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天文學家發現太陽系行星不止9顆可能是23顆

2020-11-22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7月25日電 據科技日報報導,據最新一期英國《新科學家》雜誌報導,美國天文學家認為,太陽系的行星可能遠遠不止我們已知的9顆,估計還應該有12顆或14顆行星隱藏在太陽系遙遠的邊緣地帶,它們比火星更大,比冥王星更冷,距太陽的距離是地球離太陽距離的1000倍至10000倍。

  以前科學家認為,太陽系的9大行星和大量冰塊及小行星,都處在一個距太陽約50個AU的平面環上(AU是一個天文單位的英文縮寫,即地球到太陽的距離)。

  提出這一驚人理論的尤金·蔣是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天文學家。根據尤金·蔣的理論,太陽系除已知的9大行星外,還有12顆或14顆比火星更大的行星,它們在太陽系最邊緣地帶以奇怪的軌道繞太陽運行,在太陽系邊緣組成了一個「行星環」。所以太陽系擁有的行星應達23顆之多,這項發現將會改寫太陽系的「兩維理論」。

  尤金·蔣等科學家的預測都來自於一個新的太陽系組成理論:「寡頭行星形成理論」。該理論認為,行星是由逐漸積聚的灰塵粒子構成,在太陽系形成之初,這些特殊的「灰塵球」先組成小行星,接著繼續增大,開始形成足夠的重力場。它們接著吸引附近的物質,快速增長到一顆行星的尺寸。由於它們的重力對周邊微小物體的影響,這些大天體被稱做「寡頭」行星。行星形成專家斯科特稱:「計算機模擬顯示,大約45億年前,內太陽系中存在著20顆到30顆火星大小的『寡頭』行星,而外太陽系也存在著類似數目的天體,有的甚至和地球一般大小。」(張孟軍)

