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新型基本粒子 或改寫物理定律

2020-11-26 驅動之家

上世紀30年代,科學家自信認為他們理解亞原子物理,50年代,先後共發現數十種新基本粒子,迫使科學家重新改寫物理理論模型。目前,2007年發現的一種新粒子現證實具有亞原子結構,將挑戰當前物理理論模型。

這將使科學家更深入地研究物理學的複雜分支,該項研究是大型強子對撞機夸克探測實驗(LHCb)的物理學家獲得的,LHCb是一項跨國實驗,致力於鑑定宇宙中新作用力和粒子。

有許多類型的物質無法基於傳統夸克模型進行歸類,之前科學家認為夸克(亞原子基本粒子)不會超過3個一組存在。2007年,一支由400位物理學家和工程師構成的國際研究小組發現一種獨特粒子——Z(4430),它可能是由兩個夸克和兩個反夸克構成,當時許多科學家置疑這項研究結果。

直到目前Z(4430)粒子仍極具爭議,物理學家對它的存在與否產生分歧意見。目前,科學家在LHCb中證實該粒子的真實存在。研究負責人、高能物理實驗專家託馬什-斯克瓦尼斯基(Tomasz Skwarnicki)說:「我們觀測證實這種粒子是由兩個夸克和兩個反夸克構成的,該發現明顯不符傳統夸克理論模型,這項研究為我們提供觀察物理學較強交互性的新方法。」

