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中國核酸檢測比國外更快?我們醫生24小時工作

2020-11-28 網易新聞

整理 | 王建斌 白淨衛

出品 | 網易科技《態℃》欄目組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之後,核酸檢測成為確診是否患有新冠肺炎的關鍵環節。早在1月21日,中國就已向世界公布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引物和探針序列,為各國開發檢測試劑提供了科技支撐。

但從目前來看,國外在檢測試劑的生產和使用過程中仍然面臨著諸多挑戰,比如某些國家核酸檢測試劑盒需要12-24小時,甚至72小時的流轉時間才能完成採樣到出結果的全過程。

中國的核酸檢測試劑有哪些經驗可以分享?為何中國檢測效率更高?清華大學藥學院PI白淨衛和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PI王建斌給出了相關解答。

王建斌表示,中國並不是快速生成了大量檢測試劑,而是平時儲備了大量檢測試劑。中國可以和國際社會分享的更多是教訓而不是智慧。

「我們在試劑方面的參差不齊,一線人員的經驗也不是國際一流水平。疫情早期有80多家企業申請核酸檢測試劑盒臨床資質,但實際的效果大多不理想。」王建斌提到。

另外,王建斌指出,全世界使用的檢測方法都是相同的。我國之所以速度快,不是因為中國的試劑盒有什麼特殊,而是因為我們的檢測就在醫院進行,而且醫生24小時拼命工作。國外由於各種歷史原因,醫院基本不負責檢測,需要將樣品運輸到專門的檢測機構,而運輸需要耗費時間。此外,國外工作人員的工作沒有我們拼命,到點就下班。

以下為兩位專家的解答內容:

白淨衛,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藥學院PI(教學科研系列獨立研究員),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生命科學聯合中心CO-PI(合作研究員)

王建斌,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PI(教學科研系列獨立研究員),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生命科學聯合中心PI,清華大學結構生物學高精尖創新中心CO-PI(合作研究員)

1、請問您怎麼看國外各大學、藥企、基金會等組織獨自研發自己的試劑盒?您覺得在質量管控方面,應該有哪些措施?

白淨衛:國外的體外診斷類的公司(不是藥企)可能參與到本次疫情檢測試劑盒的有三類:羅氏、雅培這樣的技術和商業化非常成熟的龍頭類企業;新興的高科技公司;第三方檢驗公司。

由於我國在疫情早期已經鑑定除了肺炎的病原體(新型冠狀病毒),並且公布了核酸序列,相應的核心抗原蛋白也被陸續解析,大型IVD企業可以很快在自己現有的核酸檢測平臺和抗原抗體檢測平臺上開發出相應的產品,例如QPCR試劑盒等,配合自己的儀器平臺,在各國衛生部門的特批下完成臨床實驗,迅速推向市場,這個渠道難度不大,在完成人力資源配置的情況下,相應的廠商也在短時間內生產出大量的試劑盒。部分自動化的高通量的儀器,例如羅氏的cobas 8800系統可以在儘可能自動化的情況下8小時完成960個測試。

當然,這類儀器和試劑盒的部署是需要時間的,所以可能在前期還是會出現測試短缺的情況。質量控制方面,這類的產品的質量相對非常可靠,會通過比較嚴格的指控把關後才會進入市場。新興的高科技會在疫情器件利用自己的新技術開發一些測試試劑盒,例如sharlock技術,可能可以用來補充以上傳統測試的短板,比如依賴大型儀器,或者操作複雜等,由於是新技術,指控方面可能會比較複雜,如果之前沒有產品進入市場的話,將需要很多臨床樣本的測試來對其試劑盒的質量進行驗證。

除了核酸檢測,一些高科技公司也會在病原測序方面進行技術開發,比如二代高通量測序,納米孔測序等,主要用於科學發現,理解新冠病毒的毒力,傳染性,對病原的變異進行跟蹤等,這類產品可能不會進入臨床檢測市場,使用者可能主要是學術界以及醫學研究機構。第三方檢驗機構在國外也非常的盛行,例如在美國,以上開發出的試劑盒,一部分進入醫院使用,一方面會被第三方檢驗機構消化掉了,因為相對的技術門檻比較低,也不排除在早期沒有大量成品試劑盒的時候,第三方檢測機構也會開發自己的測試試劑,即臨床實驗室自建項目(LDT)。

對於國外的各大學、基金會的檢測試劑的開發,我的理解是研究機構出技術,基金會出資金,主要還是做前期的技術驗證,而且傾向於新技術的開發,而開發後期通常也會跟以上的企業合作進行商業化。比如Broad Institute的華人科學家張鋒教授開發的sharlock技術,已經在跟賽沛合作開發新冠檢測的產品。這跟國內的情形也是一樣的。

2、早在1月21日,中國就已向世界公布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引物和探針序列,為各國開發檢測試劑提供了科技支撐。但目前看來,某些國家在檢測試劑的生產和使用方面依然面臨諸多挑戰,請問您認為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是什麼?

