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今有保羅·奧斯特的《4321》;前有赫爾岑的《往事與隨想》,後有波拉尼奧的《2666》,在把書往厚了寫這件事上,孜孜不倦的虛構與非虛構寫作者們總能做到「沒有最厚,只有更厚」。
這些書厚度驚人,完全不能隨身攜帶,想要像電影主角一樣優雅地一手拿煙、一手捧讀更是根本無法做到。它們的實際功能似乎更應該是壓泡麵。
然而對一些同樣孜孜不倦的讀者來說,這些大部頭卻時常是在他們熱愛的某個領域中馳騁、鑽研必不可少、也繞不開的讀本,是深度接觸某位作者的思想的必經之路。
權威作家最知名的作品,例如講述美國總統羅斯福與最高法院較量的《至高權力》;
抽絲剝繭、勾勒出重要歷史人物生平的大傳,例如《梅特涅:帝國與世界》、《維多利亞女王》;
一些當今最重要的作家的作品合集,例如薩義德的古典樂評集《音樂的極境》、諾獎作家辛格親自編選的《辛格自選集》、馮內古特的短篇小說全集《2081》;
——請注意,這是厚達3、4釐米的書同時集結的預警。但是請放心,它們吸引人的程度、製造的閱讀樂趣,與它們的厚度相比可是絕不遜色的。
這是我們推送的第083期書單
非虛構
01
《自由的聲音》
作者:[法]米歇爾·維諾克
出版社:文匯出版社
定價:108元
頁數
776頁
作者米歇爾·維諾克是法國史學名家,專攻法蘭西共和國歷史和知識分子研究。其著作屢獲大獎,其中包括美第奇獎、龔古爾傳記獎和蒙田獎。《自由的聲音》是一部用60萬字講述法蘭西光榮與夢想的鴻篇巨製,是對法國知識分子的一次巡禮。
大革命之後,統治法國數百年的波旁王朝退出歷史舞臺,迎來的卻是法國近現代最動蕩不安的世紀。在君主制與共和制輪番登場之際,知識分子選擇發聲,在議院中成立黨派,成為大臣甚至是政府首腦。這些人中有明哲保身的賭徒貢斯當、戴著鐐銬跳舞的基佐、預見民主弊端的託克維爾、身著男裝的女作家喬治·桑、一度反對共和的「法蘭西之魂」雨果……許多人白天還在為政府效力,晚上就被迫流亡他鄉。儘管政治立場相去甚遠,但他們均共享對自由的熱愛,而正是這份對自由的堅持使19世紀末的法國成了歐洲最平等的社會。
捧讀這本大書不僅是對一個個鮮活靈魂的親近,也是對那個充滿矛盾、緊張和絕望年代的再度回看。
02
《至高權力:羅斯福總統與最高法院的較量》
作者:[美] 傑夫·謝索
出版社:文匯出版社
定價:108元
頁數
776頁
傑夫·謝索是美國知名歷史學家、政治評論家,曾於1998至2001年間擔任白宮撰稿人,美國前總統比爾·柯林頓稱其為「一代人中最雄辯的歷史學家」,《至高權力》是他最知名的作品。
這部巨著講述了30年代大蕭條時期,羅斯福總統臨危受命,開始實施一系列新政,改善民生。但最高法院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不斷地判決羅斯福新政是違憲的。他們認為政府沒有幹涉經濟運作的權力。1936年,羅斯福以絕對優勢連任,登上權力巔峰,開始醞釀反擊最高法院,一場最高領袖與最高法院之間的對決就此展開,羅斯福提出「填塞法院計劃」,試圖稀釋老一輩大法官的權利。這當然引起美國民眾譁然,與此同時報刊和電臺煽風點火,國會陷入沒完沒了的爭吵,罷工和暴力事件此起彼伏;海外法西斯勢力崛起,有關羅斯福將通過幹預司法以實現獨裁統治的謠言四起,民主制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戰。
作者通過研究大量的手稿、信件、從未出版過的日記,以及對各種司法記錄和新聞報導的詳細調查,再現了羅斯福、白宮幕僚、大法官、議員、政治投機分子、媒體大亨等人物,全面展示了美國政府三大分支之間極具張力、互相制衡的角鬥,其精彩程度不亞於一部扣人心弦的美劇,《至高權力》也被讀者評論為大蕭條時期上演的《紙牌屋》。
03
《于爾根·哈貝馬斯傳:知識分子與公共生活》
作者:[德]史蒂芬·穆勒-多姆
出版社:索·恩∣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定價:98元
頁數
688頁
本書作者是德國哲學家史蒂芬·穆勒-多姆,他在法蘭克福師從狄奧多·阿多諾和馬克斯·霍克海默,對于爾根·哈貝馬斯這位與阿多諾交往甚密、恩怨糾葛的學界同仁極感興趣,因而有了這部傳記。作者輕筆略寫傳主的個人生活,重點描述哈貝馬斯的理論及其發展,是一部作品評傳和思想傳記。
