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普檢詳情最快今日公布,專家揭穿「反對派」四大謬論!

2021-01-11 上觀

香港20日新增18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衛生署表示,單日新增病例回落或因颱風天氣令樣本收集數目減少。據香港《文匯報》報導,特區政府最快21日公布「社區普及檢測」計劃詳情,該計劃將於9月1日開展。

「社區普及檢測」計劃將由註冊醫生、護士領隊監察,醫護學生則負責採樣,特區政府會提供足夠的培訓及防護裝備,包括N95口罩及保護衣等。但「反對派」仍惡意挑骨頭,先後指檢測機構、採樣的學護不合格容易「檢測變播疫」云云,香港《文匯報》記者追訪專家,逐點揭穿「反對派」四大謬論,背後陰謀就是借疫情煽動民眾情緒,罔顧人命。

謬論:疫情緩無須支援 真相:毒源不明隨時暴

香港「反對派」在雞蛋裡挑骨頭,質疑香港的新冠肺炎疫情已退潮,無須內地支援隊來港進行「社區普及檢測」計劃云云。

香港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20日在疫情記者會上表示,雖然20日香港新增18宗新冠肺炎確診個案,是7月8日以來單日最低,亦是第18日維持每日雙位數增長,但20日的確診數字不能作準,因為「昨(前)日打風令不少市民延誤交回樣本樽,檢測的個案減少,確診宗數也減少」。

最令特區政府及專家關注的不光是整體確診個案,而是不明源頭個案偏高顯示社區存在大量隱形患者。據統計,自7月5日新冠肺炎第三波疫情暴發以來的確診個案,無論每日確診總數如何起伏,不明源頭個案仍佔三成至五成,為較高的比例。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黃敬恩指出,不少新冠肺炎患者沒有病症,卻有很大的傳染性,大規模社區普及檢測的目的是找出這些沒有任何症狀的隱形患者,及時讓他們接受隔離治療,藉此截斷病毒的傳播鏈,使得其他人不會因為接觸到他們而受感染,故進行普及檢測對防疫有一定幫助。

不少專家均指出,目前新冠病毒疫苗未面世,冬季香港或再出現第四波疫情,加上屆時的流感高峰來襲,香港可能受到兩病夾擊。黃敬恩還指出:「現在確診數字回落,但仍有一定比例是不明源頭個案,加上青年人感染新冠肺炎的個案其實不少,年輕患者的流動性高,會因工作所需及日常生活經常外出前往不同地方,接觸更多人,容易將病毒傳染他人,反觀長者的流動性較低,多是被傳染的一群,故越多年輕人接受檢測,控制疫情的效果越理想。」

謬論:華大基因無認證 真相:本地認證非必須

為配合香港展開「社區普及檢測」,華大基因、金域檢驗、凱普醫檢三間檢測機構將提供病毒基因檢測服務,其中華大基因旗下的華昇診斷中心已於西營盤中山紀念公園體育館興建16個「臨時氣膜火眼實驗室」,「反對派」挑事端指,該實驗室未獲得「香港實驗所認可計劃」(HOKLAS)認證,擔心操作安全及化驗效果沒有保障云云。

對此,香港生物科技協會主席於常海表示,該實驗室並非招攬生意或長期經營病毒檢測活動,而是短期支援,「他們不是來做生意的,做完(檢測)這件事就會離開,不用專門申請當地的認證,因為救人如救火,認證需要時間,根本沒有時間等待」。

於常海相信華昇具有足夠的能力,在內地也有認可資格,「如果不是這樣,中央和特區政府不會選擇他們過來香港」。他指出,HOKLAS是一項自願性質的認證,一般實驗室為獲取和政府合作的資格才需要申請,但不是必然條件,部分實驗室也會選擇參與臨時認可資格的QAP等其他品質保證計劃,據悉華昇已著力申請中。

此外,華大的「火眼實驗室」符合第二級生物安全水平,並採取妥善的感染控制措施,目前已走遍全球,先後在澳洲、加拿大、沙特、菲律賓等國家和地區落戶,證明該實驗室已獲全球各國認可。華大基因今年初已率先完成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的研發並迅速生產,供應全球逾180個國家和地區,獲美國、歐洲、日本等地醫學權威機構認證,也被世衛組織列入應急使用清單。

