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波羅峪景區驚現「金色娃娃魚」可能是基因變異所致

2020-12-02 大眾網

 

 

  不少人記得《射鵰英雄傳》裡一個有意思的情節,郭靖和黃蓉上山找一燈大師療傷的路上,曾幫助「漁樵耕讀」中的點蒼漁隱捉到了他想要的「金娃娃」——也就是金色的娃娃魚。近日在濟南波羅峪景區的二龍潭,工作人員也意外發現了一條泛著金色、體長70釐米左右的娃娃魚,這罕見的「金娃娃」隨後被放歸了水域。

  清理水池驚現金色怪魚

  二龍潭是波羅峪景區地理位置最高的一處水潭,靠近山頂,因近期正逢旅遊淡季,景區打算徹底清理一遍水潭,在將潭水排乾的過程中,工人們在潭底淤泥裡意外發現一條金色的「怪魚」,它身體和尾巴扁平,嘴特別大,長著四條短小的肉肢,掂一掂足有十多斤重。「當時大家都不認得這是什麼,拍了幾張照片,就把『怪魚』放到景區另一個水潭玉清潭裡去了,那個潭有1.7米深,水域一畝左右,足夠它生活。」波羅峪景區相關負責人彭先生說,後來景區工作人員拿照片和網上的資料照片比對,覺得這應該是一條罕見的金色娃娃魚。

  記者在照片上看到,「怪魚」前肢的爪子為4個趾頭,後肢為5個趾頭,趾頭間有微蹼,身體前部扁平,到尾部逐漸轉為側扁,體表分布著斑紋,確實與娃娃魚(學名大鯢)的特徵相符。「很多人容易把作為寵物飼養的墨西哥鈍口螈與娃娃魚弄混,墨西哥鈍口螈也存在金色、白化、墨蘭等顏色的個體,但這確實是一條罕見的金色娃娃魚。」相關動物專家看過照片後表示,娃娃魚與墨西哥鈍口螈體型相似,但腦袋上沒有6條看起來像角的羽狀鰓,且趾頭確實是前四後五。

  「這麼大的娃娃魚,長了得有十多年吧?」彭先生說,景區共有5個水潭,二龍潭是在2002年左右修建的,也是最大的一個池子,這條「金娃娃」可能來自山間的泉流溪澗,由於它是兩棲動物,也不排除從林子裡爬出的可能。

  「金娃娃」可能是基因變異或隨環境變色

  據了解,娃娃魚體色一般為棕褐或灰黑,像這樣泛著金色的十分稀罕。「目前還不能確定這隻『金娃娃』是基因變異,還是在生活中體色發生了變化,也可能就是毛細血管泛紅,看起來像金色。」有過20多年養殖娃娃魚經驗的濟南動物園爬行館相關負責人劉政躍表示,像湖北宜昌發現的白化娃娃魚個體就是銀白或金黃色,但普通的灰黑色娃娃魚,有時候根據養殖環境的不同,也會變成類似的淺金色。

  「娃娃魚養在井水或泉水裡都是沒有問題的,也可以摻自來水養,但不能養在純自來水裡,水中的漂白粉對它們而言是致命的。」劉政躍說,以前館裡有幾條娃娃魚來的時候也泛著金紅色,精心養一段時間就變成灰黑色了,也有的娃娃魚在岸上時間待久了,變成了金色的。

  相關動物專家介紹說,娃娃魚對水質、溫度、光線、聲音等都要求極高,如果人工養殖,要求水質不低於

  《GB 3838—2002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中的Ⅱ類標準,且水源充足、水質清新,pH值6.5至7.5,溶解氧不低於6.0mg/L,一般只有在無汙染的山區小溪溶洞中,才能發現野生娃娃魚。「能在南山景區的水潭裡發現這麼大的野生娃娃魚,說明該地的水生態環境還是不錯的。」該專家表示。

  【相關知識】娃娃魚「子二代」才能上餐桌

  作為十分珍貴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野生娃娃魚當然是不能上餐桌的,但娃娃魚一概「不能吃」也是個誤區。子二代(野生娃娃魚繁殖出來後再進行人工飼養的叫子一代,再下一代就叫子二代)及以上的養殖娃娃魚是可以食用的。娃娃魚的營養價值極高,含有優質蛋白質、豐富的胺基酸和微量元素。

  「以前娃娃魚的價格特別高,動輒一斤超過1000元,但近年隨著養殖普遍化,價格已經大幅度下降,100多元一斤的都有,老百姓也可以偶爾一品娃娃魚的滋味了。」劉政躍表示。

  【新聞連結】水簾峽曾發現桃花水母

  身為「眾泉之源」,南山曾發現的稀罕玩意還不少。2006年就有遊客在水簾峽景區首次發現珍稀的桃花水母,這種水母對水質和周圍環境的要求極高,只能在無汙染的自然水系中存活,有「水中大熊貓」的美譽,被列入國家瀕危野生動物紅色名錄。

