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的替代者終於露面,太陽系9號行星之謎到底是什麼?

2021-01-16 騰訊網

在太陽系最遙遠,最寒冷的邊緣地帶NASA發現還隱藏著一顆巨大的天體。對海王星之外的小型天體們施加著引力。該天體是一個假想中的外星世界,被天文學家稱作九號行星,它沿著一條極長的軌道圍繞太陽旋轉,在黑暗中引發了各式各樣的引力亂象。而根據其周圍產生獨特的引力拖拽著附近的物體。科學家推測它的質量可能是地球質量的五到十倍的龐然大物,但隨著對九號行星的搜索一天天過去,依然沒能一瞥他的真容。有些研究人員不禁對該天體的身份產生了懷疑,他會不會根本就不是一顆行星?會不會是一個原初黑洞?

九號行星之謎。儘管我們的太空技術正在突飛猛進。外太陽系中有許多小型星球,依然尚未被我們尋獲,九號行星也是一樣。剛剛濤濤也提到科學家根據研究認為,九號行星要比這些天體大的多,質量約等於地球的五到十倍。到太陽的距離介於四百至八百天文單位之間,因此九號行星到太陽的距離相當於冥王星與太陽距離的十至二十倍。假如九號行星真的存在,他需要耗時一萬至兩萬年才能完成一次公轉。在距離如此遙遠的地方,有一顆如此巨大的星球,在圍繞太陽旋轉這種可能性無疑十分吸引人。對其他恆星系統的研究顯示,質量介於地球與海王星之間的地外行星較為普遍。為何太陽系中沒有質量處於這一範圍的行星仍是個未解之謎?

但假如九號行星真的存在,這將是一次重大的歷史性發現,將徹底改變我們對圍繞太陽旋轉的行星系統的理解。那麼為何科學家相信太陽系中存在這麼小一顆極端地九號行星呢?時間回到2016年加州理工學院的康斯坦丁巴蒂金和邁克布朗宣布發現了一群非常遙遠的海王星外天體。他們以很奇怪的方式聚集在一起,並且軌道非常相似,它們的軌道都呈現為古怪的傾斜狀,都好像全都與某個更大的新型天體之間存在引力相互作用一樣,但該區域並不存在已知的大型行星。因此他兩猜測,那裡也許有一顆尚未被發現的行星,於是對九號行星的搜索就此開始。說實話軌道如此極端的行星是很難被我們發現的。但天文學家藉助紅外探測法,希望能看到一顆遙遠的天體緩緩爬過夜空。

假如九號行星真的存在,他應該會發出紅外輻射,這是自行星形成以來便不斷向外洩露的能量。但截至目前為止,除了在外太陽系中造成引力效應外,科學家幾乎沒有發現任何說明它存在的直接證據。

黑洞假說。2019年9月24日,英國杜倫大學天文學家雅各布和芝加哥伊利諾伊大學的詹姆斯恩溫發表了一項新研究,描述了他們針對太陽系最外層奇特引力現象提出的另一種假說。他們認為這些奇特現象也許根本不是有一顆行星導致的,而有可能是一個原初黑洞。該理論發表後引發了一定的爭議,這類黑洞體積太小,因此不會對太陽系的其他區域造成危險。但在太陽系的遙遠地帶,他造成的影響相當巨大。關於九號行星的存在,我們掌握的唯一證據便是他對海王星外天體的引力效應,而黑洞畢竟是宇宙中引力最強的天體。科學家猜測原初黑洞是最古老的一類黑洞,在大爆炸發生後,便立即形成。

早期宇宙中的密度波動,可以迅速形成質量各異的黑洞。這些古老的天體會在宇宙中四處運動。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們會通過霍金輻射緩緩地蒸發掉。其中體積較小的黑洞將會率先消失。雖然有許多宇宙演化理論認為原初黑洞應該存在,但我們尚未直接觀察到過他們。儘管有一些頗具說服力的間接證據,例如對微透鏡事件,指一顆巨型天體從恆星前穿過時,通過扭曲時空形成一臺放大鏡。背後的恆星會驟然變亮的分析顯示,宇宙中存在許多小型黑洞,除了他們對時空造成的引力影響外,他們重新分析了海王星外天體的奇特性質,並模擬了假如有一個質量在地球五至十倍之間的黑洞,在極遠處圍繞太陽旋轉會發生什麼情況?他們的模型顯示,質量處於該範圍內的黑洞也會對海王星外天體造成類似的軌道擾動。

