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經常以一種壯烈的形象出現在影視作品或文藝作品當中。
對許多人來說,大象便是那在動物園裡不大引人注目的大動物,它們一般不吵不鬧,不會跑來跑去,過於沉穩的外表也不太可愛和靈活。
然而在情感上來說,大象其實是最接近人類的一種動物。
大象低語者
「今晚在圖拉圖拉,整個象群來到了勞倫斯和我們的家。我們已經很久沒有在這裡看到過它們了。這是動物敏感性和意識感知的非凡證明,它們的這種感知只有為數不多的人類知道,勞倫斯是其中之一。」
佔地4500公頃的圖拉圖拉Thula Thula私人禁獵區位於南非,由地球組織創始人勞倫斯·安東尼Lawrence Anthony及其妻子弗朗索瓦斯·馬爾比·安東尼Francoise Malby-Anthony擁有。
Thula Thula在當地語言中意為「和平與安寧」。
勞倫斯·安東尼Lawrence Anthony是著名的環境保護主義者、暢銷書作家。他的一生都在世界各地進行動物救援。
在1999年勞倫斯在圖拉圖拉接管了一群被狩獵過的野象,當中有受傷的象,象群處於憤怒且驚恐的狀態,它們相互照顧、相互保護。勞倫斯一開始把大象當做兒童去對待,試圖用手勢跟它們溝通。
而且他找到了象群的領導——娜娜,他日復一日地跟它講著話,儘管他知道娜娜聽不懂,可是他希望通過聲音和肢體語言讓對方理解他的意思。
有一天,娜娜把它的象鼻通過欄杆伸向勞倫斯——那是一個轉折點。
從此之後,他變成了象群家族的成員。
大象教會了勞倫斯有關生活、忠誠和自由,他也以鎮定受創傷的大象和象群的獨特能力聞名。勞倫斯和妻子與象群變得如此親近,小象有時候還會來到他們的客廳玩。
2012年3月勞倫斯因心臟病去世,享年61歲。
除了營救象群,他還曾在2003年伊拉克被入侵的高峰期前往營救巴格達動物園,並與臭名昭著的蘇丹南部抵抗軍叛軍進行了談判,以營救當地稀有的白犀牛。
在勞倫斯去世之後,在公園不同地方放牧數英裡的大象走了12個小時到達他的房子。
據勞倫斯的兒子傑森Jason所說,這兩個象群都是在勞倫斯死後到達的。它們已經一年半沒有來過這裡了,但是傑森說:「象群們這麼久沒有來,在這天突然來到這裡,我們深信它們是感覺到了我父親的離世。」
兩個象群在勞倫斯的家門前徘徊了兩天。
截至2018年,包括娜娜在內的大象群仍在圖拉圖拉生活著。
儘管很難說它們怎麼能感覺到勞倫斯已經死了,但大象在野外和人工飼養時都因其對死者哀悼的儀式而聞名。根據許多研究人員的說法,大象會為他們親戚、孩子和父母去世時進行哀悼。
通常,在一頭象死亡之後,其他大象會用腳輕輕觸摸屍體,然後用泥土和樹枝遮蓋之,並圍著站好。
它們會聞屍體或者骨頭的氣味,然後開始觸摸,有時抬起骨頭,然後用腳和鼻子移動骨頭。象群似乎對頭部和象牙特別感興趣,它們會用鼻子沿著屍體的象牙和下頜移動,並去感受頭骨上所有縫隙和凹陷。研究人員估計它們正在努力認出這頭象是誰。
大象觀察員Dr.Kate Evans曾經有看到過,一隻年輕的象來到三副白骨前,他跳過了前面兩副,然而停在了第三副白骨處,並開始用鼻子輕撫白骨。用Kate的話來說:「它仿佛知道那副白骨屬於誰。」
媽媽,快醒來
另一個讓人心碎的例子發生在婆羅洲。
2013年,當地多達十頭婆羅洲象中毒了,下毒的可能是當地農民。
其中一頭倒下的象身邊,有一隻三個月大的小象,它在試圖喚醒自己死去的母親。
因為小象拒絕離開遺體,於是野生動物部官員需要在原地給小象餵水,耐心等待至其願意離開。
象的13個小秘密
吮鼻子象寶寶們會通過用嘴巴吮鼻子來尋求安慰,就好像我們的嬰兒會吸吮他們的拇指一樣。
腦內地圖大象可以一次過追蹤超過30名家庭成員的蹤跡——不管它們有多遠。它們通過跟蹤每個人尿液的氣味,在自己腦內創造了一個從做複雜的顯示著每個人所在位置的地圖。
