裡,火星被認為是一顆兇星,因為它會盲目的驅使我們行動而不經過考慮。去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公布研究報告,火星上的環境可能讓人類在68天內就死亡,儘管如此,仍有多達20萬人躍躍欲試,申請做第一批火星人類居民。這就火星的魔力,一種義無反顧的衝動。不敢想像,如果我們傾盡所有了解到最有希望的火星最終還是無疾而終,那時的我們是否會帶著絕望繼續消耗著有限的地球,最後進入生命倒數的煎熬?

康乃爾大學教授史蒂夫-斯奎爾斯說:「幾乎每一個人都想知道是否火星曾孕育過生命!」 現在他們將自願代替我們實現全人類的夢想。

人們的飛天旅行起初覬覦月球卻失望而歸

浩瀚星空,似萬丈深淵,仰天時總會莫名的恐懼,自己在宇宙中還算不上一粒微塵。我們無法像愛因斯坦一樣認為我們生活在一個四維空間的連續體中,所以「同望一片天」就是全球各族人民最大的共性。開始我們只能看見月亮,所以人們堅信那上面有我們的希望。從1609年伽利略用望遠鏡第一次看到了月球上的環形山,到1969年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埃德溫·奧爾德林首次踏上月球實現人類登月夢。然後我們失落的發現,廣寒仙子嫦娥她是騙人的。

依據時間的推移也有很多曾經被美國宇航局隱瞞的消息浮出水面,當年在令全世界沸騰的電視直播中,人們突然聽到太空人阿姆斯特朗說了一句:「難以置信,這裡有其他宇宙飛船,他們正注視著我們!」此後信號突然中斷,不久之後美國政府宣布終止一切登月計劃,至今仍是人類航天史上的終極秘密。有報導稱在登月40年後阿姆斯特朗開尊口說確實看到了外星人的基地和飛碟,但當時被勒令所有太空人保持沉默,不過隨著登月第一人的離世這些真假難辨的疑問還是石沉大海,不過有一件事得到了肯定:月球不具備人類生存的條件。

痛定思痛我們把觸角,伸向了太陽系八大行星中的火星。

一個來自紅色星球的夢魘

因為火星顏色是焦灼紅,遠沒有月光白那麼傾心,所以人所有美好的遐想都凝集成了恐懼,《星戰毀滅者》、《火星幽靈》、《紅色星球》等電影很好地詮釋了人們對火星的望而卻步。在西方這顆紅色的星球只讓人想到戰爭和死亡,於是人們稱之為「戰神瑪爾斯」。而在東方中國因其「熒熒似火,捉摸不定」,故將其稱作「熒惑」。

自從1960年代以來,全球各國已經累計執行了近50次火星探測任務,到1991年解體為止,蘇聯一共向火星發射了17個探測器,但這些探測器幾乎全部失敗了,只有3個取得了部分成功,但早已停工,美國也是遭遇屢次發射失敗、升空後失聯、慘遭下落不明的結局。美蘇兩大航天國在金星和月球攻勢凌厲的同時對這個紅色星球確實默契的得到了極高的失敗率。

夢魘終於還是醒來。2004年1月美國宇航局的「勇氣號」和「機遇號」探測器終於成功接觸到了紅色星球的土壤,在全世界的注目下發回了有史以來第一批彩色火星全景圖。「勇氣號」火星車於2011年失聯,「機遇號」則奇蹟般的至今存活,在紅色星球於今年年初度過了11歲的生日。兩部火星車的耐久性已達到機器人技術所能達到的顛峰,在雙胞胎火星車成功登陸火星短短4小時內就傳回第一批照片,讓美國太空總署人員大感振奮。他們首次在火星發現了隕石,拍到了火星上的日出,在塹壕中發現了鹽水的痕跡,研究了土壤和巖石樣本,給人類帶來的反饋無疑是激動人心。

神秘莫測,何解火星未解之謎

2012年8月,一個體積相當於一輛SUV並且裝滿了最先進的儀器的「好奇號」抵達了火星,具有前所未有精度,它的任務是尋找火星上生命的存在。它在2012年8月抵達火星後,將用一個火星年(687個地球日)的時間尋找生命之源,我們都知道何其偉大的生命適應得了各種環境卻唯獨缺不了水。

