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為鄂爾多斯全面小康集聚新動能
——鄂爾多斯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系列報導之科技創新篇
從世界第一大單井井工礦到世界首套煤直接液化生產線,從國內首套以自主智慧財產權為主的間接液化生產線到國內最大單套煤制烯烴、煤制甲醇生產裝置,從粉煤灰提取氧化鋁科技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到率先在國內實現煤化工高鹽水零排放,從5G進入工業控制到大數據建設初見成效……鄂爾多斯以一系列科技創新成就實現了歷史性飛躍,智能採煤、煤制油、煤制氣、煤制烯烴等技術裝備水平國際領先,鄂爾多斯羊絨引領國際標準,知名電影《流浪地球》中難度最大的600多個視效鏡頭在高新區雲計算產業園完成後期渲染。2014年鄂爾多斯市被國家發改委確定為「國家資源型經濟創新發展綜合改革試點」「國家現代煤化工產業示範區」。2017年鄂爾多斯高新區獲批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科技創新的潛力在鄂爾多斯不斷釋放,為實現全面小康、高質量發展集聚了強大動能。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科技創新是其中一個關鍵變量。「十三五」以來,鄂爾多斯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和對內蒙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終把創新作為推動產業發展的第一引擎,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創建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著力推動構建開放合作的創新生態,在經濟發展、結構優化、產業升級、生態環境建設、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2019年全市經濟總量和研發經費支出佔內蒙古自治區的比重均超過20%,是全區經濟發展最活躍、創新能力最強的地區之一。
鄂爾多斯站,5Gⁿ讓未來生長公眾開放日」 主題活動
科技投入不斷增大
科技投入水平是決定一個地區科技創新能力的關鍵因素。近年來,在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的背景下,鄂爾多斯市研發經費仍然實現了穩步增長,科研投入強度創歷史新高,為科技創新事業發展提供了較為雄厚的資金保證。2019年全市全社會R&D研發費用支出38.3億元,比2010年增長13.1億元,2010-2019年期間,年均增速4.75%,佔全區R&D經費總額(147.8億元)的25.9%。R&D投入強度突破1%,達到1.06%,高於自治區投入強度(0.86%)0.2個百分點,為近10年來最高水平。
大路工業園中科合成油研發中心
分活動類型看,基礎研究經費226.8萬元;應用研究經費1.81億元;試驗發展經費36.5億元。基礎研究、應用研究、試驗發展經費所佔比重分別為0.06%、4.74%和95.2%。
分活動主體看,各類企業經費支出37.7億元;政府屬研究機構經費支出5511.3萬元;高等學校經費支出830.6萬元。企業、政府屬研究機構、高等學校經費支出所佔比重分別為98.34%、1.44%和0.22%。
分產業部門看,在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R&D經費投入超過億元的行業大類有13個,這13個行業的經費佔R&D經費比重為96%。鄂爾多斯市研發投入主要集中在化工、電力、電子設備製造以及煤炭開採等行業。特別是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研發投入達到23.9億元,佔全市R&D經費總額的62.4%。
大路工業園區引進碳材料研發中心
分企業規模看,大企業是研發投入的主要力量,2019年鄂爾多斯市大型企業R&D經費支出21.4億元,佔全市R&D經費總額的55.9%,其中14家企業科研經費超過億元以上,中天合創、中煤能源、神華煤制油、源盛光電等國有領軍企業加速產業提升和智能化改造,科研投入力度不斷增大,成為自治區級乃至國家級示範;伊泰、博源、億利、鄂爾多斯資源股份等一批地方「小巨人」企業深耕細作、厚積薄發,在行業中呈現出強勁發展勢頭。特別是伊泰、雙欣、中科合成油等企業加大自主創新力度,在煤基新材料、有機高分子材料、鐵基催化劑等方面掌握了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為產業轉型升級、實體經濟做實做強做優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
分旗區看,東勝區、康巴什區、杭錦旗、烏審旗4旗區R&D經費投入超過5億元,康巴什區、鄂託克旗、杭錦旗、烏審旗4旗區R&D經費投入強度超過全市平均水平。
2019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科學技術支出4.7億元,同比增長35.6%。
創新動能更加強勁
科技創新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之一,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科技創新的腳步越快,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就越足。近年來,鄂爾多斯市新產業快速成長,轉型升級穩步發展。
種植戶在手機上遠程操控溫室大棚捲簾升降
一是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更加壯大。2019年,全市戰略性新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4%,高於規模以上工業增速2.2個百分點。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能源汽車三個產業產值超過10億元,生物和節能環保兩個產業產值突破億元以上。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6.7%,高於規模以上工業增速22.5個百分點。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3.1億元,同比增長280.25%。
農民利用無人駕駛農機耕種
二是科技型企業培育成效顯著。高技術企業數量快速增長,從2015年的29家增長到2019年的105家,佔全區(907家)11.58%。涉及資源與環境、新能源與節能、新材料、電子信息、生物與新醫藥、先進位造與自動化、高技術服務等多方面技術領域。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64家;國家智慧財產權優勢、示範和「貫標企業」總數達到60家。
三是代表新興產業的工業新產品增勢穩定。新產品產值突破200億元。其中,低密度聚乙烯樹脂(LDPE)118.3萬噸,增長22.9%;聚丙烯樹脂124.7萬噸,增長21.7%;乙二醇40.3萬噸,增長35.4%;多晶矽1.2萬噸,增長5.2%;石墨及碳素製品6.8萬噸,增長24.1%;光電子器件7901萬隻,增長22%。
