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澳洲財經見聞
共1274字|預計閱讀時長2分鐘
澳儲行(RBA)行長菲利普羅伊(Philip Lowe)再次下調了量化寬鬆的前景。
在最新的發言中,Lowe表示,除非官方利率降至0.25%(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不然央行將不會採用量化寬鬆的工具。
在當天的講話中,Lowe還表示,就算實施量化寬鬆的政策,央行也會優先購買政府債券而不是企業債券。
利率不低於0.25%,量化寬鬆基本「沒戲」
Lowe說道:「我們目前認為,在現金利率降至0.25%水平的條件下,量化寬鬆將成為一種選擇。但是在此之前,我們將不會考慮量化寬鬆。」
就在Lowe發表講話之前,市場定價有22%的機率澳儲行將於12月再次削減利率25個基點至0.5%。不少經濟學家認為在這一水平,澳儲行會開始某種形式的非常規貨幣政策。
但是,Lowe的發言明確否認了這一點。
與此同時,Lowe表示,如果(強調如果,即可能性不大)採取量化寬鬆政策,央行將重點關注政府證券。
他說:「如果實施量化寬鬆計劃,我們將在二級市場上購買政府債券。我們沒有意願直接購買私人部門的資產,作為量化寬鬆計劃的一部分。」
對於澳儲行(RBA)而言,考慮到它支付的銀行儲備金利率,0.25%的官方現金利率實際上就等於零利率。
在討論澳大利亞非常規貨幣政策的相關性時,Lowe更加側重的是副作用,而不是獲益。
那麼,為什麼Lowe如此反感實施非常規的貨幣政策呢?
在其看來,量化寬鬆能夠帶來獲益的證據並不令人信服。
Lowe表示,負利率和量化寬鬆改變了經濟體系的激勵機制,實際上是在鼓勵冒險。
殭屍公司、資產膨脹
自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的十多年裡,在利率水平降至歷史新低(歐洲、日本甚至實施負利率)的推動下,槓桿率高的令人不安。
在這樣的背景下,大量「殭屍」公司存活下來,資產價格被推高。換句話說,這樣的利率水平激勵了過度冒險。
儘管公司收益增長疲軟,股市仍處於或接近創紀錄水平。伴隨債券收益率的下降,債券價格出現虛高(價格和收益率成反比)。銀行的利潤率受到擠壓,保險公司的收入受到損害,其負債迅速膨脹。
超低或負利率、或者量化寬鬆政策還有一個意外的後果,即這些政策實際上可能適得其反。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超低利率似乎破壞了消費者和企業的信心,減少了對信貸的需求,同時又通過限制淨息差而損害了銀行的房貸能力。
另外,貧富差距的進一步擴大影響了社會的穩定性。最近,中國香港發生的動蕩就屬於這種情況。
對於那些擁有大量資本的人群而言,他們可能受益於風險資產價格或者房價上漲。但是,在全球範圍內,實際收入並未步入一個實質性增長的時代。因此,在一個更大的社區範圍內,看到的是儲蓄價值的實質性下降。
這使家庭變得非常謹慎,需求減少又導致缺乏商業投資和信心。因此,從這一角度而言,非常規貨幣政策產生了不利的反饋迴路,並且幾乎難以避免。
參考來源:
https://www.smh.com.au/business/banking-and-finance/why-the-reserve-bank-doesn-t-want-to-do-the-unconventional-20191128-p53ex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