王建斌:主要問題包括:1. 疾控部門早期不放權,這在各個國家都出現過;2. 試劑盒儲備量不足,這個主要是國外出現的問題;3. 試劑盒質量不過關;4. 檢測人員技術水平和經驗不足。

3、中國為什麼能快速生產大量的檢測試劑,並且迅速投入使用?中國在增強新冠肺炎檢測能力方面有沒有什麼經驗與智慧可以分享給國際社會?

王建斌:核酸檢測需要的試劑主要包括3部分。1. 核酸提取試劑盒;2. 酶及相關配套擴增試劑;3. 引物和探針。其中1和2都屬於通用試劑,只有3是針對新冠病毒的。

我國在核酸檢測領域市場化較早,有大量第三方機構針對各類疾病從事相關臨床和基礎研究服務,因此上述1和2試劑平時的使用量很大,有大量儲備。核酸檢測所需要引物和探針的工業化合成早已成熟,任何有經驗的實驗室可以在1周之內完成2-3輪設計、製備和測試。確定序列之後,有幾十上百家企業可以在一天之內完成上萬份檢測所需引物和探針的合成。

相比之下,國外在臨床檢驗方面的管理和市場經營方式與國內不同,導致相應檢測機構數量和業務量較少,試劑儲備不足。因此,中國並不是快速生成了大量檢測試劑,而是平時儲備了大量檢測試劑。

這裡需要指出的是,國外同樣有能力在1周之內完成2-3輪引物和探針的設計、製備和測試,再在一天之內完成上萬份檢測所需引物和探針的合成,只是他們缺少其他試劑。目前美國個別日常做核酸檢測的實驗室,都在開展新冠病毒檢測,所用試劑都是依靠平時的儲備。

除了上述情況以外,我們可以和國際社會分享的更多是教訓而不是智慧。我們在試劑方面的參差不齊,疫情早期有80多家企業申請核酸檢測試劑盒臨床資質,但實際的效果大多不理想。這背後有很多原因:上述核酸檢測試劑平時大多是針對人類自身各項疾病,很少有廠商針對病毒核酸檢測做過優化,因此檢測試劑的試劑使用效果不佳;我國日常核酸檢測主要由市場化機構負責,醫院的檢驗科平時主要從事生化和免疫檢測。這期疫情期間,檢測主要由醫院醫生完成,經驗更加豐富的第三方機構拿不到樣品,結果出現醫生超負荷工作。

4、目前國外生產的核酸檢測試劑盒需要12-24小時,甚至72小時的流轉時間才能完成採樣到出結果的全過程,請問有什麼辦法可以加快核酸試劑檢測的效率?

王建斌:目前,全世界使用的檢測方法都是相同的。我國之所以速度快,不是因為我們的試劑盒有什麼特殊,而是因為我們的檢測就在醫院進行,而且醫生24小時拼命工作。

國外由於各種歷史原因,醫院基本不負責檢測,需要將樣品運輸到專門的檢測機構,而運輸需要耗費時間。此外,國外工作人員的工作沒有我們拼命,到點就下班。

其實,我國也不是所有地方都可以做到快速檢測。病毒核酸提取需要在P3或者P2+生物安全實驗室進行,即使是很多新冠定點醫院也不具備上述條件。因此同樣存在相應的樣品運輸問題。我國這次出動了3輛車載移動P3實驗室,他們在核酸檢測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此外,CDC需要對各醫院檢測陽性的樣品進行復檢,這也需要時間。

簡單總結一下。之前網絡上針對中國贈送日本核酸檢測試劑徵集與「風月同天」匹配的口號,結果高票結果中出現「多測幾次」。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國新冠核酸檢測的真實狀況。平時的試劑儲備讓我們在供給方面獲得了優勢,但是其他技術和操作經驗的稍有不足,使得試劑供給優勢無法發揮。只有在平時做好全面的技術儲備,關鍵時刻才能堪大用。

