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車上天!6顆行星衛星將進入地球軌道!

2020-12-03 遨遊世界科學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2019年8月29日,地球SkySat觀測衛星發現了伊朗火箭發射失敗的殘骸。2020年中期,SpaceX公司將再發射六艘SkySat太空飛行器,作為SpaceX公司的Starlink網絡衛星任務的共乘車載荷。這些地球觀測衛星將跟隨SpaceX公司即將發射的兩顆衛星一起升空。

兩家公司的代表不久前宣布,在不久的將來,由總部位於舊金山的Planet公司運營的六艘SkySat宇宙飛船將搭載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進入近地軌道(LEO)。

在這兩項任務中,SkySats將作為共乘車的有效載荷飛行,其主要目的是為SpaceX公司迅速發展的網絡衛星星群發射更多的太空飛行器。三顆SkySats將在第9次星鏈任務中發射,預計在6月的某個時候。其他三個將在今年夏天晚些時候升空。

在今年春天和夏天,他們將用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獵鷹9號向太空發射六顆衛星,提供有針對性的覆蓋策略,無與倫比的快速修正和關鍵地區的原始圖像處理能力。

這六顆地球觀測衛星將與其他15顆位於獅子座的天宮星會合,但它們的軌道分布不同。已經在高空的天宮二號是在太陽同步軌道上運行的,太陽同步軌道為他們提供了一致的太陽光照來觀察地球表面。

行星代表表示,SkySats 16-21將在53度的『中傾角』軌道運行,與太陽同步軌道互補,並將在關鍵的地理區域提供更有針對性的覆蓋和原始圖像容量。這顆行星最著名的是它的巨大的鴿子立方體星座,每個都有鞋盒大小,重量只有5公斤。這些小立方體能力很強,解析度約為3米。不過這些天星要大得多,重約100公斤,眼睛銳利,他們可以分辨出地面上只有72釐米寬的物體。天宮二號也有機載推進系統,而立方體沒有。

SpaceX發射了60顆「星鏈」衛星,其中7顆已經發射。但未來還會有更多這樣的發射,該公司已獲準發射約1.2萬架星際飛船,並申請再發射3萬架,預計未來將實現覆蓋全球的計劃。

