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交流伺服電機矢量控制技術

2020-11-23 OFweek維科網

關於交流電機的矢量控制技術,有很多論文與各種文章介紹。但多用難解的公式與坐標來記述,如果沒有紮實的數學和控制等理論基礎的話,相信大家有同感比較難理解。日篤君儘量用簡單易懂的圖解與計算來聊聊電機的構造,靜止坐標與旋轉坐標的變化,矢量控制,伺服控制等電機驅動技術。

在聊控制之前,為了更好理解控制,我們先來看看電機的構造。實時應用的電機構造很複雜,但可以簡單的理解成:電機由裝在裡面的轉子與裝在外面的定子構成(也有相反的電機),轉子裡面一般放入永久磁石,定子裡面一般纏繞銅線。然後在中間插入中軸來帶動驅動物體。

電機技術經過百年的發展,形成了如上的各種分類。電機上使用的磁石屬於稀有金屬,產量主要分布在中國,近年由於稀土材料的價格高騰,工業界正在積極研究如何減少稀土的使用量,保持性能的同時降低產品成本,是企業也更是工程師永遠的課題。如今實際應用中,同步電機得到廣泛的採用。

同步電機又以磁石所裝入的部位,主要分類為SPM(表面磁石)和IPM(內部磁石):

SPM電機由於控制簡單,早起被工業界所採用,但是這種電機由於磁石裝在轉子的表面,所以可以利用的動力主要來源於自身的表面磁石。

IPM電機由於可以利用磁石與磁石周圍勵磁的動力,產生高密度的能量,而且可以通過構造的工夫減少稀土的使用量,所以今年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SPM電機:


轉子(磁石未插入狀態)


定子(線圈纏繞狀態)

我們可以看到,定子鐵芯上有斜入的空心,在這裡纏繞線圈。斜著是應為可以使磁場平均化(具體請參照相關論文或專利)。


轉子與定子的合體

IPM電機:


轉子(磁石未插入狀態)

我們可以看到裝磁石的地方分為對稱的兩條,這是應為想使得勵磁的地方得到有效的利用,這個空心對稱的角度會影響勵磁動力,具體有興趣的話可以參照各種專利(關於角度問題有很多專利申請)。


定子(線圈纏繞狀態)



轉子與定子的合體

下面進入正題,聊聊交流電機的控制問題。

一般的電機驅動變頻器如上所示。我們可以看到IGBT的輸出與電機的輸入都是三相(電壓,電流的UVW),而電機裡面的磁石只有S和N的兩極。同時,三相的UVW屬於靜止坐標,而電機在運行時屬於旋轉坐標,那麼我們要控制電機就需要按照我們的目的把三相的靜止坐標與二相的旋轉坐標進行互換。

我們先來俯瞰一下矢量控制的結構圖:

相關焦點

  • 淺析交流伺服電機的矢量控制
    伺服電機的精度決定於編碼器的精度(線數)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10/367386.htm  關於交流電機的矢量控制技術,有很多論文與各種文章介紹。但多用難解的公式與坐標來記述,如果沒有紮實的數學和控制等理論基礎的話,相信大家有同感比較難理解。
  • 基於交流永磁同步電機的全數字伺服控制系統
    摘要:根據永磁同步電機的數學模型和矢量控制原理,通過仿真和實驗研究,開發出一套基於DSP控制的伺服系統,並給出了相應的實驗結果驗證該系統的可行性。
  • 交流永磁同步電機的全數字伺服控制系統介紹
    摘要:根據永磁同步電機的數學模型和矢量控制原理,通過仿真和實驗研究,開發出一套基於DSP控制的伺服系統,並給出了相應的實驗結果驗證該系統的可行性。
  • 伺服電機控制能否代替步進電機控制,交流伺服電機與步進電機的區別...
    交流伺服電動機使用時,激磁繞組兩端施加恆定的激磁電壓Uf,控制繞組兩端施加控制電壓Uk。當定子繞組加上電壓後,伺服電動機很快就會轉動起來。 通入勵磁繞組及控制繞組的電流在電機內產生一個旋轉磁場,旋轉磁場的轉向決定了電機的轉向,當任意一個繞組上所加的電壓反相時,旋轉磁場的方向就發生改變,電機的方向也發生改變。
  • 直流伺服電機、交流伺服電機和步進電機的優缺點
    為了適應數字控制的發展趨勢,運動控制系統中大多採用步進電機、直流電機或全數字式交流伺服電機作為執行電動機。雖然三者在控制方式上相似,但在使用性能和應用場合上存在著的差異。現大蘭電機小編就三者的優點用途作一比較。  交流伺服電機  優點:  ⑴無電刷和換向器,因此工作可靠,對維護和保養要求低。
  • 伺服電機與步進電機的區別差異,步進電機控制能否用伺服電機控制代替
    伺服電機可使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準確,可以將電壓信號轉化為轉矩和轉速以驅動控制對象。伺服電機轉子轉速受輸入信號控制,並能快速反應,在自動控制系統中,用作執行元件,且具有機電時間常數小、線性度高、始動電壓等特性,可把所收到的電信號轉換成電動機軸上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輸出。分為直流和交流伺服電動機兩大類,其主要特點是,當信號電壓為零時無自轉現象,轉速隨著轉矩的增加而勻速下降。
  • 交流伺服電機和直流伺服電機的區別
    伺服電機主要分為直流和交流伺服電動機兩大類,其主要特點是,當信號電壓為零時無自轉現象,轉速隨著轉矩的增加而勻速下降。伺服電機分為交流伺服電機和直流伺服電機,在機電類行業應用非常廣,但很多人分不清他們之前的區別,下面來為大家介紹一下。一:交流伺服電機和直流伺服電機在基本結構上的對比
  • 永磁同步伺服電機驅動器原理
    隨著現代電機技術、現代電力電子技術、微電子技術、永磁材料技術、交流可調速技術及控制技術等支撐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永磁交流伺服技術有著長足的發展。
  • 直流伺服電機與交流伺服電機對比分析
    伺服電機轉子轉速受輸入信號控制,並能快速反應,在自動控制系統中,用作執行元件,且具有機電時間常數小、線性度高、始動電壓等特性,可把所收到的電信號轉換成電動機軸上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輸出。直流伺服電機與交流伺服電機分為直流和交流伺服電動機兩大類,其主要特點是,當信號電壓為零時無自轉現象,轉速隨著轉矩的增加而勻速下降。
  • 直流伺服電機與交流伺服電機的全方位對比
    伺服電機是指在伺服系統中控制機械元件運轉的發動機,是一種補助馬達間接變速裝置。伺服電機可使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準確,可以將電壓信號轉化為轉矩和轉速以驅動控制對象。其中一組為激磁繞組,另一組為控制繞組,交流伺服電動機是一種兩相的交流電動機。兩者的優缺點對比直流伺服電機分為有刷和無刷電機,有刷電機成本低,結構簡單,啟動轉矩大,調速範圍寬,控制容易,需要維護,但維護方便(換碳刷),會產生電磁幹擾,對環境有要求。因此它可以用於對成本敏感的普通工業和民用場合。
  • 永磁同步伺服電機(PMSM)驅動器原理
    隨著現代電機技術、現代電力電子技術、微電子技術、永磁材料技術、交流可調速技術及控制技術等支撐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永磁交流伺服技術有著長足的發展。