這種假設還能解釋為何用光學觀測和紅外觀測都難以找到九號行星存在的證據,因為原初黑洞根本不會產生這兩種信號。事實上假如附近有一個黑洞的話,他可能會試圖將一團正在湮滅的暗物質拖入其中,產生各式各樣的輻射。因此研究人員提出,根據他們的研究發現,實驗範圍還需進一步擴大,需要對移動的X射線、伽馬射線和其他高能宇宙射線來源展開細緻搜索。

雖然原初黑洞這是一條很有趣的研究路線,但用一種假想中的黑洞類型代替一顆假想中的恆星。也許會使9號行星之謎過於複雜化,可是黑洞連光都能吞噬他。它真的能解釋我們在外太陽系中觀察到的引力效應嗎?答案是肯定的,邁克布朗表示,按照引力源猜測,我們只知道那邊有一個質量約為地球六倍的天體,但並不清楚他究竟為何物。行星當然屬於這個範疇,但只要質量為地球的幾倍,她有可能是任何東西,只不過這種概率極低。如果猜測他是質量為地球六倍的黑洞,也並不是不可以,但這就代表著你同樣可以提出假說稱我們通過徑向速度法找到的每一顆地外行星其實都是一個黑洞,這有可能嗎?當然,但是在宇宙中合理嗎?不合理。

雖然尋找幹擾海王星外天體的其他引力源是一種很科學的做法,但大部分科學家還是認為九號行星是一顆行星的可能性更大。天文學家只需要繼續搜索下去,越來越多的人相信我們將在不久的將來發現他的存在。我們離揭開神秘九號行星面紗已經不遠了。那麼,今天的文章內容到這裡就結束了,關於內容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到下方留言哦。我是濤濤隨記,記得關注我,我們下次不見不散!