相關焦點

  • 「星鏈」發射將捎帶6顆「天星」衛星
    「天星」衛星效果圖《航天新聞》5月13日報導行星公司5月13日宣布,其接下來的6顆「天星」衛星將隨太空探索公司今夏晚些時候的「星鏈」組網發射任務發往低地軌道。這6顆衛星將作為拼單載荷分兩次上天,每次3顆。前3顆,即「天星」16~18,將隨擬在6月份進行的第9次「星鏈」發射任務升空,而另3顆,即「天星」19~21,則將在隨後發射(「天星」衛星單星重約120公斤——譯註)。兩次發射都將在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站進行。行星公司現有15顆「天星」衛星在用。這些遙感衛星採集高分圖像,讓該公司能夠參與國家安全市場角逐。
  • 北鬥三號系統首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成功進入工作軌道
    新華社西安4月26日電(呂炳宏、駱成)在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科技人員的精確控制下,北鬥三號系統首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於26日成功進入工作軌道。   中心技術部工程師趙國強說:「經過4次變軌控制與兩次定點捕獲,我們最終引導衛星進入了它的工作軌道。」
  • 太陽系的第十顆行星就在地球的軌道上?
    如果真的存在於地球的軌道上,那麼其依據就是在地球在太陽公轉軌道的另一面,被太陽擋住而無法觀測到,那麼我們來分析看看是否存在這種可能性!地日系拉格朗日點以上為地日系的拉格朗日點,如果要形成大致穩定的環日軌道且地球上不可見的話,這顆行星必須要呆在L3點上,地日系總共有五個拉格朗日點,其中L1、L2、L4、L5是地球上可見的並且L1和12不在地球軌道上,這些都可以排除
  • 一顆尋找「新地球」的衛星上天,它將在兩年裡掃描 50 萬個潛在的...
    北京時間今天早上 6 點 51 分,SpaceX 公司的獵鷹 9 號火箭在美國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升空,將美國宇航局的 TESS 系外行星探測衛星送進太空。脫離火箭之後的 26 天內,TESS 衛星發動機將在環繞地球三周,點火三次變軌之後,進入一個名為超級同步轉移軌道(super synchronous transfer orbit)的高角度橢圓軌道,近地點 200 公裡,遠地點高 37.5 萬公裡,遠地點抵達月球附近。
  • 2029年地球近地軌道將部署約57000顆低軌衛星
    千龍網訊  近年來,衛星產業產值增幅逐步趨穩,產值規模穩中有升。《2019年衛星產業狀況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衛星產業總收入為2774億美元,同比增長3.28%。2019年全球衛星產業規模達2860億美元,同比增長3.10%。
  • 網友問:太陽系的第十顆行星就在地球的軌道上,這個是真的嗎?
    地球軌道上只存在「地球」一顆大行星。只是在幾百年前,有些科幻小說家編纂過:地球軌道的另一側,存在一顆地球的姐妹星。現在有點科學常識的人,都知道這是假的。不過,地球還存在很多人不知道的天然衛星。在大多數人的意識中,地球只有一顆天然衛星,這其實是錯誤的,地球還存在六顆「準天然衛星」,不過質量都比較小,最為著名的是克魯尼特小行星(小行星3753)。
  • 上天了!B站首顆衛星升空,終於實現「把世界拍給你看」了
    B站上天了。昨天早上,嗶哩嗶哩視頻衛星成功升空。這是我國首個由網際網路公司定製、用於科普傳播的視頻遙感衛星,衛星由中國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在黃海海域發射,隨後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據悉,這顆「嗶哩嗶哩視頻衛星」 是由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新型視頻衛星,具有低成本、低功耗、低重量、高分辨等特點,可獲取解析度優於1.2m,覆蓋面積不小於14.4Km×6km的彩色視頻影像。
  • SpaceX成功發射60顆Starlink衛星進入軌道
    在清理了預定的發射三天後,SpaceX成功地將60顆Starlink衛星成功部署到了軌道上。當助推器離開地球前往宇宙的途中時,SpaceX團隊(以及那些被調到直播中的人們)屏息呼吸。這是Starlink衛星的第六次發射,其中近12,000顆最終將繞地球旋轉。SpaceX製造工程師傑西卡·安德森(Jessica Anderson)表示:「在接下來的幾周中,(衛星)將彼此拉開距離,並最終使用其機載離子推進器進入最終軌道。」
  • ...發射第54顆北鬥導航衛星 5月份將發射最後一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
    5月份,我國將按計劃發射最後一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屆時,北鬥三號全球星座部署將全面完成!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後續將進行變軌、在軌測試、試驗評估,適時入網提供服務。 新華社發(郭文彬 攝)這是北鬥三號第29顆全球組網衛星,同時也是第2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此類衛星在星基增強、短報文通信、精密單點定位等特色服務上發揮關鍵作用。北鬥系統建設先後經歷了北鬥一號系統、北鬥二號系統、北鬥三號系統三個階段。