相關焦點

  • 太陽系或存在第9顆行星,質量是地球10倍,天文學家推測來自系外
    我們都知道,原來太陽系中第9顆行星——冥王星,是由美國天文學家於1930年發現的,當時發現這顆冥王星時,美國人為此感到十分的自豪。然而在2008年的國際天文聯合會上,天文學家們對行星下了新的定義,按照新的定義,冥王星就不再屬於行星行列,因此,冥王星被降級為了矮行星,從此,太陽系也由擁有九大行星變成了八大行星。多年來,天文學家們一直在爭論冥王星之外是否存在難以琢磨的太陽系第9顆行星。但最近的一些新研究可能能夠證明這一神秘的「第9顆行星」是真實存在的。
  • 太陽系第9顆行星可能是一個原始黑洞
    太陽系第9顆行星可能是一個原始黑洞天文學家多年來一直在理論上認為,在太陽系的最外層區域存在著一顆質量比地球大這顆被稱為第9號行星的假想行星可能是引力效應的來源,它可以解釋現有宇宙學數據所強調的跨海王星天體軌道的異常模式。跨海王星天體是圍繞太陽運行的天體,位於海王星之外。美國達勒姆大學和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的兩位研究人員雅各布·斯科茨和詹姆斯·尤溫最近進行了一項調查,探索第9號行星是原始黑洞的可能性。
  • 太陽系外發現首顆密度接近地球的行星
    2009年9月18日,天文學家最終獲得了確鑿證據,他們成功測得太陽系外的一顆行星的質量,發現其密度和地球接近。這是科學家證實的第一顆同地球密度接近的類地行星。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薩拉-西格爾說:「這是一個我們很長時間夢寐以求的日子。」
  • 太陽系的七顆矮行星
    美國小行星中心證實了它的存在,它有望成為太陽系的第7顆矮行星。科學家還推測,太陽系可能有數十顆,甚至超過100顆矮行星尚未被發現。   2005年7月29日,美國天文學家麥可·布朗宣布,他的團隊在太陽系柯伊伯帶發現了一個新天體2003UB313,暫起名為齊娜星。
  • 92頁論文、20年數據,加州理工團隊能否發現太陽系第9顆行星?
    自從 2006 年國際天文聯合會投票將冥王星降級為矮行星後,天文學家們尋找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的繼任者的熱情仍然不減。最近的幾年,不斷有證據表明,在太陽系的最外延極有可能存在著真正的第九行星,通過對周圍星體的引力拉動來宣告著自己的存在。
  • 太陽系真有第九顆行星嗎?
    雪上加霜的是,現在看來行星俱樂部也許確有第9名成員,但它並非是冥王星。在太陽系遙遠的邊緣地帶,那裡天體之間的奇特相關性暗示有一顆隱匿行星的存在,它或許是真正的第9顆行星。最早的線索出現在2012年,當時美國卡內基科學研究所的天文學家斯科特·謝潑德(Scott Sheppard)在太陽系外圍發現了一個新天體,其正式的名稱為2012 VP113,它的軌道比冥王星的要遠得多。到2014年,經過長時間對其軌道的跟蹤,謝潑德注意到它的軌道與太陽系中另一個遙遠天體塞德娜的有著讓人無法相信的相似性。
  • 天文學家發現首顆無家可歸的流浪行星!
    天文學家發現首顆無家可歸的流浪行星!這顆名為CFBDSIR2149的流浪行星,被加拿大蒙特婁大學(University of Montreal)的天體物理學家描述為一顆「無家可歸」的行星,天體物理學家之所以發現它獨自流浪,是因為它沒有圍繞著一顆恆星打轉。研究人員表示,先前就已經觀測到一些可能是流浪星體的存在,不過一直沒有足夠的資料可以將這些星體確切分類。
  • 太陽系發現「第九顆行星」蹤影?八大行星變成九大行星?
    科學家在太陽系中的研究已經有很長的時間了,並且也取得很大的成就,美國科學家曾經觀測到太陽系中周邊發現一些未知現象,在經過天文學家的分析下,這很大可能是一顆行星,而且是很有可能會加入太陽系中,成為其中的一個家庭成員,如果要成為一顆行星,那它就要圍繞著太陽旋轉,並且質量大且不受重力影響導致變形,能夠引力強大狀態下開啟自動防禦能力免除其他小行星的危害,在太陽系中獲取一個優勢位置
  • 天文學家的新發現:八顆潛在適居行星
    天文學家從美國宇航局(NASA)克卜勒空間望遠鏡(Kepler)找出的候選行星入手,再用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Ames)的超級計算機運行算法,對這些行星加以分析。在探索了此類行星存在與否的統計學概率之後,該團隊採用各種不同的方法,進行了為期數月的跟進觀測。
  • NASA重大發現:七顆類地球行星可能存在生命
    電影《降臨》中,女主角路易斯與外星人對話的場景,可能在不久的將來,真的發生在人們身邊。美國宇航局NASA北京時間2月23日凌晨2點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一項重大發現。在距離地球40光年距離的一顆小恆星周圍有七顆類似地球的行星圍繞。這是人類史上首次真正有機會研究太陽系以外的生命跡象。
