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的第十顆行星就在地球的軌道上?

2021-01-15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如果真的存在於地球的軌道上,那麼其依據就是在地球在太陽公轉軌道的另一面,被太陽擋住而無法觀測到,那麼我們來分析看看是否存在這種可能性!

地日系拉格朗日點

以上為地日系的拉格朗日點,如果要形成大致穩定的環日軌道且地球上不可見的話,這顆行星必須要呆在L3點上,地日系總共有五個拉格朗日點,其中L1、L2、L4、L5是地球上可見的並且L1和12不在地球軌道上,這些都可以排除!

那麼來確認一下,在L3點是否可能,地日系的的拉格朗日點中,L4和L5受到太陽和地球的雙重引力,形成了一個穩定的三角,這是一個穩定的拉格朗日點,處在這個位置的天體即使在長期運行過程中會有偏離也會被太陽和地球的引力重新牽引回這兩個點!另外L1、L2、L3是不穩定點,因為只受到一條直線上的引力,在受到擾動後會逐漸偏離這個點,最終離開無法自行返回!

那麼在L3的「第十顆行星」也是如此,短時間內會因為引力平衡而暫時在那個位置,但太陽系眾多的天體以及本身的質心偏移等都會導致這個天體偏離這個區域,而且這個狀況會越來越嚴重,最終將離開L3點,在公轉軌道上逐漸與地球有了速度差,在千百萬年後將會與地球相撞,或者成為一個小行星帶,或者成為一顆更大的行星,一般後者可能性更大一些!

您可能會認為L3點並不在地球的軌道上不會相撞,但最終因速度差距離縮小後在相距如此近的位置上兩個大型天體最終還是會相撞......

因此理論上L3點這個位置是不可能長時間存在大型天體的,另外行星的一個要求是可以清除本身軌道附近的其他天體,從這一點看如果地球對對面存在另一顆大型天體的話,地球就要從八大行星中剔除了,不過這點完全不必擔心,因為L3點是不可能存在第十顆行星的!

X行星的軌道

第十顆行星的可能軌道,當然這純粹就是一種猜測,第十顆行星存不存在還是一個未知數,不要說其進入內行星的軌道了!