相關焦點

  • 實地探訪石家莊核酸檢測實驗室 工作人員24小時輪班輪崗
    【同期】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檢驗中心副主任 孫靜娜  現在(大家看到的)是我們一個標本接收區,我們通過物梯,由送檢核酸標本的老師或護工,走到我們這個區域,有我們專門的標本接受人員和他去對接,核對樣本信息核對標本,來完成標本的接收工作。
  • 攻略:24小時內搞定核酸·血清雙檢測,開心回國!
    雙檢測政策出臺後,無數期望回國的小夥伴們叫苦不迭;回國之路本已經困難重重,「雙檢測」又雪上加霜。不過,總還是有解決辦法,下面我們就分享下一位熱心德國華人24小時內搞定雙檢測的經驗。1️⃣核酸:杜塞機場centogene早上8點到機場,沒什麼人,先去領取試劑盒然後到指定地方完成檢測,十分鐘搞定。做完工作人員會和你核對姓名和出生日期,告知24h內出結果。當天下午五點一刻出具報告,一共耗時9小時。️杜塞機場只有59€的選擇且時間為24h。
  • 24小時輪崗檢測分秒必爭 記者探訪核酸檢測實驗室
    檢驗人員在實驗室開展核酸檢測工作。1月17日,記者穿戴好防護裝備,跟隨著南寧市第四人民醫院檢驗科臨床基因擴增實驗室副組長、副主任技師麻秋英進入該院PCR實驗室(臨床基因擴增實驗室)外側走廊,隔窗觀察核酸檢測過程。厚厚的隔離門、緊張運行的實驗儀器、「全副武裝」的檢驗人員……昨日15時許,市四醫院PCR實驗室裡,核酸檢測工作正有序進行。
  • 核酸提取儀24小時不停,保障核酸檢測按時「清零」!
    為了應對這突發的小範圍疫情,11日起,青島市啟動全員核酸檢測方案,計劃5天內實現全市900多萬人的檢測全覆蓋。如果採用純手工核酸提取,耗時長,所需設備繁多都是需要解決的難點,而實驗人員在大批量的操作下,工作效率將大大的降低,很容易出現疲勞性失誤,從而影響檢測結果的精準性。在手工核酸提取的假設前提下,全市900多萬人的核酸提取雖最終能實現,但需花費巨大的人、財、物力,工作周期無法預估,也禁不起等待。由此可見,在可能爆發「第二波」疫情的今天,全自動核酸提取儀更符合市場需求,快速檢測、急速響應。
  • 探訪石家莊核酸檢測實驗室:醫護人員實行24小時輪班輪崗
    6日,作為河北本輪疫情暴發的「中心」,石家莊一夜之間按下「暫停鍵」,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力爭72小時內完成逾千萬常住人口的樣本送檢。河北醫大一院的檢測實驗室有61名工作人員,日均檢測能力在2萬至3萬管樣本。這裡承擔著石家莊市裕華區56萬多名居民的核酸檢測任務,目前已順利完成,並開始承擔新的任務。
  • 企鵝醫生上線新冠核酸檢測服務
    北京商報訊(記者 王曉然 孔瑤瑤)隨著越來越多的企復工、學校復學、人員跨省流動,越來越多的醫療平臺上線新冠核酸檢測預約服務。4月28日,企鵝杏仁集團宣布,在北京、上海、廣州、程度、杭州等70多個城市陸續推出新冠核酸檢測在線預約服務,支持個人和團體預約。
  • 重點人群核酸檢測多久出結果?記錄北京流調24小時
    6月27日0時至24時,北京新增報告本地確診病例14例、疑似病例1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新增確診病例中,豐臺區10例、大興區4例。6月11日以來,北京新增病例累計超過300例。潘之望 攝從6月25日晚開始的24小時裡,《新聞調查》兵分多路,對豐臺區、大興區的流行病學調查工作進行了記錄。
  • 北京流調24小時:密接者是如何找到的?重點人群核酸檢測多久出結果?
    6月27日0時至24時,北京新增報告本地確診病例14例、疑似病例1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新增確診病例中,豐臺區10例、大興區4例。6月11日以來,北京新增病例累計超過300例。從6月25日晚開始的24小時裡,《新聞調查》兵分多路,對豐臺區、大興區的流行病學調查工作進行了記錄。
  • 在德華人回國PCR核酸檢測和IgM血清檢測相關信息
    :https://www.terminland.de/framed/online/China/法蘭克福機場Centogene檢測中心可提供PCR核酸檢測,正常12小時之內獲得檢測結果59歐,6小時快速檢測獲得檢測結果139歐。
  • 科普:境外航班登機前3天核酸檢測新規操作指引,常見問題匯總
