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2020年10月8日3時55分,我國正式進入寒露節氣,寒露節氣通常在每年公曆10月7至9日交節。《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有記載:「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意思是說寒露時節的氣溫開始比以往更低,晨起時分地表的露水都快要凝結了。
寒露之由來
寒露有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入菊有黃華。我們可以這樣理解,一候中古人將雁分為兩類,以仲秋先至者為主,季秋後至者為賓,寒露一過,第二批鴻雁排成隊伍也要繼續南遷了;二候人們認為黃雀飛入大海,變成了海邊常見的蛤蜊,因為黃雀羽毛的紋路和蛤蜊表面的顏色花紋太過相似,才會讓人們產生這樣的聯想;三候是到了這一時節菊花已經到了盛開的季節。
寒露之風俗
寒露節氣常常與九九重陽節相遇,今年的重陽節在2020年10月25日。古時候,人們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重陽節與除夕、清明、中元節並為四大祭祖節日,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祭祖掃墓的日子,在民間會有登高祈福、賞菊秋遊、佩戴茱萸、拜神祭祖儀式等習俗。
這個節日最開始是源於人類對天象的崇拜,起源於上古,流傳至今,具有深刻的歷史意義,飽含了人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美好祝福。民間也有「登高辭青」的說法,即秋季出遊與三月春遊踏青相對應。
寒露之飲食
天氣開始轉涼,萬物凋零,草木蕭瑟,自然界中陽氣減退,古人主張「秋收冬藏」,中醫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理論,此時應注意潤肺益胃,也有古語「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的說法。
飲食上適當進補淡滋潤的食品,既能達到滋補脾胃的作用,又能潤腸,防止口咽乾燥。
寒露之養生
今天的節氣養生寧寧為大家推薦一款簡單易學的養生湯:冬瓜排骨湯。將排骨加入湯中煮好,時間長一些,可以多燉一會,味道可以濃一些,放入味料後再加入冬瓜,煮沸即可關火。
如果是老人和小孩食用注意要少放一些味料,口味不要太濃厚,也可以在盛出之前加入香油,這樣能夠大大提升口感。
寒露之詩詞
今天的節氣詩詞寧寧要與大家分享的是貴穀子的《二十四節氣之寒露》。
《二十四節氣之寒露》貴穀子
紅葉深秋凝景象,蟬噤荷殘偶見霜。
晨早洦塘騰霧氣,嫋嫋輕盈舞逸上。
詩中描寫的是寒露已至,樹葉、荷塘、寒蟬等自然風物發生的變化。
尾聲
二十四節氣轉眼已經過去十五個節氣,關於「白露」你有什麼要說的,或者一些有關節氣的詩詞都可以在評論告訴寧寧。
本文為寧嘉馨兒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絡搜索,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寧寧在這裡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的帳號!
您的點讚、轉發、評論,這是對我最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