  • 高性能交流永磁同步電機伺服系統現狀
    一九九一年,R.B.Sepe首次在轉速控制器中採用自校正控制。早期自適應控制主要應用於直流電機調速系統。國立臺灣大學劉天華等首次將魯棒控制理論應用於永磁同步電動機伺服驅動。電機在運行過程中,模型和參數是不斷變化的,參數和模型的變化將引起控制系統性能的降低。現代控制理論中的各種魯棒控制技術能夠使控制系統在模型和參數變化時保持良好的控制性能性能。
  • 數字交流伺服驅動器實現方案
    摘要:  交流伺服驅動器的控制包括信號的測量、濾波、整形、核心算法的實時完成,驅動信號的產生和系統的監控、保護等功能。  引言  國際整流器件公司針對高性能交流伺服驅動的需求,設計出了基於硬體實現的完整的伺服驅動控制單片解決方案IRMCK201, 適用不同類型的永磁或交流感應電機,具有編碼器位置反饋接口,將運動控制算法通過硬體實現,從而省略了編程任務,達到實時控制的目的。
  • 基於SimuIink的永磁同步電機矢量控制系統研究
    電機磁場定向矢量控制的仿真模型,並對PMSM控制系統進行了仿真研究,同時用仿真結果表明了該仿真模型的有效性以及控制算法的正確性,為永磁同步電機控制系統設計和調試提供了理論基礎。關鍵詞:Simulink;PMSM;矢量控制;仿真模型0 引言 永磁同步電機作為一種新型的電機,在結構上去掉了電刷和換向器,運行可靠性較高;而且結構簡單、體積小、運行時轉子無損耗。轉子磁場定向的矢量控制是交流伺服系統中使用較為廣泛的一種控制方式。
  • 交流電機直接轉矩控制改進方案
    高性能的交流調速系統中主要有矢量控制和直接轉矩控制兩種。直接轉矩控制是由德國的Depenbrock教授於1985年提出的。近年來,結合智能控制理論與直接轉矩控制理論,提出諸多基於模糊控制和人工工神經網絡的直接轉矩控制系統,進一步提高其控制性能。
  • 【乾貨】伺服電機在自動控制方面的應用
    根據近些年來的觀察以及發展趨勢可知,伺服電機控制技術正在向數位化、智能化、交流化的方向發展,那麼作為數控工具機的一部分,同時也作為執行機構來說,伺服電機要怎麼樣的被更好的利用於各大數控工具機呢?隨著數字脈寬調製技術,微電子技術、現在控制技術的不斷進步,日新月異的進程中,對伺服電機的技術、現狀以及發展趨勢做一個簡要的探討。
  • 交流伺服系統與伺服電機性能解析,你了解嗎?
    針對以上需求,萬裡疆步進電機技術工程師給出以下步進電機與伺服電機性能解析:1.步進電機作為一種開環控制的系統,和現代數字控制技術有著本質的聯繫。在目前國內的數字控制系統中,直交機械手步進電機的應用十分廣泛。隨著全數字式交流伺服系統的出現,交流伺服電機也越來越多地應用於數字控制系統中。
  • 伺服電機與控制電機有什麼不同?如何選擇電機?
    實際上,簡單的判斷其優點缺點帶有片面性,數十年前,可以說「步進電機沒有伺服電機的精度高」確實存在,但隨著精密製造及驅動控制技術的進步,步進的技術也在改進,依然保持著重要的行業地位。伺服來自英文servo,指系統跟隨外部指令進行人們所期望的運動,運動要素包括位置、速度和力矩。伺服系統是以變頻技術為基礎發展起來的產品,是一種以機械位置或角度作為控制對象的自動控制系統。
  • 淺談伺服電機各種運行模式
    )又稱為「伺服控制器」、「伺服放大器」,是用來控制伺服電機的一種控制器,其作用類似於變頻器作用於普通交流馬達,屬於伺服系統的一部分,主要應用於高精度的定位系統。一般是通過位置、速度和力矩三種方式對伺服電機進行控制,實現高精度的傳動系統定位,目前是傳動技術的高端產品。     伺服驅動器是現代運動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廣泛應用於工業機器人及數控加工中心等自動化設備中。尤其是應用於控制交流永磁同步電機的伺服驅動器已經成為國內外研究熱點。當前交流伺服驅動器設計中普遍採用基於矢量控制的電流、速度、位置3閉環控制算法。
  • 直流伺服電機速度控制單元解析,直流伺服電機的調速控制
    伺服電機可使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準確,可以將電壓信號轉化為轉矩和轉速以驅動控制對象。伺服電機轉子轉速受輸入信號控制,並能快速反應,在自動控制系統中,用作執行元件,且具有機電時間常數小、線性度高、始動電壓等特性,可把所收到的電信號轉換成電動機軸上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輸出。分為直流和交流伺服電動機兩大類,其主要特點是,當信號電壓為零時無自轉現象,轉速隨著轉矩的增加而勻速下降。