  • 太陽系八大行星,有的行星沒有衛星,最多的行星擁有超過69顆衛星
    太陽系衛星家族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太陽系八大行星的衛星們,所謂的衛星就是指圍繞著一顆行星做周期性沿封閉軌道運動的天體,可以分為天然衛星和人造衛星,當然我們討論的主要是指天然衛星。目前,人類所發現的太陽系八大行星的衛星,總數量超過175顆,但是這些衛星並不是八大行星均勻分布的,他們彼此擁有衛星的數目差異極大。
  • 地球的第二顆衛星到底在哪裡呢?
    這些流浪的天體被大行星捕獲之後便會圍繞這個行星運動,被捕獲後的流浪天體我們稱之為衛星。在太陽系的八顆行星之中,有六顆都有自己的衛星,土星的衛星數量是最多的一個,有82個之多,是太陽之中擁有衛星數量最多的一個行星。
  • SpaceX的58顆Starlink衛星和3顆行星衛星成功入軌!
    在美國東部時間6月13日早上5:21,旁觀者在黎明前的天空中看到了一個令人敬畏的景象——火箭引擎發出的光芒在飛行中很明顯。是的,就在今天,SpaceX成功地將其首次「乘騎共享」任務送入軌道,發射了一批新的58顆Starlink網際網路衛星和3顆小型地球觀測衛星,然後鎖定了一枚「獵鷹9號」火箭在海上著陸。
  • 幾萬顆衛星就要上天,但衛星網際網路消費終端還未成型
    幾萬顆衛星就要上天,但衛星網際網路消費終端還未成型衛星網際網路領域風起雲湧。該項目初期工程建成後,將擁有年產100顆衛星的研製生產能力。這也是中國首個民營衛星研發製造工廠。隨著今年衛星網際網路被納入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範圍,資本及產業迅速跟進。2020年也被業界稱為衛星網際網路「元年」。低軌網際網路星座成競爭焦點因SpaceX進入大眾視野的衛星網際網路其實並不新鮮。
  • 太陽系中衛星最多的行星並非木星,土星新發現20顆衛星17顆逆行
    而潮汐運動有助生命的存在發展,如果沒有潮汐運動,地球上不平衡的能量就很難傳遞,更容易頻繁的發生火山和地震。另外月亮設想中未來還可以作為網關空間站,作為人類去往其他星球的中轉;月亮上還有豐富的礦藏等待人類去掘金。然而您知道太陽系中那顆行星的衛星最多嗎?
  • 都是行星,木星有79顆衛星,地球1顆,為什麼水星金星一顆沒有?
    目前看金星,水星確實沒有衛星,地球一顆,火星兩顆。 在太陽系內圍,太陽引力影響大,會將一定範圍內的小天體都清理乾淨,所以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的公轉軌道上都很乾淨,沒有較大天體可以被這幾顆行星捕獲,特別是水星金星地球這幾顆離太陽近的行星
  • 地球軌道上出現神奇星球,科學家認為其是地球的第二顆天然衛星
    而在人類技術得到飛速發展之後,我們才知道原來月球是地球周圍的唯一一顆天然衛星,它與地球的命運息息相關,因而人類就更加關注月球了,科學家們對它的研究也就越來越深入了。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以來,我們都認為月球是地球周圍有且僅有的一顆衛星,然而,最近有科學家提出異議,他們認為地球周圍很可能不僅僅是有一顆天然衛星而已,他們這種觀點的提出一時半會兒又引起了科學界的轟動,當然,他們之所以提出這個觀點,肯定是有一定的證據的。
  • 地球準衛星百年前進入地球軌道—新聞—科學網
    美國宇航局近地天體研究中心的天文學家表示,一顆被命名為2016 HO3的近地小行星,當前處於一個穩定的地球準衛星軌道,它於大約100年前成為地球準衛星,預計幾百年之後將脫離地球軌道。 據悉,地球有一個永久性衛星——月球,大量迷你衛星,以及幾顆暫時性準衛星。 最新發現的地球準衛星2016 HO3,它的直徑在40至100米之間,今年4月27日「泛星計劃」中首次探測到這顆小行星。美國宇航局近地天體研究中心主任保羅-柯達思博士說,這是迄今發現最穩定的準衛星。
  • 海王星的14顆衛星中,這顆居然環軌道「逆行」,科學家這樣解釋的
    眾所周知,在我們人類家園地球所在的恆星系統太陽系,它曾經擁有9大行星,在2006年天文國際大會上,人類把冥王星降級了,降為了矮行星,從此只有8大行星了。在這八大行星中,有兩顆行星無疑是最孤獨的,那就是水星和金星。為什麼這麼說呢?
  • 同是行星,木星有79顆衛星,地球只有一顆,水星金星咋一個都沒有
    在太陽系中,太陽是唯一的恆星,行星一共有八顆,衛星的數量要比行星多得多,如今已發現200多顆。如果我們仔細觀察的話會發現這樣一種現象,就是靠近太陽的水星和金星都沒有衛星,到地球這裡就有一顆衛星,到了火星有了兩顆衛星,木星有79個衛星,土星有60多個衛星,天王星有30多顆衛星,海王星有十多顆衛星,就連冥王星這個比月球還小的矮行星都還有五顆衛星,那麼為什麼會是這樣的情況呢?
  • 行星如何影響衛星的軌道?土衛六的遠離或許可以給出答案
    就像我們的月球每年離地球的距離稍微遠一點一樣,其他的衛星也在和它們的主行星做著同樣的事情。當衛星繞軌道運行時,它的引力會牽扯住行星,造成行星暫時的隆起。2012年5月6日,美國宇航局的卡西尼號飛船拍攝了6張照片,這張自然色彩的照片是由它們組合而成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隆起和下陷所產生的能量從行星轉移到衛星,將其推得越來越遠。我們的月球每年漂離地球1.5英寸(3.8釐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