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光股份:聚焦光學鏡頭 擦亮信息化時代的「眼睛」

2020-12-06 中國證券網

  3月29日申請科創板上市獲受理,5月10日一輪問詢,5月21日二輪問詢,6月11日首發上會通過,6月13日正式提交註冊申請,在科創板的門前,福光股份叩門之聲越來越緊。

  上天可以「窺視」寒宮嫦娥,下海可以「遠望」五洋魚鱉,入則探曉室內動靜,出則鎖定城市安防,作為全球光學鏡頭的重要製造商之一,福光股份為何能閃耀出非常之「光」?

  近日,記者溯光而行,來到閩江之畔的福州馬尾區江濱東大道158號,一窺究竟。

  聚焦光學主業

  在福光股份展廳,各類大小不一、型號各異的鏡頭,琳琅滿目,目不暇接。在這裡,有小的只可看到一個圓點的鏡頭,也有大的如圓盤式的鏡頭,有組成球狀的魚眼鏡頭,也有組成探槍式的方形鏡頭。置身其中,有隨時隨地被鎖定的感覺,令人驚嘆。

  福光股份董秘黃健向記者介紹稱,福光股份誕生於1958年成立的國營八四六一廠,60多年的技術積澱和孜孜不倦的探索進步,公司已經走在了國內光學鏡頭行業的前列,產品覆蓋包括雷射、紫外、可見光、紅外系列全光譜鏡頭及光電系統。

  「別看這些鏡頭是一顆顆凹凸鏡片簡單的組成,背後實則是深厚的技術積澱。特別是光學設計,需要大量方案和模板的積累,還需要有熟練人才設計的靈感和反覆的摸索試驗,才能帶來技術的不斷突破。」黃健說。

  據了解,光學行業屬於技術密集型行業,需要融合光學技術、機械技術和電子技術等諸多先進科技的技術引領型產業。光學鏡頭產品的研發和設計,需要幾何光學、薄膜光學、色度學、熱力學、精密機械、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和光源技術、微顯示技術等學科的高度集成。鏡頭設計、生產工藝以及精密加工等技術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光學鏡頭的成像質量,是行業內企業的核心競爭點。

  據福光股份招股書(註冊稿),目前,公司已掌握非球面設計技術、高強度輕量化設計技術、膜系設計技術,相關光學產品具備焦距長、相對孔徑大、線視場大、寬光譜、空間解析度高等性能。公司擁有全光譜鏡頭的設計技術、全光譜膜系的設計加工技術,包括紫外光、可見光、短波紅外、中波紅外、長波紅外及雷射等,因此應用場景極為廣泛,涵蓋安防監控、工業檢測、森林防火、輔助駕駛及航空航天領域。公司擁有二組元到多組元的變焦光學系統設計技術,特別是應用在高變倍比、長焦距變焦鏡頭的設計等領域,多個產品替代進口,2018年設計開發出25-300mm、8K高清的連續變焦鏡頭,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得益於技術上的領先地位,福光股份2017年在全球安防視頻監控鏡頭銷量市場佔有率達到11.8%,全球排名第三。特別是在變焦鏡頭領域,福光股份在全球的銷量位居第二位,市場佔有率約為8.9%。

  黃健介紹,近年來消費電子產品的快速崛起,以及未來智能化時代和安全要求的日益提高,給光學鏡頭帶來了無限的發展空間,福光股份將堅守光學主業,「打磨好自己的鏡片,聚焦好自己的鏡頭,發出好自身的光芒。」

  響應兩用技術

  「每個公司有每個公司的定位,每個公司也有每個公司的追求。」黃健透露,近年來智慧型手機等終端產品大量普及,而福光股份沒有深度參與此類消費級鏡頭的紅利,是由於公司始終跟隨光學技術的前沿領域,率先滿足「定製產品」的技術需求,再從定製產品技術過渡到民用的非定製產品。

  此外,福光股份的產品屬於高端系列的玻璃光學鏡頭,對於追求成本優勢的消費級終端產品而言,比如智慧型手機等,更傾向於採用塑膠光學鏡頭。隨著技術的進步和需求的提高,4K超高清、8K超高清等高端產品的需求將越來越多,公司未來的民用產品市場空間也將會越來越大。

