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認識一個真實的香港
世界多個國家及地區新冠肺炎疫情告急!
香港政府也迅速反應,升級了入境限制措施。最新一輪的措施,除了向多個歐洲國家發出紅色外遊警示外,還要求由相關國家抵港人士接受家居強制檢疫。
不過,英國、愛爾蘭等地,以及美國仍然未涵括在內,是一大檢疫漏洞,令人擔心新一輪入境管制措施未有對症下藥,成效存疑。
圖:AFP
要知道,隔壁澳門特區政府已經對境外洶湧的疫情快速作出了反應,昨日(14日)公布措施,除了將於下周二(17日)凌晨凌時起,將德國、義大利、西班牙等申根公約國列為新冠肺炎高發地區,還將英國、美國、加拿大、俄羅斯、巴西、埃及、澳洲及紐西蘭列為新冠肺炎高發地區,要求最近14天去過上述30個國家的入境人士,須在指定地點接受14天醫學觀察。
歐美封關回國客塞爆各大機場,全場無人戴口罩恐成病毒傳播站。圖:網絡
更難頂的是,海外尤其是英國有大批香港留學生因大學「封校」而需要回港,而香港衛生署周五(13日)更是呼籲在歐美的留學生及其他港人,若計劃返港應儘快啟程!
國泰航空公布,恢復3月17至19日的3班來往香港與倫敦希思羅機場的航班,接載更多港人回港。
英國疫情嚴重。圖:AFP
香港立法會議員陳凱欣指,英國新冠肺炎的確診個案已經超過800宗,比荷蘭、瑞典、丹麥及挪威等地的數字更高,英國疫情亦有持續擴散的趨勢,加上兩地市民交往頻繁,恐怕英國將成為入境管制措施的「缺口」。
遊客塞爆機場。圖:網絡
陳凱欣提出,政府應及早作出準備,促請將英國、愛爾蘭等地納入新一輪入境管制措施,並進一步要求「所有」由歐洲等地抵港的人士進行強制檢疫,更要考慮下一步將美洲納入管制措施範圍,以避免出現大量輸入個案,並進一步引起社區爆發。
橙子君還記得,當初內地首先爆發新冠肺炎疫情的時候,香港的反對派們表示擔心內地輸入病例,可是喊政府「封關」喊破了喉嚨……
某反對派媒體當時的新聞標題
當初還有「黑醫護」出來玩罷工的,罷工完畢照樣下館子聚眾吃火鍋……《一頓火鍋,10人確診…香港個案爆升都是聚餐惹的禍!》
這群大多身為醫護的「罷工」成員,不但肆無忌憚拼酒,甚至唾沫橫飛大聲說笑。圖:大公
現在劇情反轉,內地疫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反而是歐美國家開始病毒大泛濫了,政府不提對英美的入境檢疫措施,也不見反對派出來吱一聲…
前特首梁振英在Facebook上實名表示:等你們罷工呢~
英國「佛系抗疫」,你怕了沒?
在各個國家和地區忙著封城的封城,搶購口罩的搶購口罩的這個時候,卻有個神奇的國度,對新冠疫情採取了不同於各國措施的主動態度……
英國首席科學顧問派屈克•瓦蘭斯爵士。圖:AFP
3月13日,英國首席科學顧問派屈克•瓦蘭斯爵士(Sir Patrick Vallance)接受英媒採訪時表示,如果社會長遠有一定人數感染病毒,病情輕微而又產生抗體的話,未來將能夠「保護」全社會;對於多少人有抗體才能達成「群體免疫」,他稱相信要達到6成人口,因此引來熱議。
圖:每日郵報網站截圖
看看這言論在微博上都給人噴成什麼樣子了…
圖:微博
英國政府12日宣布最新防疫措施,但內容太過薄弱消極,幾乎等同「沒有措施」,連學校也不停課。這種對於新冠疫情的態度像極了渣男…
要知道,上個月內地疫情爆發的時候,有不少香港人嚇得舉家飛去英國避難,更是有不少城中名人的子女還身在英美國家留學…
比如,橙子君之前就看到這樣的報導,也不知道這位港媽現在後悔沒…
圖:香港經濟日報網站截圖
還有位遠嫁英國的臺灣女孩,在連登上爆料英國目前的疫情狀況和自己的艱難處境,表示非常心痛,結果評論區相當冷血地拿「佛系抗疫」調侃她…
圖:連登
下面是評論區
(英國真的想等這些人中招了都有免疫力了/死一堆好過逐個醫)
另外,更有人在英國的留學生呼籲,現在這種時候最好別回香港,一個不小心就在飛機上被感染了,太難了…
(準備從英國回香港的留學生,請三思,我都是英國留學生,在倫敦住。問題是現在這麼多人一次過回去香港,肯定有十幾個潛在帶病毒者,就算你上飛機裝備多齊全都好,你們都要考慮你們的衣物,用手觸摸過護照、座位等等,空氣瀰漫著病毒,我認為現在回來好大機會會有。就算回到香港,在房間隔離兩個星期,這些算不上隔離,你和你家裡人都有共空間,去廁所衝涼摸到肥皂,吃飯呢,人家幫你洗碗還是自己洗碗,洗碗時碰到水龍頭,你的衣物不小心碰到家具,家裡有老人家,更容易感染,請三思。)圖:連登
橙子君覺得這人說的沒毛病啊,畢竟香港現在很多新增病例,都是剛從國外回來的。比如今天香港新增的4個,都是從歐美地區及日本回來以後確診的…
比如前不久剛從埃及帶著病毒回來的那個旅行團,橙子君也關注過《非要去旅遊結果「團滅」,香港埃及旅行團全員確診!》
更令人揪心的是,這些出國旅行回來的人,還將病毒帶給了同樓鄰居……
住患者樓上被感染,又是糞便有病毒?