相關焦點

  • 網友問:太陽系的第十顆行星就在地球的軌道上,這個是真的嗎?
    地球軌道上只存在「地球」一顆大行星。只是在幾百年前,有些科幻小說家編纂過:地球軌道的另一側,存在一顆地球的姐妹星。現在有點科學常識的人,都知道這是假的。不過,地球還存在很多人不知道的天然衛星。在大多數人的意識中,地球只有一顆天然衛星,這其實是錯誤的,地球還存在六顆「準天然衛星」,不過質量都比較小,最為著名的是克魯尼特小行星(小行星3753)。
  • 太陽系還有第十顆行星?NASA也站出來說話了…
    2、第十顆行星Planet  X的由來同樣引起天文愛好者們高度關注的另一話題,是「太陽系第十顆行星的存在」。所謂第十顆行星,在科學界被稱為「Planet X」。X是羅馬數字10,也代表未知,所以以此命名來代表我們還不知道但有可能存在的第十顆行星。
  • 太陽系中發現多顆軌道異常天體,太陽系的第九行星真的存在?
    很多人對於太陽系的結構很模糊,太陽系可以分為三層,一部分是內太陽系,主要包含行星和小行星;另一部分是外太陽系,有些天體就在海王星軌道以外繞太陽公園,它們構成了柯伊伯帶,其他一些天體距離太陽更遠,軌道平面也更為傾斜,它們構成了所謂的離散盤。而在離散盤以外,還存在一大群小天體,構成了奧爾特雲,最遠可以延伸到大約10萬億公裡以外,有將近1光年之遙!
  • 為什麼冥王星被踢出了太陽系大行星的行列?
    大叔記得自己在讀書的時候學習相關天文知識的時候,太陽系還有9大行星。從靠近太陽的距離來算,由近到遠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但是最近和小侄子討論之際,他告訴我太陽系只有八大行星。我不禁疑惑得滿臉問號:究竟是誰掉了隊?
  • 太陽系的七顆矮行星
    美國小行星中心證實了它的存在,它有望成為太陽系的第7顆矮行星。科學家還推測,太陽系可能有數十顆,甚至超過100顆矮行星尚未被發現。   2005年7月29日,美國天文學家麥可·布朗宣布,他的團隊在太陽系柯伊伯帶發現了一個新天體2003UB313,暫起名為齊娜星。
  • 太陽系真有第九顆行星嗎?
    這顆至今尚未被發現行星的引力正在看護著塞德娜和2012 VP113的軌道。為了做到這一點,它的質量必須要在地球的10~15倍之間,屬於一顆迷你海王星。然而,追蹤第9顆行星卻並不那麼容易——要搜索的天區面積非常大,原因就在於該天體的軌道距離太陽極其遙遠。據估計,它需要1~2萬年才能繞太陽公轉一周。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被認為是地球的約700倍,或比冥王星還遠約20倍。如果我們要看到它,陽光必須要先一路跋涉到那裡,然後再沿路返回。由於光強會距離增加而衰減,第9顆行星看上去將會極其的暗弱。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存在新證據:質量地球十倍 軌道奇異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4月5日消息,自從今年初發現神秘的「第九大行星」以來,科學家就一直在尋找能證實該行星存在的證據。加州理工大學的天文學家邁克·布朗(Mike Brown)是一月初發現該行星的科學家之一。他前不久發推特稱,他已經找到了進一步的證據,能證明該行星的存在。這顆巨大的行星藏身於太陽系的邊緣地帶,質量是地球的十倍,屬於與天王星和海王星類似的氣態行星。
  • 太陽系哪顆行星最古老?地球已46億歲,但這顆行星幾乎和太陽同齡
    太陽形成於近50億年前,地球形成於46億年前,那麼太陽系行星中哪一顆行星的年齡最為古老呢?這並不是一個容易考證的事情,因為在太陽系剛形成的時期,行星數量遠比現在要多,天文學家們認為那時候大概有幾百顆行星,後來這些行星由於互相撞擊融合成了一些大行星,比如現在的八大行星,基本都是這樣形成的,但是也有一些行星被其他質量較大的行星甩出了軌道,有些行星甚至被木星和土星這樣的大行星給甩出了內太陽系,成了柯伊伯帶天體,甚至成了一些流浪行星。
  • 太陽系發現「第九顆行星」蹤影?八大行星變成九大行星?
    在我們的常識裡,一直都會認為太陽系中只有九大行星,但其實當時科學家因為錯誤,把冥王星也算在內了,隨著科學家對宇宙的深入了解,漸漸的認為冥王星的體積太小,並且並不受制於太陽星系,就把冥王星降為矮行星,所以才有了現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依序為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 太陽系行星軌道為什麼不是閉合的橢圓?
    在宇宙中任何具有質量或能量的物體都會吸引其他具有質量或能量的物體,這就解釋了從地球上墜落的物體到行星的軌道,再到宇宙中最大結構的形成。廣義相對論預測了引力輻射也就是極端天體的軌道衰減問題,那太陽系內行星的軌道呢?我們先從牛頓引力和廣義相對論的區別說起,牛頓引力和廣義相對論的區別下圖中有關引力的描述只是一個更為接近基本真理的近似值。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將現身,瑪雅預言又靈驗了?
