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馬尾症候群呢?什麼是最好的恢復條件?是否能具備一個良好心態面對生活?
神經病學名詞 第一版 2020年公布有關馬尾症候群的兩個新名詞,分別是完全性馬尾症候群(complete cauda equina syndrome)和不完全性馬尾症候群(partial cauda equina syndrome)。
完全性主要表現為雙下肢運動障礙,步態明顯不穩,大小便失禁,下肢後側、足部及馬鞍區感覺減弱或消失,肛門反射和跟腱反射消失,病理反射不能引出,陰莖勃起障礙等。不完全性主要表現為損傷的神經根支配區的肌肉運動和感覺功能障礙,其餘未受損傷的馬尾神經仍能正常發揮感覺和運動功能。
馬尾症候群(Cauda equina syndrome CES)是由於各種原因導致脊神經根(馬尾神經)受到影響後,對膀胱、腸道、性功能出現功能性障礙的一種症候群疾病。對於馬尾症候群來說,直接原因產生的馬尾症候群屬於較為罕見的,多數馬尾症候群都是與其他疾病伴生而導致的一種併發症形式出現。當然馬尾症候群不僅僅是在膀胱、腸道、性功能上出問題,還會對鞍區及下肢產生運動障礙和感覺障礙,甚至有的病人會伴有足下垂等症狀表現。
如若是未做手術前就符合馬尾症候群的病人,只要症狀達到手術標準,就應該及時進行專業評估,在評估後第一時間採取對應措施及時治療,為馬尾症候群後續康復過程創造更有利的條件。而若是病人術後出現的馬尾症候群,那麼就應該在護理好自己的同時,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來進行促進恢復。
要知道馬尾症候群並不是做完手術後身體就直接有大幅度提升的。因為有的家屬或患者認為剛做完手術,身體就應該減輕大部分,再休息一段時日就可以恢復到正常生活中去。這樣的心思是可以理解,也是非專業人員正常的思維。但大部分的情況下,很少有病人能夠運氣這麼好到手術完全順利,並且術後康復也很高標準。儘管有的話,也是初始症狀相對輕微的病人。
馬尾症候群病人想要術後就恢復的非常快,必須要符合以下這些條件才能夠達到這種可能出現:
1.早期就可以及時的發現並且處理。
2.在手術過程中非常順利,主治醫師也沒有任何操作失誤等。
3.術後身體恢復能力較強,身體素質高。
4.病灶沒有給神經帶來永久性的不可逆損傷。
5.外界因素條件相對優越,心態好,環境好等。
如果能夠符合上面所有條件的情況下,病人才有可能更為順利的做好術後恢復,然後再結合一段時日的修養調整從而恢復到正常生活中去。
而多數的病人不僅不單純是馬尾症候群,還會有其他相對複雜的因素夾雜在內。要麼就是其他疾病導致病人出現一定程度上的不可逆的受損,所以部分功能是無法做到完全恢復的。但儘管無法完全恢復,還是可以恢復部分功能正常使用或者能夠更好程度的使用,來使我們生活品質有所提升的。甚至在一定條件下,完全性損傷的病人還有可能恢復到部分功能簡單的自理。
因為病人的恢復條件有很多因素都會影響。家庭人員是否理解、經濟條件是否支持、患者自身是否配合、醫療水平是否達標、護理康復是否具備、心態情志是否良好、飲食補益是否合理等等,都可能會影響到病人的恢復進展。
不管怎麼樣只要我們符合的標準越多,我們恢復的希望也就越大,前提是我們真的願意相信自己還有更好的可能性,或者說在不能夠治癒的情況下,改善自己一部分情況讓自己生活更輕鬆一些也能夠接受。
在治療上很多患者曾問到過我各種治療方法方式,都有其利弊之處,關健是在於病人如何選擇,是否堅信,能不能夠聽醫囑,配合治療。而不是今天在這裡嘗試一下,明天去那邊諮詢一下,實際上病情一直在耽誤治療,自己卻非要找一個能夠直接治療好的地方,當希望越大,失望來臨的時候一時間自己接受不了,就開始不再想治療,不願意治療,不配合治療。慢慢的身體也就被折騰的「無計可施」了。 這種情況下到底是誰導致的呢?我們嘗試著靜下來深深的問一下自己,和自己溝通一下,到底想要什麼,有什麼,想要放棄什麼,可能很多問題就會解釋的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