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檢測實驗中如何防範氣溶膠汙染

2021-01-21 騰訊網

科研和臨床檢驗場所PCR分子實驗使用頻率較高,PCR實驗怕出問題了,當PCR出現假陽性的時候,我們常常會考慮是不是引物、試劑、Mix、模板、水等發生了汙染,然後逐一排查,有時還是找不到原因,耗時耗力。

那麼這些試劑和儀器到底為什麼會被汙染了呢? 其實有很大因素是核酸氣溶膠汙染。

1、核酸檢測實驗需注意核酸氣溶膠汙染

核酸檢驗人都知道在核酸檢測實驗室內樣本的製備、擴增過程中都會產生各種汙染,比如樣本交叉汙染、試劑儀器交叉汙染、克隆質粒汙染、PCR擴增產物汙染、還有極容易忽視的氣溶膠汙染,氣溶膠是由固體或液體小質點分散並懸浮在氣體介質中形成的膠體分散體系,在空氣與液體面摩擦時,比如在核酸提取製備模板時,反覆吹吸/混勻震蕩反應液,以及PCR體系配液時充分震蕩反應管,開蓋時、吸樣時及汙染進樣槍的反覆吸樣都可形成氣溶膠而汙染。據計算一個氣溶膠顆粒可含48000拷貝,因而由其造成的汙染是一個非常重要而被忽視的汙染源。

DNA/RNA氣溶膠汙染的問題,很嚴重,廣泛分布在樣本容器、實驗室臺面,試劑溶液中、儀器表面、內管附著等等,極其微量的氣溶膠汙染即可造成假陽性的結果,進而可能引起整個PCR實驗室的汙染,嚴重的甚至要關閉實驗室,嚴重影響實驗工作,甚至耽誤疫情防控工作的開展。

2、實驗室為何會出現氣溶膠?

在核酸檢測實驗過程中,高速運轉離心時未蓋緊試管蓋;

手工提取核酸時劇烈地搖動反應管;

短時間處理大量的樣本核酸提取實驗;

PCR擴增完成後開蓋;

吸樣時及移液器的反覆吸樣;

處理血液樣本時,標本暴漏在實驗室空氣中。

以上舉例部分的這些行為都會使空氣與液體表面摩擦,產生核酸氣溶膠, 這些核酸小液滴還會落到實驗臺面、PCR儀、移液槍、吸頭、盒子、檢測人員衣服、頭髮、門把手等等地方,如果我們不注意,這些核酸氣溶膠就會日積月累地積聚,這樣做檢測實驗就特別出現問題比如PCR假陽性或者像報導中的造成檢測人員的感染。大面積核酸氣溶膠汙染非常難以清除,若不採取清理與預防措施,汙染會更加嚴重,長期釋放汙染核酸,終會不僅導致實驗室停工也會導致檢測人員的健康問題,所以對於核酸氣溶膠汙染一定要給予重視。

3、如何避免產生氣溶膠汙染呢?

第一:自我防護是關鍵,相對於一線的醫生,檢測人員的防護服、口罩、防護鏡等一個也不能少;《新型冠狀病毒實驗室生物安全指南》中就指出病毒抗原檢測、血清學檢測、核酸提取、生化分析,以及臨床樣本的滅活等操作,應當在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進行,同時採用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的個人防護。

第二:每次檢測實驗前後,都要使用專業的核酸氣溶膠汙染清潔劑,對檢測臺面、核酸提取儀、PCR儀、手持移液器、離心機、振蕩器、空氣、門把手、地面、牆壁等位置進行徹底清楚殘核酸留氣溶膠和潛在汙染源,保證檢測樣本的準確性和檢測人員的安全性。

第三:加強氣溶膠汙染的監測工作。通過專業監測試劑盒對醫療場所和檢測場所都進行定期監控,做好防護,一旦發現醫療場所檢測出陽性樣本,應及時暫定場所的使用,對過消毒、氣溶膠清除等措施,儘可能防止病毒通過場所間接擴散;據計算一個氣溶膠顆粒可含48000拷貝,因而由其造成的汙染是一個非常重要而被忽視的汙染源。氣溶膠汙染廣泛分布在樣本容器、實驗室臺面,試劑溶液中、儀器表面、內管附著等等,極其微量的氣溶膠汙染即可造成檢測樣本假陽性的結果,進而可能引起整個PCR實驗室的汙染,嚴重的甚至要關閉實驗室,嚴重影響疫情的診斷和防治工作,所以說汙染監測刻不容緩。

