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太陽能電池測試技術進入全球四強

2021-01-20 OFweek維科網

  一、太陽電池測試原理

  太陽電池的測量與太陽輻照度測量密切相關。地面上的太陽輻照每時每刻都在變化,這一變化不僅體現在總輻照度上,而且其內在的光譜輻照度細節也在不斷的變化,這給最初的太陽電池測量帶來了極大的困難。由於太陽電池是光譜選擇性元件,其光電靈敏度隨太陽光譜分布變化而變化,在總輻照度相同而光譜輻照度不同的光源下,太陽電池的電性能輸出會有很大的不同。為了實現太陽電池測量量值的統一,國際電工委員會首先對標準太陽光譜輻照度進行了規定。所有地面用太陽電池的計量標準條件是採用AM1.5標準太陽光譜分布,本光譜分布數據來源於特定氣象條件、大氣吸收條件下的太陽光譜分布實測值。太陽電池測量除了要溯源到國家光輻照度基準外,還必須以本數據表作為測量的標準條件。

  太陽電池的主要技術參數是太陽電池的光譜響應,短路電流和開路電壓以及太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作為太陽電池計量項目,通常進行如下兩方面內容的測試工作—標準太陽電池在標準太陽光譜條件下的短路電流標定和在太陽模擬器下測量太陽電池的伏-安特性測量,進而計算出標準太陽光譜條件下太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由於無法得到與標準AM1.5太陽光譜分布相一致的人工模擬光源,因此無法直接測量出太陽電池在標準太陽輻照條件下的短路電流。各太陽電池測量實驗室通常採用非常複雜的方法實現太陽電池在標準AM1.5太陽光譜下的短路電流測量並溯源到國際光輻照度量值基準,這一過程就是所謂的太陽電池標定。太陽電池的I-V特性測量方法是,首先採用與被測太陽電池光譜響應相似的標準太陽電池來設定太陽模擬器的標準測試條件下的輻照度,然後在太陽模擬器下測量被測太陽電池的I-V特性曲線,由於被測太陽電池與標準太陽電池的光譜響應相似,因此這種替代測量方法可以克服掉由於太陽模擬器的光譜分布於標準AM1.5太陽光譜分布不匹配造成的光譜失配誤差。

  二、中國太陽電池測試技術發展

  上世紀七十年代,天津電源研究所在太陽電池研究開發應用的同時,投入了相當大的人力和物力,建立了太陽電池測量實驗室,開始了太陽電池的標定與測試技術的研究工作。主要的測試設備包括國產和進口的A級太陽模擬器,用於電性能測量並開發了基於鎖相放大技術的太陽電池光譜響應測量系統。最初目標是建立準確的一級標準太陽電池作為全行業太陽電池的計量基準。在此期間,各種太陽電池標定技術得到了充分開發,主要包括高山標定,地面光譜標定、實驗室內光譜標定,飛機標定,太空梭標定等多項標定技術都得到了開發和嘗試,最終形成了天津電源研究所的標準太陽電池體系,天津電源研究所的標準太陽電池在中國大陸得到了廣泛的推廣和應用。

  八十年代初期,中國的太陽電池測試技術已經逐漸成熟。作為一個新興的行業,必須開展產品、計量方面的標準化工作,於是組織了全行業的太陽電池測試專家成立了全國光伏能源系統標準化委員會,專門負責太陽電池測量、測試和產品質量方面的標準起草和制定工作。最初的目標是為了實現太陽電池產品的全行業量值統一,先後制定了「太陽電池標定方法」,「單晶矽太陽電池總規範」,「空間用太陽電池溫度係數測量方法」,「單晶矽太陽電池總規範」,「地面用太陽電池組件的環境實驗方法」,「地面用標準太陽電池」,「空間用標準太陽電池」,「光譜標準太陽電池」和「太陽模擬器總規範」等幾十項國家標準,這些標準起到了統一量值,促進產品質量提高的作用。