  「桃花水母的最佳觀賞期在多雨的夏季,通常在景區水母天池的吊橋和北岸,早上6點至8點,晚上6點至8點這個時間段觀賞最佳。」水簾峽景區工作人員表示,現在天氣漸漸轉涼,桃花水母不再容易看見,想碰到水母得憑運氣了。

相關焦點

  • 重慶驚現「巨型」娃娃魚 體重超過40斤
    重報移動傳媒消息,3日早上7點左右,重慶永川神女湖水域驚現一隻「巨型」娃娃魚,體長近1.3米,重達40多斤。「圍觀的人都說這個娃娃魚長這麼大不容易,應該把娃娃魚送回水裡放生。於是有人就把娃娃魚抱起來,大家拍了幾張照後,將娃娃魚放回了湖裡。」據眾多目擊者目測,該娃娃魚體長有近1.3米,重達40斤以上。
  • 娃娃魚?江蘇男子大河垂釣,釣起「金色四腳魚」,網友:小恐龍
    不過江河水域深邃,在江河邊垂釣,仍然會常常有令人瞠目的「魚獲」——比如下面這位江蘇釣魚人……江蘇釣魚人,河邊釣鯽魚,卻釣起一條「金色娃娃魚」這位釣魚人劉師傅回憶說,他當時是用蚯蚓做魚餌,在這條水草茂盛的大河裡釣魚,主要目標是鯽魚、黃丫頭這些常見的野生魚。
  • 安徽天柱山小販兜售「娃娃魚」 景區人員:高仿
    ­  真假娃娃魚­  澎湃新聞記者在實地探訪中還發現,在天柱山茶莊、大龍窩等遊客集散點還存在著攤販向遊客兜售假冒娃娃魚魚苗的問題。­  兜售者多為景區周邊居民,他們在向遊客推銷這種魚苗時,有的聲稱是從當地水產養殖戶處購得,有的說是自己從山上溪澗中抓得。
  • 動物界驚現神秘動物界之最 巨型娃娃魚嚇壞觀眾
    &nbsp&nbsp&nbsp&nbsp動物界驚現神秘動物界之最,巨型娃娃魚嚇壞觀眾。動物戒指之中有許多非常令人驚奇的動物動物存在,尤其是近期發現的巨型娃娃魚,更是嚇壞了群眾。&nbsp&nbsp&nbsp&nbsp
  • 濟源珍珠泉發現娃娃魚
    「聽說昨晚有人在這裡看到了一條娃娃魚,還拍了視頻。這可是個稀罕事,我特地趕來瞧瞧。」說話的是廟街居委會居民楊衛東。令他沒想到的是,找了20多分鐘,連娃娃魚的影子也沒發現。娃娃魚學名中國大鯢,屬於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珍珠泉真的有娃娃魚嗎?4月17日一早,得到消息後,記者前去一探究竟。
  • 東港驚現野生「娃娃魚」!叫聲像嬰兒哭,四肢似人手腳~
    東港驚現野生「娃娃魚」!
  • 江西省出現難得一遇的巨型娃娃魚!
    江西省驚現百年難得一遇的巨型娃娃魚!我們現在經常可以看到路邊有人販賣娃娃魚的,這些娃娃魚頂多也就十釐米。而在江西德興某個鎮上,村民發現了一隻長達一百五十釐米的巨型娃娃魚。可能很多人不了解野生娃娃魚的珍貴程度。
  • 可能是這個基因變異了
    一項新的全基因組關聯研究表明,人們對魚腥味的敏感程度可能受到其攜帶的嗅覺受體基因變異的影響。為了探索嗅覺的遺傳基礎,冰島 DeCode Genetics 公司的研究人員對 9,000 多名個體開展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這些人同時參與氣味測試,嗅聞六種不同氣味的樣本。
  • 三種基因變異與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相關—新聞—科學網
    據新華社電 澳大利亞韋斯特米德醫學研究所近日發表新聞公報說,該所研究人員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團隊發現了三種可能導致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基因變異
  • 日本驚現「變異」生蠔:這幾年核輻射謠言還有這些
    最近,一條「日本宮城縣驚現巨型生蠔」的消息上了熱搜榜,被數十家網絡媒體轉載。圖片中的生蠔和成年男子的手掌差不多大小,有網友擔憂,「這隻生蠔是不是受輻射影響才變大?」許多媒體的報導也帶有明顯的傾向性,標題聳動,內文將「巨型生蠔」與2011年3月的日本福島核事故直接掛鈎。通過圖片搜索發現,這又是一條利用無關圖片編造核輻射謠言的假新聞。
  • 影響你的戀愛關係的,可能是基因變異
