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學鏡頭全球前三 參與「嫦娥」「天問」填補國內空白的福光股份

2020-07-25 藍色起源Q

我國成功發射了&34;一號,開啟了火星探測計劃,這其中不少上市公司也都參與建設,福光股份(688010)就是其中之一。公司表示參與了火星探測星載系列光學鏡頭課題,顯示出科創板企業在前沿科技領域的卓越。本期,我們就來探究這家公司。


福光股份(688010):


源於國營八四六一廠,自1969年起承擔科研軍工任務,是當時中國第四機械工業部唯一的電子光學生產車間,誕生多項產品填補國產空白

光學鏡頭全球前三 參與「嫦娥」「天問」填補國內空白的福光股份


福光股份是專業從事軍用特種光學鏡頭及光電系統、民用光學鏡頭、光學元組件等產品科研生產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產品包括雷射、紫外、可見光、紅外系列全光譜鏡頭及光電系統,分定製產品、非定製產品兩大系列,是全球光學鏡頭的重要製造商全國唯一的大口徑天文觀測光學鏡頭供應商、國家&34;系列航天飛船配套產品指定製造商


定製產品:主要包含軍用特種光學鏡頭及光電系統,廣泛應用於&34;、&34;、&34;、&34;等重大國防任務及無人機、武裝直升機、遠望3號測量船、&34;、&34;系列等尖端武器裝備,核心客戶涵蓋中國科學院及各大軍工集團下屬科研院所、企業,為國內最重要的軍用光學鏡頭、光電系統提供商之一


非定製產品:主要包含民用安防鏡頭、車載鏡頭、紅外鏡頭、物聯網鏡頭、AI鏡頭等雷射、紫外、可見光、紅外全光譜鏡頭,廣泛應用於平安城市、智慧城市、物聯網、車聯網、智能製造等領域,是安訊士、大華股份(002236)等安防龍頭企業的主要鏡頭供應商,並與華為、博世、霍尼韋爾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建立了業務合作關係。AI、物聯網領域客戶主要為華為、曠視科技、依圖科技、雲從科技、地平線、海康威視等企業。


軍民融合領域:


借用軍品研發經驗,公司民用安防監控鏡頭達到國內先進水平,2017年全球市場份額11.80%,排名第三。2016年,公司在4K超高清鏡頭領域市場佔有率達到65.8%,後續年份持續研發超高清技術,2018年率先開發出 8K連續變焦鏡頭,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


公司順應安防智能化趨勢,在變焦和超清領域技術遙遙領先,在此基礎上擴展智能業務,開發車載及紅外鏡頭,並和華為、曠視、雲從、依圖等公司建立合作,推進人工智慧各個領域的深入應用和技術升級。


核心技術:

公司邀請研究所專家授課並引進畢業人才擴充隊伍,合作對象包括長春光機所、成都光電所、西安應用光學研究所、西安光機所、國家天文臺、浙江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清華大學等,2016年獲得&34;稱號。在雄厚底蘊和人才投入的支持下,公司研發人員效率較高,人均發明專利1.49項,是同行業可比公司的7-24倍。

光學鏡頭全球前三 參與「嫦娥」「天問」填補國內空白的福光股份


公司共擁有345項專利,引領高性能光學鏡頭實現進口替代。主要技術源自軍工需要,目前有175項發明專利、166項實用新型專利和 4項外觀專利,集中在大口徑透射式天文觀測鏡頭、複雜變焦光學系統、多光譜共口徑鏡頭、小型化定變焦非球面鏡頭的設計及自動生產技術四個方向。


民用光學鏡頭領域,在3-9mm、8-20mm、5-50mm等變焦鏡頭上實現對國外鏡頭的替代,目前已經研發出15-300mm高清自動聚焦鏡頭、40-1000mm、12.5-750mm等系列變焦鏡頭,使民用安防監控鏡頭在超長焦距、高變倍、紅外夜視等性能上實現技術飛躍,部分產品可以取代國外知名品牌

光學鏡頭全球前三 參與「嫦娥」「天問」填補國內空白的福光股份


財務業績:

2016-2018年,營收分別為 4.69億、5.80億、5.52億元,複合增長率8.48%;歸母淨利潤分別為 0.72億、0.91億、0.91億元,複合增長率12.42%。2018年由於安防客戶需求切換、市場競爭加劇等因素,公司民品銷售額和毛利率出現下滑,但同期軍品銷售從3729.84萬元增長到7009.70萬元,增長率87.93%,毛利率達62.30%,對營收和盈利貢獻較大。2019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穩定,歸母淨利潤增速達到13.89%。

光學鏡頭全球前三 參與「嫦娥」「天問」填補國內空白的福光股份


行業趨勢:


1、安防鏡頭:全球範圍總體保持穩定發展態勢。

2011年全球安防視頻監控鏡頭市場銷量約為6300萬件,2016年迅速增長到1.47億件,年均增速達17.97%。預計2021年市場銷量將從2017年的1.85億件增長至2.45億件,複合增速為7.2%。