    使領館會在24小時內完成覆核。因此乘客上傳檢測報告的時間不要晚於登機前的24小時。同時,周末一般不影響覆核,只要耐心等待即可。也有朋友詢問在進行核酸測試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和細節,經過我們的了解,目前大部分國家執行的核酸測試和政策大同小異,主要有:1,檢測前兩小時不要吃東西,以免影響檢測結果。
  • 此次疫情中,為何有病例多次核酸檢測後才呈陽性?
    同時,除了核酸檢測,血常規檢測、肺部CT典型的影像學改變等也是幫助臨床醫生診斷的輔助手段,新冠特異性抗體(IgG、IgM)檢測也可作為疑似患者排除與篩查的有效補充。在實際工作中,也確有症狀典型,但是沒有檢測出核酸陽性的病例。
  • 首個P2+貨櫃核酸檢測實驗室長這樣,機場檢測可節約2小時
    儘管國內新冠疫情已經得到有效控制,但國外疫情仍在持續蔓延。隨著出入境秩序逐漸恢復,後續秋冬季即將來臨,內防反彈、外防輸入的壓力依然不小。 8月7日上午,上海應急科技攻關項目「上海移動式核酸檢測方艙實驗室」(下稱「實驗室」)在浦東國際機場正式交付。
  • 定州全員核酸檢測,我們與時間賽跑!
    東馬頭村能夠如此快速順利的完成全員的核酸檢測工作,離不開號頭莊鄉的決策部署以及所有工作人員的相互配合。據了解,號頭莊鄉共17個村共有40499人。為順利完成此次全民核酸檢測工作,號頭莊鄉提前利用村喇叭廣播、微信群等方式通知村民檢測流程,隨身攜帶身份證和個人信息等。
  • 1小時出結果!之江生物核酸檢測提速
    如何縮短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時間,是當前疫情防控的一個重要科技問題。在市科委等部門布局支持下,上海科研機構和科技企業正通過多條技術路徑,研發速度快、準確率高的新冠病毒檢測產品。最近,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經過半個多月高強度攻關取得重要突破——將核酸檢測時間從原來的2小時左右縮短到1小時左右。
  •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用的試劑盒到底是什麼東西?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是RNA病毒,中國科學家已向全世界公布了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組序列,檢測方法一般是核酸檢測,最常用的方法是實時定量螢光PCR(Real-time PCR),這種方法可以在體外放大擴增病原體的核酸(RNA),並通過螢光探針來實檢測擴增產物。  在疫情發生初期,確診人數較少,有一部分限制因素是檢測時間長,每天的檢測數量有限,這都會影響確診進度。
  • 為何要做兩輪核酸檢測?專家詳解
    為何要做兩輪核酸檢測?專家詳解來了→  4日,瀋陽市又新增1例本土確診病例,中風險地區新增3個,鐵西區、皇姑區、于洪區開啟第二輪全員核酸檢測。昨天,瀋陽兩家醫療機構吊銷執業許可。《新聞1+1》今日連線中共瀋陽市委常委、副市長、市政府黨組副書記高偉。  瀋陽已經半「封城」了?  怎樣做好重點管控區域的生活保障?
  • 內蒙古滿洲裡:將於24日提前完成全員核酸檢測採樣工作
    2020-11-24 11:53:45 來源: 澎湃新聞 舉報
  • 一線醫生疾呼:儘快用CT代替核酸檢測作為確診標準
    增多的病例不斷在發出提示,我們的防控策略是否要進行改變?對此,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影像科副主任張笑春教授疾呼:別再迷信核酸檢測了,強烈推薦CT影像作為目前2019nCoV肺炎(診斷)的主要依據。強烈建議政府徵用酒店、賓館或學生宿舍收納近10萬之多的疑似及大部分醫學觀察者,強制隔離治療。如採取居家留觀方式,必然造成疫情進一步蔓延。
  • 核酸檢測實驗中如何防範氣溶膠汙染
    DNA/RNA氣溶膠汙染的問題,很嚴重,廣泛分布在樣本容器、實驗室臺面,試劑溶液中、儀器表面、內管附著等等,極其微量的氣溶膠汙染即可造成假陽性的結果,進而可能引起整個PCR實驗室的汙染,嚴重的甚至要關閉實驗室,嚴重影響實驗工作,甚至耽誤疫情防控工作的開展。 2、實驗室為何會出現氣溶膠?
  • 與核酸檢測有什麼區別?
    來源標題: 中國疾控中心:抗體檢測、核酸檢測……多種手段確保判斷更準確 北京新發地517人核酸檢測,45人咽拭子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