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子、照片、手機黑屏,哪個才是真實的你?

2020-11-23 手機鳳凰網

鏡子、照片、手機黑屏,哪裡映照出的自己最好看?據說普遍共識是:照片<鏡子<手機黑屏映像。

大約是這麼個感覺↓

無處理照片中的你(左)、鏡子中的你(中)和手機黑屏中的你(右) | 作者改編自慈禧皇太后光緒癸卯年照片之一及TR美術修復作品

不過,好看程度見仁見智,我們真正關心的問題是:究竟哪一個才是真實的自己?

有人認為照片最真實(當然,這裡所謂的照片不能是那種開了十級美顏濾鏡,磨皮修容到媽都不認識的照騙;也不能是PS高手恰到好處卻又鬼斧神工的精修,導致照片看不出哪裡不對但就是比生圖好看10倍),因為照片是被完全沒有感情色彩的光學儀器記錄下來的,應該足夠客觀。

也有人認為鏡子更真實,因為人們在拍照時總會揚長避短地專注於某些特定角度,小心翼翼地擺出自己最美的表情和姿態,而照鏡子時則沒有這麼多雕琢。

究竟哪個觀點更有道理,我們還要從人是怎麼看東西說起。

選擇性失明和選擇性提取:

人的視覺信息處理機制

人的視覺系統包括:眼球、大腦皮層枕葉,以及兩者之間的視神經線路系統。人們看東西的整個過程可以簡單分成兩大步驟:視覺信號的傳遞和視覺信號的處理

視覺信號傳遞,就是影像的光線經過瞳孔和晶狀體落在視網膜上,再由視網膜上的視神經細胞將光信號轉變成生物電信號的神經衝動,通過視神經纖維傳至視覺的高級處理器——大腦皮層的枕葉。

同所有的信息傳遞過程一樣,視覺信號的傳遞無非就是信號的轉換+信號的傳播,和水兵的旗語燈語、電報的莫爾斯碼、甚至《長安十二時辰》裡望樓上不斷變化的窗格,本質上沒什麼不同。

而信號處理的過程就比較一言難盡了,畢竟涉及到高級神經中樞的活動,這裡還有一大片人類當前認知水平無法企及、望而生畏的盲區。我們只是粗略地知道,當視覺信號傳到腦部的視覺中樞,也就是距狀裂兩側的枕葉皮質時,會開始一套信息提取和加工的過程。

研究發現,視覺中樞皮層的神經元對視網膜傳來的信號並不一視同仁,只對圖像的某些特定細節感興趣[1]。而且,在處理信息的過程中,大腦還會根據我們的認知、經驗和記憶,提煉出部分信息進行整合、加工,最後輸出一種混雜了文化、審美,甚至好惡的視覺概念。

這套「選擇性失明+選擇性提取」的視覺信號處理模式意味著,我們從鏡子中看到的自己肯定不是最真實的。此外,中學物理也告訴我們,鏡子裡的像是虛像,也就是說那個像是你自己身上發出的光碰到鏡子再被反射進你眼中的。但你的大腦會讓你覺得光線是從鏡子後面傳來的。所以,當你認為光線來自鏡子後面時,就意味著大腦對影像已經進行了一次信息的提煉,並悄不做聲地過濾掉了很大一部分信息——比如,沒人具有完全對稱的五官,每個物體在差異色溫下的色調都不太一樣,但照鏡子時我們卻很難意識到五官不對稱的瑕疵,也不太會感受到色溫的差別。

而相機就不同了,它呈的是實像,它記錄的每一個光點都是實實在在的光源投射而來。你某個瞬間的影像會被它一五一十地捕獲,然後死死定格在二維平面中。

這麼說,照片上那個難看的影像才是真實的自己了?啊,悲傷那麼大……不,別急,其實照片的真實性也有局限。

焦距決定美醜

把「距離產生美」實踐得最好的並不是人類,而是看似客觀的相機。具體來說,相機所呈的像雖然是實像,但它需要將三維影像投射到二維平面上,那麼根據透視原理,不同的焦距就會使圖像發生不同程度的變形。

攝影師Steven Eastwood用從19mm到350mm的焦距拍攝了同樣條件下同一個模特的大頭照,焦距越短的鏡頭拍攝的人像越扭曲,當使用15mm魚眼鏡頭時,畸變程度簡直令人髮指;到了中焦端人像畸變會逐漸減弱,呈現出最漂亮的狀態,但到了長焦端又走向另一個極端,這時的臉又寬又肥,看了簡直懷疑人生 | Steven Eastwood