圖:星島
衛生防護中心總監黃加慶昨晚9時召開記者會,指為審慎起見,將安排29至34樓的13室及14室住戶前往檢疫中心,建築署人員會檢查1至28樓單位的喉管情況,政府會安排居民抽取深喉唾液樣本進行檢測。
政府派人到亨泰樓撤離居民。圖:星島
張竹君在記者會表示,昨日確診者男,59歲,住大埔富亨邨亨泰樓,與妻兒同住,因腰骨長期病患不便行動,多數時間留家,全無外遊記錄。3月12日出現咳嗽症狀,於是自己搭的士到那打素醫院後確診。
他與埃及團確診團友第119宗及第120宗病人,住同一座向的13號室,就住比他們高几層的樓上。
張竹君。圖:星島
張竹君表示,「曾往埃及旅遊並確診的一對夫婦住在樓下,新的確診個案住樓上幾層。會否中間他們曾經過、見過,大家碰過共用(例如升降機等)物品,當然也可以是其中解釋。但因為他們住在同一座向,都擔心是喉管或其他問題。」
就亨泰樓1至28樓的13單位,房屋署因應早前長康邨康美樓事件,已完成檢查亨泰樓當中11個13單位的坐廁排氣管,以確保排氣管密封。就其餘17個非房屋署管轄的亨泰樓13單位,屋宇署會檢查單位的坐廁排氣管,若發現有改裝問題,該單位住戶亦會被安排入住檢疫中心。
袁國勇等人到現場視察。圖:星島
事件是康美樓翻版?還是淘大花園翻版?袁國勇:都不是!相信建築物的「擾流效應」是傳播途徑,此種效應可通過風將帶病毒的氣霧向上傳播。
有資深驗樓師也說了,如確診患者在浴室或廚房的抽氣扇下咳嗽,只須1秒便可傳到對面單位,還可乘著風勢吹向上,造成高層住戶感染病毒。
不過,這種效應一般只會影響兩三層的單位,撤離肇事樓層上下共6層單位居民已經足夠。
居民連夜撤離,有人聞到樓上衝廁
除當局強制撤離29至34樓的13及14單位的住戶外,有居民帶著年幼子女自行撤離,搬到親友處暫住。
居民今日帶同年幼子女自行撤離。圖:星島
蔡先生居於亨泰樓29樓,他表示家中有老有小,由於擔心疫情,一家五口實行自行撒離。預計一至兩周後看情況才回來,暫時到親戚家中避一避。與13和14室打對面的蔡先生,擔心受「擾流效應」影響,憂慮對面住戶開門時,萬有一病毒時,便會傳播至家中。
亨泰樓21樓住戶羅先生表示,由於寓所遠離13和14室,加上認為家居渠管無事,所以不太擔心,有需要時會請當局派員到屋內檢查渠管。
林先生展示屋內的有汙漬的「屎膠管」。圖:星島
居亨泰樓15號單位的林先生表示,樓上衝廁時,寓所洗手間的馬桶都有水流出,但無氣泡,隔一兩秒後便會嗅到渠味,估計喉管有點漏,有氣壓回湧上來。他還向記者展示屋內有汙漬的「屎膠管」。
袁國勇:香港人,別鬆懈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表示,外國確診個案不斷上升,香港面對問題越來越大,尤其是隔離設施不足,需要家居隔離,但香港市民開始鬆懈,例如有人不戴口罩、街上及食肆都多了很多人。
他提醒本地疫情有機會反覆,建議政府加大測試力度,找出隱形傳播鏈。
袁國勇
袁國勇重申,新冠病毒不會消失,香港現時每日進行的病毒測試,遠不及新加坡及韓國等地比例,要加強化驗才可能「守得住」,直到夏天疫情緩和。
另外,袁國勇指英美兩地確診個案都有上升,近日亦有由兩地輸入本港的個案,政府應考慮安排由兩地返港的旅客接受家居檢疫。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