相關焦點

  • 你學過的物理書可能要改寫,匈牙利科學家發現宇宙第五種基本力
    一種新發現的粒子被科學家稱為X17,這種粒子將有可能解開大自然的一個大謎團——增加一種新的「(第五種)基本力」,解開暗物質與可見宇宙之間的神秘聯繫。 宇宙基本力:如果你還記得你的中學物理課本,你也許還能想起「宇宙基本力」這個物理學概念,所謂「基本力」是指目前可見宇宙中的四種力,這些力不僅支配著原子,也支配著整個宇宙星系的運轉,其中包括重力、電磁力、強相互作用力(也叫:強核力)、弱相互作用力(也叫:弱核力)這四種。
  • 湖南大學兩本科生改寫向心力定律,成果在歐洲物理雜誌發表
    湖南大學兩本科生改寫向心力定律,成果在歐洲物理雜誌發表 謝櫻/新華社 2016-12-03 15:52 來源:澎湃新聞
  • 華裔科學家挑戰普朗克定律
    據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網站7月30日消息,該校機械工程學院華裔教授陳剛與他的納米工程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首次打破了百年量子物理學基本定律——「普朗克定律」(黑體輻射定律)。陳剛團隊的這一發現不僅改寫了納米尺度下的基本物理定律,還可能為硬碟存儲技術帶來新一輪革命。
  • 評「物理教科書或將改寫?科學家發現一種全新的熱傳導方式」
    解析「物理教科書或將改寫?科學家發現一種全新的熱傳導方式」2020年9月23日本文中的新術語和新觀點【獨立態的熱粒子自身已沒有了能量(因為它作為最終粒子已是不可再分解的,也就不能再產生膨脹的力),因此它自身是不能運動(移動)的。它的移動只能由外力推動】【獨立態熱粒子聚積在一起的密度,就表現為熱量和溫度。
  • 質子比想像的還小——物理定律可能因此改寫
    本圖的中心是個原子,裡面的紅色和藍色小球分別代表質子和中子  ——圖片由Dorling Kindersley, Getty Images提供  組成原子的質子可能比我們想像的還小-這個意外的發現有可能改變一些已經取得最廣泛認同的物理定律
  • 改寫基本粒子分類,第三類粒子出現了 | 環球科學
    而現在,科學家發現了第三類粒子——任意子,這種粒子不會完全疏離,但聚集程度又遠低於玻色子。從宇宙線到夸克,宇宙中的所有粒子都可以歸於兩大類,要麼是費米子,要麼是玻色子。而這種分類方式也相當於將自然界的基本粒子劃分進了兩個不同的王國。不過現在,研究人員已經發現了第三個粒子王國的首個成員。這個新成員就是任意子。
  • 粒子物理學的產生發展,層出不窮的基本粒子,基本粒子的陸續發現
    大家好,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關於粒子的知識。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最初,人們知道的基本粒子只有四種,隨著實驗技術的提高,人們很快發現基本粒子不止幾種、幾十種,而是層出不窮,到目前已達三百種以上。早期發現的一些粒子是在研究核結構時,先由理論預言,而後為實驗證實的。
  • 湖南大學兩名本科生改寫向心力定律
    湖南大學兩位本科生解答了這個困擾科學家數百年的問題:都是向心力。   近日,湖南大學物理與微電子科學學院本科生胡樑棟、連丁坤以第一、二作者在《歐洲物理雜誌C輯》(粒子與場論)在線發表論文,通訊作者為湖南大學物電院教授劉全慧教授,他們改寫了向心力定律。
  • 科學家的發現或改寫物理書!
    對於「真空」這一名詞實際的意義,物理屆眾說紛紜,不過主要有兩種說法。在工業和真空科學裡,「真空」指的是,當容器中的壓力低於大氣壓力,低於大氣壓力的部分即為「真空」;另一種說法是,凡壓力低於大氣壓的容器裡的空間,皆稱為「真空」。
  • 湖南大學兩本科生改寫向心力定律 成果發表在歐洲物理雜誌
    例如,牛頓用萬有引力統一了星球的運動規律,愛因斯坦發現廣義相對論同時解釋了星球的運動和宇宙的演化。昨日,記者從湖南大學獲悉,該校物理與微電子科學學院本科生胡樑棟、連丁坤和他們的導師劉全慧教授最近的一項研究成果改寫了向心力定律,在尋找規律的統一性上作出了貢獻。
  • 重大實驗:物理學家可能發現假想基本粒子「惰性微中子」
    微中子是宇宙中繼光子後第二常見的基本粒子,我們目前已知3 種微中子存在,但假定的微中子「惰性微中子」還是個未被發現的幽靈人物,一旦身分證實,將改寫自1975 年以來主導粒子物理的標準模型,並進一步解開可能由新粒子構成的暗物質謎團。
  • 南極上空測到神秘粒子,或打破物理學規則
    科學家在南極洲上空偵測到了一種高能粒子,目前對這些粒子的來源和自身特性都拿不出合理的解釋這可能是將打破常規物理知識的一個發現。   據美國生命科學(Live Science)網報導,在荒無人煙的南極洲,矗立著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搭建的用於探測來自外太空粒子的高敏天線。近期,這一天線已經兩次測到來自地面的一種高能粒子。   NASA的南極脈衝瞬態天線(ANITA)用於偵測來自外太空的粒子,比如中微子。
  • 終極物理定律疑被發現,科學家:寧願從未發現過它
    宇宙浩瀚而神秘,似乎無規律所尋,實際上宇宙萬物都遵循著一個規律,只是我們人類還沒有發現而已,但是我們的科學家並不因此而氣餒,而是勇往直前,敢於探索這個世界的一切謎團,再說科學的本質就是不斷發現宇宙中存在的物理定律,並將其應用到實際生活中。
  • 中國科學家參與發現「軸子」粒子,42年前預測的基本粒子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的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眾所周知難以捉摸的粒子:軸子。42年前,軸子首次被預測為基本粒子,是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的擴展。其研究驗結果發表在《自然》期刊上,研究小組在相關Weyl(外爾)半金屬(TaSe4)2i中發現了由Weyl類型電子(Weyl Fermions)組成的軸子粒子特徵。
  • 中國科學家參與發現「軸子」粒子,42年前預測的基本粒子
    博科園:本文為粒子物理學類德勒斯登馬克斯·普朗克固體化學物理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Chemical Physical Of Solid)、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
  • 改寫基本粒子分類,第三類粒子出現了
    圖片來源:quantamagazine宇宙中的所有粒子都能被分為兩大類——費米子或者玻色子。例如,電子是典型的費米子,它們無法處於同一狀態;而光子是典型的玻色子,一樣的光子能夠聚集在一起。而現在,科學家發現了第三類粒子——任意子,這種粒子不會完全疏離,但聚集程度又遠低於玻色子。
  • 半導體晶體中發現新型準粒子
    英國《自然》旗下《通訊·物理》雜誌日前發表了一項物理學新成果:德國科學家描述了一種在高質量半導體晶體中發現的新型準粒子——「Collexon」,其可以印證準粒子存在的材料所表現出的獨特光學特徵,以及不同尋常的物理特性,而這些特點對基礎科學和應用科學都非常重要。
  • 基本粒子可以有多大?其大小會有什麼影響?
    目前在粒子物理標準模型理論的架構下,已知的基本粒子可以分為費米子(包含夸克和輕子)以及玻色子(包含規範玻色子和希格斯粒子),由兩個或更多基本粒子所組成的則稱作複合粒子。基本粒子是很小的物體,它們沒有更深的內部結構。科學家認為大約上面有十幾個「物質」粒子是基本的,但是它們的大小各不相同,有的甚至相差很大。例如,頂夸克和電子之間的質量差別相當於一頭大象和一隻蚊子之間的差別。
  • 一條讓人絕望的物理定律,科學家:寧願沒發現它
    是相對論的質能方程,還是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原理,或者說牛頓運動定律?在影響世界最為深刻的物理定律中,有一條讓人印象深刻,甚至讓人感到絕望,這就是「熵增定律」,或稱熱力學第二定律。這個定律幾乎決定了宇宙的最終歸宿,導致一些科學家悲觀地表示,寧願沒有發現這條定律。
  • 科學家發現一種全新熱傳遞方式,或改寫物理教科書
    首先,我們要知道的是,萬物都是由粒子構成的。但是粒子自身並不是原地不動,而是到處亂晃的。科學家發現,同等條件下,溫度越高的物體的分子總體的運動越是劇烈,反之亦然。也就是說,分子總體的動能和溫度是有關的。科學家用分子的平均動能來描述溫度。分子的平均動能越高,溫度就越高,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