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子比想像的還小——物理定律可能因此改寫

2020-11-23 科教臺

  Kate Ravilious為國家地理新聞供稿翻譯:國家地理翻譯小組smilecam

  審校:cathelindan

本圖的中心是個原子,裡面的紅色和藍色小球分別代表質子和中子

  ——圖片由Dorling Kindersley, Getty Images提供

  組成原子的質子可能比我們想像的還小-這個意外的發現有可能改變一些已經取得最廣泛認同的物理定律。

  所有的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的。 原子核是由中子和質子構成的,而它們自身又是由夸克粒子組成的。

  幾年來質子的半徑一直被認為是0.8768飛米(1飛米=10-15米)。

  質子的大小是構成電子動力學公式的一個關鍵值。電子動力學是一個具有60年歷史的理論,是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的裡程碑。 標準模型描述了除重力以外的各種力是怎樣影響亞原子粒子的。

  但目前質子半徑值的精確度僅為正負百分之一,達不到使量子電動力學(QED)理論正確應用的要求。 因此,物理學家一直在尋找新的方法以求使這個數值更加精確。

  雷射發現更小半徑質子

  在一個歷時10年的實驗中,由德國加爾興馬普量子光學研究所Randolf Pohl 領導的實驗小組,用一種特殊的粒子加速器來改變只有一個質子和電子組成的氫原子的速度。

  他們用質量比電子大200倍的介子替換每個氫原子的電子。

  「因為介子質量比電子大得多,所以它的旋轉軌道離質子非常近,從而對質子大小非常敏感」瑞典保羅薛瑞研究所的一名成員Aldo Antognini說。

  介子不穩定,只要2.2微妙的時間就會發生衰變而沒入其他的粒子。 在介子衰變前用雷射照射原子會激發介子,從而使它進入高能級-離質子更遠的軌道。 然後介子會以X射線的形式釋放多餘的能量並躍遷到低能級

  能級之間的距離是由質子的大小決定的,進而決定了X射線的頻率。

  但是,實驗所得X射線的頻率卻與根據公認的質子半徑計算的理論值不相符。

  2009年夏天,這個小組決定把研究範圍擴大至其它可能的質子半徑。 令他們驚訝的是,當把質子半徑設定為0.8418飛米(比期望值小4%)時,科學家也檢測到了X射線

  "我們感到非常驚訝,直到現在也沒有得出合理的解釋" Antognini 說。

  更小質子是個「重大新發現」

  這個有關質子的發現,不會影響大多數人的日常生活。 但如果這個被驗證是正確的,粒子物理學的一些基本理論就會被顛覆。

  小質子可能意味著裡德伯常數測量錯誤。 這個常數是光譜學的一個關鍵組分,用來描述光是由那種元素髮射的。例如可用它來判斷星系和星雲(星際間的氣塵雲)存在的元素。

  或者,如果裡德伯常數測量正確的話,質子半徑變小說明QED公式不正確。

  "這是一個重大的新發現,可能意味著對QED徹底的重新思考並開啟通往另一個新理論的大門" Jeff Flowers說。他是英國 國家物理實驗室 的一名科學家,沒有參加這個實驗。