  三、中國太陽電池測試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九十年代初期,國家投入專項技術改造資金,改造天津電源研究所的太陽電池測試實驗室,建立了一套一級標準太陽電池計量裝置。主要包括實驗室內一級標準太陽電池標定系統和二級標準太陽電池量值傳遞系統,大大的提高了該實驗室的太陽電池測試水平和能力。在此基礎上成立了信息產業部電子205計量站,專門從事太陽電池的檢測計量工作,為中國太陽電池行業提供準確的檢測計量測試服務。

  太陽電池的量值統一在全世界也是一個待解的難題。為此國際先進太陽電池測試實驗室試圖通過國際比對來實現全世界的太陽電池量值統一。最著名和最成功的一次國際比對是PEP`93國際標準太陽電池比對,這是美國能源部的項目。由美國可再生能源試驗室牽頭,全世界有十個國家的十三個著名太陽電池測試實驗室參加。每個實驗室提供兩個沒有標定數據的標準太陽電池標樣,全部23個標準太陽電池通過各個實驗室的背靠背標定後形成國際太陽電池基準WPVS(world photovoltaic scale)。天津電源研究所(信息產業部205計量站)參加了本次標準太陽電池國際比對活動。通過篩選,最終只有四個與平均值接近的實驗室的數據被用作WPVS的量值,這四個實驗室分別是NREL(美國)、JQA(日本)、PTB(德國)和天津電源研究所。這四家實驗室同時也具有了今後世界光伏計量基準WPVS的再標定資格。

  現在,這套太陽電池標準(WPVS)已經成為全世界太陽電池行業廣泛應用的標準。由於天津電源研究所的積極推廣,中國太陽電池行業現在普遍採用WPVS作為測試標準。值的一提的是,通過本次比對活動, 205計量站的太陽電池測試能力已得到國際同行的認可。205計量站已經具備標定太陽電池(製作標準)和傳遞太陽電池標準的能力。 205計量站也是全球環境基金/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促進項目的太陽電池檢測實驗室,現正升級實驗室的能力進行太陽電池組件按國際標準IEC61215進行檢測。

  四、與時俱進 等同採用IEC標準

  作為新興的行業,太陽電池產品的種類和性能變化非常快,與之相適應的太陽電池測試技術卻沒有能夠立即跟上。例如,多結太陽電池測試技術。近幾年大陸研製出各種多結太陽電池新品,對於多結太陽電池,如果還採用傳統的太陽電池測試設備,必將產生無法估量的測試誤差。現在急需研製多結太陽電池測試技術和開發用於多結太陽電池測量的光譜可調超級太陽模擬器。

  另外,隨著產業規模的擴大,整個行業已經與國際接軌,因此必須儘快抓緊落實國際標準的等同採用工作。是太陽電池標準化工作為大陸的太陽電池產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編輯:xiaoyao)

