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學「可燃冰」研究優勢突出人才培養舉措豐富

2020-12-08 華西都市報

西南石油大學「可燃冰」研究優勢突出人才培養舉措豐富

  「可燃冰」學名天然氣水合物,全球儲量足夠人類使用1000年,世界首個「海洋非成巖水合物固態流化開採實驗室」成立於西南石油大學,明年,第十一屆水合物研究與發展國際研討會將在西南石油大學舉行

  

新中國創建的第二所石油本科院校擁有博士、碩士、學士三級學位授予權

  西南石油大學是新中國創建的第二所石油本科院校,是一所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為主的高等學校。2013年,學校入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成為入選該工程的100所高校之一。
  西南石油大學是全國較早擁有博士、碩士、學士三級學位授予權的高校之一。學校1978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86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1988年油氣田開發工程成為首批國家重點學科,1991年設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經過50多年的建設,學校現已發展成為一所以工學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石油天然氣優勢突出和特色鮮明的大學。學校現有的學科專業涵蓋理學、工學、管理學、經濟學、文學、法學、教育學、藝術學8個學科門類。設有24個博士學位授權點,86個碩士學位授權點。有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3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和15個省部級重點學科。
  西南石油大學堅持以不斷提高育人質量為核心,在參加的兩次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均被評為「優秀」。學校專任教師中,有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萬人計劃」、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長江學者、國家傑出青年、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等國家級和省部級的各類專家200多人。學校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級工程實驗室、工程中心、國際合作實驗室等113個各級各類的科研基地平臺。同時,學校還擁有豐富的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圖書資源和數字資源,這些優質的教學資源可以更好地為學生的成長成才服務。
  海洋油氣工程專業排名全國第一石油與天然氣工程一級學科排名全國第二

兩度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建有世界首個「海洋非成巖水合物固態流化開採實驗室」

  西南石油大學先後於2012年、2014年兩度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2015年再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和二等獎,2016年又再次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兩項。在教育部發布《高校獲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情況》中西南石油大學排名全國第35位。其中,獲得2014年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的是素有「石油航母」之稱的「海洋石油981」鑽井平臺,它與「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一同列入16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並作為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標誌性成果,獲得了2014年唯一的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西南石油大學在全國參與研發的高校中排名第一。「海洋石油981」在南海海域正式開鑽,標誌著中國海洋石油工業的深水戰略,邁出了實質性的步伐,使我國深水油氣資源的勘探開發能力,跨入了世界先進行列。完成「981」平臺首鑽的第一任平臺經理鄧明川和前任平臺經理來宣朝都是西南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專業畢業的學生。
  這足以說明西南石油大學的石油學科優勢突出,處於全國領先水平。在國家第三輪學科評估中,學校石油與天然氣工程一級學科排名全國第二。早在1989年學校便獲準建設油氣藏地質及開發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批准建設,這是石油天然氣工業上遊領域第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015年西南石油大學更是瞄準「可燃冰」,在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守為的倡議下,揭牌成立了世界首個「海洋非成巖天然氣水合物固態流化開採實驗室」,該實驗室是完全由我國自助研發、自主設計、自主建造。
  同時,西南石油大學地質、機械、化工、材料、儀器等學科也處於全國先進行列,人才培養質量也非常高。學校擁有8個國家特色專業、16個省級特色專業、12個省級卓越教育培養計劃項目專業。2013年、2015年,西南石油大學工業設計畢業生鍾標科、葉溫泉先後獲得被譽為工業設計界「奧斯卡獎」的德國「紅點獎」,2015年至今,西南石油大學化學工程與工藝、資源勘查工程等專業先後通過了工程教育專業認證,這些專業的畢業生學位得到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家的認可。
  四川省一本線50分以上考生和大一、大二在校學生可申請