遠小近大,遠小近大,遠小近大,請直男們念三遍,以後給女朋友拍照時千萬要記得 | Gifcool.com

理論上說,焦距為135mm所拍攝的人像最符合真實情況。但你以為這樣拍出的照片就一定是最真實的自己嗎?不,構圖和光影可能起到了更大的作用。

一個高明的人像攝影師有時候就相當於一個化妝師,他會通過散射光拍出細膩的皮膚,通過強光勾勒出發光的發梢,通過側光塑造出立體的五官身形,甚至通過逆光打造出恰到好處的輪廓線條,這些是任何修容陰影都難以比擬的。

我們來感受一下不同光影對一個人的修飾效果:

民國時的攝影師中潛藏著多少光影化妝師

雖然光影的妙手不是誰都能抓住的,但好在我們現在有了手機黑屏,它自帶暗光效果,映照出的人像格外好看,於是成了許多人日常最喜歡的照影物件。汽車窗、建築物鏡面等等也都有異曲同工的效果。

凍臉效應:動態臉通常更好看

說完真實性的問題,我們再來說說,為什麼人們普遍覺得鏡子(包括手機黑屏)中的自己比照片裡的更好看?這就涉及到大腦視覺處理時的選擇性了——大腦更容易識別動態的臉。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心理學家Robert Post及其同事做過一個試驗:讓參與者對20個人的2秒鐘視頻,以及從這些視頻裡截下的1200幀靜態圖打分,結果發現,同樣一張臉在視頻中的得分比在靜態圖中要高。也就是說,人們認為動態臉比靜態臉好看。Post團隊把這種現象稱為「凍臉效應(the frozen face effect)」[2]。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視覺中樞會把在不同位置、不同角度的同一張臉進行信息提煉,並傾向於抓住權重更高的信號,換句話說就是特徵最明顯、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信號,因此更容易識別動態而非靜態的臉。此外,大腦在動態識別時還會下意識地將五官不對稱的地方進行修飾,選擇性地忽略一些不完美的細節。

「照鏡子時會腦補30%的美麗」——前些時候流行的這句「科普結論」從凍臉效應的角度解釋是有一定道理的,雖然這個30%的數據不知從何而來。

凍臉效應也能解釋為什麼有些人特別上相,而有些人則正好相反。所謂「上相」就是指照片比本人好看,這實際上反映的是相機和人的視覺對面孔美感的評分差異。五官比例、五官形態、肌肉線條、面部輪廓……這些都包括在面孔的評分系統中,但是它們在視覺和相機中呈現的權重不同。所以,上相與否,其實就是視覺評分系統和相機成像評分系統之間的爭議,就好像選秀節目中兩個導師對同一位選手發生意見分歧一樣。

看到這裡,希望不上相的朋友們可以釋然一些——就算相機對你的臉評分不夠友好,但別人在日常生活中見到的你依然美麗,而你在網上也可以少發照片、多發視頻。

自我增強效應

人類視覺的自動腦補機制還會帶來「自我增強效應」(self-enhancement effect)[3]。按照許多學者的觀點,自我增強效應是指在動機上追求使自我表現更為出色的一種行為。比如,有研究讓被試觀看一系列經過不同程度美化或醜化的自己的照片,發現被試普遍認為輕度美化的照片,而非原圖最像自己。可謂自己看自己,越看越好看。

但自我增強效應也是因人而異的,輕者充其量就是糾結照片-鏡子-手機黑屏哪個更好看更像自己,而嚴重的人則可能發展成自戀型人格障礙。根據美國精神醫學學會(APA)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第四版,在美國的社區樣本中,自戀型人格障礙的患病率為0%—6.2%。其中50%—75%都是男性。

為什麼男性的自戀人格比例這麼高?有人開玩笑地把它歸因於男人照鏡子太少。(很可惜沒有看到男性照鏡子多少與自戀型人格之間的相關性研究,但這似乎是一個值得深挖的課題。)

當然,照鏡子太多也是問題,許多人因此患上一種心理疾病:身體畸形恐懼障礙(Body dysmorphic disorder, BDD)[4],俗稱「鏡子焦慮症」。在過去的幾個世紀裡,許多心理學家都注意到了這種心理障礙的存在,並且給它取過不同的頗為震撼的名字,諸如形態恐怖症(dysmorphophobia)、皮膚病疑病(dermatologic hypochondriasis)之類。直到上世紀才被列入強迫症譜系。