哈貝馬斯不僅創立了交往行為理論,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哲學成就,而且每當他察覺社會發展滯後,不能為保證自由平等的生活條件提供可能性時,會立刻成為毫不妥協的批判者。他是一位綜合型學者,是一個不斷吸收意見、不斷自我調整的思想家,也是一個不斷審視局勢、活用理論的觀察家。這部傳記把哈貝馬斯置於對話者的原點位置,圍繞他的身周交織了一張輻射的大網,一方面表現系統的構建,另一方面則表現為動態的靈活。
通過多年深入調研和對哈貝馬斯本人的採訪,作者奉上了這部傳記大作,首次全面記錄了這位當代最富名望的知識分子的生平。以相關歷史事件為背景,探討了知識分子的哲學反思和社會公共生活相互作用的關係。值得一提的是,本書的出版日期2019年6月18日正是哈貝馬斯的90歲生日,如今他依然精力充沛,新作不斷。
04
《梅特涅:帝國與世界》
作者:[德] 沃爾弗拉姆·希曼
出版社:索·恩∣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定價:168元
頁數
1145頁
提起梅特涅這個歷史人物,容易讓人聯想到的形象是「反革命、狡猾、陰謀家、歐洲民族運動的鎮壓者」。他從1809年擔任奧地利帝國的外交大臣,一生見證了奧地利帝國、哈布斯堡皇朝的興衰沉浮,反對一切民族主義、自由主義和革命運動,在歐洲形成以「正統主義」和「大國均勢」為核心的梅特涅體系。
但是二戰後基辛格等外交家和歷史學家對梅特涅生平及其外交思想深入研究之後,卻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結論。馬克思稱他是舊時代的開明專制領袖。《梅特涅:帝國與世界》是德國慕尼黑大學近代史和現代史榮休教授沃爾弗拉姆·希曼的大作,在對海量文獻檔案,特別是梅特涅家族檔案的鉤沉考索基礎上,揭示了一個立體、真實的梅特涅形象。
這部近1200頁的梅特涅大傳是按照嚴謹的史學研究規範寫成,通過對梅特涅早年的家族背景、教育經歷,到他步入國際政治、外交舞臺的思想、作為,再到他個人的感情生活、對家人和女性的態度,甚至是他作為家族族長經理家業,成為現代企業家先驅等各方面的深入研究,希曼得出了梅特涅是一個「出自前現代的後現代人」的結論。梅特涅的思想在當時頗為現代,他對社會歷史的診斷也洞若觀火、極富預見性,所有這些論斷與人們到目前為止加罪於他的指責迥然不同。
05
《維多利亞女王》
作者:[英]露西·沃斯利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定價:78元
頁數
400頁
這是一本維多利亞女王的傳記,作者露西·沃斯利是英國歷史學家,畢業於牛津大學歷史系,先後就職於英格蘭遺產委員會和英國歷史皇家宮殿,她還擔任BBC歷史節目主持人,著有數本暢銷書。
整本書分為24個章節,用關鍵的24天巧妙地勾勒了維多利亞女王的一生:出生、加冕、婚禮、第一個孩子的出生、喪夫、登基六十周年鑽禧慶典。與此同時,在歷史的坐標軸上,對應著輝格黨政府的垮臺、對印度的殖民統治、克裡米亞戰爭……在維多利亞女王的人生日曆上,我們得以走近這位讓英國空前繁榮興盛的君主,以及她所處的時代。
作者以維多利亞女王的日記、書信等原始資料為依據,從微小的細節入手,描繪了維多利亞時代壯闊的社會圖景。更有南丁格爾、孟德爾頌、狄更斯、馬克·吐溫等人作為目擊者,他們通過自己的見聞,向讀者展現了維多利亞時代的人物群像。
值得一提的是,維多利亞女王既是大英帝國的君主,也是任性的女兒,稱職的妻子,沉默的寡婦。這位女性君主數十年的統治,也以一種不易覺察的方式,改變了其他女性的境遇。
06
《費曼手札:不休止的鼓聲》
作者:[美]理察·費曼
出版社: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定價:88.00元
頁數
632頁
世界一流的物理學家,擁有超高的人氣與知名度,這兩點特質通常很難同為一人所有,而理察·費曼正是這樣一位人物。他對發展原子彈做出過重要貢獻;是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是講臺上人氣爆棚、座無虛席的教師;他還鑽研開保險柜、玩邦戈鼓、破譯瑪雅象形文字。他性格鮮明,擁有獨特的人格魅力。
