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濟源現1米多長10餘斤重野生娃娃魚

2020-08-10 東方今報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吳戰通 見習記者 左朝君 萌友 尚海東/文圖視頻 陳姝/剪輯

「娃娃魚我見過不少,可是這麼大塊頭的,我還是第一次見,實屬罕見啊!」濟源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的工作人員王慧君介紹說。

今日(8月10日)上午7點50分左右,王慧君與同伴在愚公林場九裡溝管護區巡查,途經鄭坪橋時無意中看到橋下北邊淺水灘裡有一個長長的、棕黑色的東西在動。

「不會是娃娃魚吧?」王慧君猜測,為了一探究竟,他們下到河裡走進一看,果然是一條野生大鯢(俗稱「娃娃魚」),棕黑色、背部有不規則斑點、腹面顏色較淺、四條腿,有著長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工作經驗的他們十分確定它的身份。

「從外表看上去這隻娃娃魚體長足足有一米多,10餘斤重」。王慧君介紹:「這裡水很淺,大鯢沒辦法遊走,只能在原地轉來轉去。」

根據多年野生動物救助的經驗,王慧君一行沒有貿然行動。「這裡顯然不適合大鯢生存,首先這個山溝內的水源不是活水,應該是降雨所產生的,如果沒有繼續降雨的話,很可能就會斷水,周邊並沒有娃娃魚喜歡棲息的山洞,所以我判定這裡應該不是它的主要活動場所,可能是被最近的降雨衝至這邊的。王慧君分析到。

經過諮詢野生動物專家,大家決定將這條大鯢「帶走」,換一個利於它生存的環境進行放生,一番討論後,大家覺得九裡溝景區內的大壩最合適,那裡水深,植物資源豐富,環境幽靜,適合大鯢生存。

為了將其安全的轉移到九裡溝管護區的蓄水壩當中,他招呼同事找來了一個塑料大桶,計劃將其裝進桶裡帶到大壩處。雖然在救助前,對於這條「大塊頭」的體重已經有了預計,可將其撈起來,放到桶裡的過程,還是費了王慧君不少功夫,「娃娃魚身體上沒有鱗片,都是粘液,非常滑溜,並且這隻娃娃魚個大,非常有勁。」

最終在同事的協助下,王慧君終於將這條「大塊頭」的娃娃魚放置到了桶內,經過初步的檢查後,確定這條娃娃魚的身上沒有外傷,具備野外生存能力,隨後他們顧不上休息,趕忙前往九裡溝管護區內的蓄水壩附近,剛剛將其放置在水壩邊,「大塊頭」就有些忍不住,飛快的爬進水壩內,遊向了深處。

據王慧君介紹,俗稱為娃娃魚的中國大鯢,野生的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從幼體生長到成體,至少需要5年左右,而此次被救助的「大塊頭」娃娃魚,其生長周期,至少得有十餘年。

在此,王慧君也提醒廣大市民,在野外如果遇見野生動物,儘量不要與其接觸,也不要對其餵食,如果發現野生動物有受傷的情況,要及時與有關部門進行聯繫,由專業的工作人員去救助,並對其進行專業的診斷和治療,切記不要盲目救助。