「好奇號」在火星的兩年中有一系列的重大發現。美國航天局2013年12月9日公布的「好奇號」發現火星湖泊遺蹟。分析顯示,這處火星湖存在於36億年前,續存時間長達數萬年甚至更久。2014年12月17日美國公布「好奇號」探測到了波動的甲烷痕跡,而甲烷通常被認為是生命存在的一種跡象。科學家普遍認為,在遠古時期,火星的氣候是溫暖潮溼的,可是它經歷了什麼變得寒冷乾燥?火星南北半球差異巨大,為何南半球崎嶇不平而北半球幾乎平滑如鏡?火星類似於地球也有兩個衛星,可是火衛一、火衛二的形象為什麼與傳統意義上的衛星相差甚遠,如同土豆一樣凹凸不平形狀迥異?甚至為何它們運行的軌道也與火星引力理論相悖?在南極洲發現的來自火星的隕石裡含有類似於地球微生物產生的結構,難道地球上生命的起源關乎於火星?

火星的秘密最終還是像紅色星球上含甲烷的風一樣撲朔迷離,「好奇號」承載著人類的好奇卻還是陷入解不開的謎團。人們決定身體力行,還是要實現「攜雷馭電破重霄」的夢想。

明天你在哪裡?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尋覓你的笑顏

截止到2014年底全球最遠的航線是澳航巨無霸空客A380從達拉斯到雪梨航線,全線需要17個小時。而從地球到火星我們要多久呢?最揪心的「單程票」為何不能讓我看到你的歸期?

地球到火星的最近距離是5500萬千米,最遠距離要超過4億千米。美國的旅行者1號探測器飛行速度約為6.2萬千米/小時,約合17.2千米/秒,略大於第三宇宙速度。按照地球與火星最近距離計算,要到達火星需要917小時,合38天,算上環繞地球和脫離地球逐漸加速、靠近火星逐漸減速的時間,應在45到50天。換言之最多百八十天人類就可以從地球到達火星了。但是並不能這樣簡單計算。飛船加上運載火箭,能夠攜帶的燃料總是有限的,如果要回來就還需要一倍的燃料和能源。很遺憾,以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望塵莫及。至此從地球飛到火星只能一張單程票,一張為了探索科學而視死如歸的單程票。

火星曾經是一個溫暖溼潤的星球,它的地表有過河流、池塘和海洋。它與地球的相似點很多,它們都有衛星都有沙丘,南北兩極都有白皚皚的冰冠,都有明顯的四季變化,還可明顯地區分出「五帶」,火星每24小時37分自轉一周,它的自轉軸傾角是25度與地球相差無幾,可是即便這樣,面對距離和未知人類還是沉默不語。

在月亮上,我們看不見滿天星鬥。這個神奇的現象歸結為月球上沒有大氣層的散射,所以即使在太陽周圍的天空也是黑色的,拿著天文望遠鏡都看不到銀河系以外的世界。沿波討源發現我們所謂的整個太陽系看上去像是假的,像是被捏造出來的。但是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宇宙造出太陽系的目的就是給地球上的生命,給我們一個「保護傘」,來監護、看護、愛護我們。阿姆斯特朗回歸地球之後突然開始入教信仰上帝,這是否也在暗示我們一直所追求的東西只是一個虛幻的夢,而對於明天,便是專屬於勇敢者的笑顏。

願火星上有個來自星星的你

其實人類能否前往火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人類自己是否相信我們能到達那裡。僅一個世紀我們就飛躍億萬公裡,「相信」就是一種最好的結局。

有人說「火星一號計劃」只是痴人說夢,但如果連自己都沒有信念才是最大的荒誕。希望十載之後,遠處粉紅的天空下真的有一個來自星星的你,那就是這些願意義無反顧去火星移民的地球人,帶著人類的夢想在那裡好好地生活下去。

如果你問我在哪?我想告訴你,在網際網路隱喻的天際,我們在一起,我和你。

(文/麼詠儀)