相關焦點

  • 太陽能電池背板行業進入壁壘、重點企業及發展特徵(附報告目錄)
    圖片源於網絡1、進入行業的主要壁壘(1)技術壁壘太陽能電池背板產業屬於技術密集型行業,體現在太陽能電池背板的產品性能要求高,主要是由於太陽能電池背板是太陽能電池組件的關鍵保護性材料,用來保護電池片在野外惡劣環境下
  • 太陽能電池測試系統簡介
    太陽能電池(光電材料)光譜響應測試,或稱量子效率QE(Quantum Efficiency)測試,或光電轉化效率IPCE (Monochromatic Incident Photon-to-Electron Conversion Efficiency) 測試等,廣義來說,就是測量太陽能電池(光電材料
  • 我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製備技術取得突破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記者從武漢理工大學獲悉,程一兵專家團隊在兩項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件製備技術方面取得突破,達到國際上同類產品的最高光電轉換效率。武漢理工大學材料複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彭勇教授介紹說,程一兵團隊研製開發的5cmx5cm塑料基板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件,8月8日在國家光伏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通過第三方權威機構認證,獲得組件光電轉換效率11.4%的結果,超過日本東芝公司於9月25日宣布的5cmx5cm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件10.5%的光電轉換效率。程一兵團隊在10cmx10cm玻璃基板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件製備技術也取得突破
  • 納米顆粒太陽能電池來了,獲「全球能源獎」
    2020全球能源獎9月8日揭曉,華人科學家楊培東因開創性地發明了基於納米顆粒的太陽能電池和人工光合作用,而獲得非常規能源獎項。2020 年 9 月 8 日,根據國際能源獎委員會會議的結果,確定了三名 2020 年全球能源獎獲得者,分別為:Carlo Rubbia(來自義大利)、楊培東(來自美國的華人學者)、Nikolaos Hatziargyriou(來自希臘)。楊培東因開創性納米顆粒太陽能電池和人工光合作用而獲得非常規能源的提名。
  • 全球十大太陽能電池組件企業產量排名
    2013年全球電池片生產規模保持增長勢頭,產能超過63GW(不含薄膜電池),產量達到40.3GW。與2012年相比,增長7.5%,多晶矽電池和單晶矽電池的比例約為3∶1。太陽能電池呈逐年增長發展態勢,但近幾年發展趨於平緩。從發展區域看,中國大陸以25.1GW的產量位居全球第一,產量約佔全球總產量的63%。據悉,截至2013年年底,多數電池骨幹企業扭虧為盈。
  • 我國太陽能電池材料的發展路徑
    一、我國太陽能電池的發展現狀太陽能電池作為光伏發電系統的核心部件,將光能轉換成電能,掀起了各國科學家的研究熱潮,家庭屋頂太陽能發電、太陽能汽車、太陽能飛機、太陽能服裝等產品層出不窮。2018年上半年,我國光伏產業水平持續穩定、產品出口量持續增長。
  • 太陽能電池測試中電子負載的應用
    太陽能作為一種「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能源,具有普遍、安全、無害、巨大及長久的特點,現在在人們的生活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如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空調、太陽能照明等,而這些又需要到另外一種太陽能產品——太陽能電池,作為一種能把太陽能從光能轉化為電能並予以保存的電力設備
  • 明冠新材:全球太陽能電池背板製造優勢企業
    作為全球太陽能電池背板製造的優勢企業之一,明冠新材(688560.SH)於今日首次公開發行A股上市。明冠新材以「專注新材料,創造綠色美好生活」為使命,有15年多功能複合材料的研發及製造基礎,是一家全球領先的專注新能源及建材交通領域先進新型材料研發和製造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 有機太陽能電池的測試與表徵方法
    太陽能電池也叫光伏電池,其發電過程主要有三部分:第一,半導體材料吸收光能產生出非平衡的電子-空穴對或偶極子;第二,非平衡電子和空穴從產生處向勢場運動,這種運動可以是擴散運動,也可以是漂移運動;第三,非平衡電子和空穴在勢場的作用下向相反的方向運動而分離。
  • 學術乾貨 有機太陽能電池的測試與表徵方法
    在製作出太陽能電池後要對其進行測試和表徵,以反映所得電池的性能,主要有以下幾種測量和表徵方式:在有機太陽能電池的表徵與測試技術中,I-V測試是最基本、最重要、最直接的測試方式。I-V測試系統,能夠得到器件以下參數:能量轉化效率、填充因子、短路電流和開路電壓,而這四個參數正是衡量電池性能好壞的最直接的標準。