  在接下來的幾個星期,全世界的物理學家將仔細檢查整個實驗設定和那些複雜的計算,以確保沒有任何錯誤。

  如果沒有發現錯誤的,科學家必須重新建立標準模型。

相關焦點

  • 湖南大學兩本科生改寫向心力定律,成果在歐洲物理雜誌發表
    湖南大學兩本科生改寫向心力定律,成果在歐洲物理雜誌發表 謝櫻/新華社 2016-12-03 15:52 來源:澎湃新聞
  • 湖南大學兩本科生改寫向心力定律 成果發表在歐洲物理雜誌
    昨日,記者從湖南大學獲悉,該校物理與微電子科學學院本科生胡樑棟、連丁坤和他們的導師劉全慧教授最近的一項研究成果改寫了向心力定律,在尋找規律的統一性上作出了貢獻。  在物理學中,當一個物體局限在一條曲線上運動時,例如在勻速圓周運動中,會受到一個力;而當一個物體局限在曲面上運動時,例如螞蟻繞圓球爬行,會受到另外一個力。
  • 華裔科學家挑戰普朗克定律
    據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網站7月30日消息,該校機械工程學院華裔教授陳剛與他的納米工程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首次打破了百年量子物理學基本定律——「普朗克定律」(黑體輻射定律)。陳剛團隊的這一發現不僅改寫了納米尺度下的基本物理定律,還可能為硬碟存儲技術帶來新一輪革命。
  • 《自然》:質子半徑可能比以前認為的要小4%
  • 科學家指出質子半徑可能比以前的計算小4%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7月8日(北京時間)報導,科學家在最新出版的《自然》雜誌指出,質子的半徑比以前認為的要小4%。如果這個結論在未來進一步獲得證實,那意味著,要麼闡釋光和物質相互作用的量子電動力學理論本身有問題,要麼許多基於現有質子大小計算所使用的裡德伯常量(原子物理學中的基本物理常量之一,為一經驗常數)是錯誤的。不管是何種情況,都意味著我們需要重寫基礎物理理論。
  • 科學家發現新型基本粒子 或改寫物理定律
    上世紀30年代,科學家自信認為他們理解亞原子物理,50年代,先後共發現數十種新基本粒子,迫使科學家重新改寫物理理論模型。目前,2007年發現的一種新粒子現證實具有亞原子結構,將挑戰當前物理理論模型。
  • 物理定律或被改寫?Webb團隊發現宇宙中精細結構常數的非對稱性
    這一結果發表在權威雜誌Science Advance上,原文詳見【Four direct measurements of the fine-structure constant 13 billion years ago】這一結果如果被後續更加精確的觀測驗證的話,整個理論物理體系就有的忙了,因為我們現在標準模型,
  • 如果光速真的被超越:時空觀或將徹底改寫(圖)
    在文章中,項目組謹慎地表示,他們反覆檢查了所有可能出現的誤差,但還是解釋不了中微子為何會比預計時間早到了約60 納秒(中微子是從歐洲核子研究所發出,目的地是義大利格蘭· 薩索國家實驗室,兩地相距約730 千米。通常來說,中微子應該和光同時到達),因此只得將測量結果公之於眾,希望整個物理學界幫助他們找出可能出現的錯誤。
  • 真空並非「真」空,當它發生相變時釋放的能量超乎想像!
    如果很是這樣,物理定律就要改寫了。當真空發生相變時,時空結構突然扭曲,可能會引發空間的相變,一個新宇宙的小泡泡擴散開來,覆蓋過去的宇宙,我們知道這會發生,因為它已經發生過,那就是大爆炸。那個宇宙很熱,沒有成形,沒有物質,時間,物理定律也有所不同。突然間,在不到兆分之一秒的時間,一次扭曲引發了相變,一個我們今日住在其中的宇宙以小泡泡的形式出現,它快速向外移動,摧毀所有它碰觸到的東西,就像冰在水裡擴散一樣,因此散出的能量形成了我們存在其中的時空,物質的構成元素,以及控制它們的力量,釋放出來的能量造成我們今天在宇宙中看到的所有物質和輻射。
  • 物理定律可能全宇宙不一樣?
    我剛剛看到一篇特別炸裂的天體物理論文,這個實在是太炸裂了。澳大利亞的一個團隊,通過直接測量,記住是直接測量測出來一百三十八億光年以外的精緻結構常數居然跟地球上是不大一樣的。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就是我們這個宇宙當中的物理定律並非處處相同。哎這個腦洞也太大了。
  • 物理定律支配著一切