謬論:學護資淺易中招 真相:學校早教防感染

據了解,特區政府初步考慮在全港18區的社區會堂、體育館或學校禮堂等設置採樣中心。每個採樣中心由一隊醫護團隊負責為市民採樣,每隊由18人組成,包括一名資深註冊醫生或護士擔任隊長,7名副隊長由註冊醫護出任,10名採樣員則是正在學醫或就讀護士學校的高年級學生。特區政府將會為參與的人員提供培訓,以及防護裝備包括N95口罩及保護衣等。「反對派」聲稱,學醫及學護的防感染知識不足,擔心他們採樣期間被感染,然後在社區「播疫」云云。

香港理工大學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副教授梁杏媚表示,在四年制的基本課程裡,第二年下學年的核心課程,已開始教授取樣等相關知識,掌握防感染措施,加上「社區普及檢測」計劃有資深人員負責督導,她放心讓學生參與這方面的工作,社會各界也不用過慮。

西醫工會會長楊超發表示,每個採樣中心都會有由多名醫護人員組成的團隊為市民採樣,採樣員雖然是學醫或學護,但他們不是初入學的學生,而是就讀較高年級的學生,均已接受過有關訓練,故防感染問題不大,現場也會有措施分隔輪候接受檢測的市民。

謬論:門診檢測足應付 真相:對象不同莫混淆

香港醫管局的「門診檢測計劃」由7月27日起至8月19日,累計派發約34720個樣本樽,收回並化驗約2.3萬個,當中56個樣本呈陽性,陽性比率為0.24%,比高危群組例如的士司機的檢測計劃,陽性比率高八倍。「反對派」聲稱,無須支援隊來港協助進行「社區普及檢測」計劃,因為「門診檢測計劃」足以應付疫情云云。

香港醫管局總行政經理劉家獻20日在疫情記者會上指出,該兩個計劃屬兩種不同的概念,他解釋「門診檢測計劃」是針對一些有輕微病症的市民而設,他們並非隱形患者,而是潛在患者,陽性比率高是可以理解的。而「社區普及檢測」是針對一些毫無病症的市民而設,通過該計劃能識別真正的隱形患者,切斷隱形傳播鏈。

