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農村野兔非常常見,大家在山上走動的時候甚至都會碰到,農民打獵非常喜歡抓野兔。野兔中的雪兔屬於三級保護動物,普通草兔不屬於保護動物。但是野兔是有益、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三有」野生動物,是不能私自捕殺的。
但是在澳大利亞野兔是可以隨意射殺的,因為澳大利亞野兔泛濫成災。「談兔色變」的澳大利亞人與兔子進行了一場驚心動魄可歌可泣的百年大戰。甚至差點被兔子「滅國」,1926年澳大利亞的野兔數量,在最巔峰的時候可以超過100億隻,即使是現在野兔的數量也超過了數億隻。
為了解決野兔泛濫成災的問題,澳大利亞政府也出臺了相應政策,嚴禁人們飼養野兔,若有違反者,飼養一隻野兔罰款21.45萬元。經過持之以恆的百年大戰後,野兔數量終於有所下降,泛濫成災現象得到緩解。
澳大利亞為什麼會野兔成災
澳大利亞最早是英國流放罪犯的地方,本來是沒有兔子的。1788年,運送犯人的「第一艦隊」一行11艘船抵達澳大利亞,船上運送的除了犯人,就包括一些家兔,在隨後的幾十年裡,澳大利亞的一些農民也開始使用兔籠飼養家兔來食用。
但真正打開這個潘多拉魔盒的,則是英國殖民者託馬斯.奧斯汀。為了滿足自己狂熱的狩獵愛好,他就委託自己的侄子從英國郵寄了一些獵物,其中就包括12隻穴兔和5隻歐洲野兔,經過簡單的繁殖後,託馬斯在維多利亞州自己的農場裡釋放了24隻兔子,以滿足狩獵的需求。
誰也沒想到這寥寥24隻兔子,在短短6年之內就可以繁衍出數以萬計計的族群,日後成為澳大利亞人的災難和噩夢。
從奧斯汀最早釋放兔子的東南部海岸開始,星火燎原,這些兔子大軍橫掃一切,不斷地向澳洲腹地和西部蔓延。
1866年,在南澳的卡普達,又有農場主效仿了託馬斯往野外釋放了一批兔子。兩批兔子勝利會師,向四面八方擴散。
1926年,兔群擴散到澳洲東西兩岸,遍布整個澳洲大陸,兔子數量已經增長到了創紀錄的100億隻!彼時全球人口不過20多億。
澳大利亞簡直是兔子的天堂,氣候溫暖宜兔,遍布青青草原,土質疏鬆,便於打洞。關鍵是幾乎沒有天敵,兔子在澳洲過上了美好生活。
兔子還有逆天的繁殖能力,它有2個子宮,兩個子宮可以同時受精懷孕。一年可以生6窩,每窩至少4隻,而剛出生的小兔,再過五六個月就可以性成熟參加繁殖。
澳大利亞缺乏可以制衡兔子種群的生態環境,加上兔子超強的生殖能力,釀成兔災也就在所難免了。
驚天地泣鬼神史詩級大片——澳洲人兔百年大戰
兔子的泛濫給澳大利亞帶來了無可估量的損失。這些兔子飯量很大,十隻兔子的飯量,頂上一頭羊。它們大肆啃食植被,甚至在旱季爬到樹上吃嫩葉,打洞啃樹根。兔子還有打洞的習慣,這進一步加劇了當地的水土流失。
而澳大利亞本土的一些袋鼠、袋狸等有袋類食草動物,被兔子佔據洞穴,搶光食物,瀕臨滅絕。
兔子大軍在農場肆無忌憚地打洞,不但牛羊常會腳陷洞中,更嚴重的是農業機械都無法開展作業。這嚴重威脅到了澳大利亞人賴以為生的畜牧業發展。
為了解決兔災,澳大利亞人與兔子展開了長達百年的鬥爭,發動了6次圍剿。
第一次圍剿 - 獵殺:
在兔災爆發之初,人們試圖通過大規模捕殺來消滅兔子威脅,但效果不大,某些年份的捕殺量達到了200萬隻,但因為基數龐大,兔群幾乎沒受到影響。
為了消滅兔子,澳洲人從歐洲引進了外來生物、兔子的天敵——狐狸和貓。
在開始階段,這種方法起到一定作用,但澳洲人很快就發現,為了克制兔子而引進的狐狸和貓,更喜歡去捕殺那些奔跑沒那麼迅速的本土小型有袋類生物和鳥類。為了不使這些珍貴的物種滅絕,所以澳大利亞人掉頭回來又開始捕殺袋狼(殺絕了)和狐狸、野貓。
第二次圍剿 - 懸賞:
1887年,對兔子肆虐很無奈的新南威爾斯州政府懸賞25000英鎊,徵集可以有效殺滅兔子的方法。
在這筆獎金的競爭者中,甚至包括大名鼎鼎的法國生物學家巴斯德。他從遠在巴黎的巴斯德研究所派遣了三位工作人員,遠渡重洋來到澳洲,試圖利用雞霍亂菌來殺滅兔子。遺憾的是,這種方法的效果也不理想。
第三次圍剿 - 修築藩籬:
面對兔子大軍的進攻,西澳大利亞人惶恐不安,只得倉促建設了防兔柵欄,試圖把兔子擋在草場之外。1901年開始,澳大利亞人花了7年時間修築了三條籬笆,加在一起的總長度超過3000公裡。
籬笆工程是完工了,但在洪水、強風甚至袋鼠等綜合因素的作用下,沒過多久,籬笆牆上就傷痕累累,再加上兔子天生具有的打洞本領,西澳大利亞也逐漸淪陷,兔子在澳洲大陸暢行無阻、來去自由了。
第四次圍剿 - 化學武器:
不得已的澳大利亞政府還曾動用重型轟炸機播撒毒藥,進行立體戰和化學戰,想對兔子來個斬盡殺絕。這一招開始也確實有效,兔子們死傷累累。
但由於兔子們的繁殖能力驚人,在撒藥過後不久,兔群再次繁榮昌盛。而且動物學家發現,撒下的毒藥會傷害草原上的袋狼、野狗和其它野生動植物。澳大利亞政府不得不放棄這個辦法。
第五次圍剿- 生物武器:
早在50年代,澳大利亞人就試圖釋放多發性粘液瘤病毒來撲殺兔子,這種病毒效果很好,大約8成的兔子被迅速毒殺,但兔子基數很大,基因多樣性異常豐富,總有一些免疫病毒的強者存活下來,並迅速繁衍出對病毒免疫的後代來,所以兔群的數量又迅速的恢復。
到了97年,澳大利亞人又試圖釋放另一種RHDV出血病毒,和上次一樣,又是絕大多數的兔子死了,少部分兔子產生了抗體,保留下了革命的火種,僅僅4年之後,再次瘋狂的兔群就已經完全免疫RHDV。
而在2018年,澳大利亞人引進90年代那個病毒的變種K5,這K5病毒能打破這個死循環嗎?恐怕澳大利亞人自己也不會太樂觀。
進行中的第六次圍剿 - 中國援助:
隨著免疫能力的逐漸增強,澳大利亞兔子在感染病毒的死亡率越來越低,澳大利亞兔子在感染上粘液瘤病毒以後,死亡率越來越低,數目也逐年回升,到1990年時已恢復到6億隻左右。為了防止災難重演,澳洲的科學家們一直在不停試驗各種不同的生物控制方法,包括從中國引入最致命的武器兔杯狀病毒,以達到抑止兔子大量繁殖的目的。
儘管澳大利亞政府為對付兔子不擇手段,使出了十八般武藝,但是兔子還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用吃的辦法可以解決澳大利亞的兔災嗎
一看到這個消息,我國廣大網友就躍躍欲試,覺得讓中國人去吃野兔,不僅可以幫助澳大利亞解決兔災,也可以促進澳大利亞的經濟收入,可以一舉兩得。
我「大吃貨帝國」光四川每年都要吃掉3億隻兔子,什麼火鍋兔、燒烤兔、冷吃兔、雙椒兔,還有什麼兔肚,兔腰和兔頭這些都很好吃。
澳洲人秉承英國人的飲食習慣,基本不吃兔子。為什麼他們不能把野兔加工成肉製品出售到國外,通過吃來解決野兔成災的問題呢?
首先野兔的捕獵難度太大,來自歐洲的野兔奔跑速度非常驚人,峰值可以達到72公裡/小時,而且擁有極為出色的轉向能力。連劉翔都追不上兔子的,更不要說獵手和獵犬了,更何況兔子還鑽窩裡,而且狡兔三窟,你勞心費力地挖掘兔子,好不容易把它的洞給挖開了,它直接跑遠了。
其次,澳大利亞號稱「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國內畜牧業發達,牛羊肉已經足夠滿足民眾的需求,還剩餘出口到外國。野兔不好吃,野兔吃起來很柴、肉又少、羶味又大,所以當地人捕獵後直接燒掉。
最後從健康層面的優先選擇來說,野兔屬於野生動物,攜帶非常多的病毒和寄生蟲,鼠疫就是野兔身上可能存在的一種致命病毒。發展野兔加工無法保證食品安全。
總之,澳大利亞目前還有十幾億隻兔子,派中國人過去吃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吃,是解決不了生物入侵的問題。中國人這麼愛吃小龍蝦,國內的小龍蝦生態入侵還這麼嚴重。
總結
從四川引進一大批餐館和廚師,各種紅燒、爆炒把野兔做成絕頂美味填飽澳洲人民的肚子這種想法很美好。但解決澳洲兔災,僅僅靠我們大吃貨國不現實。
況且最近澳大利亞因為趙立堅在推特發布澳大利亞士兵割喉兒童的諷刺漫畫惱羞成怒,中澳關係進入冰河期,恐怕不會輕易開放讓我們過去吃野兔。
隨著野兔數量的回升,澳大利亞人與兔子的戰爭還在上演,如何控制兔群數量,減少對草原生態系統的影響將會是澳大利亞長期面臨的歷史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