  在「定製產品」方面,福光股份的主要產品包含特種光學鏡頭及光電系統,廣泛應用於「神舟系列」、「嫦娥探月」等重大航空航天任務及高端裝備上。

  同時,福光股份還具有多項行業首創技術,比如全球首創的大口徑透射式天文觀測鏡頭的設計與製造技術等。截至2019年3月6日,公司共擁有1項國防發明專利、175項發明專利、166項實用新型專利和4項外觀專利。

  據招股書顯示,2016年至2018年,福光股份「定製產品」的收入分別為2825.57萬元、3729.84萬元和7009.70萬元,佔主營收入的比重分別為6.03%、6.48%和12.74%,逐年提升。

  「雖然『定製產品』的比重不算高,但只要定製產品有需要,我們能保證非定製產品產能隨時轉化為定製產品產能的需要。」黃健告訴記者。

  目前,福光股份的「非定製產品」主要包含民用安防鏡頭、車載鏡頭、紅外鏡頭、物聯網鏡頭、AI 鏡頭等雷射、紫外、可見光、紅外全光譜鏡頭,廣泛應用於平安城市、智慧城市、物聯網、車聯網、智能製造等領域。

  「這些領域的技術,大都是從定製產品技術轉換而來。」黃健說。比如車載鏡頭就是來自於此前定製特種車載鏡頭的技術,近年來這塊業務發展很快。

  數據顯示,福光股份2018年的車載鏡頭業務收入為1178.14萬元,佔主營業務收入的2.14%。而2017年該業務的收入為220.88萬元,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僅為0.38%。

  當前,福光股份與國內知名的光學科研院所、軍工集團及下屬科研單位具有長期合作的關係,光學科研背景深厚,通過兩用技術,提升了定製產品和非定製產品的高效創新。

  瞄準新興領域

  黃健說,未來,公司「非定製產品」的主要方向在新興領域的市場。公司將進一步開拓車載鏡頭、紅外鏡頭、物聯網及AI鏡頭等新興市場,推進在人工智慧各個領域的深入應用和技術升級,成為全球領先的專業光學系統供應商,在物聯網、人工智慧、大數據的技術突破和應用推廣中發揮作用。

  福光股份招股書表示,物聯網鏡頭、AI 鏡頭是公司當前重點布局的新興領域,目前已經與華為、曠視科技、依圖科技、雲從科技、地平線、海康威視等人工智慧知名企業建立了合作關係。

  隨著數位相機、智慧型手機、安防監控等鏡頭應用的已經或逐漸趨於成熟,車載成像、紅外熱成像等新興領域,將成為推動產業增長的新力量,人工智慧、物聯網等前沿技術的逐步落地,正將光學鏡頭應用至國民經濟更廣闊的領域。光學鏡頭將成為未來信息化世界的「眼睛」。

  黃健向記者描述了未來的市場空間。「2018年我國的汽車保有量在2億輛左右,按照平均每輛需要1.5顆鏡頭計算,就應需要近3億顆車載鏡頭,這個市場空間太大了。未來,汽車不僅需要倒車鏡頭,還需要前置鏡頭,大型汽車還需要安裝疲勞監測鏡頭等,空間非常大。」

  據TSR報告,2021年車載鏡頭規模將從2017年的0.89億顆增至1.43億顆,複合增速約13%。

  「不過,車載鏡頭的產品導入、驗證周期比較長,還有一段路要走。而一旦完成前期的導入和驗證工作,車載鏡頭的量起得就比較快。目前,公司在這方面的技術已經做好了準備,就等著市場的接受度起來。」黃健說。

  此外,在高清鏡頭領域,TSR報告預測,1080p及其以上的鏡頭規模將從2017年的1.36億顆增至2021年的1.87億顆;在紅外鏡頭領域,Maxtech報告預測,市場規模將從2016年的34億美元增至2024年的80億美元。

