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發現一個系外行星系統中兩顆土星大小的行星環繞恆星運行,這將有助於天文學家更好地理解一些較大的行星如何像「飛蛾撲火」般地遷移,最終依偎在恆星周圍。美國宇航局「克卜勒」太空探測器近期證實兩顆土星大小的行星環繞一顆……
【科技訊】12月5日消息,據媒體報導,天文學家發現一個系外行星系統中兩顆土星大小的行星環繞恆星運行,這將有助於天文學家更好地理解一些較大的行星如何像「飛蛾撲火」般地遷移,最終依偎在恆星周圍。
科學家認為這三顆行星可能遷移自更遙遠的區域,「飛蛾撲火」一樣逐漸接近恆星
美國宇航局「克卜勒」太空探測器近期證實兩顆土星大小的行星環繞一顆距離地球2300光年之遙的恆星運行,同時,比這兩顆行星略小的第三顆行星可能更近距離地接近恆星,其公轉周期僅為地球的1.6天。
該行星系統現被命名為「克卜勒9號」,這是一項重大發現,同時也代表著天文學家認知行星最初的太空行星系統分布狀況。科學家認為這三顆行星可能遷移自更遙遠的區域,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就像「飛蛾撲火」一樣逐漸接近恆星。目前,這三顆行星都位於太陽系水星軌道範圍之內。
美國華盛頓卡內基學院地球磁場系天文學家阿莉西婭-溫伯格(Alycia Weinberger)說:「很可能這三顆行星和原始物質盤發生交互作用才引起遷移,目前仍需要做一些研究工作分析這個行星系統形成之初究竟發生了什麼?」
美國哈佛-史密遜森太空中心天體物理學理論部副主管馬修-霍爾曼(Matthew Holman)是該項研究負責人,他探測發現這兩顆土星大小的行星,並分別命名為「克卜勒-9b」和「克卜勒-9c」,它們在非典型的軌道內運行。
「克卜勒-9b」行星公轉周期為19.2天,「克卜勒-9c」行星公轉周期為38.9天,是克卜勒-9b行星公轉周期的兩倍。霍爾曼在接受美國太空網採訪時說:「這兩顆行星接近2比1的軌道共振,這意味著這些行星軌道周期以2比1運行。依照這種行星系統構造狀況,我們能夠觀測到行星系統內強烈的交互作用和行星軌道中產生的巨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