除採取上述措施之外,新冠核酸檢測實驗室還應該使用無菌濾芯吸頭、無菌離心管等耗材,儘量減少實驗環節的意外因素,減少核酸檢測實驗產生的氣溶膠、液體飛濺等造成的實驗儀器、移液器等汙染,而影響結果的判讀。如有因操作失誤或意外引起的實驗室生物安全,還需參考《新型冠狀病毒實驗室生物安全指南》中相關措施進行處理:

(一)新型冠狀病毒毒株或其他潛在感染性材料汙染生物安全櫃的操作臺造成局限汙染:使用有效氯含量為0.55%消毒液,消毒液需要現用現配,24小時內使用。此後內容中有效氯含量參照此濃度。

(二)含病毒培養器皿碎裂或傾覆造成實驗室汙染:保持實驗室空間密閉,避免汙染物擴散,使用0.55%有效氯消毒液的毛巾覆蓋汙染區。必要時(大量溢撒時)可用過氧乙酸加熱燻蒸實驗室,劑量為2g/m3,燻蒸過夜;或20g/L過氧乙酸消毒液用氣溶膠噴霧器噴霧,用量8ml/m3,作用1~2小時;必要時或用高錳酸鉀-甲醛燻蒸:高錳酸鉀8g/m3,放入耐熱耐腐蝕容器(陶罐或玻璃容器),後加入甲醛(40%)10ml/m3,燻蒸4小時以上。燻蒸時室內溼度60%-80%。

(三)清理汙染物嚴格遵循活病毒生物安全操作要求,採用壓力蒸汽滅菌處理,並進行實驗室換氣等,防止次生危害。(轉自先達基因-gendx.cn)