相關焦點

  • 被趕出太陽系9大行星的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真實版人間煉獄!
    文/行走天涯被趕出太陽系9大行星的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真實版人間煉獄太陽系是有8大行星的,但殊不知在多年前,太陽系其實是有9大行星的。但即便如此,科學家從來都沒有對冥王星失去興趣,甚至拋棄和地球距離更為相近的行星,選擇窺探遙遠的冥王星。科學家在上個世紀發射的旅行者二號就率先來到了冥王星,並最終離開冥王星,朝著太陽系的邊界飛去。至於冥王星究竟有多麼的可怕呢?人類一直都有一種逆反的心理。越讓人類感到恐懼的,人類反而更想揭開冥王星的神秘面紗。
  • 被踢出太陽系九大行星的「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
    導語:被踢出太陽系九大行星的「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宇宙是無限量大的,窮極地球人的萬世萬代,也窺探不了宇宙的全貌。而在人類已知的各大行星中,有九大行星是人類較為熟悉的,這九大行星曾經包括冥王星,但在對冥王星的探索中,人們最後決定把它踢出九大行星的行列。這是為何呢?
  • 冥王星有多少未解之謎?
    經過9年的飛行,預計7月14日 「新視野」號將飛越距離地球50億公裡的冥王星。  越來越清晰!隨著歷史上首個飛越冥王星的探測器的接近,人類將獲取更清晰的照片和更豐富的數據,冥王星的神秘面紗將會一點點地被揭開。  它是在太陽系邊緣柯伊伯帶發現的第一個天體,它是因「舉止」怪異被稱作將「第三類行星」的天體,它是「經典太陽系」中唯一一顆人類尚未近距離探測的行星。它是冥王星。
  • 太陽係為何由九大行星變成了八大行星?冥王星到底經歷了什麼?
    在介紹冥王星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為什麼現在說冥王星不再是九大行星之一,這期間發生了什麼呢?
  • 冥王星被降級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冥王星不過比較感慨的是,新視野號在2006年1月19日從卡納維拉爾角出發時,冥王星還是九大行星之一,當新視野號在2015年7月14日到達時,冥王星已經被開除出了行星行列,在新視野號探測器籌備之時,1930年2月18日湯博在歷經一年的搜索以後,終於發現了一個移動天體,後來被證實這就是X行星!
  • 冥王星待解之謎:表面存在"流逸"?與卡戎是雙子星?
    經過9年的飛行,預計今日 「新視野」號將飛越距離地球50億公裡的冥王星。  越來越清晰!隨著歷史上首個飛越冥王星的探測器的接近,人類將獲取更清晰的照片和更豐富的數據,冥王星的神秘面紗將會一點點地被揭開。  它是在太陽系邊緣柯伊伯帶發現的第一個天體,它是因「舉止」怪異被稱作「第三類行星」的天體,它是「經典太陽系」中唯一一顆人類尚未近距離探測的行星。它是冥王星。
  • 冥王星為什麼被踢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
    1930年年2月18日,美國天文學家湯博通過搜索天文臺所拍攝的照片後,終於發現了冥王星的身影。,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終於被證實,此消息轟動了整個人類世界,冥王星也逐漸進入人類的視野。特別是鬩神星的發現更加動搖了冥王星的地位,鬩神星看來來比冥王星更大,冥王星是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那麼,鬩神星就應該是太陽系第十大行星。因此,有科學家建議將鬩神星定義為太陽系第十大行星。
  • 原太陽系第9大行星冥王星現在怎麼樣了?
    自2006年冥王星被重新分類到矮行星隊伍中已過去13年了。1930年科學家發現了太陽系的第9顆行星,而這顆行星也並不是被偶然(突然)發現的。海王星是太陽系中的地八大行星(也就是說它倆距離很近),冥王星與海王星的共同運動比為3:2,也就是說冥王星的公轉周期是海王星的1.5倍,且它(冥王星)的運動軌道交角也遠離其他行星(即冥王星的運動軌道不是與其他太陽系行星處於同一個平行平面的,如果在同一個平面上看的話會有交叉的部分,但這些交叉的地方卻不會影響這兩個星球的正常運動,即不會相撞)。
  • 被踢出九大行星行列的「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
    導語:被踢出太陽系九大行星的「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而在人類已知的各大行星中,有九大行星是人類較為熟悉的,這九大行星曾經包括冥王星,但在對冥王星的探索中,人們最後決定把它踢出九大行星的行列。這是為何呢?
  • 冥王星為什麼被踢出太陽系九大行星之列?