  黃健告訴記者,公司還將布局更為高端的機器視覺使用的超精密光學領域。在公司擬募投的三個項目中,其中之一就是「精密及超精密光學加工實驗中心建設項目」。公司計劃在非球面壓鑄、紅外鏡片加工、非球面玻璃鏡片加工等高精度加工技術方面繼續尋求突破,提高光學鏡頭精密及超精密加工水平,促進紅外探測鏡頭、高端醫療設備光學系統、雷射投影鏡頭、紫外光學系統、大口徑天文觀測鏡頭等國際高端鏡頭的國產化。

相關焦點

  • 福光股份:打造中國光學鏡頭領軍企業
    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成為福建科創板第一股。作為全球光學鏡頭的重要製造商,同時也是福建省國企混改成功的典型,福光股份在光學領域多年的深耕歷程,充分展現了民營企業創新發展的風雨之路。  上至「神舟飛船」「嫦娥探月」「火星探測」等航空航天領域「天眼」,下至日常廣泛應用的安防、車載、AI鏡頭……走進福光股份展廳,各種鏡頭令人嘆為觀止。
  • 科創板受理企業透析|福光股份:國內光學鏡頭行業龍頭企業
    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福光股份)的註冊地為福建,計劃發行不超過3880萬股,融資6.51億元,選擇的保薦機構是同樣在福建註冊的興業證券,據招股書披露,興業證券已安排子公司興證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參與本次發行戰略配售。
  • 光學鏡頭全球前三 參與「嫦娥」「天問」填補國內空白的福光股份
    我國成功發射了&34;一號,開啟了火星探測計劃,這其中不少上市公司也都參與建設,福光股份(688010)就是其中之一。公司表示參與了火星探測星載系列光學鏡頭課題,顯示出科創板企業在前沿科技領域的卓越。本期,我們就來探究這家公司。
  • 福建科創板第一股福光股份7月10日申購 軍民融合光學龍頭戰備行業...
    募集資金將投向全光譜精密鏡頭製造基地項目(一期)、AI光學感知器件研發及產業化建設項目、精密及超精密光學加工實驗中心建設項目。  福光股份是國內軍民融合的光學龍頭企業,誕生於1958年成立的國營八四六一廠,經過60多年的技術積澱和探索進步,已經成為國內光學領域龍頭企業之一,產品覆蓋包括雷射、紫外、可見光、紅外系列全光譜鏡頭及光電系統。
  • 首批科創板上市公司之福光股份:光學鏡頭研發生產高新企業
    根據上交所消息,已經註冊生效的福光股份(688010.SH)將於7月22日正式上市。  福光股份是國內領先的專業從事光學鏡頭研發、生產與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產品廣泛應用於航天工程、空間觀測及各種軍事裝備領域以及安防監控、物聯網等民用領域。
  • 福光股份:承擔科研軍工任務50年,核心產品用於「嫦娥奔月」
    福光股份源於國營八四六一廠,自1969年起承擔科研軍工任務,是當時中國第四機械工業部唯一的電子光學生產車間。目前公司主營雷射、紫外、可見光、紅外系列全光譜鏡頭及光電系統。公司產品主要分定製產品和非定製產品兩大系列(主要收入來源為非定製產品,2019年營收佔比76%)。
  • 福光股份——軍民融合發展的光學鏡頭領先企業
    作者:馬曉天、施鑫展  投資要點:  公司自2004年設立以來,積極踐行軍民融合的發展道路,是國內領先的專業光學鏡頭供應商。公司產品主要分為:「定製產品」,主要包含軍用特種光學鏡頭及光電系統;「非定製產品」,主要包含民用安防鏡頭、車載鏡頭、紅外鏡頭、物聯網鏡頭、AI鏡頭等。公司實際控制人何文波合計控制公司37.69%的股份。  在軍用、民用光學鏡頭領域均有重要的行業地位。
  • 福光股份 - 中證網上市公司專區
    科創板專區   中證網訊(記者 潘昶安)7月22日,福光股份將在科創板上市 福光股份是國內領先的專業從事光學鏡頭研發、生產與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產品廣泛應用於航天工程、空間觀測及各種軍事裝備領域以及安防監控、物聯網等民用領域。
  • 「三駕馬車」驅動光學鏡頭發展 上市公司表現幾何?