相關焦點

  • 罕見!日照一河中發現娃娃魚!1.1米長,20多斤!
    8月3日,一場大雨過後,有村民在東港區後村鎮後村河裡發現了一條娃娃魚,長度有1.1米,重量20餘斤。
  • 村民捕到「四腳怪」 經鑑定為5斤重野生娃娃魚
    雲霄村民誤捕5斤重野生娃娃魚  這麼大個頭的娃娃魚,在雲霄第一次見,村民和海洋與漁業局將它放生上網一查,竟是娃娃魚。消息一傳出,村民們也紛紛跑到羅文賢家中,一睹這位「特殊客人」。  昨天海都記者來到現場看到,這傢伙還真不小,重約5斤,身長有75釐米。經雲霄縣海洋與漁業局工作人員鑑定,它就是野生娃娃魚,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這麼大個頭的娃娃魚,在雲霄還是頭一回見。在海洋與漁業局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娃娃魚被放生回原來的小溪中。
  • 一條一米多長的娃娃魚 發出嬰兒叫聲嚇壞路人
    發出嬰兒叫聲的,是一條一米多長的娃娃魚。「從來沒看到過這麼大的娃娃魚,我們怕其他路人看到後拿走,就報警了。」馬亮回憶,這個娃娃魚身體呈黃褐色,頭部扁平,有碗口大小,還能發出嬰兒般的「哭聲」,感覺很神奇。當地黃壇派出所接到報警後迅速趕到現場,一起小心翼翼將娃娃魚放在事先準備好的大臉盆中。
  • 杭州男子夜釣釣起一條長約1米的野生「怪魚」,當地漁民稱其有幾十...
    來源:【杭州公安】近日,定居在杭州建德的卞先生和朋友在大同鎮高橋村一釣魚場夜釣時,釣到一條1米多長,約10斤重的野生娃娃魚,當地漁民稱這隻娃娃魚至少有幾十歲。 卞先生說,自己喜歡釣魚,想趁五一好好過癮。
  • 密雲水庫現巨型野生娃娃魚 漁民及時保護放歸水庫
    穆家峪鎮鹼廠村的漁民趙全利是第一個發現這條野生娃娃魚的人。他打了20多年魚,這樣的四腳怪魚還是頭一次見。  怕傷到這條怪魚,趙全利趕緊用刀削開漁網,把它救了出來。在看清怪魚之後,大伙兒更是倒吸一口氣:它足足有一米多長,皮膚光滑,頭部鈍圓扁平,四肢短小。因為保護得及時,怪魚沒有明顯外傷,一放在地上就四肢有力地爬動了起來。
  • 澧縣農民挖出3斤重"鱔魚王" 一米多長形似巨蛇
    胡斌告訴記者,前些日子,他開著挖機清理村裡一條長滿雜草的水溝時,一挖鬥挖到水溝邊上,一條大黃鱔猛地從泥巴裡鑽了出來,「差不多有胳膊粗,一米多長,一開始還以為是條蛇。」  看清是條黃鱔後,胡斌趕緊把黃鱔弄回家,「一稱有3斤多,用捲尺一量,110釐米,之前也挖出過黃鱔,最大的也就一斤多,第一次看到這麼大的黃鱔。」
  • 內江威遠驚現巨型野生娃娃魚,長1米重16斤
    12月1日,威遠縣山王鎮村民在葫蘆口發現一條巨型野生娃娃魚,體長近1米,重達16斤。村民放牛,尋著狗吠聲發現娃娃魚當日上午9點過,山王鎮躍進村12組村民劉清壽到葫蘆口水庫附近放牛,忽然聽到岸邊有隻狗在不停地叫,他立即跑過去,發現一條四隻腳的魚卡在了石頭之間,因為以前從來沒見過這樣的魚,感到十分好奇。劉清壽就將其抱回家中,餵在水缸裡面。隨後,他打電話通知了村支部書記解金正,想問清楚這個是什麼魚。
  • 最罕見的10大巨型生物,日本螃蟹會吃人?而中國娃娃魚稱霸世界
    最罕見的10大巨型生物,日本螃蟹會吃人?而中國娃娃魚稱霸世界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生物,只有你看不到,沒有你想不到。今天我就來列舉一下世界上的十種生物,他們體型巨大,為世人所罕見。中國生物娃娃魚位列其中,日本的大螃蟹竟然還能吃人?
  • 養殖廠飼養巨型娃娃魚 體重80多斤身長1.5米(圖)
    市民體驗抱著巨無霸娃娃魚。  體重80多斤、身長1.5米,這樣的娃娃 魚,難得一見。昨日有網友爆料稱,在宜賓珙縣下羅鎮一處人工娃娃魚飼養基地,有一隻鎮場之寶的「巨無霸」娃娃魚。據該養殖場負責人馮先生介紹,娃娃魚名叫 「憨憨」,今年23歲。他將「憨憨」買回來了以後,視為寶貝,貴賓級待遇,它就肆意長成這個樣子。在陝西、廣東等地方考察後,他確定這個娃娃魚的個頭在全 國都是罕見的。
  • 娃娃魚當寵物養了10年 身材長到1米多愁壞主人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  最近西安市民宋先生遇到一件頭疼事:自己10年前在集市上買來當寵物養的娃娃魚,已經長到了一米多,家裡的水池已容納不下它,這讓他為怎麼安置它而發愁。今天下午,三秦都市報記者來到宋先生家,看到這條娃娃魚體表光滑無鱗,斑斑花紋在它扁平的身體上隨意散布著。
  • 湖南株洲市賀師傅地下室裡"嬌生慣養"娃娃魚