  • 我國薄膜太陽能電池亟待產業化
    一些專家和學者建議,應加大基礎研究,瞄準柔性電池強化研發,打破國外技術壟斷,推動薄膜太陽能電池實現產業化,促進我國光伏產業升級換代。新型薄膜太陽能電池發展迅速近年來,我國光伏產業發展迅速,太陽能作為一種可再生資源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 一種太陽能光伏電池電氣性能的測試
    目前地面光伏系統大量使用的是以矽為基底的矽太陽能電池,可分為單晶矽、多晶矽、非晶矽太陽能電池。在能量轉換效率和使用壽命等綜合性能方面,單晶矽和多晶矽電池優於非晶矽電池。多晶矽比單晶矽轉換效率低,但價格更便宜。按照應用需求,太陽能電池經過一定的組合,達到一定的額定輸出功率和輸出的電壓的一組光伏電池,叫光伏組件。
  • 太陽能電池和電池板測試方案(圖)
    如何測試評估太陽能電池和電池板各環節的電氣性能,當通過電源或電子負載激發出太陽能電池和電池板的各種電氣性能,這時就需要能夠顯示其電參數以及可以記錄相關電氣特性趨勢的測試儀器。由於太陽能電池以及電池板的應用非常廣泛,除了在實驗室的相關測試,也需要攜帶方便,操作簡便的各類測試儀器。
  • 高效光伏驅動綠色發展 | 正泰PERC太陽能電池技術入選國家發改委...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發布的《綠色技術推廣目錄名單》公示期結束,正泰新能源「太陽能PERC+ P型單晶電池技術」入選,成為光伏行業少數入選的技術之一,代表了PERC太陽能電池量產的先進水平。12月1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率專家團隊赴正泰海寧工廠參觀調研PERC電池車間及實驗室,現場給予充分肯定。
  • 2020開年紅 太陽能電池技術大發展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隨著技術的進步,太陽能電池在轉換效率和生產技術傷均有突破,前不久王勃華在中國光伏行業2019年回顧與2020年展望中提到我國光伏企業在PERC、TOPCon、異質結、IBC等高效晶矽電池生產技術、薄膜電池技術研發上先後取得突破,並不斷刷新世界記錄。2019年我國太陽能電池記錄上榜17次,並仍有4個記錄保持。
  • 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電池技術分析
    銅銦鎵硒太陽能電池板 學術界和產業界普遍認為太陽能電池的發展已經進入了第三代。第一代為單晶矽、多晶矽太陽能電池,第二代為矽基、非晶矽等太陽能薄膜電池,第三代太陽能電池就是多結太陽能電池。
  • 漢能薄膜太陽能電池項目,製造工藝技術全球最高!
    5月16日上午,全省新舊動能轉換項目推進會暨「雙招雙引」工作表彰大會觀摩團一行來到淄博,觀摩第二個項目:山東淄博漢能薄膜太陽能有限公司薄膜太陽能電池項目。山東淄博漢能薄膜太陽能電池項目,是全國知名民營企業入魯轉調創洽談會籤約項目,也是全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庫儲備項目,主要生產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電池及柔性應用產品,規劃總產能3GW,一期項目建設產能600MW,總建築面積約17萬平方米。
  • 下一代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通過嚴格的國際測試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澳大利亞科學家首次生產了新一代的實驗太陽能電池,它們通過了嚴格的國際電工委員會關於熱和溼的測試標準。該研究發現是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商業化發展的重要一步,現已發表在《科學》雜誌上。太陽能能源系統現在正處於工業和國內房屋普遍。當前大多數系統依靠矽將陽光轉化為有用的能量。
  • 技術|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
    堪薩斯州立大學(Kansas State University)研究生的一項研究成果表明,即使是替代能源技術,有時也可以更環保一點。阿姚米·佩雷拉(Ayomi Perera)是斯裡蘭卡(Sri Lanka)的化學博士生,他的工作是在化學教授斯特凡·博斯曼(Stefan Bossmann)指導下,改進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這種電池是一種太陽能技術,使用染料,從陽光中吸收能量,製成一種替代能源產品,可取代化石燃料,而且更環保。
  • 技術解析: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
    矽太陽電池雖然已經商業化,轉化效率較高,但是其材料的純度要求較高,工業複雜,成本昂貴,限制了其普及應用。化合物太陽電池包括Ⅲ-Ⅴ族和Ⅱ-Ⅵ族化合物電池,分別主要有砷化鎵(GaAs)電池、碲化鎘(CdTe)電池等,但這些電池原料具有來源不豐富,對環境不友好等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