    早在2006年,根據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發布的太陽系行星新定義,冥王星被剔除出太陽系行星行列,降級為矮行星,理由是冥王星體積太小、無力「清空」軌道周圍。太陽系的九大行星也變為了八大行星。國際天文學聯合會表示,要成為一顆行星,冥王星必須達到以下條件:一是圍繞太陽旋轉;二是質量足夠大,在其自身重力下保持球狀外形;三是「清除周圍」的太空殘骸和其它小天體,證實它具有足夠強的引力作用,在太陽系角落具有引力優勢。冥王星未能達到第三個條件,由於它的軌道位於柯伊伯帶,柯伊伯帶是一個由小行星和微行星構成的巨大環狀結構,一直延伸至海王星軌道之外。
  • 太陽系存在第九行星?和地球同一軌道,位於太陽背後?
    (譯註:行星的存在對恆星的運動和周圍的行星都有很小的影響),如果在太陽後面有另一顆行星的話,它肯定會對太陽本身的擺動產生輕微的影響。在太陽系中不可能有這樣一顆行星,在同一軌道上有兩顆行星,不可能在任何時候都與太陽形成線性關係,太陽也不可能永遠阻擋人類的觀察。
  • 太陽系究竟有幾顆行星?
    太陽系中有多少行星?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我只是要提醒你,這是個富有爭議的話題。當你問太陽系有多少行星,是八大,十大還是更多的時候,有些人會相當暴躁。我能給你保證的是,我們再也不會回到九大行星的時代了。在我們很多人小的時候,太陽系有九大行星。它就像我們腦海中一個根深蒂固的觀念。作為孩子,記住這個行星的順序是早期書呆子值得驕傲的事情: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 太陽系行星軌道傾角謎團將解:或與「第九大行星」有關
    北京時間7月22日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一項最新研究稱理論上可能存在的所謂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可能對整個太陽系各大行星的軌道傾角都造成了顯著的影響
  • 太陽系行星群圖
    包括八大行星(由離太陽從近到遠的順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及至少173顆已知的衛星、5顆已經辨認出來的矮行星和數以億計的太陽系小天體。中國稱為辰星,有著八大行星中最大的軌道偏心率。它每87.968個地球日繞行太陽一周,而每公轉2.01周同時也自轉3圈。
  • 木星不愧是最恐怖行星,如果不是它,太陽系至少有3顆「地球」
    筆者-小文太陽系是一個神奇的星系,既有地球這樣美麗、資源充足並且富有生機的星球,也有木星這樣可怕,讓人畏懼三分的「地獄行星」。人類一直在尋找著地外生命的存在,曾有不少人猜想火星和或者月球上會有外星生命,雖然這兩顆星球很貧瘠,但與木星相比,這兩顆星球的環境根本不算惡劣。木星被認為是太陽系中最不可能擁有生命的行星,就算真的有外星生命來到太陽系,它們也不敢冒昧登陸這顆星球,因為靠近木星就意味著死亡。
  • 美國天文學家發現太陽系行星不止9顆可能是23顆
    9顆,估計還應該有12顆或14顆行星隱藏在太陽系遙遠的邊緣地帶,它們比火星更大,比冥王星更冷,距太陽的距離是地球離太陽距離的1000倍至10000倍。9大行星和大量冰塊及小行星,都處在一個距太陽約50個AU的平面環上(AU是一個天文單位的英文縮寫,即地球到太陽的距離)。
  • 太陽系遺失的第五顆行星,究竟去哪裡了?
    上一期我們說到了提丟斯的數列和穀神星的發現,並且留下了一個懸念:穀神星的發現並沒有填補提丟斯那個數列的空白,是否意味著真正的第五顆行星還有待於天文學家發現呢?那顆大行星哪去了?截至目前,天文學家在這片區域已經發現了12萬顆小天體,佔我們發現的太陽系小天體總數的98.5%。其中最大的穀神星直徑950公裡,最小的天體可以用石塊來形容。根據天文學家推測,這裡的小行星數量很可能超過了50萬顆,如恆河之沙。
  • 被稱為太陽系第9顆行星的行星X是什麼顏色?
    自從1846年發現第八顆行星海王星之後,就有人不斷的在猜想是不是還有在海王星軌道外側的行星存在。被稱為X行星或Planet X。歷年來,在海王星軌道外側的區域發現了形形色色想像中的天體,並且曾經幾乎被確認為可能是第九顆行星和第十顆行星。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存在?矮行星異常軌道成謎,或暗示新行星
    天文學家們一直相信,在太陽系海王星之外的廣闊宇宙中,還會有新的行星,尤其是當冥王星被降級成為矮行星後,關於新的第九行星就成為許多科學家的關注對象,早在2016年,2位行星科學家宣布他們相信一個未發現的「幽靈星球」正在我們的太陽系中,它位於遠遠超出冥王星的偏遠地帶,這個行星大約是地球質量的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