本碩博海外師資資助項目

  西南石油大學擁有一系列的特色辦學項目。其中,本碩博海外師資資助項目是西南石油大學海外師資引進「百人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針對2017年各省(市、自治區)的應屆高考考生,項目的選拔標準是高考總分位居四川省前500名的考生和其它省份位居該省(市、自治區)高考人數前千分之一的考生(均不含各類加分)。入選的學生在學校就讀期間學校將免去學費並提供各類獎助學金,在國外就讀期間給予每年30萬的獎學金並提供每年一次的探親費用,博士畢業回我校工作後,如符合人才引進標準的,再給予相應的安家費和科研啟動費。考生可以選擇學校投放招生計劃的任何專業,但建議選擇學校的國家重點學科專業和特色專業。
  同時,學校還會在大一、大二本科生中選拔優秀學生進入本碩博海外師資資助項目。根據現行辦法,大學一年級,高考成績(不含各類加分)在本省一本線50分以上且位於學校錄取該省考生的前3%的同學將有機會申請該項目;大學二年級,滿足相應標準的學生也可以申請該項目。
  高考成績超一本線40分以上可入圍

本碩連讀培養項目

  2017年西南石油大學將在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支撐的專業實施2017級新生本碩連培政策。具體專業有:石油工程、油氣儲運工程、海洋油氣工程、資源勘查工程、勘查技術與工程、機械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
  根據現行辦法,入圍該項目的基本條件有:高考成績超過所在省份一本省控線40分(含40分)以上,位列我校該專業在其所在省份錄取考生高考成績排名的前5%,且數學、外語高考單科成績不低於105分(滿分150分),理科綜合成績不得低於210分(滿分300分),將有機會申請該項目。單科滿分不為150分或理綜滿分不為300分的省份,分別按150分或300分進行折算。
  學生入校後將有機會申請

海外聯合辦學項目

  西南石油大學與美、俄、德、日、法、加等10多個國家的70多所高校和學術研究機構建立了校際聯繫。如「1+2+1」中美人才培養計劃項目、阿聯阿布達比石油學院碩士研究生聯合培養項目、加拿大卡爾加裡大學「2+ 2」、「3+ 2」聯合培養項目等。
  學生入校後可以申請

轉專業、修讀雙學位

  兩個校區的新生入學後的第一學期期末均有一次申請轉專業的機會,具體按照《西南石油大學本科生轉專業實施辦法》進行,但不能跨校區轉專業。
  同時,學校在20個本科專業開展了雙學位教育,包含工學、理學、管理學、法學、文學5個學科門類。對於學有餘力的同學,可以在大三、大四階段,根據學校的規定,經過個人申請、學校審核後,在保證完成主修專業的同時,完成跨學科門類的另一個專業的學位課程,達到授予學位條件者,可同時取得修讀的兩個學科門類的學士學位。學校畢業生就業渠道寬

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五十強

  學校是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五十強,畢業生就業渠道越來越寬。例如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斯倫貝謝、中鐵、中建、銀行、阿里巴巴等中外大型企業,以及地礦、有色金屬行業大型企業,還有考公務員、參加國家基層項目、地方基層項目等。
  同時,選擇到國內外著名高校繼續深造的同學也越來越多,前往的學校國外有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賓夕法尼亞大學、倫敦大學、墨爾本大學、雪梨大學等,國內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中山大學、四川大學、同濟大學、天津大學等。
  學生可申請豐厚的獎助學金

達49項3400餘萬元

  西南石油大學常年提供的勤工助學崗位達2000多個,每年投放資金近300萬元;學校共設立各類獎助學金49項,累計金額3400餘萬元,單項最高獎勵30000元/年;其中,專門為貧困生設立的獎助學金8項,總金額達到2900餘萬元。
  2017年西南石油大學62個專業

面向全國28個省份招生

  2017年西南石油大學62個本科專業面向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招生。其中,成都校區普通類本科全部一本招生,一本專業48個,另有藝體專業4個;南充校區招收二本專業10個。

歡迎廣大考生家長

6月25日-26日到校諮詢

  為了給各位考生家長提供更好的招生、專業諮詢服務,西南石油大學定於2017年6月25日-26日,在學校成都校區(成都市新都區新都大道8號)舉行「西南石油大學2017年招生諮詢會暨校園開放日活動」,屆時會有學校招辦老師、專業教師為考生家長提供諮詢。具體詳情和更多西南石油大學招生信息請關注微信公眾平臺「西南石油大學招生就業」,微信掃描右方二維碼即可關注獲取。