    【安防展覽網 企業關注】隨著VR和AR設備普及以及智能安防市場和自動駕駛技術的加速發展,光學鏡頭應用領域需求迎來高速增長。據金桔泰富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手機、視頻監控、車載攝像機這三大終端市場,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光學鏡頭模組行業的整體趨勢。
  • 廈門華僑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資產重組媒體說明會-中證網
    福光股份的主營業務是關於鏡頭光學元組件等產品科研及生產,主要客戶包括海康威視、大華股份、宇視科技等。  福光股份主要產品是光學鏡頭,可以分為定製產品和非定製產品兩類。其中定製產品主要用於各類武器裝備、航天工程和空間觀測等。非定製產品主要是安防監控鏡頭、紅外熱成像鏡頭和車載鏡頭。
  • 宇瞳光學在創業板成功上市,市值奔40億
    宇瞳光學主要經營光學鏡頭,產品涵蓋安防鏡頭、車載鏡頭、機器視覺鏡頭等領域,其中,安防監控鏡頭是其核心產品。所謂安防監控鏡頭,通俗理解就是視頻監控攝像頭。目前中國安防監控攝像機的鏡頭由中國供應商主導。2018年前三位供應商供應商出貨量佔全球鏡頭64%,分別為宇瞳光學、舜宇光學、聯合光電,之後是福光股份、鳳凰光學。
  • 力鼎光電:打造民族品牌 努力成為世界一流光學解決方案供應商
    A股網上投資者交流會精彩回放  出席嘉賓  廈門力鼎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吳富寶先生  廈門力鼎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王雄鷹先生  廈門力鼎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董事會秘書 吳泓越先生  廈門力鼎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財務總監 王美華女士  國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資銀行部業務董事
  • 牛眼IPO | 茂萊光學闖關科創板:打入上海微電子供應鏈,但部分應收...
    但茂萊光學也表示:「截至2020年9月末,除上海微電子裝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仍有部分逾期應收帳款尚未收回外,其餘應收帳款均已收回。」  茂萊光學是精密光學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專注於精密光學器件、高端光學鏡頭和先進光學系統的研發、設計、製造及銷售。在主營業務介紹中,茂萊光學著重強調產品用於半導體光刻機,表示公司服務於全球半導體光刻機及檢測裝備、生命科學及醫療(如基因測序及核酸檢測)、航空航天、無人駕駛、生物識別、AR/VR檢測設備等應用領域。
  • 茂萊光學闖關科創板:打入上海微電子供應鏈,但部分應收帳款遲遲未...
    茂萊光學強調國內知名半導體光刻機製造商上海微電子是其核心客戶。但茂萊光學也表示:「截至2020年9月末,除上海微電子裝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仍有部分逾期應收帳款尚未收回外,其餘應收帳款均已收回。」圖片來源:審核問詢函回復截圖 提供光刻機關鍵模塊?
  • 常見的鏡頭「光學缺陷」,你的鏡頭佔了幾樣?(內附解決方案)
    本文我們將系統解析鏡頭的不同光學缺陷,改善色像差、漸暈、失真等問題。改善光學缺陷(一):色像差色像差是最容易識別,也是最普遍的鏡頭光學缺陷,我們通常也稱之為「色邊」。在成像後主要體現於場景元素的輪廓周圍,錯位產生的顏色邊緣,在高對比度圖像或鏡頭的邊緣畫質中最為明顯。
  • 光學鏡頭應用領域遍地開花 上市公司積極布局
    隨著雙攝像頭智慧型手機的出貨量增加、自動駕駛技術的進一步發展、VR和AR設備普及以及智能安防市場加速發展,光學鏡頭下遊應用領域需求將迎來一波高速增長。  應用領域遍地開花  光學鏡頭產業鏈較長,包括上遊的光學材料和機器設備,中遊的光學鏡片和鏡頭,以及下遊的各類攝像頭模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