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族網絡(002174.SZ)終於正式啟動三體遊戲項目。
「《三體》是劉慈欣創作的系列長篇科幻小說,粉絲很多。《流浪地球》的成功證明劉慈欣的科幻小說有巨大的商業開發潛力。」12月31日,導演裴照星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12月29日,遊族網絡多名公司高管在和機構投資者交流時透露:「我們昨天已經在全體員工大會上宣布了三體項目正式啟動,該項目會採用UE4引擎,我們有兩款三體IP授權產品,將陸續啟動這兩款三體產品的開發,也會和外界合作開發。」
遊族網絡還表示,明年的一個重要議題是,不一味追求規模增長,而是提升經營效率,把利潤體現出來。
12月30日,遊族網絡股價快速上漲,收報13.2元/股,漲幅為7.58%。12月31日,遊族網絡報收13.16元/股,股價與前一日基本持平。
林奇的離世將沉寂良久的三體IP推至輿論風口。
林奇中毒事件中,有重大作案嫌疑的許垚曾負責三體IP的開發。林奇亦曾為三體投入大量時間和金錢。如今,推動者林奇離世,三體IP商業化能否實現成為懸疑。
「三體是強IP。遊族網絡怎麼構建一個三體世界,開發的遊戲要是什麼樣的類型,這些都不好操作。」12月30日,從事遊戲行業19年的福至久久董事長兼CEO孫暉對時代周報記者分析。
針對三體項目的開發,12月30日,時代周報記者聯繫遊族網絡相關負責人進行採訪,對方表示,暫時沒有更多信息可以透露。
「影遊聯動」難奏效
開發三體IP是林奇一直以來的夢想。
今年9月,林奇在接受《晚點LatePost》採訪時表示,以前做不好三體還有各種客觀因素,今天我要一個人面對這個問題,我要一個人承擔這個責任。
「林奇為三體規劃了很多未來,包括遊戲、電影、動漫、虛擬偶像和二次元等。從2014年開始收購和拼接三體的各種版權,到2019年,耗資10億元。」長江商學院陳龍教授在名為《憶林奇:有野心的少年》的祭文中寫道。
三體背後還有林奇「影遊聯動」的資本布局,即打通小說、遊戲、影視、娛樂等產業平臺,打造世界級IP。
2014年,遊族網絡登陸A股,在當年的年度報告中,就提到三大戰略的總體規劃即是「全球發行、大IP、影遊聯動」。
同年,林奇發起成立遊族影業,專注網際網路時代背景下的IP管理。
2014年召開的成立暨2015產品發布會上,遊族影業宣布,計劃以影片總投資12億元的大手筆,6部作品的規模將科幻「神作」《三體》搬上大銀幕;遊戲方面,遊族網絡也將自主研發並發行5—6款改編的遊戲產品展開聯動。
三體IP開發並不順暢。原本宣稱將於2016年7月上映的三體電影,至今仍無下文。而遊族影業則連續換了4任CEO。「影遊聯動」的發展戰略也消失在遊族網絡2017年的年報中。
孫暉表示,影視和遊戲是兩種藝術,實際上施行起來很難。這種執行不是做加法,更多的是互相牽扯。某種意義來說,看電影和玩遊戲的用戶群並不重疊。
百般波折之後,2018年,三體宇宙(上海)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下稱「三體宇宙」)成立,是三體的完整版權所有者(除去出版權)。
三體IP開發存挑戰
IP經營被遊族網絡視為第二增長曲線。
早在8月27日,遊族網絡相關負責人接受時代周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文化是未來的紅利,更是決勝籌碼。立足於文化視野的考量,對IP價值鏈的挖掘與經營,將成為遊族長期戰略動作。
今年10月19日,林奇曾以二屆學員身份在湖畔大學結業答辯,講述了對三體的開發過程。林奇直言,三體的事情比較複雜,對三體IP的經營開發主要經歷了4個階段。
第1階段,明晰版權歸屬及管理方式;第2階段,全球化的推廣;第3階段,三體世界觀的建立和逐步的用戶破圈;第4階段,視覺化形象的呈現和商業化的全面啟動。
6月18日,遊族網絡發布關於籤署著作權許可合同暨關聯交易的公告,三體宇宙經合法有效授權持系列小說《三體》權利,現擬將作品在授權範圍內用於遊戲開發、發行、改編以及衍生產品等權利授予遊族網絡全資子公司遊族互娛。
遊族網絡曾在互動平臺表示,其自2020年6月17日至2030年6月16日擁有對三體的遊戲開發、發行、改編以及衍生產品等授權。
此次投資者會議上,遊族網絡未對三體遊戲項目做更多詳細介紹。
在孫暉看來,遊戲的開發比電影拍攝更難,每一個畫面和場景都需要精心設計。
遊族網絡7月29日曾在互動平臺上表示,現相關項目處於立項前期,後續產品進度可關注公司官網及定期報告。
「要打造好一個IP,需要對IP進行全方位、全流程、多媒介商業定位和互動設計後,形成詳細的IP運營手冊。」裴照星表示,一個有巨大商業價值的IP很大程度並非一開始就設計完美,更多是靠長期持續的打造和調整,最終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