    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將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重新分類到矮行星隊伍中,也就是說冥王星被降級,踢出了太陽系「九大行星」之列。一時之間,爭論四起,很多人認為這對於冥王星而言並不公平,也有人認為這是冥王星本身特性的必然。
  • "冥王星殺手"邁克·布朗,發現太陽系新任第九行星?
    太陽系有九大行星,還是八大行星你清楚嗎?記得小時候的上初中地理課時,課本告訴我太陽系是有九大行星的。不過上高中後,卻變成了八大行星。那時想不通,後來我才知道在2006年的時候,天文學家們通過投票的形式把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冥王星給踢出了行星系列。自那以後太陽系就只有八大行星了。
  • 太陽繫到底有幾大行星冥王星為何被剔除出行星隊伍
    太陽系原來有九大行星,後來冥王星被行星隊伍除名後就只剩下八大行星了。太陽系已知有八大行星,這已經是一個最基本的常識。但網絡上還是有很多朋友質疑這個問題,甚至有人質疑冥王星是不是不存在。因此,時空通訊就在這裡在簡單說一下。
  • 冥王星出局之謎
    當然,冥王星本身的「命運」不會受什麼影響。這個人為決定影響的主要將是教科書出版者、天文館的禮品店和佔星家。  我們自認為了解太陽系;但是,太陽系的變化速度卻超過大多數人的理解。對太陽系的重新認識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開始了。  令人悲哀的事實是,自發現以來,冥王星的行星地位就一直受到懷疑,這種地位多多少少是錯誤授予的。
  • 冥王星為什麼會從行星降級為矮行星?行星的定義又是什麼呢?
    冥王星是行星,還是矮行星?總之,行星的定義是什麼?冥王星是不是行星是公眾間一直在熱議的話題。然而,大多數專業天文學家認為這個問題並不重要,對行星和小行星的界限劃分有一定的主觀性。不過,這兩種觀點都有充分的理由支持:由新視野號拍攝到的冥王星真實色彩照片,攝於2015年7月。(1)從歷史而言。冥王星早就被發現在其他柯伊伯帶天體之前(在相同區域內環繞太陽軌道運行的大型矮行星),而那個時候「行星」是唯一可以給冥王星這樣星體的稱呼,所以人們所以人們認為降級冥王星並沒有什麼好處,我們應該維持原狀。
  • 剛發現冥王星上有東西在動, 新視野號便神奇失聯, 科學家困惑難解
    比如有人竟然借霍金之口,謊稱外星人就在陰冷的冥王星上時刻監視著人類的一舉一動。那麼,這顆處身柯伊伯帶、距離地球48億多公裡之遙的冥王星,其上邊到底有沒有外星人呢?前不久,剛好美國宇航局發布了有關冥王星的最新消息。據美國航天局發布消息稱,設備最先進的新視野號探測飛船,於2006年7月14日發送,經過9年多時間的飛奔,終於抵達了冥王星的運轉軌道。
  • 太陽系形成的秘密?或在冥王星之外被揭開
    然而,在2019年的元旦,新視野號飛掠了太陽系中最原始的天體之一:天涯海角Arrokoth,一顆自數十億年前形成起就從未被打擾過的小行星,距離冥王星還十分遙遠。他們不僅解釋了在太陽系遠端冰冷的柯伊伯帶天體的實質,還為行星如何形成提供了強有力的普遍證據。「我們已經在了解行星形成是如何進行的這一進程中取得了一個重大突破。」艾倫·斯特恩,新視野號任務的首席研究員,告訴《吉茲莫多》網誌。
  • 太陽系形成的秘密?或在冥王星之外被揭開
    沒有什麼東西能稱上真正的原始狀態。在我們的星球上,幾乎每一個原子都以某種方式被加工過,或是被人類、太陽、地核,又是其他的東西影響過。然而,在2019年的元旦,新視野號飛掠了太陽系中最原始的天體之一:天涯海角Arrokoth,一顆自數十億年前形成起就從未被打擾過的小行星,距離冥王星還十分遙遠。
  • 太陽系外圍神秘的柯伊伯帶,到底隱藏了哪些奧秘?宇宙未解之謎!
    太陽系外圍神秘的柯伊伯帶,到底隱藏了哪些奧秘?宇宙未解之謎!說到了我們的宇宙,想必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了吧!那麼浩瀚的宇宙當中,到底有一些什麼奧秘呢?這些我們無處知曉,甚至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都難以知道宇宙的真面貌!
  • 冥王星退出太陽系行星家族(組圖)
    被列為矮行星,太陽系九大行星減為八顆    本報訊(記者申劍麗)昨晚在布拉格召開的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第26屆大會上,來自各國天文界權威代表投票通過聯合會決議,今後原來九大行星中的冥王星將不再位於「行星」之列,而屬於矮行星。
  • 曾經的9大行星,冥王星為何被降級(除名),它做錯了什麼?
    冥王星向我們比心心,而我們卻把它從行星降級為矮行星,從此9大行星變成8大行星。這是一條暴露年齡的科普,在2006年8月24日之前,我們學習的天文知識裡面,太陽系都是有9大行星的,從1930年冥王星被發現到2016年間看天文常識,都是有九大行星,而00後的小朋友們上學後,教材已經恢復八大行星,最可憐的大約是06年左右學習這些知識的孩子們,畢竟暑假前還是九大行星,暑假後就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