另外,劉家獻宣布醫管局決定將22間普通科門診收集深喉唾液樣本及派發樣本包的安排延長三個月,領取及派發的時間、地點不變,對象是自覺有較高風險或有輕微病症的市民。

相關焦點

  • 香港普檢詳情最快今日公布 專家揭穿「反對派」四大謬論!
    ▲圖源:文匯報香港20日新增18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衛生署表示,單日新增病例回落或因颱風天氣令樣本收集數目減少。據香港《文匯報》報導,特區政府最快21日公布「社區普及檢測」計劃詳情,該計劃將於9月1日開展。「社區普及檢測」計劃將由註冊醫生、護士領隊監察,醫護學生則負責採樣,特區政府會提供足夠的培訓及防護裝備,包括N95口罩及保護衣等。
  • 港媒記者實測普檢採樣全程 揭穿「反對派」三大謠言
    萬名香港市民完成檢測,大部分人均認為整個採樣過程方便、快捷,「反對派」早前散播的謠言全部子虛烏有。有市民更衷心向中央政府致謝:「幸好有中央支持,香港才有免費而優質的檢測,好過美國啦!」香港《文匯報》記者也親身到現場體驗整個過程,從進入中心等候登記到採樣完成離開檢測中心僅歷時約8分鐘,「反對派」三大謠言,包括人群聚集、交叉感染及拭子「插半個頭」,不攻自破。
  • 香港普檢結束 對比內地成績如何?
    原標題:香港普檢結束,對比內地成績如何?[文/觀察者網龍玥]香港為期14天的普及社區檢測計劃已於9月14日結束。香港特區政府新聞網當晚發文指出,普檢計劃累計完成檢測約171.9萬個樣本,累計約178.3萬人在全港各社區檢測中心登記接受檢測。
  • 香港反對派欲將「國民教育」改為「公民教育」 遭教育界駁斥
    香港反對派組織29日公布所謂「國教版圖2013」,稱逾45%的小學在不同學科和活動,把「國民身份認同」、「培養愛國情懷」等列為教學目標,要求課程發展議會修訂有關學習宗旨。香港教育界人士批評,該組織是在幹預學校教學,否定教育專業。
  • 專訪陳健波:香港立法會內委會選舉程序完全合法 市民應認清反對派...
    由於反對派議員惡意阻撓,會議一開始即發生衝突,場面極其混亂,陳健波宣布不會處理規程問題,直接投票選主席,並驅逐數名反對派議員離場。在當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陳健波表示這次選舉程序完全合法,反對派已被去年的勝利衝昏頭腦,他呼籲市民應認清其伎倆,才不會將選票送給將香港推入動蕩深淵的「攬炒派」。
  • 港媒:香港立法會兩反對派議員被捕
    據香港無線新聞網剛剛消息,香港立法會反對派議員林卓廷及許智峰的社交平臺網站透露,兩人早上已被捕。林卓廷臉書截圖許智峰臉書截圖香港「東網」援引消息稱,許智峰被指於去年7月6日,在屯門警署外串謀他人毀壞財物及妨礙司機公正罪名被捕。報導稱,去年7月6日,有團體發起「光復屯門公園」行動,批評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執法不力,要求當局處理噪音滋擾、取締大媽不雅賣唱等活動,當日大會指約有1萬人參與,警方則稱有1800人參加。
  • 社評:香港極端反對派不知天高地厚
    中央發表白皮書顯然是為了推動香港社會正確認識一國兩制。一段時間以來,極端反對派人士竭力曲解《基本法》,宣稱中央只能管香港的外交和安全,其他都屬香港的「高度自治」範圍。他們的首要目標是由反對派制定2017年特首選舉規則,反對中央關於特首人選必須是「愛國愛港人士」的要求。
  • 為防反對派再扔「臭彈」「臭蟲」,香港立法會明起禁止議員鎖儲物櫃
    【環球網綜合報導 記者 趙友平】為防止反對派再在開會過程中扔「臭彈」和「臭蟲」,香港立法會行政管理委員會主席梁君彥今日(8日)決定,自明日(9日)起議員的儲物櫃將不可以上鎖。據香港「東網」報導,香港立法會在前兩次大會審議《國歌條例草案》過程中,相繼有反對派議員許智峰及陳志全在會議廳內扔「臭彈」和「臭蟲」,使會議暫停數小時。梁君彥8日決定,自9日起會議廳內議員座位的儲物櫃將不可以上鎖,以便日後秘書處不時進行清潔和安全檢查。報導稱,在今年5月28日及6月4日,立法會綜合大樓會議廳及一會議室分別發生有議員投擲惡臭物體/液(「臭彈」)的事件。
  • 強世功:中央與香港反對派的真正分歧是什麼?
    中新網10月7日電 著名學者強世功在《中國香港》撰文,剖析中央與香港反對派的真正分歧。文章指出,在香港民主普選問題上,中央與香港反對派的分歧是「穩健民主派」和「激進民主派」的區別,是中央主權之下地方政府的民主(即中央決定並參與到香港政制發展之中)和不考慮中央主權的獨立政治實體的民主的區別,而絕非「專制」與「民主」的區別。
  • 英美成香港疫情防控最大漏洞!反對派這種時候卻不敢吭聲了?
    圖:網絡 更難頂的是,海外尤其是英國有大批香港留學生因大學「封校」而需要回港,而香港衛生署周五(13日)更是呼籲在歐美的留學生及其他港人,若計劃返港應儘快啟程! 國泰航空公布,恢復3月17至19日的3班來往香港與倫敦希思羅機場的航班,接載更多港人回港。