科技成果更加豐碩
2016—2019年,鄂爾多斯市承擔中央引導地方發展資金項目10項,資金1420萬元。承擔自治區科技重大專項21項,資金1.5億元。取得了一批重要創新成果和專利技術。煤制油、煤制氣、煤制烯烴、煤制乙二醇等現代煤化工重大標誌性技術成果在我市落地轉化。
鄂爾多斯市大路工業園區中科合成油技術有限公司以「高溫漿態床費託合成催化劑及其工業應用技術」項目,獲得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發明一等獎。
2016—2020年,我市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獲自治區科技進步獎19項,獲自治區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1人。
2019年全市規模以上企業專利申請數1379件、有效發明專利數1171件。主導或參與國家、自治區標準制訂、修訂的數量較2016年增長了5倍。形成國家或行業標準數22項,發表科技論文1091篇,出版科技著作36種。全市技術合同認定登記26項,成交金額1.5億元。
雲數據中心業務蓬勃發展。鄂爾多斯高新技術產業園雲計算園區已建成中國電信、雲泰互聯、通用計算、浙報暾瀾、賽諾伯特5棟數據中心,空港園區建成1棟數據中心。成功引進泛城控股、京東集團等行業龍頭企業,開展異地災備、CDN加速、動漫渲染、電子商務等領域的大數據云計算業務。直達北京雙路由8000G光纜傳輸專線建成投運。區域大型數據中心和災備中心初步建成。
雲計算伺服器
大數據與產業融合典型示範不斷湧現。煤炭供應鏈服務平臺、煤炭生產大數據平臺、內蒙古羊絨交易大數據平臺、肥料產業大數據服務平臺、物流網際網路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旅遊大數據平臺等典型大數據平臺相繼建成並在各自行業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創新環境持續優化
鄂爾多斯市委、政府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始終把科技創新擺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科技創新環境持續優化。
久泰能源生產區夜景
一是相繼出臺了《鄂爾多斯市委市人民政府關於促進科技創新若干政策》和配套實施細則、《鄂爾多斯市關於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若干政策》及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加強智慧財產權、發展眾創空間等一系列科技創新政策措施。從培育科技創新主體、鼓勵轉化和引進科技成果、全面引進和培養科技創新人才、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強化財政金融支持等方面,制定了「含金量」較高的「科技創新30條」。廣泛持久地開展科技活動周、「三下鄉」等活動,提高公眾的創新意識和科學素養,在全社會營造了科技創新的良好氛圍。
二是155戶企業享受了稅收減免。2019年我市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八條享受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優惠的共有29戶,共計減免企業所得稅9.04億元。依據第三十條享受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的共有126戶,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總額為13.9億元。
三是科研基礎條件不斷提升。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家,國家企業技術中心4家,自治區級科技創新平臺117家。建成自治區級以上眾創空間(星創天地)44家,自治區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5個。形成了較完備的科研基礎條件。
數字城管接線員忙碌工作
四是研發隊伍不斷發展壯大。2019年,全市研發人員總量6478人,較2010年增長53.7%,按折合全時工作量計算的研發人員為4388.3人年,較2010年增長8.6%。累計引進國外高端人才6人,入選國家科技創新創業人才1人、「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業領軍人才1人。
五是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快速增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是推動科技創新發展的重要載體。今年,受5G基站、高新園區IDC數據中心等項目帶動,全市新基建投資保持較快增長。
科技服務更加惠民
從草原牧民的北鬥羊到首個5G智慧社區的應用落地,從智慧物流到智慧園林,一個個科技感十足的生產生活「新姿勢」已滲透到各行各業,與每一個人息息相關,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科技」。
鄂爾多斯市首個智慧社區項目——「惠鄰5G驛站」
近年來,鄂爾多斯市聚焦人口健康、公共安全、應急救援等領域的重大民生需求,進行系統布局,加強協調攻關的成果轉化運用,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安全感。科技為民、便民、惠民水平不斷提高。
一是網絡基礎設施支撐能力持續提升。寬帶網絡家庭普及率達到80.4%,行動電話用戶規模272.65萬戶,4G行動電話普及率86.15%,4G基站9925個,5G基站258個。行政村基本實現光纖進村,覆蓋比例達99.9%。
二是便民項目亮點紛呈。網際網路+「供電、供熱、供氣」、鄂爾多斯市民一卡(碼)通工程、伊金霍洛旗智慧水務平臺、市公安局視頻及聯網工程、智慧教育雲安全管理雲應用等項目在構建便捷生活、環境安全等方面亮點突出。建成市級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建立遠程醫療管理平臺及醫學影像、檢驗檢查報告等醫療信息共享服務平臺。
三是雪亮工程成效顯著。公安、教育、交通、林業和草原、旅遊等領域在全市開展智能攝像頭部署。雪亮工程實施以來,全市共建成視頻監控約25萬路,1660個主要公共場所和重點要害部位共安裝視頻探頭50853個,基本實現全覆蓋。
東勝城管利用無人機巡查不文明行為
回看非凡歷程,展望未來前景。鄂爾多斯風華正茂,草原明珠光芒璀璨。創新的種子在這裡播撒開來,創新的激情正在升騰。科技創新為鄂爾多斯高水平建成全面小康社會提供了堅實基礎,為鄂爾多斯新時代經濟社會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開創了新局面。
本文來源:鄂爾多斯日報
原標題:《大寫的牛!鄂爾多斯N多「黑科技」的背後……》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