相關焦點

  • 跨學科研究生創新人才培養的難點與突破——西安石油大學石油工程...
    然而,交叉學科或跨學科的研究領域往往是空白區域,沒有以往的教學經驗或者社會反饋數據可以借鑑,在這種條件下所制定的培養目標難以準確定位。跨學科導師需求難以滿足。教師一直是人才培養中的關鍵因素,在跨學科教育中,導師的作用尤為突出。在研究生教育中,研究生的科研計劃、學術論文往往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才能完成。
  • 可燃冰資源引多國關注 為石油天然氣替代品
    「可燃冰」,專家們稱之為「天然氣水合物」或「甲烷水合物」,是水和天然氣在高壓和低溫條件下混合產生的一種固態物質,外貌類似冰或固體酒精,點火即可燃燒。「可燃冰」儲量豐富、分布廣闊,科學家們預測,它是常規石油和天然氣的最佳替代能源。
  • 西南石油大學壓裂酸化教學科研團隊:為地下油氣修「高速公路」的鐵軍
    ◎名片   西南石油大學壓裂酸化教學科研團隊(以下簡稱「壓裂酸化團隊」)致力於油氣增產技術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工作。   經過60年發展,西南石油大學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院的壓裂酸化教學科研團隊,逐漸建立起國內最重要、最系統化的壓裂酸化技術創新基地,發展成為中國油氣增儲上產研究及人才培養領域的主力軍。在業內大名鼎鼎,在公眾眼裡還很陌生,壓裂酸化團隊到底有多牛?   近日,記者走進西南石油大學一探究竟。
  • 散發材料之二:清華大學研究生創新性人才培養的思路和舉措 - 中華...
    目前清華大學在學研究生達到19500人,已經超過了本科生規模。研究生教育已成為清華大學培養創新人才體系中的重點。我校的創新性教育工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優化研究生、導師、學術團隊三支隊伍。優化生源結構,提高生源質量;加強導師隊伍建設和學術團隊建設。(2)大力建設課堂、科研、課外三大核心培養平臺。
  • 從就業看專業,西南石油大學這個王牌專業你不可錯過!
    西南石油大學這所國家「雙一流」高校,近年來發展穩中快進,憑藉強勁的辦學實力獲得了眾多考生的關注。其實,西南石油大學就業質量也相當不錯,不僅是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前50強,西南石油大學最新就業率為96.20%(2019屆畢業生),總體數據處於四川高校前列。
  • 突出區域特色 改革人才培養模式
    在結合區域優勢、學科特色與適應地方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需要的基礎上,如何發揮大學在區域高等教育發展中的引領和示範作用,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推進學校內涵式發展,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課題。2012年,廣西大學召開第八次黨代會,校黨委做出了實施「面向工程、面向應用、面向社會、全程互動」(以下簡稱「全程互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戰略部署。
  • 中國南海存在豐富的「可燃冰」資源
    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權威專家今天透過此間媒體披露,中國南海海底有巨大的「可燃冰」帶,能源總量估計相當於全國石油總量的一半。  據中科院廣州能源所海洋能專家樊栓獅研究員介紹,「可燃冰」是天然氣(甲烷類)被包進水分子中,在海底低溫與壓力下形成的透明結晶。美國和日本最早在各自海域發現了它,中國近年才開始對其進行研究。  與石油、天然氣相比,「可燃冰」的優點更為突出。
  • 在這一重要榜單中,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表現突出!
    人才培養質量是衡量一所大學辦學水平的根本標準。建設世界一流大學關鍵在於要有一流的本科生教育、一流研究生教育、一流人才培養質量和教育教學質量。近日,校友會網發布了"2020中國理工類大學傑出校友排名"。在這份榜單中,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位列第17名。
  • 可燃冰:石油天然氣最佳替代品
    「可燃冰」又稱「天然氣水合物」,賦存於海洋300—3000米水深的海底沉積物中,主要賦存於陸坡、島坡和盆地的沉積物或沉積巖中。以其儲量豐富及高效清潔特點被譽為「後石油時代」重要替代能源。陸地上的可燃冰資源主要分布在高緯度極地永久凍土帶之下,或者大陸邊緣的斜坡和隆起處。近海海底是可燃冰寶庫。但是,可燃冰被封閉在海底的低溫高壓環境中。
  • 巨大優勢!中國繼可燃冰之後,又現上億噸石油中的「稀土」!
