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軟體】Basilisk/Gerris開源軟體
【仿真平臺】自建高性能計算集群
【算例說明】通過CFD數值仿真,可以模擬重力波演變的過程,為理解和預報大氣重力波提供重要依據
【工程應用】重力波預報預測、氣象探空氣球外載計算等
【創新貢獻】自動化計算流程+計算參數優化+後處理自動生成
【算例文件】請聯繫 15952010959(微信) 或 owen9020@126.com
在靜力穩定條件下,當空氣被迫越過山脊而移動到背坡,其個彆氣塊將離開平衡位置而作浮力振蕩時,在山脊背風坡形成重力內波。《大氣科學辭典》中提到,背風波的波長與緯向風速成正比。在2~5千米高度的大氣層,平均風速為20米/秒時,背風波的波長是8~10千米;而在5~7千米高度的大氣層,平均風速為30米/秒時,背風波的波長是16千米左右。背風波的能源在地表面,波的等位相線隨高度向西傾斜。背風波對於動量上傳、晴空湍流以及地方性雲系的產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
背風波是在氣流過山過程中位渦守恆的前提條件下形成的。位渦守恆表示:氣柱運動過程中絕對渦度與氣柱厚度的比值為常數。當西風爬越南北向山脈時,迎風坡有地形強迫抬升,氣柱被壓縮,厚度減小,則相對渦度隨之減小。由於初始相對渦度為0,減小後為負值,氣流形成反氣旋性曲率,即運動路徑沿逆時針方向偏轉。下山時氣柱厚度增加,若山是對稱的,則氣流下山後厚度變為初始厚度,則絕對渦度也恢復為初始值。由於氣流過山過程中一直為反氣旋式運動,因此下山後的位置通常比上山時偏南,則地傳參數將變小,因此相對渦度將比初始值大,即此時相對位渦大於0,則此時氣流具有氣旋式曲率,移動路徑將沿順時針方向偏轉,即向北運動。當氣流移動到上山時的緯度,地傳參數恢復初始值,相對渦度變回0,但由於慣性作用氣流仍在向北運動。隨著地傳參數的增大,相對渦度又開始減小,則氣流逐漸產生反氣旋性曲率,又逐漸往南偏轉;向南到一定緯度,地轉參數過小後相對渦度又增大為正值,氣流又向北偏轉。氣流的這一系列運動即形成了背風波,在背風坡一側形成的一列槽脊中,第一個槽對天氣影響較大,且在天氣圖上最明顯,稱為背風槽。而由於氣流在背風坡側的波動運動,導致能量和水汽的交換,常會形成與山脈走向幾乎平行的一系列條狀雲系 。
【參考文獻】
Stiperski, I., Serafin, S., Paci, A., Ágústsson, H., Belleudy, A., Calmer, R., … & Grubišić, V. (2017). Water tank experiments on stratified flow over double mountain-shaped obstacles at high-reynolds number. Atmosphere, 8(1), 13.
Sachsperger, J., Serafin, S., Grubišić, V., Stiperski, I., & Paci, A. (2017). The amplitude of lee waves on the boundary‐layer inversion. Quarterly Journal of the Royal Meteorological Society, 143(702), 27-36.
---
南京歐帕提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南京市江寧開發區迎翠路7號一幢中關村軟體園
電話:15952010959(微信同)
郵箱:owen9020@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