相關焦點

  • 如何治理實驗室的DNA氣溶膠汙染
    存在於實驗室桌面、儀器、耗材以及空氣中的DNA汙染,對於實驗會產生嚴重的幹擾,尤其是氣溶膠攜帶的DNA分子(一個氣溶膠能攜帶上萬個DNA),因在空氣中漂浮,難以消除。那麼我們可以採取什麼方法,來解決這一問題呢?1、氣溶膠很容易在移液器加樣的時候產生,因此是不可避免的。
  • 核酸檢測實驗室(PCR)如何消毒?
    然而實際上,三級綜合醫院不具備核酸檢測能力的少之又少,大多已經實現了PCR實驗的基本要求,差別只在於開展項目略有不同,這項要求真正難以落實的主要問題是:二級醫院/縣醫院建立PCR實驗室不容易。PCR實驗,即臨床基因擴增實驗,是專門用來檢驗愛滋病、B型肝炎、禽疫病等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一種檢測手段。
  • 官方:氣溶膠是傳播病毒新途徑,一文了解如何防範
    簡單來說,主要是指飛沫混合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吸入後導致感染。通常,為了區別於潔淨空氣,常使用含塵氣體或汙染氣體來稱呼氣溶膠。學術上是指,懸浮在氣體介質中的固態或液態顆粒所組成的氣態分散系統。由此可以看出,病毒上是可以通過空氣來進行傳播的。 什麼是空氣傳播?空氣傳播是泛指易感人群吸入含有病原體的微小顆粒物。
  • 核酸檢測實驗室如何消毒?
    每個獨立實驗區設置有緩衝區,各區通過氣壓調節,使整個PCR實驗過程中試劑和標本免受氣溶膠的汙染,並降低擴增產物對人員和環境的汙染。人員要求。進入PCR實驗室,需要經過從基礎理論、實驗原理、規範操作、質量保證到注意事項等規範的培訓,並獲取PCR上崗證。檢測風險。檢測過程中,樣本的開蓋,核酸提取的震蕩、離心都有可能產生氣溶膠,有感染的風險。防護要求。
  • 核酸檢測實驗室如何消毒?檢測新技術又如何突破實驗室的束縛?
    PCR實驗室的建設需要設置標準的「四區」:試劑準備區、標本製備區、PCR擴增檢測區和擴增產物檢測區。每個獨立實驗區設置有緩衝區,各區通過氣壓調節,使整個PCR實驗過程中試劑和標本免受氣溶膠的汙染,並降低擴增產物對人員和環境的汙染。2、人員要求。
  • 核酸提取儀24小時不停,保障核酸檢測按時「清零」!
    為了應對這突發的小範圍疫情,11日起,青島市啟動全員核酸檢測方案,計劃5天內實現全市900多萬人的檢測全覆蓋。如果採用純手工核酸提取,耗時長,所需設備繁多都是需要解決的難點,而實驗人員在大批量的操作下,工作效率將大大的降低,很容易出現疲勞性失誤,從而影響檢測結果的精準性。在手工核酸提取的假設前提下,全市900多萬人的核酸提取雖最終能實現,但需花費巨大的人、財、物力,工作周期無法預估,也禁不起等待。由此可見,在可能爆發「第二波」疫情的今天,全自動核酸提取儀更符合市場需求,快速檢測、急速響應。
  • 疑似人禽流感/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標本核酸檢測的注意事項
    二、核酸的提取疑似禽流感/不明原因肺炎核酸檢測各個實驗區域應儘量分開,如反應液配製區域、核酸提取區域和檢測區域最好分別位於獨立的房間內。如果不能做到各個實驗區域分開,實驗操作開始前應做好清理淨化工作:實驗區域的臺面先用清水擦拭一遍,再用蒸餾水擦拭一遍,最後用75%的醫用酒精擦拭一遍。
  • 丁一匯院士:氣溶膠汙染空氣又抵消溫室效應
    丁一匯告訴記者,氣溶膠對人體健康可以產生嚴重危害,對人體健康影響最大的是長時間飄浮在大氣中的直徑為0.1~10μm的氣溶膠粒子,它能直接被人體吸入呼吸道內,進入肺部或進入肺泡,並能進入血液通往全身,由於其本身的毒性或攜帶有毒物質,因而對人體健康會造成極大危害;大氣氣溶膠中的重金屬成分可以危害人體的多種部位,包括神經、腸胃、心臟、肺、肝、腎、皮膚等;大氣氣溶膠中的多環芳烴和亞硝胺等化學物對人體有致癌作用
  • PCR核酸檢測實驗室整體設計方案(附PCR實驗室設備清單)
    ●全民抗"疫" 終獲勝利 ●自新型冠狀病毒發現以來,武漢市全部疾控中心都處於全面備戰狀態,除了為武漢防控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提供信息支持外,更是全面參與一線的防控工作中,特別是PCR實驗室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工作。
  • 新冠病毒可以通過氣溶膠傳播,如何做好預防措施?
    所謂氣溶膠,學術地講,是指懸浮在氣體介質中的固態或液態顆粒所組成的氣態分散系統。而通俗地講,為了區別於潔淨空氣,常使用含塵氣體或汙染氣體來稱呼氣溶膠。要了解氣溶膠傳播,有必要先解釋下空氣傳播。空氣傳播是泛指易感人群吸入含有病原體的微小顆粒物。隨著檢測技術的發展,人們發現到在說話、咳嗽或者噴嚏時,可以檢測到亞微米、超微米級的更小顆粒。
  • 非洲豬瘟螢光定量PCR檢測常見假陽性結果分析