    如果他無法和你好好溝通、經常生氣、抱怨、難過,而且不會安慰你,不要怪他,因為這一切都有可能是基因的問題(手動狗頭)。本文作者:JYR,編審:王新凱,題圖來自:電影《怦然心動》根據《科學報告》8月20日發表的一項研究,加拿大麥吉爾大學心理學系研究人員通過分析111對情侶發現,參與催產素分泌的CD38基因變異能夠預測日常生活中的戀愛關係。
  • 影響你的戀愛關係的,可能是基因變異
    如果他無法和你好好溝通、經常生氣、抱怨、難過,而且不會安慰你,不要怪他,因為這一切都有可能是基因的問題(手動狗頭)。本文作者:JYR,編審:王新凱,題圖來自:電影《怦然心動》根據《科學報告》8月20日發表的一項研究,加拿大麥吉爾大學心理學系研究人員通過分析111對情侶發現,參與催產素分泌的CD38基因變異能夠預測日常生活中的戀愛關係。
  • 娃娃魚VS洞螈VS中國小鯢?四川朝天曾家山探洞驚現「神秘生物」
    「娃娃魚啊!」「這不是熊出沒裡面的『洞螈』嗎?」……看到這組照片後,有人說是娃娃魚,也有人說是洞螈……大家眾說紛紜。  「娃娃魚體大而扁平,軀幹粗壯,頸褶明顯,體側有寬厚的縱行膚褶和若干圓形疣粒,從外形看,排除這種可能。」「探險中國」團隊的隊長王林分析說,「洞螈頭上有角,尾長不足身體的一半,頭型瘦。這種頭上沒有角,黑灰色的類似這種曾被發現,命名為中國小鯢。」
  • 南非也驚現變異新冠病毒,中國已經行動
    新冠肺炎病毒自從在全球大流行以來就發生了數百次變異,這是根據病毒自身的特性決定的,儘管如此,當前科學家所研製出來的新冠疫苗仍舊能夠有效地抵抗新冠病毒,不過目前看來,新冠病毒變異帶來的影響要更加廣泛南非也驚現變異新冠病毒‍‍根據相關媒體報導,英國衛生大臣漢考克近日公開表示,英國已經出現了變異的新冠病毒毒株,其變異後的傳染力比過去要強上70%,並且對於英國的疫情
  • 有一種娃娃魚可以合法的吃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現在銀狐洞的娃娃魚都是子二代或者子三代!!!&nbsp&nbsp&nbsp&nbsp隨著市場的發展娃娃魚的食用及藥用價值都得到了開發。
  • 時尚「稀罕臉」的背後可能是基因變異
    前兩天看了一部BBC關於生命孕育的記錄片,在人類受孕的前八周中,基於基因、荷爾蒙和高速分裂細胞的精細活動已經決定了一個人的外貌。所以在這個過程中任何一個微小的偏差或基因變異,就會徹底改寫人的外貌,而這種影響將會深刻伴隨一個人的終身。Melanie Gaydos 就是這樣一個發生了基因變異的女孩。
  • 新研究:成年肥胖可能源自幼年基因變異
    新華社/法新新華社倫敦9月7日電(記者張家偉)英國和芬蘭研究人員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與成年人肥胖風險相關的眾多基因變異可能在幼年階段就開始顯現跡象,這一新發現或許有助找到更好的預防肥胖方式。嬰兒出生後,身體質量指數往往會快速上升,直到9個月大,相關數值才開始下降,這一狀態會維持到5至6歲左右。此前研究顯示這段時期的身體質量指數變化較大,對日後是否會出現肥胖非常重要。
  • 尼泊爾出現世界上第五隻「金龜」,它的金色是如何形成的?
    可能有朋友見過一些烏龜,它們的頭部或者身體有一部分是金色的,就認為此類烏龜就是罕見的「金龜」,事實上並非如此。雖然烏龜身體一部分呈現金色也可以稱之為「金龜」,也是烏龜中比較少見的一類,但是真正的「金龜」是非常亮眼的,全身都呈現金黃色。而這種罕見的「金龜」目前在全世界只發現了五隻,第五隻也是前段時間在尼泊爾剛發現。
  • 尼泊爾出現世界上第五隻「金龜」,它的金色是如何形成的?
    烏龜的顏色一般為灰色或黑色,我們平常見到的烏龜都是這兩類顏色,那麼朋友們見過全身金色的烏龜嗎?可能很多朋友會說,「金龜」只是一種傳說中的烏龜,在現實世界中並不存在。事實真的如此嗎?當然不是。事實上,金色的烏龜在世界上還是存在的,只不過數量極其稀少。可能有朋友見過一些烏龜,它們的頭部或者身體有一部分是金色的,就認為此類烏龜就是罕見的「金龜」,事實上並非如此。
  • 細菌的變異現象可能屬遺傳變異,也可能屬表型變異
    細菌的變異現象可能屬遺傳變異,也可能屬表型變異。判斷究竟是何種型別的變異必須通過對遺傳物質的分析以及傳代後才能區別。一般如屬表型變異,培養環境條件改變後也會發生改變;如屬基因型變異則不易隨環境變化而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