相關焦點

  • 鄭永春:火星!火星
    雖然火星沒有像地球一樣厚厚的大氣層,但火星表面並不是真空的,有時還會出現沙塵暴和龍捲風。而且,在很久很久以前,火星也有濃密的大氣層。地球的直徑是火星的兩倍,但地球若要和火星「比高」,卻不是火星的對手。這說明火星的空氣中和土壤裡是有水的。所以,將來去火星就不用帶水了。
  • 火星男孩和火星探測器一同聊火星
    火星對於我們是一個陌生又熟悉的星球。陌生因為它離我們太遙遠。熟悉是因為地球上流傳著太多火星故事,而且俄羅斯還有火星男孩波利斯卡。我先聽聽他怎麼介紹火星的!《火星之死》一書的作者約翰教授通過對火星大氣中含有的物質,推斷出火星發生過大規模的熱核聚變,也就是巨型氫彈的爆炸。從而證實了火星可能真的發生過戰爭而且是核戰。
  • 飛向火星,解密火星
    我國古書上稱為「熒惑星」,西方古代稱火星為「瑪爾斯星」。◆ 人類對火星情有獨鍾 火星探測始於20世紀60年代。截止7月底,全球共實施火星探測活動46次;預計在8月,美國「毅力號」火星車也將擇機發射。也不能排除,火星上現在仍然存在生命的可能。
  • 火星火星,我是合肥
    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天問一號」由著陸巡視器和環繞器組成,將在國際上首次一步實現「繞、著、巡」三大任務目標,開展火星全球性和綜合性探測,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在「繞」的階段,要完成探測火星表層和次表層結構分層信息,尋找火星地下冰水存在的痕跡與證據,這一過程需要用到火星探測設備。
  • NASA的火星直升機怎麼登陸火星?
    feature=76842020年10月將迎來火星衝日,這時火星和地球的距離最短,能夠以最少的推進劑發射火星探測器。火星衝日現象約每兩年一次,錯過這次機會要發射火星探測器就要再等兩年,導致今年成為各國發射火星探測器的重要時機。
  • 火星改造計劃:給火星加裝人造磁氣圈.火星磁場將重現?
    在太陽系中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就是火星,儘管火星滿足生命生存的大部分條件,但其自身有一個很明顯的缺陷那就是沒有磁場,火星要想成為人類的居住地就要有一個強有力的磁場去地獄來自外太空的宇宙輻射以及猛烈的太陽風.所以開展移居火星的首先前提就是開展火星改造計劃,給火星的外圍軌道上人工加裝磁氣圈.
  • 火星年,看到了火星的高山峽谷
    湖南省天文協會繪製10月6日22時18分,火星運行至近兩年最接近地球的地點。10月14日,火星衝日,衝日前後一個月時間,是觀賞火星的好時機。太陽西下,衝日的火星剛從東方地平線升起,午夜時,距地平位置最高,一直到翌日日出前才緩緩西下,我們整夜都能看到這顆閃亮的「紅星」。天文愛好者們把2020年稱作火星年。
  • NASA火星軌道飛行器眼中的火星
    日進入火星軌道。離開地球15年以來,NASA的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改變了我們對紅色火星的認識,MRO研究了火星稀薄大氣層的溫度,通過雷達探測火星地下,以及表面的礦物,但也許最出名的是它傳回的令人驚嘆的圖片。MRO攜帶了三個相機,火星彩色成像機( MARCI ),背景攝影機( CTX)和高解析度成像科學設備(HiRISE相機)。
  • 「火星男孩」自稱來自火星,火星真的有高級文明嗎?
    在俄羅斯一個小鎮上,有一個自稱來自於火星的男孩,他在7-8歲時,經常向身邊人講述火星上的事情,並且告訴當地人們:火星曾經存在文明,但由於各種原因火星表面變得不再適宜文明生存,所以他們轉移到了火星地下。後來,火星還是遭遇了滅頂之災,只有他獨自乘坐著飛船逃了出來,並在地球上出生。那他的說法到底是真的嗎?
  • 電影版火星PK現實版火星
    《火星攻擊》(Mars Attacks)如果火星上真有生命,那麼讓我們祈禱他們千萬不要像該影片中的火星人一般,將攻擊對象瞄準地球。在美國著名導演蒂姆 伯頓的科幻驚悚片《火星攻擊》中,火星人大規模入侵地球,人類身陷險境。在這些眼球凸出的來訪者有意攻擊中,人類生存險象環生。
  • 讓木衛二與火星合併,再給火星一顆衛星,火星也許就可以居住了
    那麼如何才能把毫無生機的火星改造成為一顆宜居行星呢?其實火星並非從一開始就如此毫無生機,人們對火星人的想像也並非完全是空穴來風,在很久很久以前,火星並不是現在這個樣子的。在遠古時期,火星很可能像地球一樣,擁有著穩定的磁場,磁場保護了火星大氣,而大氣又保護了火星上的液態水,迄今為止,火星上仍然有著液態水曾經存在過的痕跡。