    湖南株洲市賀師傅地下室裡"嬌生慣養"娃娃魚2014-10-29 10:10: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株洲晚報1米長,一條的價格達到幾萬元。【探秘&nbsp】喜陰暗,每年夏天要吹兩個月的空調愛活水,一年抽井水抽壞七八個水泵&nbsp&nbsp&nbsp&nbsp娃娃魚學名大鯢,由於叫聲像幼兒哭聲,因此得名「娃娃魚」,屬於國家二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最大的可超百斤,野生狀態下可存活130餘年。
  • 濟源珍珠泉發現娃娃魚
    「聽說昨晚有人在這裡看到了一條娃娃魚,還拍了視頻。這可是個稀罕事,我特地趕來瞧瞧。」說話的是廟街居委會居民楊衛東。令他沒想到的是,找了20多分鐘,連娃娃魚的影子也沒發現。娃娃魚學名中國大鯢,屬於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珍珠泉真的有娃娃魚嗎?4月17日一早,得到消息後,記者前去一探究竟。
  • 西安灞橋市民養了10年的娃娃魚竟長到1米多
    華商報訊(記者 田睿 攝影 趙彬)「這條娃娃魚10年前買回來時40釐米長,現在都長到1米多了,家裡的水池都不夠它伸展。昨日,華商報記者來到家住西安市灞橋區十里舖附近宋先生家,看到宋先生在後門旁挖的水池裡蜷曲著一條龐大的娃娃魚,還有幾條鯽魚。水池長95釐米,估計娃娃魚身長1.2米左右。宋先生說,這個池子原本是放雜物的,10年前在集市上買了娃娃魚後就把這裡改造成了水池。「娃娃魚剛買回來時只有40釐米長,本來想當寵物魚養,誰料竟然會長這麼大。水池裡的鯽魚是它的食物,它一次能吃兩三條。」
  • 男子釣到20斤重罕見野生鱉
    > 男子釣到20斤重罕見野生鱉
  • 鄱陽湖流域現罕見巨型娃娃魚,網友:洪水太大它也藏不住了
    全身灰褐色,1.3米長、30多斤,這原來是一條罕見的「巨型野生娃娃魚」。在一般人的印象裡,娃娃魚是生活在「深山密林」、躲藏在幽暗洞穴裡的遠古生物。這人煙密布的大河裡,怎麼會有娃娃魚?這條娃娃魚可能來自鄱陽湖,因洪水「迷路」誤入當地河道鄱陽湖是我國第一大淡水湖,且隨著這些年的航道清理和養殖業規範管理,湖中生態繁盛,野生魚、水族眾多。而娃娃魚是一種掠食性魚種,鄱陽湖豐富的野生魚、水族,給它們提供了非常好的食物來源.......
  • 浙江千島湖發現1米長娃娃魚
    【浙江千島湖發現1米長大型娃娃魚 】11月26日,千島湖水上保潔員在打撈垃圾時,發現了一條四條腿、身子胖胖的「怪魚」。經工作人員鑑定,這條四腳怪魚就是大鯢,別名娃娃魚。當地野生動植物保護站測量完,發現娃娃魚長一米左右,體重大概15斤。據悉,娃娃魚在千島湖裡很少發現,基本上沒有碰到過這麼大的。
  • 濟南波羅峪景區驚現「金色娃娃魚」可能是基因變異所致
    近日在濟南波羅峪景區的二龍潭,工作人員也意外發現了一條泛著金色、體長70釐米左右的娃娃魚,這罕見的「金娃娃」隨後被放歸了水域。「當時大家都不認得這是什麼,拍了幾張照片,就把『怪魚』放到景區另一個水潭玉清潭裡去了,那個潭有1.7米深,水域一畝左右,足夠它生活。」波羅峪景區相關負責人彭先生說,後來景區工作人員拿照片和網上的資料照片比對,覺得這應該是一條罕見的金色娃娃魚。
  • 娃娃魚上餐桌不一定違法 涼山州有3人申報人工養殖
    「土豪啊,團年飯請客竟然買數萬元一條的娃娃魚。」春節期間,有西昌網友在朋友圈發帖稱,一親戚在宴請親朋好友的團年飯上,霸氣地買了一條10斤重的娃娃魚,價值3萬餘元。   娃娃魚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為何能上餐桌?其價格真是天價?娃娃魚的消費真相究竟如何?在野生和養殖之間,吃娃娃魚到底合不合法?帶著以上疑問,新報記者進行了調查。
  • 浙江建德:微信朋友圈有人在曬殺娃娃魚 經查證是人工養殖大鯢
    中國水產頻道報導,大鯢,又稱娃娃魚,被列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禁止私人捕殺及食用。然而近日有微友在微信上發布了一組圖片,一男子將娃娃魚按在砧板上宰殺,且宰殺地點就在大洋鎮內。市森林公安局民警獲知線索第一時間介入調查,經查,該男子所宰殺的娃娃魚為人工養殖的大鯢,可以食用。
  • 浙江千島湖發現1米長的大型娃娃魚,娃娃魚的神秘令人驚嘆!
    後來,經過專業人士鑑定,確認這條四腳「怪魚」就是大鯢,別名娃娃魚(其叫聲似嬰兒啼哭)。 當地野生動植物保護站測量完,發現這條娃娃魚居然長達一米左右,體重大概15斤。據悉,娃娃魚在千島湖裡很少發現,以前也基本上沒有碰到過這麼大的。 由於這條娃娃魚健康狀況良好,所以當天下午,娃娃魚就被重新放歸千島湖。 在我國,大鯢是二類保護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