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風格粗略的講,可以分為寫意的、工細的、寫工兼備的。比如書法中的唐楷、小楷、鐵線篆屬於工細一路的,大草、金文、摩崖石刻等屬於豪放寫意一路的。而唐楷中歐、柳也屬於工細一路的,初唐楷書等則偏於寫意。國畫亦然,篆刻亦是!所謂藝術風格的區別,其實就是藝術家對於美的不同追求,這可能跟性格有關。一個性情豪爽、不拘小節的人,可能就會表現那種信筆一揮的感覺;一個內心細膩、性格沉靜的人自然就善於捕捉細節,表現精緻的感受。藝術風格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所有的流派和風格到最後都是殊途同歸。正像有人感慨的說「其實工細的風格做到極致也是很嚇人的!」
他在創作每一件作品的時候,也一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然後落筆(刀),用自己超強的功力和嫻熟的技術把自己的情感和對美的追求用精緻的痕跡完美的呈現出來。這類藝術家是蠻讓人敬佩的,他們的每一件作品都會以精美、完美的構思和精巧的功力表現出來。如果,僅僅是因為精美,而沒有內涵,那麼就稱不上藝術品,只能是工藝品,機器便可為之。而在精美的「做工」下面,蘊含著更高級的美和內涵以及精神,才是藝術品。歐陽明鈺的作品,每一筆、每一刀都承襲著傳統書畫藝術的精華,他對於中國歷史上工細一路的藝術風格,諸如繪畫、書法和篆刻的深入研究和繼承,都耗費了大量的心血,擁有著高級的技法。
明鈺就是做細工的人,他的「活兒」很好。比如他的拿手書體:小楷,取法八大山人。單就這一點,就讓我很敬佩。世人學八大的很多,大都取法他的行草書,很少有人將關注點放在八大精妙空靈的小楷上面。八大的高妙之處在於,他將二王尤其是《聖教序》的空間誇張放大,使密處不透風,使寬綽處更舒朗,極盡空間對比的視覺衝擊力。明鈺發現了這一點,這也是他作為一個藝術家細膩之處,發覺了別人忽略的地方。所以,他的小楷深得八大神採,其小楷長卷空幽散漫,結構造型奇逸而不怪異,處處於合理中透露著違而不犯的靈巧。
在線條處理上,八大山人過多的是逸筆草草,信手的成分比較多,而明鈺則進行了自己的深加工,他的小楷線條更加簡淨和細膩。古人並非盡善盡美,能夠在古人的基礎上做出屬於自己的改善和改造,需要智慧和膽量。亦步亦趨於古人的藩籬,是缺乏創造力的表徵。書法需要繼承,然後創新,小楷最難做的就是變化,這也通常讓小楷作品變得節奏乏味。一篇小楷作品沒有節奏的變化,也就失去了長卷的意義,韻律感的消失,也就讓作品的欣賞性大打折扣。明鈺的長卷是引人入勝的,因為功夫、因為細膩、因為精緻的美感。
粗獷與粗糙有著本質的區別,工細與工匠也有著本質的區別。粗獷的藝術風格是外露的,是張揚的,是豪放的,是以率意抒情打動人、感染人;而工細的藝術風格顯然就是內斂的,含蓄的,細膩的,是以精到委婉奪人心魄。當我們平心靜氣的來欣賞歐陽明鈺作品的時候,你會發覺----工細之作,足具震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