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在中國歷史上擁有很高的聲望,他執政期間,開啟了貞觀之治,為盛世唐朝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古語有云五十知天命,唐太宗李世民活了51歲也不算短命了,但李世民早年一向身強體壯、精力充沛,似乎應該有更長的壽命。
然而,令人感到意外的是,這樣一位身體強壯的雄君明主,卻在51歲時就去世了。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唐太宗的「猝世」呢?
1、常年徵戰受傷
唐朝建立時李世民只有十九歲,隨後就頻繁的帶兵出徵,在徵戰過程中風餐露宿的難免會受些內傷外傷。
年紀輕可能覺得沒什麼,但這些傷病一旦積累到年老時就會是他健康的隱患,極大的影響到了他的壽命的長短。
若李世民不當皇帝且與李建成相安無事的話,也許他還能活得久一點,但是他卻當了皇帝,以一人之力管理一個國家難免操勞過度。
加上李世民就是難得的千古一帝,勤政愛民是最基本的,唐朝也是在他的手上成為萬邦來朝的超級大國,他也被各族人民親切地稱為「天可汗」。
2、政務操勞
繁忙的國事讓李世民沒有多的休息時間,也會影響到他的壽命。
李世民接手的大唐王朝可不是和平盛世,而是大亂之後的民生凋敝,外加強敵環伺,李世民剛上位就跟東突厥籤訂渭水之盟。
這還是李世民努力的結果,如果當時東突厥進攻長安,李世民能不能以少勝多還是未知數。
在這種情況下,李世民仍然締造了為後世稱道的貞觀之治,貞觀君臣為此付出了多少辛苦,恐怕不是我們所能想像的。
把大臣的建議貼在寢室的牆上,出入觀看,三更方寢;將各州都督、刺史的名字和事跡寫在屏風上,坐臥橫看,夜半不寐。
為了當好這個皇帝,李世民可是把自己熬成了實打實的工作狂。
3、迷戀丹藥,慢性中毒
唐朝流行一種煉丹技術,說是吃了這種丹藥就會長生不老,李世民也不例外,為了治癒他的類風溼和哮喘,一直吞食這種丹藥。
火藥就是唐朝時期煉丹的時候發明的,說明丹藥裡邊含有重金屬,其實這種丹藥不僅含有重金屬,還有一些有毒物質。
重金屬在體內越積越多,最後就會發生重金屬中毒,更加速了李世民的死亡。
對古文掌握的不是很好的我們,在選擇《資治通鑑》時一定要精挑細選,有的版本過於簡單,翻譯出來的意思過於膚淺,粗製濫造,根本沒法看。我現在看的這套《資治通鑑》,是文白對照無刪減版,全套,這套書從50年代起,就組織文史學家進行整理、編輯,始終保持認真、嚴謹的作風,是非常適合普通讀者閱讀的版本,也因此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