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宇宙好多地方都有類似地球的行星啊:天文學家發現三顆 「超級地球」
據外媒BGR報導,科學家們近日發現了三顆「超級地球」圍繞著一顆距離我們只有11光年的恆星運行。 這項研究發表在《科學》雜誌上,蘊含著很大的希望,但科學家還不具備更詳細地觀察這些「超級地球」的技術。儘管如此,研究人員正準備確定這些大型巖石行星究竟能提供什麼。 從地球上看最明顯的紅矮星是一顆被稱為Gliese 887的天體。哥廷根大學領導的研究小組能夠探測到兩顆圍繞這顆小恆星運行的大型巖石天體,他們說可能還有第三個。
-
下一個地球?科學家在舊的克卜勒數據中發現了一個類似地球的行星
尋找宜居系外行星的旅程在一個意想不到的地方發現的:據推測是幾年前搜尋到的數據。一支跨大西洋的科學家小組利用來自NASA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重新分析數據,發現了一顆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名為克卜勒1649c。
-
銀河系至少有170億顆大小與地球類似行星(圖)
壯麗的銀河系中新網1月8日電 據外電報導,科學家7日表示,銀河系至少囊括了170億顆大小與地球類似的行星。天文學家發現,銀河系17%的恆星在其近軌道內擁有一顆大小與地球相類似的行星。據悉,銀河系內共有大約1000億顆恆星,因此科學家分析,大約有170億顆行星的大小和地球相當。科學家說,雖然不能以此論定這些位於太陽系之外又處在銀河系裡的行星都適宜地球人居住,但這一發現無疑增加了找到「地球姐妹行星」的概率。生命得以誕生需要同時擁有幾個方面的條件,例如液態水的存在,和恆星之間保持一定距離,行星表面溫度不能太熱也不能太冷等。
-
日本科學家在銀河系內發現了類似地球,距離太陽很近
三年前,NASA宣布了一個和地球極其類似的超級地球,許多人將其命名為地球2.0。美國宇航局發現的這顆地球2.0是來自1400光年外的天鵝座星系群中。它的自轉周期是385天。整體和地球類似程度為98%。然而這顆星球距離地球還是太遙遠了,1400光年對於人類太遙遠了,即便是達到光速10%的飛船也得數萬年的飛行。
-
太陽系附近發現三顆「超級地球」
,它擁有五到七顆行星,其中有三顆可以被歸入「超級地球」的行列。「超級地球」也稱超級類地行星,環境可能和地球類似,質量通常為地球的一到十倍。最重要的一點是,這三顆超級地球都位于格利澤667C周圍的「宜居帶」內。「宜居帶」內的行星由於與恆星距離適中,表面溫度不高不低,可能存在液態水,從而為生命繁衍提供了必要條件。位於「宜居帶」,並不意味著行星一定具備了生命乃至高等生物產生的條件,如果是包含有毒氣體的氣態行星,生命就沒有可能存在。
-
研究發現銀河系可能遍布類似地球的宜居行星
一項新的研究結果已經公布,研究人員研究系外行星數據後表明,銀河系中可能存在至少3億顆潛在的宜居行星。科學家發現,銀河系中大約一半的類太陽恆星可能是類地球行星的家園。研究人員一直認為,發現地球以外生命的最佳機會是找到與地球相似的行星。
-
科學家發現1顆和地球類似的行星,克卜勒22b,那上面會有生命嗎?
在遙遠的將來的某個時候,地球可能真的被摧毀了。如果這一時刻到來,人類將走向何方?這可能是人類探索太空的動力。現在,好消息來自太空深處。在太陽系外已經確認了&34;中的第一顆行星。這項發現被稱為&34;雙胞胎&34;。
-
NASA重大發現:七顆類地球行星可能存在生命
美國宇航局NASA北京時間2月23日凌晨2點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一項重大發現。在距離地球40光年距離的一顆小恆星周圍有七顆類似地球的行星圍繞。這是人類史上首次真正有機會研究太陽系以外的生命跡象。「當人類看到活的外星人,會不會太激動了?」
-
太陽系外發現首顆密度接近地球的行星
其實早在今年2月天文學家就發現了COROT-7b行星,但是當時無法確定其質量。後來,科學家藉助「高精度徑向速度行星搜索器」(HARPS)的光譜儀多達70個小時的觀測數據,來自歐洲南方觀測臺(European Southern Observatory)的科學家計算出這顆行星的質量只有地球的5倍多。
-
銀河繫到底有多少顆類似地球的星球?科學家:10億顆都可能少
我們的銀河系體積很大,大到擁有數以億計的恆星和大量的星雲,星團,小行星等,行星更是多的令人咂舌,那麼銀河系有那麼多的星球,又有多少顆星球類似地球呢?科學家說,像類似地球一樣的行星10億顆都不止。克卜勒望遠鏡發現銀河系有大約15%到25%的恆星擁有潛在的宜居行星,粗略的估計了一下大概有140億顆,而進一步研究發現,在這140億顆行星中大約有10億顆與地球真正的相似。這10億顆行星的大小以及他們所圍繞的恆星位置都與地球和太陽的位置非常的相似,那麼我們不禁要問,在這麼多宜居星球中會有多少星球上有生命存在呢?