  • 2020年火星探測器將把一塊火星隕石送回到火星?
    2020年7月,美國宇航局火星探測計劃的火星2020探測器將開始其漫長的火星之旅。在機遇和好奇號漫遊者的追逐下,火星2020探測器將嘗試回答我們關於火星的一些最緊迫的問題。其中最重要的是,火星是否有適宜居住的條件,以及是否存在微生物。為此,2020年火星探測器將獲得火星巖石的鑽孔樣本,並將它們放在緩存中。
  • 探秘火星 | 發現火星衛星的故事
    2020年,人類探測火星,太空探索的徵程又向前邁進。火星有兩個奇特的小衛星,你知道它們是怎麼被發現的嗎?本期 「探秘火星」系列科普內容,咱們跟著北京天文館李冰老師一起了解火星衛星的發現故事。霍爾發現了他們沒能成功的原因,就是沒有仔細搜索最靠近火星的地方。若存在火星衛星,一定會距離火星非常近。臨近火星大衝,霍爾就滿懷信心地開始觀測火星,但是一直到8月10日晚上,都沒發現什麼,他想:該嘗試的都嘗試了,不可能再發現什麼了,決定不再觀測。
  • 火星克裡斯平原地形圖及火星地形圖
    火星的克裡斯平原地形比較低,可能是火星河流最後乾枯的地方之一,但還有一種說法是火星地形是風化的結果。假如讓我去形容一下火星的話,那麼火星就是一個幹得直冒煙的星球,就猶如把幹土放在鍋裡再熱上一遍的那種幹。如果你要問火星迷人之處在哪!那我的回答是火星的紅色。
  • 火星探測簡史5(揭秘「火星人臉」,探尋火星生命)
    1964年11月28日美國發射了水手4號(Mariner 4),成功到達火星附近,水手4號第一次近距離拍攝到了火星的表面照片,科學家們發現火星上一片荒涼。自此,人類火星探測的主要方向就是尋找火星微生物了。自水手4號發射成功以來,世界各國又向火星發射探測器39次,取得了一些成果(詳細信息請閱讀《火星探測簡史1》)。因為科技發展所限,目前發射的火星探測器都沒有安裝直接探測微生物的儀器,只能探測火星上是否存在適合生命存在的條件,重點探測火星上是否具備生命三要素。
  • 人類移民火星有多難?首批人類火星殖民者很可能會死在火星
    首批人類火星殖民者即使順利抵達火星也可能會很快死在火星上的。目前科學家已經往火星上發射了多個探測器。我們對火星的了解可以說是"了如指掌"了。人類生存需要的三個基本條件在火星上具備嗎?但人類要喝到火星上的水可不容易。水對於人類來講非常的重要。人如果不喝水撐不過3天就會死亡。雖然科學家在火星上發現了水,但是火星上的水不像是地球上的水那樣到處可見。火星表面沒有流淌的水。這是因為水只要暴露在火星地表就會馬上消失不見。水要麼是以固體水冰的形式存在於寒冷的火星南北極,要麼就是深埋於數千米的地下。這兩種情況的水都很難獲取到。並且科學家認為火星的地下水是鹽度非常高的滷水。
  • 百度聯合中國火星探測工程推出火星知識直播「下一站,火星」
    為了讓大眾對火星探測和相關知識有更清晰的了解,百度與中國火星探測工程聯合打造「下一站,火星」科普系列直播,從6月11日開始,直到火星探測器成功進入太空,每周與大家見面。網友只需打開百度App搜索「火星」,即可進入直播。
  • 登陸火星:火星載人登陸困難重重!科學家認為火星是人類的希望!
    1971年,美國,發射水手9號,用時(天)168天,首次成功進入火星軌道的地球探測飛行器。1975年,美國,發射維京1號,用時(天)304天,首次成功登陸火星。2011年,美國,發射好奇號火星探測器,用時(天)254天,成功登陸火星。
  • 人類即將登陸火星?火星有什麼不同?為什麼選擇移民火星?
    同時火星表面布滿了氧化鐵,所以整個火星呈現出這種橘紅色。當然在我看來這也更符合火星的名字,火星嘛!24小時,地球的公轉周期是365.2天,由於火星離太陽比較遠,火星的公轉周期686.9天,相比之下公轉周期差了不到一倍!
  • 如何改造火星,讓火星適合人類居住
    火星作為離地球較近、與地球具有很多相似點的行星,人們對於火星具有很大的期望,那麼究竟可以不可以對火星進行改造,將火星改造成為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呢?如果人類能夠在火星上定居,一些條件是必備的。首先,要有水和氧氣,火星要有磁場,產生大氣層來防護太陽輻射,其次,火星的溫度也要升高。首先,水是生命的必需品,在火星上生成水有多種方式。火星的地層中發現了直徑約20公裡的湖,由於火星的溫度很低,這些水都是凍在地下,如果將地下水開採出來(難度較大),那麼久可以提供大量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