學會了人話Koshik是生活在韓國動物園中的雄性亞洲象。它特別之處在於,它學會了5個韓語單詞的發音:通過把象鼻放在嘴裡,它可以發出「你好」,「坐下」「不」「躺下」和「好」5個單詞。儘管還不能確定為什麼Koshik能開發出這種獨特的能力,研究人員認為可能是因為Koshik在年幼時作為五年來動物園裡唯一的大象,因為過於孤獨所以它調整了聲音以形成更強的社會紐帶。
大象懂得看你指的方向大象無需訓練即可辨別指向——這聽上去沒什麼大不了的,然而養過貓貓狗狗的你和我都知道那種感覺:當你指著某個地方,你的寵物只是看著你的手指,可能心想「鏟屎的又在發什麼神經」。
科學家們認為,野生群居動物因為其複雜的社會系統,會懂得這不需要言語的溝通方式。
在野生猴子和經過馴養的猴子身上做過比對,野生猴子能辨別指向,而馴養猴子則失敗了。
這意味著這些動物在認知上比我們想像的更強大。
超長懷孕期在所有哺乳動物中,雌象的懷孕時間最長。嬰兒大象準備出生需要漫長的22個月!
保護弱者當受到威脅時,象群會圍成一圈,把最脆弱的圍在裡面,包括老人、病人、小象。獅子是它們最大的威脅之一,而象群受到獅子攻擊時自始至終站穩腳跟保護弱小,讓捕食者放棄。
有豐富的同理心大象竭盡全力地不傷害他人,它們有一個著名的習慣:當不小心傷害到別人之後,它們會坐在旁邊直到被傷害的人被拯救為止。
有一個有名的故事,在印度一頭工作的大象有一天拒絕放下木頭,當主人來檢查時發現在那個放木頭的洞裡有一隻狗正在裡面睡覺。
喝一杯大家族經常會在日落時喝一杯。如果它們是佔主要地位的家庭,則得以在春泉源頭喝水,若是地位比較低的家庭,則只能在下遊處喝。
超級頑皮的小象像人類的小孩一樣,小象脾氣非常不好,它們也非常頑皮,喜歡把自己扔進泥裡,瘋狂地撲拉直到累透了。
永遠不忘大象記憶力超群,它們的大腦可以重達5.4公斤。
由於它們腦中巨大的顳葉(處理情緒和精神活動,也有記憶的功能),並且以識別長時間未見的同類而聞名,研究人員對非洲一象群做過測試,它們可以記住迫害它們的馬賽部落的顏色和氣味,當它們看到相應顏色和聞到相應氣味時會表現出驚嚇和侵略性。
相反,對它們很友善的坎巴族人的顏色和氣味則讓大象們很溫和。
它們會哀悼曾經一位野生攝影師曾拍到過,非洲的一頭母象為死去的孩子哀悼的心碎時刻。悲傷對大象來說是一種非常真實的情感,他們會在屍體附近守護幾天。
它們會復仇我們已經提到過大象如何掩埋屍體,但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它們也為死去的同伴報仇。大象在複雜的家庭式社會系統中成長,是相對文明的生物。小象與父母一同長大,即使成年後也會不斷交流。
然而偷獵和狩獵對大象社會造成了極大的幹擾,以至於現在有不少報告說,孤獨的「瘋子」大象正在為自己的親人報仇。
數量銳減大象們適應力強,能生活在各種各樣的棲息地中。但是大規模的盜獵使它們陷入了嚴重的數量衰減——每年大約有40,000頭大象被盜獵者殺死,而且據估計,自60年代以來,數量已從350萬銳減至到25萬。
象群哀悼視頻
象是很特別的動物,因為它們壽命長、大腦發達、而且是群體生活,與人類有非常多情感上的共同點。然而它們始終與人類有所區別:它們依然純粹與簡單,我們則已經會為了生存之外的理由和原因去進行殺戮。
我相信還有更多野生動物有著同樣的感知,對自我存在的認知,以及對離去同伴的哀悼與不舍。這些科學家和研究人員們都會逐漸發掘,然而誰又能再把人類內心的柔軟和善良重新發掘出來,並放在利益和自私之上呢?
這個答案,其實你我都清楚知道。
除了自己,別無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