-
科學家發現「太陽系鏡像」,也有8大行星,有1顆很像地球但更大
天龍座,距離我們約2545光年,NASA的科學家們於2013年10月28日發現了它,通過對它持續性的不斷觀測,發現該系統中也像我們太陽系一樣有一顆恆星和八顆行星,是太陽系之外已發現擁有大行星數量最多的行星系。
-
40光年外發現三顆類地行星 或適宜生命存活
5月2日,一篇發表在《自然》雜誌的論文聲稱,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探測到距離地球40光年外存在著三顆類地行星,這三顆星球位於另一個星系,繞一顆名為TRAPPIST-1的低溫褐矮星(褐矮星是處於最小恆星與最大行星之間大小的天體,類似恆星,但質量不夠大,不足以在核心點燃聚變反應——觀察者網注)環行。科學家認為其中至少有一顆適宜生命存活。
-
太陽系附近發現三顆超級地球 或存外星生命(圖)
歐洲南方天文臺26日發布消息稱,德國的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太陽系附近有三顆適宜生命繁衍的「超級地球」,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這三顆行星圍繞天蠍座的一顆恆星運行,距離地球僅22光年。按照天文單位計算,堪稱與地球是鄰居。最新研究三顆行星溫度適宜還有水「超級地球」也稱超級類地行星,是指那些環境可能和地球類似,而質量通常為地球1到10倍的行星。
-
歐洲學者發現三顆類地行星距地球22光年—新聞—科學網
進一步分析後發現,「格利澤667C」恆星擁有至少6顆行星,這些行星均被認定為「超級地球」,即環境與地球相似、質量通常為地球2倍至10倍的行星。讓研究人員興奮的是,這6顆行星中有3顆位於該恆星系統的「宜居地帶」內。一般而言,每顆擁有行星的恆星都有一片宜居區域,處於這一地帶的行星由於與恆星距離適中,表面溫度不高不低,可能存在液態水,從而為生命繁衍提供了必要條件。
-
科學家發現兩顆奇怪行星 或可揭開行星遷移之謎
天文學家發現一個系外行星系統中兩顆土星大小的行星環繞恆星運行,這將有助於天文學家更好地理解一些較大的行星如何像「飛蛾撲火」般地遷移,最終依偎在恆星周圍。 科學家認為這三顆行星可能遷移自更遙遠的區域,「飛蛾撲火」一樣逐漸接近恆星
-
天文學家在距離地球104光年的恆星周圍發現三顆地球大小的行星
天文學家在距離地球104光年的恆星周圍發現三顆地球大小的行星 來源:騰訊科技 • 2019-05-17 11:13:09
-
科學家發現了24顆可能比地球更適合生命生存和進化的超適居行星
其實你無法數清它們的數量,每顆恆星附近都可能有一顆行星,它們被稱為系外行星,其中一些的系外行星或許位於適居帶之內,並且擁有形成生命體所需的一切條件。在四千五百個已知的系外行星之中,科學家們確定了24顆比地球更適合生命生存和進化的超適居行星。這類行星的質量必須是地球的兩倍。而且還要比地球大上1.3倍。
-
地球不完美了?繼發現24顆「超宜居」行星後,又發現超級地球
科學家們制定了「超宜居」標準,最後從已知的4000多顆系外行星中選出了24顆「超宜居」行星,並繪製出這些「超宜居」行星的輪廓:它們環繞K矮星運行,年齡大約為50億到80億歲之間、尺寸比地球大10%、平均溫度比地球高5℃、大氣中的氧氣含量在25%-30%之間,還有豐富的水資源等。
-
天文學家發現了距離地球25,000光年的類似地球的行星
超級「地球」整個銀河系中可能散布著許多類似地球的行星,但它們並非那麼容易找到。迄今為止,在發現並確認的4,000多顆系外行星中,只有大約三分之一是巖石行星-而且大多數都在地球幾千光年以內。因此,宣布新的系外巖石行星總是令人興奮的。它屬於系外巖石行星的更小子集,它們與恆星的距離像地球一樣。距離我們大約24,722.65光年-這可能使其成為迄今為止發現的最遙遠的銀河系系外行星。
-
「天眼」發現,銀河系外一顆類似「眼球」的行星,或存在智慧生命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個奇特的系外行星,這個從遠處看這個行星類似人類的眼球,所以科學家親切地稱之為「眼球」行星。這顆行星是科學家們尋找外星生命的歷程中驚人發現,它位於銀河系之外的一個普通星系,這個星系的中心是一顆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紅矮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