    我們在這上面也下了不少功夫,今天我們要看的就是巨大優勢!中國繼可燃冰之後,又現上億噸石油中的「稀土」!可燃冰大家都知道吧,可燃冰是人類近些年探索的一種新型可再生的清潔能源,可燃冰自身的溫度較高,一定程度上能夠取代煤炭資源發揮作用,同時其燃燒還不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物體,對環境造成傷害。
  • 西南財大:畢業論文過五關,嚴把本科人才培養質量
    精細管理,構築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管控閉環 近年來,西南財大在總結學校長期以來本科人才培養經驗的基礎上,圍繞堅持質量生命線,以增加學業挑戰度、學生學習投入度為重點持續深化本科人才培養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取得可喜成效。
  • 西南石油大學城市燃氣工程技術專業
    西南石油大學城市燃氣工程技術專業 2013-07-08 14:36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深層頁巖氣試採成效突出
    今年以來,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進一步加大深層頁巖氣的持續攻關,實施深層頁巖氣試採井30口,截至11月18日,完成測試井7口,累計測試日產氣量216.4萬立方米。
  • 臺媒:臺灣西南海域首次發現可燃冰
    據臺灣「聯合報」6月22日報導,蔡當局稱臺灣2025年要落實所謂的「非核家園」,所以尋找替代能源迫在眉睫,臺灣與法國的聯合探勘團隊日前在臺灣西南海域首度鑽獲可燃冰,且儲量豐富,為臺灣自產的再生能源找到新出路。
  • 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2025年天然氣上產500億立方米
    天然氣資源豐富輸配系統完善高素質人才聚集  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建立了完整的天然氣工業體系,正在加快發展,2025年上產500億立方米的基礎良好。  四川盆地天然氣資源豐富,勘探開發潛力大。戰略聯盟:與中國石油集團內部單位共建研究機構3個,與4所國內知名高校建立5個特色技術研究中心。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大人才培養結碩果
    從北京到武漢,從南望山到未來城,學校經歷了北京地質學院、湖北地質學院、武漢地質學院、中國地質大學四個不同歷史時期,歷經滄桑和磨難,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為國家培養了近30萬名優秀人才,在新中國高等教育史上,寫下了值得驕傲的奮進之筆。  立足國家需求 培養拔尖地質人才  「是那山谷的風,吹動了我們的紅旗,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們的帳篷。
  • 相比現有能源 可燃冰不存優勢
    4月,日本經濟產業省公布,從近海地層的可燃冰中分離出天然氣的試驗取得成功,這是世界上首次成功從海底採集天然氣。據稱僅在愛知縣東部海槽一地,就可能存在相當於2011年日本天然氣進口量11倍的可燃冰。日本由此掀起新一輪「海洋熱」。
  • ...副部級官員是西政培養的博士」——專訪西南政法大學副校長嶽彩申
    其實,這只能算西南政法大學國際教育工作成績的滄海一粟,就像柬埔寨司法部副部級官員是西政博士一樣,西政培養的國際化高端法治人才已走向世界。西南政法大學法學大道2020年10月15日,西南政法大學副校長嶽彩申在接受上遊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作為新中國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學府、國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
  • 多舉措狠抓幹部能力提升 多維度強化應急人才培養——青海省應急...
    同時,緊緊圍繞青海省委省政府關於「崗位大練兵、人員大培訓、環境大整治」工作部署要求,相繼開展了「處長講業務」、「處長業務論文」評比、幹部基本能力培訓等活動,多角度、多維度狠抓幹部能力提升和人才培養工作。
  • 南海可燃冰開發提速 海南成能源大省指日可待
    南海可燃冰估計儲量700億噸,開發有利促進海南經濟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8月21日公布了名為《中國石油替代能源發展概述》的研究報告,報告稱,目前已在中國海域內發現大量可燃冰儲量,僅南海北部的可燃冰儲量估計相當於中國陸上石油總量的50%左右,在未來10年,中國將投入8億元進行勘探研究,預計2010—2015年進行試開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