  • 美媒揭秘五個關於閃電的謬論
    美國《地球天空》雜誌網站8月26日發文揭秘了五個關於閃電的謬論。內容摘編如下:雖然閃電在一年中任何時候都可能發生,但大多發生在夏季。今年到目前為止,報告有26人被閃電擊中,其中12人死亡。從安全的距離看閃電可能很酷,但在美國,閃電每年導致20多人死亡,數百人受傷——一些倖存者終生遭受神經損傷之苦。有一點是肯定的:雷暴期間,室外沒有安全的地方。
  • 香港今日「高考」題「竟引導學生做漢奸」?穆家駿出聲質疑
    香港考評局職員剛被曝出疑似發表「沒日本侵華哪有新中國」這樣的謬論,今天進行的香港2020年中學文憑考試(DSE,香港「高考」)歷史試卷又被發現存在傾向性極強的試題,香港教聯會副主席穆家駿質疑這是在「引導學生做漢奸」。港媒報導截圖據香港「大公文匯全媒體」14日報導,2020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DSE,香港「高考」)歷史科考試今日(14日)舉行。
  • 香港正在發生什麼?5個鏡頭揭穿亂港暴徒醜行
    2019年4月,香港「陳同佳案」引發「反修例」風波。從最初的示威遊行,到現在的暴力亂港,事件逐步升級,引起國內外廣泛關注。5日,環球時報記者從香港採訪歸來,為網友講述了這幾天最真實的香港,還原了「風暴眼」中心的港島港人。
  • 香港不能再亂下去! 港澳辦就香港當前事態談了幾點看法
    我們從中感受到堅決維護「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堅決捍衛香港法治、堅決支持林鄭月娥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堅決支持香港警隊嚴正執法的強大正能量。但我們同時也看到,過去一個多星期,暴力違法活動仍在持續。8月5日,反對派又發起旨在癱瘓香港的罷工行動。面對這種嚴峻形勢,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香港不能再亂下去了。
  • 早安海峽:江蘇鹽城化工廠爆炸已致12人遇難 韓國瑜今日訪問香港
    (央視)【大陸】「香港巴菲特」李兆基擬退休 四大天王時代將落幕現年91歲的香港富豪李兆基準備退休。3月20日,恒基地產發布公告稱,該公司收到公司主席及總經理李兆基通知,因年事已高,現正式考慮退休,將建議由兩個兒子李家傑和李家誠出任主席和總經理一職。
  • 香港公布首個總膳食研究有關多溴聯苯醚的結果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中心)今日(四月二十五)公布香港首個總膳食研究的第三份報告。報告顯示,本港市民每日從膳食中攝入多溴聯苯醚的分量屬低,引起健康問題的機會不大。  中心發言人公布該份研究報告詳情時說:「多溴聯苯醚是一組工業化學物,常用於塑料、聚氨酯泡沫塑料及紡織品等作阻燃劑。
  • 「到底是誰封的」香港四大天王,憑什麼封他們為四大天王?
    說起香港四大天王,很多人都會有一個疑問?劉德華、張學友、黎明、郭富城,他們憑什麼被封為四大天王又是誰封的?我們先來說一下,憑什麼封他們為四大天王?首先四大天王的產生是在香港樂壇,而不是影壇。其實最初四大天王中最受歡迎的並不是華仔,而是黎明。很多人都知道,在四大天王之前,香港樂壇還有兩大天王,他們分別是校長譚詠麟和哥哥張國榮。九十年代初期談詠麟和張國榮宣布退出各項音樂頒獎典禮,決定把機會留給後輩。就好比當年的梅豔芳宣布不再拿獎一樣的局面。
  • 提取香港市民DNA?謀取個人資料?我走入「火眼實驗室」,真相是……
    香港第三波疫情來勢洶洶,確診人數超出前兩波疫情的確診人數總和,且社區存在隱形傳播鏈,近四成確診個案源頭未明。為找出無症狀的患者,中央支援香港進行的「普及社區檢測計劃」從9月1日起正式展開,暫時為期7天。全香港141個檢測中心從早8時至晚8時開放,為預約的市民提供新冠病毒檢測。
  • 英國公布調查結果,俄反對派納瓦爾尼電話欺騙特工,套出投毒細節
    在今年8月俄羅斯反對派納瓦爾尼疑似中毒,飛機緊急迫降,後又被轉移到了德國治療。德國國防實驗室從其生物樣本中發現了「諾維喬克」系毒藥成分。然而俄羅斯對此表示否認,但是事件沒完。
  • 香港24小時 | 8月23日香港發生了什麼?
    今日內容提要同時表示,香港警方的專業性以及法律操守非常令人尊敬。英國大律師: 示威運動背後顯然有一股力量在推動香港出現的一連串暴力事件,讓不少法律界專家感到痛心。 香港「高考」必考科目,竟有教材「夾帶私貨」香港《文匯報》報導,已推行10年的香港通識教育,存在著對教學材料缺乏監管的漏洞。市面上不少「教科書」曾被揭發存在偏頗或錯誤內容,包括汙名化「一國兩制」、美化反對特區政府行動、煽動青少年違法等。部分教科書甚至由反對派人士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