    實驗室汙染是導致假陽性結果的主要原因非洲豬瘟野毒感染時血液和組織中病毒載量非常高,經常檢測到Ct值15左右的樣本。樣本處理和提取的過程中需要進行離心操作,這些高濃度的樣本離心時容易造成氣溶膠汙染。對於血液和組織樣本,檢測非洲豬瘟病毒應該儘可能減少離心操作,這類樣本病毒載量高、樣本較純淨,可以採用免提取檢測。
  • 器審中心 | 一文讀懂新型冠狀病毒的核酸檢測!
    新型冠狀病毒出現後,我國科學家在極短的時間裡完成了對新型冠狀病毒全基因組序列的解析,並通過與其它物種的基因組序列對比,發現了新型冠狀病毒中的特異核酸序列。臨床實驗室檢測過程中,如果能在患者樣本中檢測到新型冠狀病毒的特異核酸序列,應提示該患者可能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檢測新型冠狀病毒特異序列的方法最常見的是螢光定量PCR(聚合酶鏈式反應)。
  • 如何在短時間內完成全員核酸檢測?記者探訪石家莊一核酸檢測實驗室
    央廣網石家莊1月9日消息(記者杜震 孟曉光 秦慶祥)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過去三天,河北省石家莊市全力開展全域全員核酸檢測,已採集大量核酸樣本,並要求在9日上午全部完成核酸檢測。人口逾千萬的石家莊,如何在短時間內完成全員核酸檢測?又怎樣確保檢測的規範、準確、高效?
  • 揭秘:一份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報告出爐幕後
    (原標題:獨家揭秘 一份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報告出爐幕後)核酸檢測呈陽性,表明又一名新冠肺炎患者確診。2月11日,四川綿陽一名患者的樣本經核酸檢測並通過覆核,確診為陽性,綿陽新增一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那麼,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陽性報告是如何出爐的呢?近日,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走進四川綿陽市404醫院檢驗科,獨家揭秘核酸檢測全過程。
  • 陳家鋥:過度檢測,適得其反——檢測在非洲豬瘟防控中的科學應用
    採用血拭子檢測的風險性相對較小,一方面非洲豬瘟感染早期不會出現凝血不良;另一方面,血拭子採集的方法出血量是可控的,不會造成大面積汙染。病毒在血拭子中受外界幹擾少、病毒載量高、更可靠;需要在隔離期內對豬舍做好相應的消毒措施; (3)養殖集團應建設標準化的中心實驗室螢光定量PCR非常敏感,容易受到氣溶膠的汙染,可靠的硬體設施是結果準確的保障。
  • 研究揭示代表性礦質氣溶膠的吸溼性
    礦質氣溶膠是對流層中重要的氣溶膠之一,影響大氣汙染、氣候變化以及生物地球化學循環。吸溼性在較大程度上決定礦質氣溶膠對大氣化學和氣候的影響。但是由於礦質氣溶膠形貌不規則、吸溼性普遍較弱,現有技術較難準確測定礦質氣溶膠的吸溼性。
  • 測量出代表性礦質氣溶膠吸溼性
    本報訊(記者朱漢斌 通訊員鄧土連)中科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以下簡稱廣州地化所)博士生陳蘭夏迪在導師唐明金研究員的指導下,與廈門大學副教授簡星、廣州地化所研究員朱建喜和王新明等人合作,對21種礦質氣溶膠的吸溼性進行測量,從而定量闡明礦質氣溶膠的吸溼性。相關研究日前發表於《大氣化學與物理》。
  • 疫情中常見的帳篷實驗室和移動檢測車是什麼?專家詳解來了
    此次武漢一線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過程中,軍事醫學專家組的帳篷式移動實驗室和移動檢測車為專家組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提供了關鍵技術平臺,發揮了重要作用。那麼,什麼是帳篷式移動實驗室和移動檢測車?其技術特點如何?移動生物安全實驗室會影響周圍環境的安全嗎?
  • 單機日檢測通量破萬,華大智造全自動核酸提取純化儀助力河北疫情防控
    大健康 2021-01-11 10:49 · 億歐 億歐大健康1月11日訊,為快速響應河北疫情防控,近日,華大智造緊急調配快裝式負壓硬氣膜核酸檢測火眼實驗室(簡稱「硬氣膜火眼實驗室」)連夜運抵石家莊,併集結深圳、武漢、青島
  • PCR 檢測不準,這個鍋「我」不背!
    對於 PCR 檢測,由於實驗室設備的汙染造成的假陽性結果也不容忽視。尤其是在樣本量極大,PCR 儀連續工作期間,檢測間往往都是封閉環境,氣溶膠瀰漫,儀器極易汙染。 而移液器往往是離樣品最近,使用最頻繁的儀器,不論是吸液過程中,還是在操作環境中,都非常容易被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