如今關於費曼的書已有不少,而這部《費曼手札》書信集的特點在於,其中收錄的費曼的信件全部是他親手所寫,沒有摻雜任何其他人的編輯和修改,是純粹的費曼手筆。它們由費曼的女兒挑選和整理,以年代為序彙編成書,與費曼人生中的關鍵節點和重大事件一一對應。
《費曼手札》中沒有複雜難懂的物理學知識,更多是關乎費曼如何與這個世界相處、如何達到人格的完整,字裡行間閃動著智慧與思想的火花。在這些往來於費曼和母親、愛人、科學家、教師、政府官員、紀錄片攝製組、媒體記者、甚至是陌生人的信件中,可以看到有關費曼的生活、工作、思想的各個角落。他在信中有關學術、婚姻、責任、榮譽、社會問題、教育的討論,不僅讓我們得以無限貼近這位大師級的人物,更反映出費曼的真誠、幽默、親切、理性、豁達與人生態度,以及對真理的追求。
正如費曼的女兒所相信的,「這些信件會說話」。它們告訴我們,要永遠保持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保持對這個世界的寬容和懷疑。
07
《音樂的極境:薩義德古典樂評集》
作者:[美]愛德華·W.薩義德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定價:75.00元
頁數
536頁
薩義德是美國最具影響力的文學與文化批評家之一,以及重要的公共知識分子。聽聞古爾德逝世的消息後,薩義德開始書寫樂評。這本《音樂的極境》收錄了薩義德三十年來關於音樂的論文和文章。在談到各種作曲家、音樂家和表演者的作品時,薩義德仔細勾畫出了音樂的社會、政治和文化背景,並對古典音樂和歌劇進行了豐富且令人驚訝的評述。
薩義德譴責紐約大都會歌劇院過於保守,並哀嘆像帕瓦羅蒂這樣的歌劇巨星「將歌劇表演的智慧貶低到最少,把要價過高的噪音推到最大」。巴赫、貝多芬等音樂巨匠,在他的筆下信手拈來。《音樂的極境》為經典作品提供了嶄新的視角,也令被忽視的當代作曲家的作品進入我們的視野,並且以當代的視角,對藝術家及其作品、以及當今的西方古典樂界生態進行批評和討論。
薩義德可以將託馬斯·曼或約瑟夫·康拉德的小說引入筆下,對某位作曲家或音樂家的藝術風格做出說明,這體現出他在英語文學與比較文學方面的深厚功力。與此同時,他的政治立場也不時在文中流動,彰顯出他作為巴勒斯坦猶太人的身份與公民義務。文學的、政治的、學術的、當然也是音樂的,這本書同樣標誌性地「結合了激情與嚴謹」,並且證明了愛德華·薩義德作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和開創性的學者之一的聲譽。
虛構
08
《辛格自選集》
作者:[美] 艾薩克·巴什維斯·辛格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定價:89.00元
頁數
668頁
辛格是20世紀美國偉大的短篇小說大師、諾獎得主。他始終用意第緒語寫作,圍繞波蘭和美國的猶太人生活創作諷刺、詼諧、光怪陸離的故事。國內的文學愛好者最早接觸到辛格,很可能是藉由1979年發行的第二期《世界文學》雜誌。1979年是辛格獲得諾貝爾獎後的第二年,《世界文學》立刻收錄了他的三篇短篇小說,其中就包括《市場街的斯賓諾莎》,這是辛格最出名、也是寫得最好的作品之一。
就在辛格的名字在國內出版界出現長期空白之後,今年上半年,人民文學出版社推出了這部大部頭。它收錄了47篇短篇小說,都是由辛格親自從出版於1957年到1981年間、自己的近150篇作品中精選而出。其中既有描繪魔鬼、撒旦、陰魂的超自然故事,也有描述波蘭猶太人生活、以及旅美猶太人經歷的故事。《傻瓜吉姆佩爾》、《市場街的斯賓諾莎》等名篇都見諸其中。
09
《重生三部曲:重生·門中眼·幽靈路》
作者:[英]派特·巴克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定價:98.00元
頁數
816頁
雖然結束已經百年,一戰的陰影依然在人類歷史的上空徘徊,而派特·巴克的這部布克獎提名小說試圖將這道陰影重新帶回日光之下。
作者表示,這部三部曲試圖講述的一些東西,是一戰歷史中被官方「忽視」的那部分。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以英國反戰詩人薩松的宣言、以及治療一戰軍人彈震症而聞名的精神科醫生瑞弗斯的登場作為開篇,開啟了這個長達800頁的故事。1917年,齊格弗裡德·薩森公開拒絕繼續擔任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英國軍官,並指出戰爭是一場毫無意義的屠殺。他被正式歸類為「精神上不健全」,並被送到克雷格洛克哈特戰爭醫院,等待威廉·裡弗斯博士幫助他恢復「理智」並重返戰場。