    令人難以置信的有序、高質量的光子能量退化為無序的輻射熱能,就像宇宙中的其他一切一樣,符合熱力學第二定律。熱力學第二定律指出:「孤立系統的熵永遠不會減少,因為孤立系統自發地向熱力學平衡演化——最大熵的狀態。」同樣,永動機是不可能的,這可以通過量子統計力學更好地理解和證明。
  • 該星系物理常數被「修改」,人類或發現可操控物理定律的神級文明
    這都是因為物理定律在宇宙中任何一個位置都是一樣的,即「洛倫茲不變性」。這個概念源自於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意味著一個臭哄哄的屁不論放是在地球的電梯間裡還是放在幾十億光年外的行星上,都會臭到不會有人大大方方承認是他做的。不過物理定律真的是一成不變嗎?
  • 物理學定律的謊言——質疑物理定律的普適性
    讓美國物理學家倫納德·蘇斯金德來解釋一種可能性:如果這些事情被證明是正確的,那麼物理定律的一些特徵(可能是大部分)將是局部的環境事實,而不是寫在石頭上的定律——否則不可能是定律。儘管蘇斯金德說過,物理定律總是意味著(歷史上、哲學上和科學上)是普遍的。
  • 湖南大學兩名本科生改寫向心力定律
    近日,湖南大學物理與微電子科學學院本科生胡樑棟、連丁坤以第一、二作者在《歐洲物理雜誌C輯》(粒子與場論)在線發表論文,通訊作者為湖南大學物電院教授劉全慧教授,他們改寫了向心力定律。劉全慧說,新的向心力定律具有極大的普適性,不僅僅包括了三維空間的曲線和曲面上的運動,還包括了任意維空間中的類似運動。   「尋找規律的統一性是物理學的根本任務之一」,劉全慧說,牛頓用萬有引力統一了星球的運動規律,愛因斯坦發現廣義相對論同時解釋了星球的運動和宇宙的演化。胡樑棟和連丁坤的成果,也在尋找規律的統一性上做出了一點貢獻。
  • 我們快要解開質子半徑之謎了
    由於它比電子重近 200倍,所以它的軌道要小得多,因此它在質子內部的概率要高得多( 1000 萬倍)。由於它離質子更近,這使得這種測量技術的靈敏度提高了一千萬倍。這支物理學家團隊只是希望他們測量到的質子半徑與之前的實驗大致相同,而確定性更高。理論上,電子和介子之間應該沒有區別(除了質量和壽命)。
  • 質子到底有多大?科學家初步解決質子半徑之謎
    物理學界近10 年來出現了質子半徑之謎,原因是2010 年時科學家測量出質子半徑比預期還小4%。現在,一項耗費8 年時間的物理實驗測出質子精確半徑,並表明質子比我們以前認為的還更小。粒子物理標準模型中,質子是由2 個上夸克與1 個下夸克組成的強子,所以質子並非基本粒子;確切形容的話,質子沒有明顯表面,不是教科書在介紹原子時示意的那種光滑小球體,從技術上講,質子既然由3 個帶電夸克借強核力捆綁而成,實際上更像「模糊的雲」,我們怎麼定義雲的半徑?物理學家依靠電荷密度,類似雲中水分子的密度。
  • 1.2庫侖定律
    一、教材分析1.庫侖定律既是電荷間相互作用的基本規律,又是學習電場強度的基礎,不僅要求學生定性知道,而且還要求定量了解和應用。2.滲透理想化思想,培養由實際問題進行簡化抽象思維建立物理模型的力。(二)過程與方法通過認識科學家在了解自然的過程中常用的科學方法,培養學生善用類比方法、理想化方法、實驗方法等物理學習方法。
  • 宇宙可能只是個幻覺?宇宙的最小構成是什麼,無解的奧秘
    那就拿木棍來舉個例子,一個木棍分解下去,最先分解成的是原子,然後原子由原子核和電子組成,原子核由質子、中子組成。然後質子和中子由夸克和膠子組成。一般人的認知到這裡就結束了,那麼一個夸克還能再分開嗎?目前物理學界還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但是大部分物理學界都認同夸克可以再分,不過以我們現在的技術無法做到。
  • 違抗物理定律:你可能未曾聽過的5個看似違抗物理定律的材料發明
    當然,這些材料似乎只是在違抗物理定律,而不是破壞或違反了物理定律。這是因為我們只能在物理定律的範圍內創造任何東西。然而,一些神奇的材料確實改變了我們對材料的物理和性質的看法。在今天的文章裡邊,小編就要為你介紹,你可能未曾聽過的5個看似違抗物理定律的材料發明。
  • 違抗物理定律:你可能未曾聽過的5個看似違抗物理定律的材料發明
    當然,這些材料似乎只是在違抗物理定律,而不是破壞或違反了物理定律。這是因為我們只能在物理定律的範圍內創造任何東西。然而,一些神奇的材料確實改變了我們對材料的物理和性質的看法。在今天的文章裡邊,小編就要為你介紹,你可能未曾聽過的5個看似違抗物理定律的材料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