  • 被稱為太陽系第9顆行星的行星X是什麼顏色?
    自從1846年發現第八顆行星海王星之後,就有人不斷的在猜想是不是還有在海王星軌道外側的行星存在。被稱為X行星或Planet X。歷年來,在海王星軌道外側的區域發現了形形色色想像中的天體,並且曾經幾乎被確認為可能是第九顆行星和第十顆行星。
  • 科學家在太陽系附近發現95顆褐矮星,比行星大但比恆星輕!
    比如太陽系邊緣是否有一顆大行星等待發現?為此美國宇航局(NASA)在2017年資助一個由公民科學家組成的「後院世界(Backyard Worlds:Planet 9)」的項目計劃,讓他們也去探索太陽系尋找「第九大行星」和褐矮星(brown dwarf)等天體。最新發表於《天體物理學雜誌》一篇研究報告稱,該項目團隊在太陽系附近發現了1500顆「褐矮星」,其中已識別了95顆。
  • 新發現19顆來自太陽系外的小行星,可能是外星人的宇宙飛船
    英國著名天文學家基胥夏梭曾經說過:「我們的太陽系處於宇宙的中心,因為太陽系中有地球,而地球上有像人類這樣的高等智慧生物。」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這種說法已經被逐漸拋棄了。天文學家通過新的技術發現了非常多的系外行星,他們認為宇宙中這麼多星球,肯定還有別的星球存在高等智慧生命。
  • 太陽系可能不止有八顆行星,但為什麼說九號行星有可能是黑洞呢?
    讓我們一起來走進第九顆行星的世界吧!第九顆行星在哪按照太陽系裡行星的排列,如果這顆行星存在,那麼它就是在距離太陽系最遠的一顆行星,比海王星還要遠,很有可能就是在太陽系的邊緣徘徊,但是在天文學家多年的搜尋下,這顆行星一直都沒有被發現。
  • 太陽系可能不止有八顆行星,但為什麼說九號行星有可能是黑洞呢?
    第九顆行星在哪按照太陽系裡行星的排列,如果這顆行星存在,那麼它就是在距離太陽系最遠的一顆行星,比海王星還要遠,很有可能就是在太陽系的邊緣徘徊,但是在天文學家多年的搜尋下,這顆行星一直都沒有被發現。目前,研究人員普遍認為這顆行星的大小很有可能是地球的5-10倍,也就是說這是一顆較大的行星了,如果它存在的話為什麼還沒有被發現呢
  • 土星再發現20顆新衛星,成為太陽系「子女」最多的行星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行星中心(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s Minor Planet Center)於10月7日宣布,天文學家在土星周圍新發現20顆衛星,土星衛星數量從而上升至82顆,超過擁有79顆衛星的木星,成為太陽系內衛星數量最多的行星。
  • 太陽系遺失的第五顆行星,究竟去哪裡了?
    上一期我們說到了提丟斯的數列和穀神星的發現,並且留下了一個懸念:穀神星的發現並沒有填補提丟斯那個數列的空白,是否意味著真正的第五顆行星還有待於天文學家發現呢?那顆大行星哪去了?截至目前,天文學家在這片區域已經發現了12萬顆小天體,佔我們發現的太陽系小天體總數的98.5%。其中最大的穀神星直徑950公裡,最小的天體可以用石塊來形容。根據天文學家推測,這裡的小行星數量很可能超過了50萬顆,如恆河之沙。
  • NASA太空網評出太陽系外十顆最迷人行星(圖)
    美國宇航局太空網最近評出了太陽系外十顆最迷人的行星,囊括了天文學家於1990發現的第一顆太陽系外行星以及最新發現的被認為可能適合居住的行星Gliese581C。    據美國宇航局太空網報導,1990年天文學家發現第一顆太陽系外行星,它圍繞著一顆垂死的、發出大量放射物的恆星運行,而這顆恆星與我們的太陽非常不同。從此,科學家開啟了一個更加新奇陌生的世界。1995年天文學家開始用「51Pegasib」命名這顆太陽系外行星,或稱外部行星。
  • 土星新發現20顆衛星,衛星數達82顆,成太陽系衛星最多的行星
    眾所周知,太陽系是以太陽為中心,八大行星圍繞著太陽轉,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同時圍繞八大行星轉的又有100多顆已知的小衛星。我們地球就存在太陽系中,時刻受太陽的影響,每天看著太陽東升西落,地球上的生物離不開太陽。
  • 科學家發現兩顆奇怪行星 或可揭開行星遷移之謎
    美國宇航局「克卜勒」太空探測器近期證實兩顆土星大小的行星環繞一顆……  【科技訊】12月5日消息,據媒體報導,天文學家發現一個系外行星系統中兩顆土星大小的行星環繞恆星運行,這將有助於天文學家更好地理解一些較大的行星如何像「飛蛾撲火」般地遷移,最終依偎在恆星周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