這是一部史實與虛構情節交織的小說。為了講述這個故事,派特·巴克參閱了大量史料與文獻,其中包括刊發於醫學權威雜誌《柳葉刀》上的文獻、收藏於英國公共檔案館的歷史資料,以及未出版的私人信件。
與此同時,《重生三部曲》也講述了只有在小說中才能發生的事情。在這場戰爭中,沒有一顆子彈掠過戰場。這是一場為人而戰的故事。只有讀者才能決定誰是勝者、誰是敗者,又有誰是最終的受害者。
10
《我的奮鬥3:童年島嶼》
作者:[挪威]卡爾·奧韋·克瑙斯高
出版社:理想國丨上海三聯書店
定價:82.00元
頁數
551頁
據稱在挪威,每十個人就有一人讀過《我的奮鬥》。這部六卷本自傳小說為卡爾·奧韋·克瑙斯高贏得了挪威最高文學獎項——布拉哥文學獎,知名作家莉迪亞·戴維斯、扎迪·史密斯等人都是他的讀者。
六卷《我的奮鬥》分別以死亡、愛情、童年、工作、夢想、思考為主題,是作者四十多年成長與生活的自述。書中用流水筆調記敘平凡生活,直白坦誠,有著「自虐般的真實和瑣碎」,又在日常細節中呈現了動人的敏感。
本書是《我的奮鬥》系列的第三部,描寫了主角卡爾·奧韋在已然失落的童年生活中所經歷的恐懼、挫敗、喜悅和成長。
1970年代初,一個四口之家搬到挪威的南海岸,住進了新房子。這個家庭的發展軌跡是向上移動的:未來似乎是無限的。在這部小說中,克瑙斯高以精心的筆觸與有時自成一體的細節繪製了一個世界,兒童和成年人在其中過著平行生活。這或許是《我的奮鬥》六卷本中最為普魯斯特式的一部,記述了作者生動的童年回憶,他逐漸形成的自我理解,以及時間的流逝、記憶和存在的本質。
11
《凱恩與阿貝爾》
作者:[英] 傑弗裡·阿切爾
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
定價:75.00元
頁數
640頁
除了作家的身份,傑弗裡·阿切爾還曾當選保守黨副主席、是上院終身議員,並曾在2000年競選倫敦市長。富有爭議的政壇生涯成就了阿切爾的暢銷書作家身份。他從1974年開始陸續發表的三十多部作品,長期高居世界各大暢銷書排行榜榜首,題材不離政壇風雲、國際衝突,以及家族爭鬥。
《凱恩與阿貝爾》是阿切爾的代表作,出版40年來已被譯成37種文字,擁有上億讀者。故事發生在20世紀激烈動蕩的頭60年,採用了雙主人公、雙線敘述的寫作方式:一個是波士頓百萬富翁的獨子,一個是一文不名的波蘭移民。他們同一天來到世上,卻降生在兩個截然不同的階級。
野心勃勃,充滿力量,冷酷無情,兩個天才為建立成功的帝國而不懈地相互纏鬥與毀滅。六十年、三代人,歷經戰爭、婚姻、命運和災難,凱恩與阿貝爾為只有一個人才能擁有的成功和勝利,展開了一生的爭鬥……
雖然故事很長,但《凱恩與阿貝爾》文筆流暢,文字直白易讀,故事性很強,閱讀起來十分輕鬆。而在這部小說大獲成功之後,阿切爾一直希望能在創作上有所突破,卻至今未能如願。他也不得不承認:「《凱恩與阿貝爾》讓我今生有資格以作家自居。時至今日,本書仍然是我筆下當紅的作品。」
12
《2081:馮內古特短篇小說全集》
作者:[美] 庫爾特·馮內古特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楚塵文化
定價:168.00元
頁數
1448頁
馮內古特是20世紀最富有想像力的文學天才之一。他的作品以喜劇形式表現悲劇內容,在災難、荒誕、絕望面前發出笑聲,引領一代人穿越了20世紀下半葉被戰爭與貪婪攪亂的美國社會生活。
馮內古特的作品中有半數是短篇小說。它們成為其誕生年代的一種道德工具,告誡人們應該如何行動、如何有尊嚴地生活。而在這本《2081》誕生之前,這個世界還沒有與所有這些作品角力的機會。
本書是他的短篇小說在國內首次完整結集,由著名作家戴夫·艾格斯等三人合力編輯出版,收錄了馮內古特1941-2007年間創作的98篇短篇小說。全書按主題分為「戰爭」「女性」「科學」「浪漫」「工作倫理與名望」「財富」「品行」「樂隊指揮」「未來」八個部分,完整又精巧地呈現了馮內古特超凡的智慧、幽默、人性關懷與藝術技巧,集黑色幽默、科幻風格、後現代主義於一身馮氏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