儘管它本身的分類在不同時期並不相同,但都有一個特徵性症狀,那就是這類心理障礙的患者會不斷尋求美容治療,以改善他們的外表,而這個過程通常會惡化他們的精神狀況。BDD患者總是強烈認為身體某部分不好看,不斷誇大這些「缺陷」,並因此坐立難安、痛不欲生,即使在別人看來,他們其實沒有什麼地方不好,甚至還比一般人好看。BDD可能導致一系列行為異常,善良的個體可能通過整容等行為不斷糟踐自己,邪惡的就容易把邪火發洩在那些被認為比自己好看的人身上。

圖片可能引起不適,請謹慎點擊▼

韓國「電風扇阿姨」(善良的BDD患者糟踐自己)| 圖源見水印

白雪公主的後媽(邪惡的BDD患者拿別人出氣) | 圖蟲創意

儘管BDD的病因仍不十分明確,但長期、長時間地照鏡子是一個重要誘因。其實即便是普通人,被要求照鏡子超過10分鐘以上,也會感受到焦慮、壓力,甚至開始懷疑人生。

說到底,所有的影像都只能趨於真實而不可能達到真實,無論是鏡子中的自己、照片中的自己,還是別人看到的自己,人類很可能永遠無法知道自己最真實的樣子。

不過這有什麼關係呢,人從來不是冷冰冰的機器,視覺感受必定要受到文化、審美、情緒、情感、生理狀態,甚至性別等因素的影響。只要在健康的範圍內,不管是自己眼裡出西施,還是情人眼裡出西施,都沒什麼不好。

那就別糾結了,好好享受腦補帶來的快樂吧。

作者:蒹葭

編輯:袁玥

排版:凝音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參考文獻:

[1] Morais FB. Vision and the Nobel Prize. Arq Bras Oftalmol. 2018 Apr;81(2):161-165.

[2] Post RB, Haberman J, Iwaki L, Whitney D. The frozen face effect: why static photographs may not do you justice. Front Psychol. 2012 Feb 20;3:22.

[3] Cai H, Wu L, Shi Y, Gu R, Sedikides C. Self-enhancement among Westerners and Easterners: a cultural neuroscience approach. Soc Cogn Affect Neurosci. 2016 Oct;11(10):1569-78.

[4] França K, Roccia MG, Castillo D, ALHarbi M, Tchernev G, Chokoeva A, Lotti T, Fioranelli M. Body dysmorphic disorder: history and curiosities. Wien Med Wochenschr. 2017 Oct;167(Suppl 1):5-7.