光學鏡頭全球前三 參與「嫦娥」「天問」填補國內空白的福光股份


隨著全球各政府以及企業、家庭等對安防視頻監控產品和服務的需求,全球安防視頻監控市場將保持持續較快增長。歐美存量市場更新換代空間巨大、亞洲和南美等新興市場增量將保持持續高速成長。


2017年國內超高清監控採集設備的銷售收入約43億元,預計2022年行業銷售收入787億元,出口315億元。2017年至2022年,超高清監控採集設備市場複合增長率79%。當前,4K超高清安防鏡頭全球銷量已超過200萬臺,預計2017-2021年複合增速將達31%。上遊光學鏡頭組件將充分受益國內超高清監控設備的採購需求,實現快速增長。


2、AIoT鏡頭:機器視覺和車載市場有望迎來快速成長

中國機器視覺處於快速成長期,下遊行業應用發展迅速,目前已成為繼美國和日本後的第三大應用市場。車載鏡頭方面,車聯網及ADAS雙重驅動車載鏡頭需求放量。2011年全球車載鏡頭出貨量為1834萬件,2017年增長為8880萬件,預計2021年全球市場出貨量將達到 1.43 億件。


3、軍用領域:戰爭從機械化逐漸轉變為信息化,光學技術在各類武器裝備和特殊場合的應用得到了極大的拓展,隨著光電探測、光電制導等光電技術在軍事上的應用,光學系統在情報偵察、夜間作戰、遠程空襲、精確制導等作戰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已成為現代軍事技術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伴隨我國多項航天工程正在快速推進,運載火箭、衛星應用、空間寬帶網際網路三大工程將成為航天工業未來發展的趨勢和核心。&34;末我國將基本形成主體功能完備的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完成載人航天和探月工程三步走任務,形成較完善的衛星及應用產業鏈。定製產品作為航天工程、空間探測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將面臨穩定持續的市場需求。


(作者:秦亮執業證號:A0680616110002)

