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畫點綴下的蓄能罐與環境融為一體,其核心部件由國家電投自主研發,打破了外國技術壟斷,是性能居世界一流的24k純自主產品哦~
以大海為例,淺層海水隨深度均勻降低,而當超過一定深度,來到海浪擾動觸及不到的安靜的深水區時,會經歷一層溫度急劇變化的海水層,就是斜溫層。斜溫層以下是深水層,水溫低且變化不大。
由於密度的關係,冷水下沉熱水上浮,中間過渡的斜溫層自然產生,阻止了下部的冷水和上部的熱水相互混和。擾動是斜溫層的最大天敵。
那麼,我們是怎麼把深海裡的「斜溫層」搬進蓄能罐呢?
在蓄能罐中創造斜溫層的核心設備是布水器,它可以將水以最小擾動的方式輸入輸出蓄能罐,以避免破壞水中自然生成的斜溫層。性能優異的布水器可將斜溫層控制在0.5米厚度,斜溫層越薄,留給蓄冷蓄熱的空間就越大,然而這一核心技術長期為歐美國家壟斷,直到國家電投中央研究院成功攻克這一技術難關,研製出了中國自己的高性能布水器。其一出生便以優異的性能躋身世界先進行列,在寶之谷等多個綜合智慧能源項目中成功運用。
蓄冷時,制冷機組將蓄能罐上部熱水抽出,制出冷水(冷熱水溫差約7℃)經布水器從底部輸入,斜溫層緩慢上浮,當斜溫層浮至上限時達到最大蓄冷量。
由此可見,體積越大,蓄冷量越大。斜溫層越薄,蓄冷量越大。
用冷時,冷水從底部抽出,用於室內製冷,斜溫層緩慢下沉。
蓄熱時,從蓄能罐底部抽水進入電鍋爐加熱,熱水從頂部輸入。
用熱時,從蓄能罐頂部抽水進入負荷側,熱水使用後從底部回流。
把「斜溫層」搬到大罐子裡
真能「一罐更比六罐強」?
等等,費這麼大力氣研製來的
「寶葫蘆 」能帶來哪些效益?
這就不得不提蓄能罐的節能原理了。
傳統供能模式下,設備選擇需要考慮用能的峰值,如在用熱的尖峰時段,如果單純使用電鍋爐加熱,需要更換容量更大、滿足最高峰用熱的大參數設備,但是高昂成本換來的大參數在大多數時間是閒置浪費的。
而綜合運用蓄能罐則可以降低鍋爐投資,只需在空閒時用蓄能罐把熱水蓄起來,峰時用,谷時儲,就已經節約了設備投資和日常運行成本。夏季則可以換蓄冷水,配合制冷機、熱泵用於室內製冷,一罐兩用,谷電蓄能,又節約了一筆用能開支。
此外,還具有節能減排、視覺景觀等多種無形效益。
一個好漢三個幫,在寶之谷,「寶葫蘆」還有幾個好兄弟,他們一起組成了一套綠色、智能、高效的供能系統——
▲電鍋爐、空氣源熱泵、汙水源熱泵以更高能效實現了供熱供冷電氣化、零碳化▲光伏車棚、V2G充電樁,打造綠色生態,點睛用戶體驗前有中國電力中電智慧公司緊貼用戶個性化需求的方案設計、投資建設;後有中國電力專業運維平臺中電檢修的全套「放心服務」,該整套系統——中國電力建設的這一綜合智慧能源示範項目不僅是一次低碳、智慧的升級,更是電力央企推動智慧能源與社會治理、國家能源轉型戰略深度融合的生動案例,並將以此逐步探索,讓智慧能源成為社會文明進步的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