相關焦點

  • 鏡子裡的我那麼美,手機拍出來的是個什麼鬼?
    清晨起床,第一件事,就向鏡子發出靈魂拷問,說的是不是你?當你站在鏡子面前神態自若地自我欣賞時,是不是感覺美到爆?然而轉眼看到身份證裡的自己時,又被自己丑到懷疑人生,緊接著你和閨蜜約會自拍,發現手機裡的自己又重回顏值巔峰!是不是突然有點凌亂?到底哪個才是真實的我?!是誰「欺騙」了我們的眼睛?
  • 鏡子和照片裡,哪個才是真的你?|No.222
    生活中我們總會有各種錯覺比如Ta是不是喜歡我或者這件事我是不是夢到過不過一個更常見的錯覺是鏡子裡的我和照片裡的我不一樣可怎麼一個人還有幾副面孔呢?Q1為什麼自己長得不是很醜,但照鏡子時總覺得要比照出的相片醜?
  • 鏡子和現實中哪個你才是真實長相?專家:看完這七點你就知道了
    我們經常會拿著鏡子欣賞自己的美貌或者觀察自己的缺點,因此很多人都發現一點很奇怪的事,就是在照鏡子的時候都覺得自己長得還是不錯,但是一旦拍照或者是在日常生活中的經歷就感覺自己並不好看,那麼那個是真實的自己呢,造成這種反差的原因是什麼呢?
  • 手機黑屏怎麼辦?六大原因分析幫你解決問題!
    而手機黑屏也是一個比較常見的使用問題,如果手機黑屏後,這時剛好要用手機刷公交或是乘地鐵,那就真的是有點著急了。哪怕你是在家玩手機而遇到這個問題時,也會讓你的心情變得焦躁不安,你一定會想搞清楚導致手機黑屏的原因。而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分析一下手機黑屏的原因以及相應的解決方法吧,有興趣的小夥伴跟著學習一下吧。
  • 手機黑屏是怎麼回事?看完這些或許你就知道原因了
    我們都知道,現在很多人都會使用手機,通過手機發送消息、上網、玩遊戲等等,可是說是非常普遍了。有些小夥伴在使用手機的時候會發現自己的手機有黑屏的情況,但是自己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也是很苦惱了。別擔心,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手機黑屏是怎麼回事吧。
  • 為什麼照鏡子時覺得自己好看,拍照卻顯得很醜?真相在這裡
    每當遇到自拍,或者別人給自己拍照時,照片裡的自己就會顯得特別"醜",看起來就跟兩個人一樣……WTF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真實的自己在別人眼裡到底長得怎麼樣?這期小魚就告訴你答案啦!照鏡子時覺得自己更好看?認真你就輸了在心理學上,有一種有趣的現象叫做「腦補現象」。
  • 手機黑屏的原因是什麼,知道答案後就能輕鬆應對黑屏問題
    隨著人們對智慧型手機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手機莫名其妙的黑屏就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知道造成手機黑屏的幾種原因。1、內存問題手機裡面的軟體越來越多,會嚴重佔用手機的內存空間,在很多軟體同時運行的過程中,手機會變得很卡,當內存佔用超過一定範圍時,手機就會出現黑屏或者死機的情況。這個時候一般屏幕上面會有一些顯示的,比如說轉圈圈的標誌,或者過一會會提示關閉應用程式。這種黑屏的解決辦法就是卸載一些不常用的軟體,釋放手機內存壓力。
  • 手機為什麼會黑屏?這些原因你一定要知道,輕鬆解決黑屏問題
    相信很多小夥伴都知道,現在有很多人都喜歡使用手機,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間也是越來越長,用手機完成各種操作也是非常方便的。不過有些小夥伴在用手機的時候,偶爾會出現手機黑屏的情況,這也讓不少人感到疑惑。那手機為什麼會黑屏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科學證據表明:鏡子中的你,並不是你真實的相貌!
    為什麼鏡子中的你看起來更精神?那是因為曝光效應!什麼叫臭美?就是一個人反覆照鏡子,咋看都好看,搞不好還拍拍自己的臉,還說幾句「寶寶就是天生麗質」,很多時候我們都想不明白這是為什麼,但其實照鏡子的時候有一種心理學上的「曝光效應」在作怪!
  • 華為榮耀手機黑屏但有聲音,是怎麼回事?
    不少機友說自己手機黑屏了,當手機黑屏的時候,依舊可以正常發出聲音,即便是別人撥打來電話,我們也無法正常接聽。到底是什麼原因?別慌,一起來看看。一般可以先試試長按電源鍵重啟,如果手機不存在實質性的硬體問題,就可以恢復正常了。
  • 科學研究發現:鏡子裡的你,其實不是真正的你!
    科學研究發現:鏡子裡的你,其實不是真正的你!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在家照鏡子的時候,怎麼看,都覺得鏡子裡的那個自己特別好看,但是,出去以後,和朋友合照的時候,突然發現,原來自己這麼不上鏡。甚至有人懷疑,到底鏡子裡的自己是不是真實的自己,有時候拿著照片站在鏡子前邊,看著照片裡的自己,和鏡子裡的自己,覺得是一樣的,但是,就是鏡子裡的自己好看。其實民間也有傳言,鏡子是人類真實影像的一個反射,鏡子裡的你可能並不是你。但是,傳言畢竟不可信,但是,有一點卻可以肯定,鏡子裡的自己確實比真人好看,而你的鏡子也一直在「欺騙」著你。