相關焦點

  • 福光股份:聚焦光學鏡頭 擦亮信息化時代的「眼睛」
    上天可以「窺視」寒宮嫦娥,下海可以「遠望」五洋魚鱉,入則探曉室內動靜,出則鎖定城市安防,作為全球光學鏡頭的重要製造商之一,福光股份為何能閃耀出非常之「光」?  近日,記者溯光而行,來到閩江之畔的福州馬尾區江濱東大道158號,一窺究竟。
  • 科創板受理企業透析|福光股份:國內光學鏡頭行業龍頭企業
    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福光股份)的註冊地為福建,計劃發行不超過3880萬股,融資6.51億元,選擇的保薦機構是同樣在福建註冊的興業證券,據招股書披露,興業證券已安排子公司興證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參與本次發行戰略配售。
  • 福光股份:打造中國光學鏡頭領軍企業
    光明日報記者 高建進  7月22日,國內首批25家公司在科創板掛牌上市。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成為福建科創板第一股。作為全球光學鏡頭的重要製造商,同時也是福建省國企混改成功的典型,福光股份在光學領域多年的深耕歷程,充分展現了民營企業創新發展的風雨之路。
  • 首批科創板上市公司之福光股份:光學鏡頭研發生產高新企業
    根據上交所消息,已經註冊生效的福光股份(688010.SH)將於7月22日正式上市。  福光股份是國內領先的專業從事光學鏡頭研發、生產與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產品廣泛應用於航天工程、空間觀測及各種軍事裝備領域以及安防監控、物聯網等民用領域。
  • 福建科創板第一股福光股份7月10日申購 軍民融合光學龍頭戰備行業...
    募集資金將投向全光譜精密鏡頭製造基地項目(一期)、AI光學感知器件研發及產業化建設項目、精密及超精密光學加工實驗中心建設項目。  福光股份是國內軍民融合的光學龍頭企業,誕生於1958年成立的國營八四六一廠,經過60多年的技術積澱和探索進步,已經成為國內光學領域龍頭企業之一,產品覆蓋包括雷射、紫外、可見光、紅外系列全光譜鏡頭及光電系統。
  • 福光股份:承擔科研軍工任務50年,核心產品用於「嫦娥奔月」
    福光股份源於國營八四六一廠,自1969年起承擔科研軍工任務,是當時中國第四機械工業部唯一的電子光學生產車間。目前公司主營雷射、紫外、可見光、紅外系列全光譜鏡頭及光電系統。公司產品主要分定製產品和非定製產品兩大系列(主要收入來源為非定製產品,2019年營收佔比76%)。
  • 福光股份——軍民融合發展的光學鏡頭領先企業
    作者:馬曉天、施鑫展  投資要點:  公司自2004年設立以來,積極踐行軍民融合的發展道路,是國內領先的專業光學鏡頭供應商。公司產品主要分為:「定製產品」,主要包含軍用特種光學鏡頭及光電系統;「非定製產品」,主要包含民用安防鏡頭、車載鏡頭、紅外鏡頭、物聯網鏡頭、AI鏡頭等。公司實際控制人何文波合計控制公司37.69%的股份。  在軍用、民用光學鏡頭領域均有重要的行業地位。
  • 福光股份 - 中證網上市公司專區
    科創板專區   中證網訊(記者 潘昶安)7月22日,福光股份將在科創板上市 福光股份是國內領先的專業從事光學鏡頭研發、生產與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產品廣泛應用於航天工程、空間觀測及各種軍事裝備領域以及安防監控、物聯網等民用領域。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將點燃哪些概念股?
    對於宇宙,中華民族從未停止好奇心,從屈原著詩《天問》,到流傳嫦娥奔月的美麗傳說,再到劉慈欣《三體》對宇宙文明的設想,如今,中華民族早已不再停留在「想」,而是不斷「走進」宇宙,探索這一穿越上下五千年的無盡神秘空間。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升空。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超九成概念股上漲
    除資料庫提供的概念股以外,有一些上市公司的業務直接與「火星探測」相關,如福光股份研發和生產的光學系統,其在今年5月26日表示上述產品已交付火星探測計劃使用。截至7月23日收盤,福光股份股價上漲5.17%,報43.34元/股,總市值66.56億元。
  • 藍特光學透過光學元件向國內諸多空白領域射出了第一道光
    打開APP 藍特光學透過光學元件向國內諸多空白領域射出了第一道光 MEMS 發表於 2020-10-17 10:52:50 從「漆黑」中一路走來,藍特光學透過自主研發的光學元件,向國內諸多空白領域射出了第一道光。
  • 「三駕馬車」驅動光學鏡頭發展 上市公司表現幾何?
    光學鏡頭是機器視覺系統中的重要組件,應用領域廣泛,可大體劃分為兩大類,即消費級市場應用和工業領域應用。消費級市場應用主要包括安防監控鏡頭、車載鏡頭、VR/AR 設備鏡頭、專業相機鏡頭、手機相機模組鏡頭;工業領域應用則側重於「智能製造的眼睛」——機器視覺,如電子組件測量、機械零件測量、半導體光罩測量、粒子測量等智能檢測場景中,就要用到光學鏡頭。
  • 永新光學:嫦娥四號等採用公司製造的降落相機光學鏡頭
    永新光學:嫦娥四號等採用公司製造的降落相機光學鏡頭 2019-01-08 14:29:07 來源:中國證券網
  • 宇瞳光學在創業板成功上市,市值奔40億
    宇瞳光學主要經營光學鏡頭,產品涵蓋安防鏡頭、車載鏡頭、機器視覺鏡頭等領域,其中,安防監控鏡頭是其核心產品。所謂安防監控鏡頭,通俗理解就是視頻監控攝像頭。 目前,宇瞳光學是全球安防監控鏡頭出貨量最大的生產供應商,是海康、大華、宇視、韓華等頭部安防企業(下遊廠商)的主要鏡頭供貨商。
  • 廈門華僑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資產重組媒體說明會-中證網
    上市公司近三年來三次計劃重組,前兩次皆以失敗告終。標的資產福光股份2017年3月曾擬首發上市,並於4月召開股東大會審議申報首發上市議案。以上事項是否存在未披露的會影響本次重組的情況。  請結合以上四點,說明重組是否存在重大不確定性風險。
  • 透明導電膜玻璃填補國內空白
    隨著全球對可再生、清潔和安全能源需求的日益提升,薄膜等新技術的創新和成本的逐步降低,各類薄膜太陽能電池正成為全球新型太陽能電池研究的重點和熱點,並且越來越廣泛地在各個領域應用,我國很多企業也加入到了薄膜太陽能電池行業中。
  • 瀚恩新材料:光學級PVA薄膜填補國內空白
    通過與市場的充分接觸和客戶需求的調研,2013年,公司前身——雲天化股份重慶研發中心看中了這一市場空白,開始研發光學級PVA偏光膜。     其研發的價值可謂巨大,但研發的難度更大。技術負責人呂新坤帶領團隊從最基礎的原材料提純做起,經過提純、樹脂合成、制膜等多道工序反覆試驗,再從整條工藝鏈出發,對項目進行整體研究。
  • 光學行業之光 | 長春光機所研製高分相機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作為光電人,為我國航天腳步又向前邁出一大步而振奮的同時,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閃光點應該銘記:中科院長春光機所研製高分相機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這是光學行業的自豪。而博頓核心團隊深耕光電領域多年,尤其在高能離子源研發和應用領域有豐富經驗,很榮幸曾參與協助長春光機所使用離子束技術與工藝開發大口徑鏡片光學鍍膜及大面積光柵刻蝕等項目,同時博頓光電的離子源產品也曾默默為中國航天和空間探測事業作出過小小的貢獻,比如航天五院光學遙感衛星用到的1.55米超大口徑精密光學鏡片,需要在碳化矽上進行低溫鍍銀,就是採用了我們博頓HIT離子源進行離子束微納加工而成。
  • 舒茨股份:痕量氣體檢測填補空白
    舒茨股份:痕量氣體檢測填補空白 每日經濟新聞 2016-06-29 01: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