  • 鏡子裡完美的自己,被照片醜哭了。心理學告訴你為何顏值忽高忽低
    最重要的,我們暫且把自己在陌生人眼中的樣子設定為最接近真實的標準形象。接下來依次討論鏡子中的自己,照片中的自己和別人眼中的自己。鏡子中的自己鏡子中的自我形象略高於標準形象。在一個實驗中,實驗者給大學中的女生拍攝了照片,隨後給她們出示了一張真實的照片和一張做過鏡像處理(左右顛倒)的照片,女生們普遍喜歡那張鏡像處理過的自己的照片,因為這符合她們照鏡子時看到的自我形象,也是她們常見熟悉的形象。然而當給女生們出示她們好朋友的照片時,女生們基本上都喜歡那張真實的朋友照片,因為在她們眼中,朋友在真實照片(沒有左右顛倒)中的形象是她們更加習慣並常見的。
  • 手機防窺膜哪個牌子好?由內到外保護手機免受侵害與損傷
    對於現代很多人來說,手機是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物品。隨著手機功能越來越強大,人們對其的依賴性也越來越強,很多人對自己的手機也是愛護有加,給手機屏幕貼保護膜也是非常普遍的事情。隨著人們對手機屏幕內容隱私保護意識的增強,不少人在選用手機屏幕保護膜的時候,更趨向於防窺膜的選擇。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手機防窺膜哪個牌子好?
  • 為什麼總覺得鏡子裡照出的自己不真實?莫非鏡子內外真的不同?
    現在不同了,有了鏡子,人們便可以知曉自己的容貌。可是,也有人說鏡子中照出的自己並不真實,甚至有一種說法,鏡子中的自己要比現實中漂亮30%以上。真是這樣嗎?從科學的角度來講,鏡子成像是完全真實反應現實情況的。既然如此,為什麼還會有人覺得鏡子中的自己和現實中並不一樣呢?可能存在著三個方面的因素。第一方面,鏡子因素。必須承認,有些鏡子確實會把人照得更加好看。
  • 鏡子下載_鏡子手機版下載_鏡子安卓版免費下載-太平洋下載中心
    這是一款實用的鏡子應用,把你的手機變成你的化妝鏡,隨時隨時照鏡子,整理妝容.安裝了它,您再也不用隨身攜帶鏡子啦.需要補妝.只需打開鏡子應用,就能照亮你的美.想看看側臉的樣子.想從後面看看自己樣子.只需對準暫停,拿到面前仔細觀察
  • 華為手機黑屏還能這樣操作?3招教你快速掌握,黑科技滿滿
    華為手機黑屏還能這樣操作?3招教你快速掌握,黑科技滿滿。當我們拿出手機的時候想要看一眼手機,還得按一下電源鍵,其實是非常麻煩的,僅僅一個看時間的需求卻需要大費周章,這其實並不符合手機為我們一直帶來便利的特點,但是其實許多華為手機都是可以設置不亮屏就顯示時間的,這個隱藏的功能其實許多人都不知道,你知道怎麼設置嗎?
  • 手機突然黑屏或者出現這些情況應該怎麼辦?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劉,今天我帶大家來聊聊如果用的好好的手機突然出現這些情況應該怎麼辦?一起來看看!一:手機突然黑屏,後蓋溫度有異常!這種情況,我相信很多朋友遇到過,在運行某些不良程序或者一些大型場景時,手機突然黑屏,然後重啟,並且後蓋某一處溫度較高!這是手機無法運行當前的程序和或者是程序異常導致的,溫度較高的部分就是手機的處理器!這種情況相信大家都有點慌的,老劉告訴大家,不要怕!手機重啟後卸載不良程序,關閉大場景APP,清理後臺垃圾等!不過,這只是正常情況!
  • 居然被騙了20多年,現在才知道鏡子裡的人和本人相差到底有多大
    鏡子裡的人和本人是一樣的嗎?很多人覺得是的,但是今天就來告訴你們答案,鏡子裡的人和本人相差到底有多大!每個人都很在意自己的形象的,高還是矮,胖還是瘦,膚色髮型,服裝裝飾等等。其實都是鏡子惹的禍,她在鏡子中看到的自己很胖,所以一直去減肥,最終導致不好的事發生。鏡子其實就是一個鏡像,你在鏡子中所看到的其實和你自己看到的是相反的,距離越遠看到的就越不真實,因為這樣你看不到自己身上的缺陷,像是自帶了美顏效果一樣,是一種鏡面效應。
  • 為什麼鏡子裡的你那麼好看,拍照卻那麼醜?
    我們的真實顏值又到底是怎樣?別急,看下去你就知道了。壹照片裡的你和鏡子裡的你確實不一樣我們從小就知道,鏡子中的畫面是鏡面反射的結果。至於我們的熟人和朋友,本就看慣了現實生活當中的我們,再看到我們的照片,也就不會產生強烈的不適感。於是,才說出了「你就長這樣」的話。
  • 鏡子裡的你那麼好看,拍照時為何那麼醜?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種感覺,明明在鏡子裡的自己很帥很美。但在照片裡,卻!醜!得!不!敢!直!視!這就讓許多人在繁忙的日常工作中,多了一個需要思考的問題:一、為啥鏡子裡的你那麼美?答:主要的原因是「曝光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